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数学整册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80837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10.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数学整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数学整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数学整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数学整册教案.pdf(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从本册开始引

2、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

3、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及2 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

4、排了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

5、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 百 数(每位乘积不满十)。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 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

6、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 道24时计时法,会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

7、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措施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班级情况分析:三 班学生共有34人,男 生 18人,女 生 16人。三 班学生共有

8、34人,男 生 18人,女 生 1 6 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六册教学进度表(2005.1)日期内容例题课时2.28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含地图上的)例

9、1、例 21简单路线图(四个方向)例 31练习一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例 4、例 513.4练习二13.7机动1单元练习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 千(商是整数)例 113.11除法的估算例 21练习三13.14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例 11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有余)例 213.18练习四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除法估算例 31练习五1四除法的验算例 41O.乙,练习六1有 关 0 的除法及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例 5、例 61练习七13.25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例 71五练习八1J.整理与复习1练习九

10、14.1单元练习1机动1八统 计简单的数据分析例 1、例 21练习十1平均数例 1、例 21练习十一14.8机动1七年、月、日A1 11仄年、月、日的认识例 1、例 21练习十二124时记时法1练习十三1制作年历1八机动1d IO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例 11估算例 214.22练习十四1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乘法例 11九练习十五14 J进位乘法例 21练习十六1整理与复习(练习十七)14.29机动1十面积0.y面积和面积单位1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例 11练习十八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例 2、例 315.13练习十九1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例 410.lb公顷、平方千米

11、1练习二十1单元练习15.20机动1十二小数的初步认识0.认识小数例 11小数大小的比较例 21练习二十一15.27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例 3、例 41练习二十二1十三二 Qn机动1解决问题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例 11除法两步计算的问题例 216.3练习二十三1设计校园1十四机动数学广角简单的集合问题例 11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例 21练习二十四16.10机动1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

12、物体所在的方向。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教学过程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 4 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

13、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 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3、你说我做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R.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使学生会看简单

14、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出示主题图: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

15、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小组汇报讨论过程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问题: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 1 2 0 米,又向 走了 米到游泳馆?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 方

16、 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二、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三、学习新课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

17、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 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同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

18、,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四、巩固练习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1)厦门在北京的 方向(2)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3)北京的东南方有 省市。五、全课小结1、这堂课学了什

19、么?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认识路线教学目标: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 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没去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走,那我

20、们就出发吧!二、教学公交路线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瞧,这里是 一 张1路公交路线图。提问: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儿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三、教学公交站牌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我们终于找到了 1路公交车的站台,可是当我们到了站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有这样的站牌,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动物园?四、动物公园平面图这一段旅途还算顺利,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动物

21、园,不过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那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所 以 在 游 玩 之 前,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你们看,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1、辨认平面图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2、认识游览路线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3、试一试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五、

22、总结评价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说给大家听听。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给你单独出去游玩,你还会有信心吗?将它写成数学日记,让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与成功,好吗?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一、导入新课1.口答(1)24是由几个十、儿个一组成的?84呢?(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2.口算:36+3 244-2 304-3 60 6484-4 844

23、-4 804-2 904-3二、教授新课:出示主题图: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1、3 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小组汇报:解题思路1、想口诀 二三得六2X3=6 64-3=2604-3=302、20X3=60 60+3=303、把 60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20。604-3=30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 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600

24、4-3=200(箱)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 运 3 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2404-3=这题如何考虑?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课堂练习:做一做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作业:练习三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

25、30根小棒。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巩固技能: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4-3 24004-6 2504-5 4204-627004-9 1404-7 120/6 54004-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引入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课件演示:

26、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同桌交流、讨论。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生讨论后反馈结果。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把 124 看成 120,12093=40(箱)(2)把 124拆 成 120和 4,再分别和3 除,每人平均分了 40箱,还 剩 4 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 41箱。师板书:124+3心40(箱)或者 124=120+4 1204-3=40 4

27、4-3=1.11244-341(箱)(三)小结: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做P16“做一做”第1、2题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之后解答这道题目。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五)课外延伸,拓展思维:游戏:神算子游戏的规则: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

28、好的牙签放到一起。2、每抓一把牙签后放到一边,先数出根数。接着再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3、每人一次机会。看谁算得又快又好。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板书设计:124334 40(箱)或者 124=120+41 2 0 3=40(箱)44-3=1(箱).1(箱)12433 公 41(箱)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教学过程:一、

29、沟通旧知,建立 联 系 1、口算600+6 27+3 2404-8 160+42、笔算 _3)9 9)37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4-2 52 23.师:42+2 等于 多 少(生:42+2=21)你是怎么想的?(生:404-2=20 24-2=1 20+1=21)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教学例 1 42-?2=21(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第一种

30、第二种21 212)42 2)4242 40220(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4)让学生质疑(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 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 2 22 .教学例2 :5 2 2(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第一种 第二独2 6 2

31、 62)5 2 2)5 25 2 401 21 20(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 6 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5 2 9 2 也就是把5 2 根小棒(5 捆和2 根)平均分成2 份。先把5 捆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2 捆(2 0),还余1 捆;再把多余的1 捆拆开与2 根合并是1 2 根也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6 根,加起来共分得2 6 根,所 以 5 2 4-2=2 6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 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 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

32、说。(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5)比较例1 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6)指导看书质疑3 .练 习 反 馈 P 2 0 做一做1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 .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4)4 86)8 44 002 .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P20做一做2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3 41 112)6 86)9 65)6 06 8

33、6506160五、全课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1、出示书2 2页 例3的情境图。师:寒假期间,小梦和小欣兄妹俩在家整理照片。他们数了数共有2 3 8张照片,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问:要插多少

34、页?生:列 式 为“2 3 8 +6”。师:先估算一下“2 3 8+6心”。生:2 3 8 p2 4 0,2 4 0+6=4 0。生:想(四)六二十四,接 近2 3 8的前两位数“2 3”,所 以2 3 8 +6 Q4 0。2、师;如何笔算?请每个学生试算在本子上。试算完毕,开 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在“争当小老师”的活动中,四人小组的成员自找同伴,互教互听。可对你的同伴的想法予以评价,如:“我听懂了。”“听不懂。”“你好象这个地方说错了。”“这样说会更好。”师注意观察,巡视,发现交流好的同伴,予以表扬、鼓励。全班交流。请一人当老师,教教班上的同学。可自由辩论,遇到不清楚的可要求再解释,说错

35、的予以反驳,有好的想法可再说明(重点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先 用6除儿?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2 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商是几位数?)小组内评评小老师的作用有多大?你教会了谁?3、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以例3 为例,师生共同小结:先判断。商是几位数?除。用 2 3 除以6,等于3,3 写在十位上。乘。用口诀“三六十八”算出商3 个十乘除数6 等于1 8 个十,写 在 2 3 个十的下面。减。用 2 3 个十减去1 8 个十等于5 个十,5 写在十位上。查。检查余数5 是否比除数小。放。把被

36、除数个位上的8 放下来,和余数5 个十合起来是5 8 个一。除。用 6除 5 8,等于9。乘。(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让学生闭眼,回忆笔算的六步骤“先判断。除。乘。减。查。放理清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4、师:笔算的结果正确吗?如何知道?生:可用估算的结果加以比较,初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然后再检查遍。二、问题延伸,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进而解决例3的延仰问题:“如果一本相册有2 4 页,1 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2本呢?师:你有什么好方法?生 1:2 4 X2=4 8 3 9 2 4。生 2:2 4 X6=1 4 4,1 4 4 2 3 6 1 4 4 X2 o所以,一本相册不够,2本可以。交

37、流方法,对比出最佳方案。三、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1、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六步骤,独立完成课本第2 2 页的“做一做”。注意先估算,再笔算。2、请四个同学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课堂总结。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完成书2 3 页第2、4 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练习课教学目标:1、学会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2、通过辨析错题,找出原因,从而探求出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应注意的地方,进而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的学习品质。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策略。教学重点:1、判断商是儿位数。2、通过

38、辨析,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教学难点:学生归纳、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开 展“小诊所”活动,人人 争 当“好医生”。师出示一些典型的错题,如:1 51 6 18 92)3 1 75 )8 0 78 )7 1 328 06 41 177 31 057 21201 54 51 5 82)31 7 4)1 8 32 )3 1 721 621 12 31 1I 02 01 01731 7L41 631提出要求:“小诊所”里来了6个病人,同桌合作,一起当医生,给它们把把脉、找出病根,开出药方。师出示标准:“一级棒的医生”治好所有的病人。“好医生”治

39、好4、5个病人。“较好医生”治好3个病人。“马虎医生”治好1、2个病人。学生同桌合作,订正错题。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病根在哪里?怎么治?”引导学生发现:1号病人忘了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放下来继续除。2号病人则是一次用两个数“80”去除以5,引导学生发现8够除以5,所以应该先用8个百除以5。3号和4号病人都错在余数上。5号和6号病人则是数位对齐的问题。师:医生们,你们想对这些病人说说今后笔算时,该注意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小结出: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对号入座。师:评评自己是哪一级别的医生。今后希望大家认真钻研医术,争当“一级棒的好医生”。二、商

40、是几位数出示书24页第5题,重点分析2 7 6+6和640+3。问:商是几位数?为什么?要 使6 口7 6的商是两位数,百位上还可以填几?要使它的商是三位数,百位上又可以填儿?引导学生小结出:判断商是儿位数,关键是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三、激发问题,拓宽思路。1、出示书2 4页第6题。先让学生读题,问:你有哪些问题?先自己小声说,再同桌说。交流时,要求不提相类似或重复的问题。交流问题。重点是提出除法的问题,也可提出估算或2步问题。完成在本子上。2、完成书2 4页第7题。有些学生能认真观察梨和香蕉每箱都是35千克,从而求出梨和香蕉的总质量是(8+7)7 35。这样列式比较简便。3、重点引

41、导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关键字“一种、哪种、各、这些、只买”。学生独立解题,集体反馈。四、课堂总结。说说有什么收获?除法的验算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1、出示书2 5页例4的情境图。他们算得对吗?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学生汇报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2、练习验证出

42、示54 8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儿个同桌计算的结果。3、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二、练习1、书2 5页做一做剩余两题学生单独练习2、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错误进行讲解3、小结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商X除数+余数=被除数三、课堂作业:854-4 1124-9 7564-8 1244-39854-9 4234-4练习六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2、使

43、学生知道除法验算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一、基本练习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1484-2 6764-4 7914-72494-8 3434-5 5144-3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被 2 除余数为0 的 被 3 除余数为。的 被 5 除余数为0 的3、在口内填上正确的数29X3=90-口 12*3=口+3+63=25X4 1504-3=0X2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比赛P27 5校对答案二、综合练习1、P26 2 学生独立完成2、P26 4 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3、P27 6 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三、小结四、分层作业k P 27 7(

44、成绩好的学生做)2、找出相同的除数6 1 4-=.56 8 +口=.57 5 +口 =.53、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4=0.3 +5=口.3 4-6=0.3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 除 法(D教学目标:1 .使 学 生 知 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2 .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

45、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二.新课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 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0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 求0除 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再让学生想一想:0 4-2=?,0 4-4=?0 4-5=?.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2、出示例题63 0 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 以3得0,所以十位要 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 除0的那一步,

46、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 起的是占位的作用)(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6)巩固算理:4 0 4 4-4=1 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做一做:4 0 2 4-2 6 0 94-3汇报、交流3、4 2 0 +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汇报、交流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 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4、试一试7 5 0 4-5 98 0 4-7对比例两题,今天学习的除

47、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四、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教学目标:1、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春天到了,同学们要去春游了,就要准备出发了,我们三年级有2 1 8 人每2人准备一袋食物,需要准备多少袋?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1、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算式:2 1 8-4-2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投影反馈方法一:方

48、法二:1 0 9 1 0 92)2 1 8 2)2 1 82 21 1 801 81 8 01 80师生评议: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第二种比较简单第一种比较清楚,不会露写。2、练一练出示例题7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做,展示交流学生质疑问难3 d、今天1家有什么收获?三、拓展练习1、P 32 做一做2、数学小医生1 79 0 08 04)42 86)5443)2 504_542 42 841整理和复习35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

49、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儿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如本书第

50、13页知识结构图)。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1)口算除法、估算(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4)除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1.出示教科书第35页 第 13 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 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这 3 个问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计算,根据除法含义直接列式。)(2)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