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初中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80203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初中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初中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初中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初中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 三 章 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 15小题)1.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二维碳材料,是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和少层石墨烯的统称.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 至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 吸 收 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n r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电阻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那么,石墨烯材

2、料不适合用来做成()A.精密仪器中的导线B.电暖气中的发热元件C.手机的屏幕保护层D.房间的玻璃2.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现象表明了()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阻力3.铜球和铅球相互接触时,铜球将热量传递给铅球,这是因为()A.铜球的温度较高B.铜球具有的内能较多C.铜球具有的热量较多D.铜的比热容较大4.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也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5.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

3、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6.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在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7.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甲N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V10090二二1111E-cJJtJXLfrt耳一r ryrTJT3;-3二T1三00901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

4、种液体D.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8.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无关C.把一块铁块分成两块,大的那块的比热容大D.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9.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这说明()A.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B.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小C.同种物质液态的分子与固态的分子不同D.液态变为固态后分子间就无空隙了10.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1 1 .把两块干净、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A.玻璃

5、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B.接触处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力的作用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1 2 .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口铅块粘在一起证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L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口匚是事实,是推论B.口是事实,是推论C.L 是事实,口 是推论D.匚是事实,口 是推论1 3.关于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

6、大气摩擦后内能逐渐增大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的内能逐渐增大C.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过程中,不断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D.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温度升高,子弹的内能增大,木板的内能减小14.铁块的质量大于铜块的质量,两者温度相等,将它们接触在一起,则()A.铁传热给铜B.铜传热给铁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确定15.已知铝、铁、铜的比热容依次减小,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铝、铁、铜金属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最后()A.三块金属的温度都相等B.铝块的温度高C.铁块的温度高D.铜块的温度高二、填空题(共 3 小题)16.我们在利用快干胶粘连破损的物品时,在破损面先涂上胶水,然后将两个破损面对齐,用力挤压一段时

7、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当胶水干后,破损面就不容易被分开了,原因是:1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弯曲的钢棒,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 水 的 内 能 会,这一实验表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18.水的比热是 J/(kg-U).装有50 L 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 口上升到 50,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kJ.三、实验题(共 3 小题)19.在一节物理校本研究课中,小明同学与小芳同学要比较甲、乙两种比热容的大小,他们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了初温和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加 热 的 方 式 选 择 下 列 的(填字母代号)更科学.A.用

8、两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甲、乙液体的烧杯加热B.用两只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加热(2)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小明认为要把甲、乙两种液体都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小芳认为要加热到相同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你 认 为 方 法 可 行 的 是(选 填“仅小明可行”、“仅小芳可行 或 两人都可行”)(3)根据你第(2)问做出的选择,说出应该这样判断得出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2 0 .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

9、例):示例: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U 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推理性结论:.推理依据: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一一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如图中,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

10、、丁杯中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1)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杯中水的内能大,因为.w-.is I m2 1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温度比6(4C200 5 1015 20 时间/min(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 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 热 1 0 m i n,甲吸收的热量_ _ _ _ _ _ _(选填“大于”“小于 或 等于)乙吸收的热量.(3)若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些.(4)甲、乙两种液体中,

11、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四、计算题(共3 小题)2 2 .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己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2.52X1()7J,如果这些热量的5 0%被水箱内质量为1 0 0 k g 温度为2 0 U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口?(C 水=4.2 xl()3 j/(k g.口)23.炎夏,某工厂用冰块降温.一块质量为20千克的大冰块,温度由一20 口升高到0 1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多少热量?c冰=2/xl()3焦/(千克).24.将质量为4 kg的冷水与质量为3 kg温度为8 0 匚的热水混合后,末温度为40 口,不计热量损失

12、,则(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项,石墨烯是纳米材料,且电阻比铜或银更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合做精密仪器中的导线,故A不符合题意;B项,石墨烯的电阻率太小,不适合做电暖气中的发热元件,故B符合题意;C项,石墨烯是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几乎是完全透明,适合做手机的屏幕保护层,故C不符合题意;D项,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因此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以适合做房间的玻璃,故D不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因为油漆中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3.【答案】

13、A【解析】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传递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传递方向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最终两物体的温度相等.即只有在温度不同时,两物体之间才会发生热传递,能否发生热传递和内能、比热容等无关.故B、C、D错误,A正确.4.【答案】D【解析】A项,温度越高的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多,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多少,不是含有热量多,故A错误;B项,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B错误;C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D项,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

14、程中,因此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故D正确.5.【答案】C【解析】A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此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其内能一定不为零;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而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等效的;故C正确;D项,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错误.6.【答案】D【解析】A项,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B项,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

15、,故B错;C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D项,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7.【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不能直接测量,探究过程中是通过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升高温度的多少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跟物体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还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为防止热量散失的影响要用相同的容器,为了保证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还应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A 项,为保证水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 A 正 确.B 项,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

16、,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相同,故 B 错 误.C 项,为了便于比较水与液体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故 C 正 确.D 项,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液体的容器相同,故 D 正确.8.【答案】B【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 A、C、D 错误,B 正确.9.【答案】B【解析】液体变成固体时由于分子间距离减小而使体积减小;液态的蜡凝固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减小了,由此可说明多数物体从液体变为固体时体积减小.10.【答案】C【解析】A 项,由

17、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 不合题意;B 项,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B 不合题意;C 项,水蒸气将木塞冲出,是气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 符合题意;D 项,压缩空气,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 不合题意.11.【答案】B【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由于玻璃之间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故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两块玻璃无法结合成一块.12.【答案】A【解析】对于理想实验一定要明确,来源于实际实验,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所以要

18、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合理的推论.“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是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实际的现象,故它们都是事实;“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无法通过观察得出,但是我们可以由合理的外推得出,故是一种推论.13.【答案】A【解析】A 项,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越来越高,其内能增大,故 A 正确;B 项,热水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内能从热水袋转移到手上,热水袋的内能逐渐减小,故B错误;C项,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渐渐升高变成了雨滴,其内能逐渐增大,故

19、C错误;D项,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子弹和木块的温度都升高,此时消耗了子弹机械能,转化为子弹和木块的内能,子弹和木板的内能都增大,故D错误.1 4.【答案】C【解析】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与质量的大小无关.由于铁块和铜块的温度相等,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1 5.【答案】D【解析】由题知I,c t a c c(H,OQ 铝、铁、铜金属块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A t A t 铁 V A t 的,即:铜块的温度变化大,铝、铁、铜金属块的初温相同,口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的温度最高.1 6.【答案】缩小分子间的距离,增强相互作用力 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解析】在利用快干胶粘连破损的物

20、品时,在破损面先涂上胶水,然后将两个破损面对齐,用力挤压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分子间的距离,增强相互作用力;因为固体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分子间距离,胶水干了(凝固),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液体变成固体后,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1 7.【答案】增大 热传递【解析】酒精灯对铜棒进行加热时,两者之间发生热传递,铜棒的温度升高,而铜棒的另一端连接着水,由于温度差也会和水之间发生热传递,使得水温升高,内能增大.1 8.【答案】4.2 x1 0 3 6 3 0 0.【解析】水的比热容是4.2 xl()3 j/(kg y),己知水的体积是5 0 L,利用密度公式求水的质量,再利用吸热公式

21、Q吸=c m A t求解.解:水的比热容是4.2 xl()3 j/(kg p),水的体积:v=5 0 L =5 0 xl 0-3m3水的质量:m=p i/=1 x 1 03kg/m3x5 0 x 1 0-3m3=5 0 kg.水吸收的热量:Q吸=6八1=4.2 xl 03J/(kg-n)x5 0 kg x(5 0 Q-2 0 0)=6.3X106J=6 300 kJ.1 9 .【答案】(1)B (2)两 人 都 可 行(3)小明: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比热容 大 小 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末温,末温低的比热容大.【解析】(1)在比较甲、乙两种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中,为保证两种

22、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用两只相同的酒精灯很难保证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相同,有并且热量的散失,所以用两只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加热效果更好,故选B.(2)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两种液体温度的变化量,温度变化量越大说明吸热能力弱;也可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因此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比较出液体的吸热能力;(3)小明的方法是:加热时间长,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由 公 式 =怎 可 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比热容大;小芳的方法是:加热时间相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 公 式 c=&

23、可知,升高温度越低,比热容越大.2 0 .【答案】(1)质 量 温 度 相 同 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质量大的物体内分子数量多(2)丁 T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解析】因为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有关.(1)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可得的推理性结论是: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推理性依据是:质量影响分子的个数,相同条件下,质量大,分子个数多,内能大.(2)在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丁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丁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2 1 .【答案】质 量(2)等 于(3)甲(4)乙【解析】(1)要研究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应控制两个烧

24、杯中所装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质量相等;(2)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因此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3)根据图象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些;(4)根 据 c=&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越小,比热容越大,即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2 2 .【答案】由题知,Q =50%X2.52X107J=1.26X107J,由 Q吸可得:t=答:这些水的温度可升高3 0 .【解析】由题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Q =c水mAt求水的温度可升高值.2 3.【答案】解:冰块吸收的热量:10)

25、=2.1 xl 03J/(kg-0)x2 0 kg x0 一(一2 0 )=8.4X105J.答:这个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4x1 05J的热量.【解析】知道冰块的质量、冰块的比热容、冰块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 求冰块吸收的热量.2 4.【答案】解:(1)热水放出的热量:。放=c n?2(t热 t)=4.2 xl()3j/(kgP)x3kgx(80 40 )=5.O4xlOsJ;(2)不计热量损失,Q%=Q a=5.0 4xl05J,Q 吸=c m At 演=供=_ _ _ _零x 1 0,J_ _ _ _ _=3o Qc m 42 xio3j(kgx:)x4kg*口冷水的初温:t=tAt=40 30 n=io .答:(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5.04*1()5J;(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1 0 .【解析】首先根据Q 族=c m(to-t)求出热水放出的热量,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 以Q.&=Q放,根据Q吸=c m(tto)求出冷水的初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