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4篇).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377555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4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4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规划 篇1 一、班级状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学问、力量、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熟悉,养成了肯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熟悉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局部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校三年级共五个班级。各班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都比拟强,大局部都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能够相互帮忙,相互探讨问题,勤于思索,勇于发言,都能听从教师指导,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虚心承受,积极改正。

2、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的构造与三年级上册根本一样,共有四个单元,一、三单元各有三课,二、四单元各有四课.教材连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4个专题。依次是:珍爱生命;关怀你爱惜你;出行的学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教材的主要特点 (1)框架构造综合? (2)学习内容开放?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客厅内的教学活动,而是表达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3)整体设计连贯?各课的设计既有各自比拟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又有散发性,课与课之间具有肯定的连贯性。 (4)学习方式新奇?突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学习特点。 (5)呈现形式活泼 三、教学目标 (一).总

3、体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为学生熟悉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共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 (二)分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喜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喜爱科学、喜爱劳动、勤俭节省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友爱宽容、公正公正、喜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章意识。 2、力量 (1)能够初步熟悉自我,掌握和调整自己的心情和行为。初步把握根本的自护自救的本事,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

4、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公平的沟通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加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熟悉、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3、学问 初步了解儿童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集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章,初步懂得规章、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儿童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章,初步懂得规章、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

5、解一些根本的地理学问,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洁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四、单元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知道生命是珍贵的,要爱惜自己的生态,呵护生命。具备根本的自护自救力量。 其次单元:了解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有困难的人,体会他们的心理,敬重他们并情愿尽力帮忙他们。形成肯定的社会责任感,体会到大家的事情要靠大家来做。 第三单元: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能利用交通图选择比拟简洁的出行路线。知道出行时怎样选择适宜的路线和交通方式。知道有关的交通规章和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第四单元:正确识别地图上的简洁图例、方向、比例尺,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家乡,初步形成地

6、理的观点和思索方式。了解为家乡作出奉献的人,唤起对家乡的骄傲感和责任感。 六、教学措施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转变过去偏重学问学习,忽视力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忙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要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进展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生活标准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学生乐于承受的学习情境,敏捷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进展供应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

7、注意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严密结合,注意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重视进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究、思索、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看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6、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七、教学中应当留意的问题 1、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根底动身,敬重学生的共性特点,强调以鼓舞为主的进展性评价。 2、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

8、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意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3、留意让学生通过阅历来建构熟悉。 4、留意通过范例,引导学生自觉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5、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留意培育调查了解事物的根本方法。 八、学生习惯养成目标 1、初步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和根本的自护自救力量。 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公平地沟通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的学问,提高参加社会的力量。 5、在与同伴沟通中大胆发表自己意见。 6、准时记录心中的疑问,经努力无法解决就虚心向别人求教。 7、比拟自觉地运用工具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9、8、能较自觉地在课前和课后从相关的书籍中查寻需要的资料。 9、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搜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信息、介绍重点内容的习惯。 九、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12课时 其次单元8课时 第三单元8课时 第四单元8课时 品德与社会教学规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有三节教材:、站在泰山顶峰、来到黄河岸边、循迹孔子故里;其次单元,心中有祖国:有三节教材:好大一个家、同是炎黄子孙、为了祖国的振兴;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林海雪原、江南水乡、黄土高坡、雪域高原。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

10、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共享与合作;注意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表达地域特色,强调共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展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进展,在进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熟悉,养成了肯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熟悉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局部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加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受。五年级的学生

11、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推断是非的力量,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育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伦理、价值、法规等问题的探讨,熟悉到确立价值伦理和遵循社会标准对于建立有序、文明、可持续进展社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集体在的权力、责任和使命,形成擅长推断是非、明智选择的力量,养成对他人的敬重、关爱怜悯之心和良好的品德。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进展中生活。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社会调查、实践、社会效劳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沟通和共享社会生活的阅历和熟悉,把握熟悉和参加社会生活的根本方法和技能。

12、3、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实现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学问技能培育的内在统一。实现人的全面进展、主动进展,为学生熟悉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共性品质的社会公民奠定根底。 5、表达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提倡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根本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能够进展简洁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力量,进展空间思维力量,在争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力量。 二、乐于了解和观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形成各民族

13、间相互了解、相互敬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初步学会阅读简洁的史料,初步具有对所把握的史料进展简洁的探究、概括和归纳的力量,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五、教学措施 (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觉探究的学习与体验感悟的学习,固然,传授赐予的学习方式在肯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 (2)要克制“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的倾向,又要克制“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 (3)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探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范例、一个点,学生思索的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个面 (4

14、)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阅历,投入他们的情感、说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进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 (5)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看到的、正在过的生活根底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根底,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我们不需要“假生活”。 (6)要深入地照顾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将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外表上的热喧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

15、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索,哪怕是“满腹的话儿说不出”。 六、教学进度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 1 2、162、20一、一山一水一圣人1站在泰山顶峰(1)登临泰山 2 2、232、27 1站在泰山顶峰(2)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3)名山 3 3、23、6 2、来到黄河岸边(1)我看到了母亲河(2)母亲河培育了我 4 3、93、13 (3)为了母亲的微笑(4)主题会 5 3、163、20 3寻迹孔子故里(1)至圣先师 6 3、233、27 (2)孔子的影响(3)主题活动 7 3、304、3二、心中有祖国1、好大一个家(1)祖国有多大(2)我们都是一家人 8 4、64、10 2、同是炎黄子孙(1)海外华人心

16、系祖国 9 4、134、17 (2)两岸人民血浓于水3、为了祖国的振兴(1)辉煌成就 10 4、204、24 (2)祖国不会遗忘他们(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1 4、275、1机动时间 12 5、45、8三、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1林海雪原北国风光 13 5、115、15资源宝库2、江南水乡水上人家鱼米之乡 14 5、185、22 3、黄土高坡走进窑洞学唱黄土高坡 15 5、255、29开发热土4、雪域高原领会雪域风情 16 6、16、5雪域变通途走进布达拉宫 17 6、86、12期末复习 18 6、156、19期末复习 19 6、226、26期末质量测试 20 6、297、3期末工作总结,

17、安排放假事宜 品德与社会教学规划 篇3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拟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熟悉和理解,并在此根底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肯定的是非观。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品德与社会成绩普遍较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由四个单元构成。分别是:第一单元“你我同行”,其次单元“人类的家园”,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从六年级下册的教材来看,更重视学生日益增加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进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动。同时由于他们又将面临着升入初中,所以教材中又安排了

18、一些迎接新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向初中阶段顺当过渡做了必要的预备。 三、本册教材目标 、学会理解、观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熟悉、化解冲突,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 、能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情的,哪些行为和做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情,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安康的友情。 、引导学生熟悉人类活动对环境所的作用,使学生将身边节能、绿化等“小事”和爱护地球环境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关怀和爱惜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然灾难,知道爱护环境可以削减和降低自然灾难带来的危害,理解在危难中社会互

19、助的作用,学习一些在常见自然灾难中的自救学问。 、从战斗给人类,特殊是给儿童带来的巨大苦难的视角,使学生知道战斗的残酷、战斗的危害,从而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终生活,同时,使学生知道全世界人民为了世界和平,制止战斗,进展着不懈的努力。 、懂得今日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喜爱和平,珍惜今日的和平环境。 、使学生通过对6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熟悉到自己在6年中所取得的成绩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同学、家长的帮忙获得的,为顺当跨入中学大门树立应有的信念,同时,引导学生在回忆过程中反思6年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日后的学习生活供应借鉴。 四、教材重点与难点: 本册书主要

20、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在熟悉战斗和冲突带给人类苦难的根底上,感受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共创和平的心愿和所做出的努力,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保卫祖国和维护和平的作为,激发学生喜爱和平的情感,增加民族骄傲感。 五、教学措施: 1、依据本册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忙儿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引领儿童探究和关心生存的家园。 2、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多地呈现直观性的材料。 3、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将社会中的学问转化为生活问题。 4、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5、创设学习情境,敏捷选用教学

21、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进展供应充分的空间。 品德与社会教学规划 篇4 一、 学生状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绝大局部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与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几个学生,自我约束力量差,上课时能牵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本学期加强对他们进展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依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熟悉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标准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

22、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亲密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进展自己的阅历、情感、力量、学问,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熟悉和理解,并在此根底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根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力量,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加现代社会生活力量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进展,为学生熟悉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共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喜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喜爱科学、喜爱劳动、勤

23、俭节省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友爱宽容、公正公正、喜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章意识。 4、喜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敬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培育,初步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力量 1、能够初步熟悉自我,掌握和调整自己的心情和行为。初步把握根本的自护自救的本事。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公平地沟通与合作,学习民主参加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熟悉、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

24、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和评价。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三)学问 1、初步了解儿童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章,初步懂得规章、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根本的地理学问,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洁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进展的重大历史大事。初步了

25、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立的宏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进展的一些重要学问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四、详细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转变过去偏重学问学习,忽视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把握必备的学问。 2、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敏捷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进展供应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进展和变化,增进

26、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长。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第一周 我的自画像 2课时 其次周 别人眼中的我 2课时 第三周 心中有阳光 2课时 第四周 温馨的港湾 2课时 第五、六周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3课时 第七周 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 2课时 第七周 说说我们的学校 1课时 第八周 校园里的发觉 1课时 第九周 给学校画张“地图 2课时 第九周 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1课时 第十周 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 2课时 第十一周 看地图,找家乡 1课时 第十

27、二周 家乡的山和水 2课时 第十三周 我的家乡变了样 1课时 第十三周 家乡明天更美妙 1课时 第十四周 我喜爱过年 2课时 第十五周 家乡的风味小吃 2课时 第十六周 小城故事多 2课时 第十七周 一起采风去 1课时 品德与社会教学规划 篇5 一、班级状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熟悉,养成了肯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熟悉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局部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加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受。

28、二、教材分析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育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展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展喜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全部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加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供应自己亲自

29、参加、亲身体验的时机,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加,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详细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熟悉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依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根底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到达

30、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到达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究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走出深重的历史灾难”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学期在本课程中消失与原有历史教材设计有很大的区分,注意呈现历史细节,让历史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脚印,引起他们与之交

31、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祖国地理、历史进展状况的敬重、关注,并引以为荣耀和傲慢。 五、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学问单一的传统模式,注意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力量、学问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进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依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一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讨论,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展情景教育。培育学生明辨是非的力量。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会本课程所要到达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供应学生参加、亲身体验的时机。 六、课时安排 每周两课,其间也

32、可安排一些劳动、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七、本册教学时间安排 1、第一单元9教时 2、其次单元9教时 3、第三单元12教时 4、第四单元10教时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1 预备课(1课时) 2 第一单元解快乐中千千结 第1课同桌的你(2课时) 3 第2课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2课时) 4 第3课让苦恼走开(3课时) 5 其次单元法律在我身边 第4课我要上学(2课时) 6 第5课小小维权岗(2课时) 7 第6课一封特殊的来信(2课时) 8 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 第7课悲壮的古炮台(2课时) 9 第8课走进中山故里(2课时) 10 第9课南湖红船破浪开(2课时) 11 第10课黄河在怒吼(2课

33、时) 12 第四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傲慢 第11课祖国的钢铁长城(2课时) 13 第12课绚烂的姐妹花 14-18 第13课共同的心声 19-20 复习整理 品德与社会教学规划 篇6 一、学生根本状况 四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均喜爱学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教师教导。有肯定的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有肯定的自理力量,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但局部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低,责任心尚未形成,学习兴趣不浓,目的不明,对待学业得过且过。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二、教学内容、目标 本册仍是四个单元:1.通讯与生活;2.让诚信永相伴;3.我们的民主

34、生活;4.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的进展,学会利用、猎取、区分信息,感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社会需要诚信,努力做诚信的人; 3.了解民主的形式,培育民办法识,主动参加民主生活; 4.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民族骄傲感和文物爱护意识。 三、教材分析 教材采纳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育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展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

35、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展喜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全部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加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供应自己亲自参加、亲身体验的时机,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加,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

36、生活中的详细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熟悉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依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根底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到达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到达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忙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

37、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力量,把握必备的根底学问。 2、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进展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话题绽开,亲自探究,有所发觉和感悟。 4、教学时要注意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严密结合,注意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程资源。 五、课时安排 四个单元15篇课文,每周两节,授课需15周,复习考试23周,共计1718周。 品德与社会教学规划 篇

38、7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家园,能了解自己社区的特点及进展变化,正确使用社区的各种公用设施。 2、 懂得与邻里要和谐相处,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对弱势人群有怜悯心和爱心,并情愿尽力帮忙他们。 3、 知道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培育敬重一般劳动者的情感。 4、 学会如何合理消费,养成合理、文明消费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 对社区的”熟悉,激发对社区的宠爱之情。 2、 对爱心的理解,怎样处理好邻里关系。 3、 明白劳动者的辛苦,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4、 怎样合理消费。 三、教学难点 如何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制造性使用教材,特殊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培育学生

39、喜爱生活以及多姿多彩的文明成就的感情。 1、教师要充分把握的目标。领悟课程所蕴含的课标精神。 2、以教材为范例、话题。制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整合教材,开发教材。特殊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充分组织学生课前调查。如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培育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力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观看四周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等等,培育他们的合作和创新的力量。 4、结合班队活动,展现学生作品。 5、由近及远、由点及面,逐步扩展儿童的生活空间视野;回归生活,积极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阅历,让孩子学会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布满感谢。 四、教学措施 6、充分组织学生活动,提高活动实效性。 五、课时安排 1我生活的社区 4课时 2

40、身边的朋友 2课时 3不一样的社区 2课时 4远亲不如近邻 3课时 5心里想着他们 3课时 6都有一份爱 4课时 7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4课时 8行行出状元 2课时 9让我说声感谢你 2课时 10到哪儿去买 3课时 11购物小窍门 3课时 12不当家不知柴火米贵 2课时 期末复习考试 5课时 品德与社会教学规划 篇8 一、教学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为学生熟悉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共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喜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喜爱科学、喜爱劳动、勤俭节省的

41、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友爱宽容、公正公正、喜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章意识。 (二)力量 1、能够初步熟悉自我,掌握和调整自己的心情和行为。 2、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公平地沟通与合作。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看、熟悉、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三)学问 1、初步了解儿童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根本的地理学问,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42、依存关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根底。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是他们的不同领域。 1、感受生命的漂亮,知道世界由于生命才漂亮,人类应当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2、了解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有困难的人,体会他们的心理,敬重他们并情愿尽力帮忙他们。 3、了解出行的学问。 4、了解家乡,具有家乡人的自觉意识和归属感。 三、学生根本状况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学问、力量、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熟悉,养成了肯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熟悉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局部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转变过去偏重学问学习,忽视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把握必备的学问。 2、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敏捷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进展供应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进展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