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云冈石窟导游词0字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十四篇).docx

上传人:1319****208 文档编号:9373239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最新云冈石窟导游词0字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十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3年最新云冈石窟导游词0字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十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最新云冈石窟导游词0字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十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云冈石窟导游词0字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十四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最新云冈石窟导游词0字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十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备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云冈石窟导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一 进了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大石头上雕刻的佛像,但因为时间过得太久,又刮风又下雨,石头已经起先风化,慢慢的看不清了。 云冈石窟的佛像是最为出名的,最小的只有两公分那么大,而最大的却又十七米高,大家很惊讶吧!十七米大约有十四个小挚友那么高呢! 云冈石窟有主题突出的

2、佛教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活灵活现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 你们信任吗?这里大大小小的佛像大约有五万一千余尊修,见多不简单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沙漫天,寒冷刺骨的塞外北低,不知有多少工匠损命于此。 快到中午了,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一个小时,一会大家在这里集合! 云冈石窟导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二 大家好!我叫,此刻就由我来给大家产导游,这天我们将要巡游的是云冈石窟,他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大家在巡游时不要在石头上乱写乱画。 进了大门,我们能够看到在一些大石头上雕刻的佛像,但因为时间过得太久,又刮风又下雨,石头已经起先风化,慢慢的看不清了。 云冈石窟的佛像是

3、最为出名的,最小的只有两公分那么大,而最大的却又十七米高,大家很惊讶吧!十七米大约有十四个小挚友那么高呢! 云冈石窟有主题突出的佛教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活灵活现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 你们信任吗?那里大大小小的佛像大约有五万一千余尊修,见多不简单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沙漫天,寒冷刺骨的塞外北低,不知有多少工匠损命于此。 快到中午了,大家能够自由活动一个小时,一会大家在那里集合! 云冈石窟导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日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大同云冈石窟。下面我给大家简洁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东方

4、石雕艺术宝库,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与甘肃敦煌石窟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据史书记载,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前的北魏王朝,共有洞窟45个,现存佛教造像51000余尊,佛龛1200多个。依据武周山势自然起伏,云冈石窟又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今日我们着重参观第5、6窟和被誉为云冈石窟的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下面我们从第5、6、窟起先参观。 云冈石窟的第5、6窟是毗连一体的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最精彩、最为壮丽、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第5窟的洞窟开头为椭圆形的草庐式,分前后两室。进入后室,首先感觉这一洞窟非常高大,中心这尊两腿双盘的大像高达1

5、7米,为云冈石窟的第一大佛。大佛着褒衣博带,通肩袈裟,头顶为蓝色螺鬓,佛像面部轮廓清楚,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肩垂耳,给人以一种端庄、肃穆、慈爱之感。由于后世为了积功德造福,对这尊佛像敷了厚厚的泥装,再塑了金身,惋惜的是,我们看不到原始的北魏石雕的形态了。第5窟的佛像布局为三世佛,中心的坐佛为释迦牟尼佛,佛像的右边这尊立佛是将来佛,由于这尊佛身上泥装的脱落,我们得以目睹原始的北魏石雕艺术的风采。第5窟值得让大家观赏的还有,在窟室南壁门拱上方两层高约1米的8尊石雕佛教造像和拱门东侧雕有菩提树和树干下二佛对坐的石雕佛像,雕刻非常精致。 下面我们参观第6窟。 第6窟被为云冈石窟的“第一伟窟

6、”。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呈回字形,窟正中凿一方形塔柱,塔柱稿约15米,它分为上下两层。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洞窟的四壁雕满了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给人和瑞鸟、神兽、花卉等,这是一座喧闹拥挤、琳琅满目、奇妙奇妙的佛国世界。由于雕刻技艺极为精湛,雕刻内容非常丰富。第6窟被誉为云冈石窟的“第一伟窟”。你看那四塔柱上层的接引佛。整个四壁加上塔柱一共15尊,和下层大龛的5尊佛像,都采纳近似圆雕的高浮雕刻法来增加佛像的立体感。在中心塔柱上层4个角和4个9层塔柱和上层中心的四方立佛,更是实行了具有镂空雕刻法。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独具匠心的仙人们利用有限的壁画,用浅浮和高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以块浮雕的

7、形式连接排列,形象而生动的雕刻了33幅释迦佛陀本生的故事图,吧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例呈现在世人面前。 接下来我们来到第20窟,第20窟就是被誉为云冈石窟的外交官和代表作的露天大佛,经验了1000多年的洞窟坍塌之后,这尊高达13.7米的大佛就端坐在光明之中了。大佛雕刻于1542年前,她的圆润的发髻,宽敞的额头,细纤的长眉,方直的鼻梁,垂直的双耳,雕刻的极其自然,那充溢了无穷才智的双眼是那样的安详和安静。这尊佛像在端庄之中含着俊秀,在慈爱之中藏着庄重,在才智之中有露着敦厚。堪称妙相之佛,传神之佛。作为云冈石窟5万余尊佛像的代表,她不辞劳苦,年复一年的用佛祖那博大的仁爱抚慰着芸芸众生。 好了,主要洞窟

8、的已经向大家介绍完了,下面请大家自行巡游,静静的体会佛国世界的静谧和宏大吧。 云冈石窟导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四 大家好,我姓朱,是这次旅行的导游。我将带领大家去中国的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去参观。 游客们请看!前面就是云冈石窟了,那一排排佛像活灵活现,看起来像真的一样,是不是? 请游客们跟我从这边走。前面就是闻名的第五、六窟了,大家快点走呀。 第五窟到了。这个石窟中三世佛的中心坐像是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它高达十七米,脚上可站十二三个大人也不会拥挤。你们看,它形态端庄,是中原文化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特征。 这里是第六窟了。它

9、是云冈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了。窟中心有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十五米的塔柱。每层四面都雕有塑像,四周雕满佛、菩萨、飞天的造像。壁上雕刻有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大家有爱好可以细致看一看。 今日欢乐的时间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记住这次云冈之旅。 云冈石窟导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五 敬爱的游客挚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云冈石窟,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今日就由我为大家供应服务,大家假如有什么要求可尽管提出来,我会竭诚为您解决。 首先小导为大家介召一下景区的基本状况: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

10、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验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起先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闻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现存洞窟大部分凿于太和十八年(494)迁洛前。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宏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最小

11、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活灵活现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汲取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沟通的历史见证。 云冈第五、六窟在云冈石窟群中部,为孝文帝迁洛前约465494年开凿的一组双窟。庙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建立的五间四层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丽。第五窟开作椭圆形草庐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为释迦牟尼坐

12、像,高17米,为云冈最大的佛像,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窟内满雕佛龛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美丽。第6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令人目不暇接。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致。此窟规模雄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合的大检阅。 云冈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其次期开

13、凿较早的石窟。七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七窟后室北壁上层天幕龛的中心,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边为二胁侍菩萨。内容仍为三世佛,且出现了造像组合。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层雕有八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四个佛龛。门窗间有六个供给人和伎乐天人像。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上、护法天王和飞天。顶部分格雕平棋,中为团莲,周雕飞天,把整个窟顶装饰得花团锦簇。第七、八窟与前期窟

14、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改变,从中折射出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宏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将来、现在),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

15、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盛气凌人。 第18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概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妙,技法娴熟。第19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其次大造像。第20窟为露天造像,正中为释迦坐像,高13.75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宏伟,气概浑厚。 云冈五华洞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第 913窟。这五窟因请代施泥彩绘而得名。第9、10窟为一组前后室结构的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辽代曾在此兴建崇福寺。两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凿成八角列柱,东西壁上部雕出三间访木构建

16、筑的佛龛,余壁满雕佛像、飞天。后室窟门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释迦佛。第10窟主像是弥勒。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改变。第1113窟是一组,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开龛造像,除南面上龛为弥勒外,均为释迦立像。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483)造像题记,是探讨云冈开凿史的重要资料。窟东北有太和二十年(496)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东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屋形佛龛,前列两柱,洞开三门,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是探讨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13窟本尊是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产生了力

17、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给天人,皆为窟中精品。东壁佛龛形制各异。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探讨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宝贵资料,为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冈东部窟群,指云冈石窟东端14,均为塔洞。第1、2窟为同期开的一组,凿于孝文帝迁洛前,窟内中心雕造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弥勒,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五层小塔,是探讨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其次窟是释迦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两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第三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两室。前

18、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壁面满雕千佛。后室南面两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农纹流畅的一佛三菩萨。坐像高约10米,二菩萨立像高6.2米。从风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时的作品。第四窟风化水蚀严峻,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间牢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牢记。 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以后的作品。其特点是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静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潇洒,具有深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非常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乐神浮雕,是探讨北魏杂

19、伎的形象资料。 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探讨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第40窟整体布局奇妙地运用装饰艺术,使洞窟格式、构图既有规律,又有改变,提高了石窟艺术的格调。 好了,主要洞窟的已经向大家介绍完了,下面请大家自行巡游,静静的体会佛国世界的静谧和宏大吧。 云冈石窟导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六 各位游客挚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观光旅游。我是大家的导游员杨丽,今日我们将参观闻名遐迩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云冈

20、石窟开凿于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王朝,现存主要洞窟45个,佛教造像51000多尊,依据武周山势的自然起伏,云冈石窟又自然的分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三部分。其中第14窟为东区,513窟为中区,1445窟为西区。下面我们就先从中区的第5区起先参观吧。 第5、6窟是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中最精彩壮丽、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第5窟为椭圆形的穹窿顶马蹄形,分前、后两室,进入高大的后室,首先引入眼帘的是这尊两腿双盘、双手叠放腿上的大佛。这种“祥瑞式”坐姿的全结跏趺坐禅定印象,表示着释迦摩尼佛已进入标准的“静思维”修行状态,是佛的坐、立、行、卧“四威仪”,即四个庄重地身姿之一。大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第一大佛。专家们

21、认为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为他的父亲献文帝凿造的佛陀象征。那么上述历史在此窟是否有所体现呢?请各位细看,大佛头顶为蓝色螺髻,面庞方圆,细眼长眉,鼻梁高直,唇含笑意,两耳垂肩,在端庄、慈爱的神情中透露出神圣、超凡和自信的风貌。尤其是这尊佛像身穿双领下垂,内衣束结,宽大松软而下垂的袈裟,衣纹流畅,给人一种丝的质感。大佛的右侧是将来世弥勒佛,左侧为过去式燃灯佛。大佛的后面有一个很宽敞的甬道,那是供佛教信徒们礼佛绕行的诵经道。 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以精致著称的一窟,称“第一伟窟”。窟平面呈回字形,窟正中凿一方形塔柱。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个洞窟的四壁上,雕满了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给人、瑞鸟、神兽、花卉

22、,形成了一种喧闹拥挤,奇妙奇妙的佛国氛围,主题以歌颂佛母和表现释迦摩尼一生的成佛弘教经验为主,因而也叫“佛母洞”。请大家随我的手势来欣赏面前这幅关于“右腋诞生”的画面:古印度有一个小国叫“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王后叫“摩耶”,他们到了40岁的时候还没有孩子,特别着急。有一天,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来,后来怀了身孕。按当地习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摩耶夫人在快临产时,在妹妹和仆人的陪侍下回家。半路上,他们到蓝毗尼花园休息,刚到一颗菩提树下,夫人预感快要生产了。于是,一手抓住树枝,一手在妹妹的搀扶下,从右腋生出了孩子,这就是“乔达摩悉达多”,成佛后被尊为释迦族圣人的“释迦摩尼”。 下

23、面我们要参观的是被誉为云冈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露天大佛。这尊高达13.7米的结跏趺坐佛像,面容丰满端庄,双肩宽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大日如来祥瑞坐禅定印象,是释迦摩尼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沉静思索状态。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帝拓拔睿的象征。他复原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距离产生美,角度显神韵。在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同的距离和角度欣赏,都会产生各种改变着的美及其神韵。 现在给大家20分钟时间在露天大佛前拍照留念,愿大佛炯炯有神的双眸,略带微笑的嘴角,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回忆,带来美妙的福音。好,20分钟后我们在这里集合,感谢大家合作! 云冈石窟导

24、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七 云冈石窟也是世界著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20_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_年5月8日,大同市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巡游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憧憬的旅游胜地。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他们有的正襟危坐,活灵活现,有的载歌载舞,神采奕奕,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闲情逸致,笑迎游人。这些佛像、飞天、赞助者、供给人的面貌和衣饰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与勤劳。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

25、流露着异域色调。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融汇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创建性劳动的才智结晶,也是他们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

26、气魄宏大,外观庄重,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汲取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立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探讨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料。 历史沿革 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向持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调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

27、。 根据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一样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概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困难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头。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穿,由此而构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

28、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一样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起先。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立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呈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化。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闻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其次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

29、千五百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资料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美丽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建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行是今日了解和探讨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

30、中西文化沟通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峻,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理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当的爱护。 十大看点 看名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即今大同期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是世界遗产、国之珍宝、大同文化名片,一批批中外游人慕其盛名纷至沓来。 看形 武周山,亦名武州山,在大同城西山中。宋太平寰宇记引冀州图云:“武周山在郡西北,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千仞壁立。”云冈石窟即因武周山

31、南缘斩山开凿。 看窟 云冈石窟的洞窟类型多样,结构困难。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僧房窟、禅窟等,其中前三种是云冈洞窟的主要类型。 看佛 佛、菩萨、弟子、护法等作为宗教人物形象的出现,是伴随着佛教美术轨迹发展而发生的。 看画 掀开云冈石窟这部精致的“石书”,便似打开了一幅绝伦的卷画,在以佛、菩萨、弟子、飞天为主要资料的画面中,亦点缀着一些佛经故事画。这些故事画,虽不为雕刻资料的主流,但它却与石窟中的其他雕刻一样,烘托着主题,扮靓了洞窟,使云冈石窟这颗刺眼明珠,绽放出特有的艺术光彩。 看艺 云冈石窟乐舞雕刻,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间乐舞艺术在此积淀。经调查统计,石窟中目

32、前有22个洞窟雕刻乐器图像,尚存各种乐器雕刻500余件,27种,乐队组合60余组。有表现佛界或俗界的特地性伎乐,也有点缀于壁面空间的图案扮装饰性伎乐;有规模宏大,形式俊丽的天宫伎乐,也有态势缥缈悠逸、具有回旋流淌之美的飞天伎乐。 看史 鲜卑族拓跋部是一支兴于阴山山脉以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崛起,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了北魏政权。随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市,平城作为北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达96年。 鲜卑拓跋风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与魏晋通聘后,异样是经过什翼犍的引进介绍,才起先理解佛教。 看人 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令多少文人墨客、名流学者、达官贵

33、人为其倾倒、歌咏,留下了很多千年不朽的佳作,极大地丰富了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 看联 匾联雅俗共赏,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云冈石窟,历代留下很多楹联,为世界文化遗产增光添彩。 五窟正面悬特命总督兵马侍郎佟养量于清顺治辛卯1651夏题写的匾大佛阁。 门联为: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 云山云岭带将云水绕云城 六窟里门正中悬康熙御笔题写的匾庄重法相。 外门联:性本明慧镜万古灵光昭云水含类群生都成就善男信女 心地从慈航千秋普度皈佛法微言广训共娱游寿世康庄 门楣联:山色随云秀佛灯共日长 看寺 云冈石窟早在窟前营造的木结构建筑,称“十寺”,又作“十名”。 “十名”之说约自辽代起先。金代十名尚存,皇统七年(114

3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碑文中记载“西京大石窟寺者,后魏之所建也,凡有十名,一通示,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教,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 明成化十年(1474年)胡谥等修纂的山西通志卷五“寺观”条云:“在大同府城西三十五里,后魏时建,始于神瑞,最终正光。凡七帝,历百十有一年。其寺:一同升。二灵光。三镇国,四护国,五崇福,六童子,七能仁,八华严,九天宫,十兜率。寺内有元载所修石佛二十龛,金皇统间修。”明正德张钦纂修大同府志寺观卷四、明嘉靖大同府志卷五补记载中均与“成化志”略同。清顺治胡文烨撰云中郡志建置志云:“石窟十寺内有元载所修石佛二十龛。壁立千仞,面面如

35、来。总督佟于顺治八年率属捐赀,大为修葺。俾殿阁楼台、香积禅林金碧莹煌。岿然雁北一胜境也”。 云冈石窟导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我姓詹,大家能够叫我詹导游。这天,我们将参观闻名遐迩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此刻我向大家简洁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此刻,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云冈石窟依山开凿,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魄力最为宏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资料丰厚多采,华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髓。这天,我们主要巡游第5、6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36、。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完备。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修建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方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述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划宏伟,雕饰华丽,技法精辟,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9窟至第

37、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样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五华洞”。“五华洞”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 各位,大家面前就是西区第16、17、18、19、20号洞窟,这5个洞窟雄伟壮丽,场面开阔,为北魏早期的石窟,由闻名高僧昙曜负责开凿,习惯称:“昙曜五窟”。 各位,云冈石窟的导游短暂告一段落。透过巡游云冈石窟,大家或许对石窟寺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或者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一点爱好。愿这次游玩能给各位留下深刻的回忆。多谢大家! 云冈石窟导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九 敬爱的游客挚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云冈石窟,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

38、今日就由我为大家供应服务,大家假如有什么要求可尽管提出来,我会竭诚为您解决。 首先小导为大家介召一下景区的基本状况: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验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起先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闻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现第16至

39、20窟就是昙曜五窟。现存洞窟大部分凿于太和十八年(494)迁洛前。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宏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最小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活灵活现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汲取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沟通

40、的历史见证。 云冈第五、六窟在云冈石窟群中部,为孝文帝迁洛前约465494年开凿的一组双窟。庙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建立的五间四层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丽。第五窟开作椭圆形草庐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为云冈最大的佛像,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窟内满雕佛龛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美丽。第6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令人目不暇接。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

41、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致。此窟规模雄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合的大检阅。 云冈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其次期开凿较早的石窟。七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七窟后室北壁上层天幕龛的中心,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边为二胁侍菩萨。内容仍为三世佛,且出现了造像组合。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

42、分四层雕有八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四个佛龛。门窗间有六个供给人和伎乐天人像。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上、护法天王和飞天。顶部分格雕平棋,中为团莲,周雕飞天,把整个窟顶装饰得花团锦簇。第七、八窟与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改变,从中折射出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这

43、五窟规模宏大,气魄宏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将来、现在),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盛气凌人。 第18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概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妙,技法娴熟。第19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其次大造像。第20窟为露天造像,正中为释迦坐像,高13.75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宏伟,气概浑厚。 云冈五华洞

44、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第913窟。这五窟因请代施泥彩绘而得名。第9、10窟为一组前后室结构的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辽代曾在此兴建崇福寺。两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凿成八角列柱,东西壁上部雕出三间访木构建筑的佛龛,余壁满雕佛像、飞天。后室窟门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释迦佛。第10窟主像是弥勒。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改变。第1113窟是一组,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开龛造像,除南面上龛为弥勒外,均为释迦立像。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483)造像题记,是探讨云冈开凿史的重要资料。窟东北有太和二十年(496)铭龛和七

45、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东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屋形佛龛,前列两柱,洞开三门,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是探讨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13窟本尊是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产生了力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给天人,皆为窟中精品。东壁佛龛形制各异。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探讨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宝贵资料,为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冈东部窟群,指云冈石窟东端14,均为塔洞。第1、2窟为同期开的一组,凿于孝文帝迁洛前,窟内中心雕造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弥勒,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

46、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五层小塔,是探讨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其次窟是释迦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两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第三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壁面满雕千佛。后室南面两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农纹流畅的一佛三菩萨。坐像高约10米,二菩萨立像高6.2米。从风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时的作品。第四窟风化水蚀严峻,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间牢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牢记。 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

47、八年(494)以后的作品。其特点是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静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潇洒,具有深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非常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乐神浮雕,是探讨北魏杂伎的形象资料。 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探讨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第40窟整体布局奇妙地运用装饰艺术,使洞窟格式、构图既有规律,又有改变,提高了石窟艺术的格调。 好了,主要洞窟的已经向大家介绍完了,下面请大家自行巡游,静静的体会佛国世界的静谧和宏大吧。 云冈石窟导游词150字 云冈石窟导游词500字篇十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我姓詹,大家可以叫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