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57489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3-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3-丙二胺化学品英文名:TrimethylenediamineCAS: 109-76-2分子式:C3H10N2分子量:74.1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有害。皮肤接触致命。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吸 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致敏物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呼吸道致敏物类别1B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302吞咽

2、有害H310皮肤接触致命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34吸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

3、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84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oP361+P364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

4、方可重新使用。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P333+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42+P311如有呼吸系统病症: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P405存放处须加锁。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和蒸气。健康危害:吞咽有害。皮肤接触致命。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吸

5、入可能 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质量分数,%)CASNo.Trimethylenediamine100%109-76-2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就医眼晴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

6、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 医生看。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特别危险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产生有毒一 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气体。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在高温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或储罐由于内压 增加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 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须马上

7、撤离灭 火剂: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和砂土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 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蚀、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 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

8、、地表水和地下水。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 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7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8部分。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

9、置,防止静电积聚。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o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8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组分名称CAS标准来源限值备注Tri

10、methylenediamine109-76-2GBZ2.1-2019MAC:PC-TWA:PC-STEL:生物限制:无资料监测方法:GBZ/T160.1-GBZ/T160.81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EN14042工作场所空气用于评 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工程控制:作业场所建议与其它作业场所分开。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加强通风。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耍的泻险区。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系统。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 戴携气式呼吸器。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第9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气味:有吸湿性,有氨的气味pH值:无资料熔点/凝固点() : -12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 139.7自燃温度(C) : 350闪点() : 48.9分解温度(。0 :无资料爆炸极限% (体积分数):无资料蒸发速率乙酸(正)丁酯以1计:无资料饱合蒸气压(kPa) : GB30000系列分类标准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