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吨的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357338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吨的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认识吨的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吨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吨的教学反思.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吨的教学反思熟识吨的教学反思1 回味课堂,优点如下: 1、生活氛围浓。由日常生活中生疏的硬币、花生米等物品的轻重入手,简洁引起同学的学习爱好,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数学学习显得更有意义。 2、参与活动多。这是一节活动性很强的课。所以在课堂中我以同学大量活动为主,让他们尽可能多得去体验克,亲身感受重量,增加估测力气。 3、课改意识强。教育的重心就是探讨“乐学”,培育同学们的力气。在本课教案中老师准时为同学供应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培育同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气,以及沟通、合作的力气。 4、点亮学法指明灯: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猜想估量必需验证。这是同学们今后学习的一种重要

2、方法。 使用建议: 本教案的设计,同学经受猜想验证,进行了大量的参与活动。因此,确定要预备好教具、学具!切不行空口无凭的只去背教案!另外,虽然可能上起来有些乱,但它并不影响学习效果。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洁换算。 【教学预备】 老师预备:多媒体课件。 同学预备:课前了解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体重?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你估量老师的体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创设情景 今日,

3、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水果市场逛一逛。看,这里到处可见一箱箱的水果,真吵闹啊!让我们拿一个大苹果看看能有多重吧!出示:一个苹果重200(克) 那一箱苹果呢?出示:一箱苹果重10(千克) 出示:一卡车苹果重3()一卡车苹果的重量是3克,还是3千克?都不恰当,是吧?因此,人们就又规定了一个新的,比克和千克都大的重量单位吨。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熟识“吨”。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二、讲授新知,解决问题 1、1吨有多重 让同学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让同学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1个同学的体重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克?(约

4、100千克) 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约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联系班中40个体重约是25千克的同学,让同学感悟1吨的重量。 2、哪些东西大约有1吨 (1)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 (2)一头牛约重500千克,几头牛约重1吨? (3)你能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吗?请在小组内相互说说。 (4)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作单位呢? 小结: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 (5)你平常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吗? (货车的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桥的载重量等) (6)完成32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3、单位换算

5、 刚才我们熟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依据确定的挨次理一理。 反馈后,提问:“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千克和克呢?” 通过刚才的整理,哪个单位最重?最轻的是? 4吨千克 3000千克吨 同学尝试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课件演示) 4吨4000千克,由于1吨1000千克,4吨就是4个1000千克,就是4000千克。?3000千克3吨,由于1000千克就是1吨,3000千克有3个1000千克,也就是3个1吨,就是3吨。 完成32页做一做,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估一估,连一连 大象 鲸 山羊 50吨 60千克 4吨 2、在一辆载重是2

6、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为什么? 3、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卡车载重4()。 (2)小明体重35()。 (3)一块橡皮的质量是8()。 (4)码头停靠的货轮能载货10()。 4、13页第2题,同学独立完成,介绍方法 四、课外延长,加深理解 1、日记一则。 大家好!我叫小马虎。星期日旱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洗刷完毕,就去吃旱饭。我吃了一个50吨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头做作业。我做的几道题是这样的: 5吨(5000)千克 4020千克(4)吨(200)千克 3吨400千克3400(克) 下午我去逛公园,观看公园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时30分我睡觉了。

7、2、你知道吗?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同学谈谈感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反思: 在学习吨这个质量单位前,同学已经对克和千克有了感性的熟识。知道了1千克=1000克。较轻物体的质量常用可作单位,而一般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这样一来同学就知道了测量较重的物体或者是大型物体时常用吨作单位。但是吨毕竟有多重呢?同学没有直观的熟识。也不行能像熟识克和千克那样让同学通过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或者是两袋盐的重量来建立感性的熟识。所以,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要想建立吨的观念的确有确定的难度。本节课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我是先让同学用所学吨的学问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

8、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量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同学体验到吨的学问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学问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同学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首先课堂上利用10袋100千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让同学感受1吨毕竟有多重。再利用班上孩子们的体重,从数量上体会。 我找了班上体重正好是25千克的一个同学,这样同学可以想象大约四十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然后告知孩子们,我的体重是50千克。20个老师的体重就是1吨,同时课本上也供应了两头牛的体重也大约是1吨。让同学在对比的数字中感受1吨之大。 但在教学时发觉三班级的同学的计算力气还较差,让同

9、学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1吨比较难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体能关怀同学建立1吨的表现;虽让同学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三班级的同学,吨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有的同学对千克、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对以吨为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量就有些离谱。有一位同学说一幢教学楼一棵树的重约1吨。教学时要让同学在估量时与1吨重的表象,如2头牛、40位同学进行比较。由于吨是用来计量较大的物体质量,所以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很少出错。但实际上同学对于这个单位的把握还不是很好。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3 1吨的重量是特殊抽象的。如何让同学精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老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同学刚开头体验50千克体重有几种态度,很重

10、,不重,抱不起。为了使同学体验1吨的重量,连续让他们充分体验,最终达到共识,50千克够重,1000千克重得令人望而生畏。 课堂是学习的平台,也是同学呈现的平台,在教学中,同学将课堂变成呈现自己风采的舞台。老师在教给同学学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同学带来学习的欢快。 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举诞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吨的例子,同学畅所欲言,大胆尝试,为同学供应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关怀同学感悟、理解1吨,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总之,老师要将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学问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宽敞的生活天地,激起同学对数学的爱好。数学必需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

11、好玩。让数同学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同学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同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4 吨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虽然同学在生活中可能对此并不生疏,但真正意义上的吨,同学头脑中还是没有的。再说,吨这个质量单位那么大,不能让同学亲自掂一掂,很难感受一吨的实际质量,因此只有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关怀同学建立一吨的概念。如通过让同学看图算算“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一个学校生的体重25千克,40个这样的同学共重多少千克?”在同学得出1000千克的基础上,我就打个比方:40个这样的同学的体重相当于我们班的全部同学的体重;假如要把我们一次运走,要用

12、什么车了?摩托车行吗?自行车或者三轮车呢? 同学在说一说、笑着摇摇头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到1000千克已经很重了,必需要用一个更重的单位。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吨。紧接着我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让同学说说见过的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并且出示图片让同学再次感受到在计量比较重的或者大宗的货物时通常用吨作单位。由于内容支配比较多,以至于每个环节都比较匆忙,没有给同学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同学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再加上同学缺乏生活体验,作业中消逝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在下一节课中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些练习。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5 某某老师来我校听了我的数学课吨的熟识,并赐予了细致的评课,令我受益匪浅。

13、本节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让同学知道“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产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同学把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出示并解决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同学的思路就会很清晰,对“吨”的概念及应用豁然开朗。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贴近生活,使同学感爱好。如在练习中消逝的一篇好玩而又贴近同同学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同学在阅读过程中笑得前仰后合。做这样的练习既好玩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学问。调动了同学主动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乐观性。 同时,本节课结合同学的生活阅历,调动同学各种感官乐观参与,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背一背等方式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是本课

14、的亮点所在。 而在小组合作方面,应当大胆放手,给同学更大的空间去思考,去制造。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应考虑到同学的可视效果。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6 教学之前,同学已有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感性熟识,同学对的进率也比较清楚。他们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毕竟有多重,同学并没有感性的熟识和直观的参照。教材上也只是借用10袋大米,每袋的图片加以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假如我们依据这样的模式去教学,同学虽然能了解1吨有多重,但明显缺少了体验和感悟过程,很难说他们真正弄懂了1吨的重量有多重?要解决这一难点,就要设计一些同学熟知的生

15、活实例,给同学确定的经受、体验和感悟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1吨的重量。 基于课前的反思,我设计了拎一拎、背一背两个体验环节。 环节一:我从食堂借来了一桶的色拉油,让同学在课堂上试着拎一拎、说一说。弱小的女同学几乎拎不起来,她们直喊太沉了;力气大些的男生们虽然拎离了地面,但也坚持不了20秒。他们埋怨道,太重了手都拎酸了,还红了一道印子。于是,我顺势利导,“才小小的一桶重的色拉油,都把大家累成这样,要是50桶这样的色拉油,你估量我们班谁能拎的动?你们知道多重吗?”同学纷纷表示,50桶这样的色拉油1个人不行能拎的动。在同学沟通的同时,我板书着:一桶 50桶(*)千克。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就是1吨

16、。 环节二:在同学中找几个重的同学。我让班上一些同学尝试背一背这些的同学,看看谁能背的动,谁背的不止一个同学。同学的乐观性很高,有的同学能背动一个的同学,有的能一边背一个,一边抱住一个,大家在笑声和叫声中感受到体验的欢快。再问他们多少个的同学是,也就是(*)吨时,同学很快说出答案。接着,我“借题发挥”,让前后的男生或女生分别告知对方体重,再相互背一背,估量多少个的重量是一吨。 教学完后,我留意到这两个环节上同学的心情高涨,留意力比较集中。这说明,同学特殊宠爱这样的体验环节,他们通过体验,能进一步加深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熟识。但是,我也反思到在环节一上,有些力气小的同学没有充分体验到的重量,而且环

17、节一的与环节二的差别不大,有重复之感,很难说同学的体验有多明显。我想,环节一假如改为用的色拉油(重),多预备几瓶这样的色拉油,让同学两手拎一拎,看看各种同学拎起的不同瓶数后,再引入多少瓶这样的色拉油重,也就是1吨时,效果会更好。而且,这样的处理后环节一和环节二能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具的有效性,突破教学难点。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7 吨在日常生活中,学校生很少接触,可能有的同学听过吨这个质量单位,但是具体1吨有多重,他们是不太清楚的。如何让同学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开头我一复习旧知“千克”和“克”的学问,引出新的质量单

18、位“吨”。教学新授的时候,充分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从同学常见的能感受的事物中选取。我以“算算同学体重”这个小玩耍,让同学直观的感受到:以一个体重是25千克的女生为例,要40个这个女生的体重加起来有1000千克重。而又适时的引出1000千克也就是1吨这个本节课的重点,这个时候同学们会感受到1吨是很重的,这个时候再提出自然界中还有那些动物的体重是以吨为单位的,同学会适时发挥想象,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动物。 当然,一节课上下来我也发觉了本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觉得在课上的时候同学对于一吨的感受还不是很深刻,在做练习的时候,同学对于新旧学问的转换也不是很娴熟,在填物体单位的时候,我遗忘提示他们了不仅要看

19、单位,还要看单位前面的数,以至于在做练习的时候应当填千克的好多人填了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多提示他们留意。其次,同学的空间观念还不是很强,老师应当多举例说明。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以生活中的事例与数学学问紧密结合起来,将课本上的学问活学活用。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8 首先在第一个环节我是让同学看图然后问知道了什么,这样的效果就是同学回答的一知半解的,现在想这样的文字的解决问题,应当先让同学读题,只有读懂了题的意思同学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后面的表格上,我将重点弄错了,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同学知道解决问题要有序,课后与大家争辩才知道,解决问题就是让同学在

20、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展同学的思维,让同学知道问题解决的方法。还有在争辩的环节应当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假如开头就进行争辩,这样后进生就有偷懒的嫌疑,就不能达到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之中,久而久之,好同学越来越好,后进生越来越落后。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甚至还会有一些同学就会对数学失去学习的爱好。其次个班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留意这些问题,效果明显要好一些。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但“吨”是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很难让同学得到真实的体验,也无法把一吨的物体搬到教室里来让同学体验、感受。那如何让同学培育同学空间观念?在课堂的教学中又应从哪些方面

21、去考虑呢?我在教学时,让同学参加一些体验物体重量的实践活动,使同学能联系实际物体重量进行想象,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吨的表象,感悟“1吨”的重量,并逐步由抽象到具体,可以使同学形象地建立“吨”的重量观念,熟识到吨与千克的进率关系。 教学时我设计了与现实生活联系的题目。如: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共重1吨;支援灾区的大米一袋重100千克,10袋就是一吨;我们班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而且还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同学通过观看、比较来感知1吨物体的重量,加强对吨的熟识,形成吨的概念,从实践中得出1吨等于1000千克的观念。 这样,就将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了一起,将书

22、本学问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宽敞的生活天地,激起同学对数学的爱好。数学必需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好玩。让数同学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同学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同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10 在星期四教研活动上,我得知这次数学课堂教学比武的内容是“千以内数的熟识”。“千以内数的熟识”是老教材里没有的,它是建立在同学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熟识”的基础上,是对数的熟识的进一步学习。刚一拿到教材,我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处理。在之后的两天里,我深化解读教材,细细理解体会,于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实践操作,让同学经受数数的过程,熟识计数单位“千

23、”,感知更大的数;发觉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把握数数的方法,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在活动中让同学体会到,数数的过程是无限的,但是数数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满十向前一位进1。 课始,我通过小组合作数小棒,在10根扎一小捆,10捆扎一大捆的过程中,同学体会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的关系,理解了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道理。我就是通过数小棒、捆小棒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十进制直观的表示出来。在练习中,我设计了“猜一猜,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这一环节,目的就是把“空间与图形”和“数与代数”这2块内容结合起来,在从个(点)到面,再到体的过程中,既对新课标的需加强的领域赐予落实,又培育了同学的数感,渗透

24、了空间观念,让同学经受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我借用“计数器”来突破难点,但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操作。课后,我想到假如让每个同学都来动手拨一拨或者边拨数、边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将数与计数器一一对应,那么难点的突破会更顺当,同学的理解会更透彻,把握得更结实。同时这也点明,今后我的备课要“以人为本”,多从同学的角度动身,备课更应备同学。 这节课,同时也点明白我的在时间掌控上的不足。纵观整堂课,前紧后松。在我认为最花时间的操作在预定时间内顺当结束后,我在难点突破上花了7分钟,在拓展练习上,由于预设不足,教学反应不够,共花费3分钟,“被同学牵着鼻子走”,该收

25、没收,以致原本预定的作业没有完成。假如在难点突破上,在练习设计上再预备充分一点,时间再紧凑一点,让同学动动笔头,那该多好呀!这是我一大败笔,今后应引以为戒。既然支配了时间,就要依据预定的脚步走,该断则断,该收则收。 一堂课结束了,留下的是青涩、圆满和思考。如何创设有效课堂,如何合理支配时间,如何进行有效引导,如何设计高效作业,这一切还有待我的努力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11 教学“吨的熟识”之前,同学已有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感性熟识,同学对1千克1000克的进率也比较清楚。他们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毕竟有多重,同学并没有感性的熟识和

26、直观的参照。教材上也只是借用10袋大米,每袋100千克的图片加以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假如我们依据这样的模式去教学,同学虽然能了解1吨有多重,但明显缺少了体验和感悟过程,很难说他们真正弄懂了1吨的重量有多重?要解决这一难点,就要设计一些同学熟知的生活实例,给同学确定的经受、体验和感悟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1吨的重量。 基于课前的反思,我设计了拎一拎、背一背两个体验环节。 环节一:我让同学从家拿来了10千克一桶的色拉油,让同学在课堂上试着拎一拎、说一说。弱小的女同学几乎拎不起来,她们直喊太沉了;力气大些的男生们虽然拎离了地面,但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埋怨道,太重了手都拎酸了,还红了一道印

27、子。于是,我顺势利导,“才小小的一桶10千克重的色拉油,都把大家累成这样,要是100桶这样的色拉油,你估量我们班谁能拎的动?你们知道多重吗?”同学纷纷表示,100桶这样的色拉油1个人不行能拎的动。在同学沟通的同时,我板书着:一桶10千克100桶()千克。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1000千克就是1吨。 环节二:在同学中找几个25千克重的同学。我让班上一些同学尝试背一背这些25千克的同学,看看谁能背的动,谁背的不止一个同学。同学的乐观性很高,有的同学能背动一个25千克的同学,有的能一边背一个,一边抱住一个,大家在笑声和叫声中感受到体验的欢快。再问他们多少个25千克的同学是1000千克,也就是()

28、吨时,同学很快说出答案。接着,我“借题发挥”,让前后的男生或女生分别告知对方体重,再相互背一背,估量多少个的重量是一吨。 教学完后,我留意到这两个环节上同学的心情高涨,留意力比较集中。这说明,同学特殊宠爱这样的体验环节,他们通过体验,能进一步加深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熟识。但是,我也反思到在环节一上,有些力气小的同学没有充分体验到10千克的重量,而且环节一的10千克与环节二的25千克差别不大,有重复之感,很难说同学的体验有多明显。我想,环节一假如改为用5升的色拉油(重5千克),多预备几瓶这样的色拉油,让同学两手拎一拎,看看各种同学拎起的不同瓶数后,再引入多少瓶这样的色拉油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9、时,效果会更好。而且,这样的处理后环节一和环节二能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具的有效性,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的拓展环节中,我给的问题是:信息窗中告知我们,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大约重150吨,它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体重?(体重25千克的)同学的乐观性很高,既加深了对新学问的巩固,又对同学进行了爱惜环境,爱惜动物的教育。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12 “教学”是门特殊奇异的科学,假如我们把握好了会消逝意想不到的效果,今日,我就简洁说一说在教学“吨的熟识”的一些感受。 “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同学不能直接拿东西去感受,因此理解起来有确定的难度,究竟该怎样去突破

30、这样一个难点呢?我的确也颇费了一些心思。假如单纯的只让同学想着去感受,他们照旧理解不了毕竟一吨有多重,于是,在课堂上我特地设计了几次体验活动,如:掂一掂大米,抱一抱同学,估一估纯净水,无疑为同学建立“1吨”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掂大米的过程,一改以往“一袋100千克大米让一个人上来掂”的方式,用“每个同学掂一掂10千克重的大米,并不断叠加”的方式,扩大了活动的参与面,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官与实践的刺激中,在猜想数据与真实数据的猛烈反差中产生一种震撼,从而获得实实在在的经受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一些模糊、抽象的数学学问。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觉同学自始至终热忱

31、高涨。除了体验活动使同学爱好盎然以外,也应归功于大量的直观材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有时候总嫌费事,把一些同学亲自体验的过程都省略了,只是让他们去想象,但是,毕竟是学校生,他们还不具备这种大数量的想象力气,因此,效果总是不理想,这次,我一改常态,在教学中,我利用主题图进行呈现,同学在赞美“1吨大米竟然有这么多”的同时,正确地建立起了表象。难题迎刃而解。 受这节课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查找更大的教学突破口,为同学呈现一节又一节的精彩课堂!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13 “吨”对同学而言是一个比较模糊也比较难体会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同学已有的生活体验,推想一袋大米100千克,2袋大米200千克,那

32、么10袋这样的大米就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从而引出吨与千克的进率,同时感知吨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围绕“怎么称吨”的问题,使同学很具体地再一次感受了吨是一个很大重量单位。 接着又以一个学校生的体重25千克,推算出40个这样的学校生重1000千克,即是1吨,感受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如:一头奶牛的重量(5头)、一袋水泥的重量(20袋)、一桶油的重量(5桶)、一头猪的重量(10头)以此来推想1吨的重量,通过提一提、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把1吨的重量和同学熟知的各种物体重量建立联系,从而使同学对1吨大约有多重建立比较鲜亮的表象。这些都是同学生疏的,有助于同学在已经把握千克的

33、基础上,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也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洁换算。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热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在练习“想想做做”的第3题,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千克,()块砖重1吨时,同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弄明白200块里面有几个2块,就是有几个5千克,由于1吨就是1000千克,1000里面有多少个5千克,就是有多少块。思路比较清晰,但在课堂练习中,个别同学还是搞不清楚,有待课后进行辅导。由于所学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同学学习的爱好比较浓,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发觉。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14 今年区“五四杯青年老师赛课

34、”增设了一个新项目:评课,我有幸为那些参加竞赛的老师上了节熟识吨。我是刚工作三年的年轻老师,由于阅历不足,所在的学校是小班化学校,为了凸显我们小班特色,最终选择了熟识吨这节课。由于参加竞赛的老师很多是教学上的精英,所以让他们来听我的课,评我的课,心情很紧急,也很重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上过这节课,看过老师们的点评,我也来谈谈上过这节课后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设计奇异,突破重难点,环环相扣 导入部分:用现在流行的“奥运会火炬手选拔赛”切入,既新颖有具有时代特色,引人入胜。同时通过选拔赛对体重要求这一冲突情境,让同学填蜜蜂3( ),小兔3( ),既让同学复习了旧知,同时为下

35、面大象3( )作铺垫,从直观上可以知道大象不行能填“克”或“千克”,当很重的物体就用“吨”作单位,同学初步熟识了吨。然后通过图片让同学了解到“大宗物品”也用“吨”作单位。 新授部分:设计了三个小组活动环节,让同学通过拎一拎,抱一抱等形式让同学体会到一个这样的物体有多重,由此通过感受、想象来感知1吨有多重。这三个活动分别是:拎50千克的大米、抱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小伴侣、拎10千克的水,第一次拎米让同学初步感知1吨有多重,同时引出“1吨=1000千克”,其次次背或抱同学,进一步强调吨的重,加深同学的.感受,第三次让同学先拎水再猜重量,培育同学的数感。活动后通过现实中1吨的物体进一步让同学体会1吨

36、很重。 练习部分:通过小结什么时候分别用“克”、“千克”、“吨”为下面练习填合适的单位作了很好的铺垫。通过复习克、千克、吨的进率让同学能正确的换算。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同学能学以致用,真正把握所学内容。 二、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序、有效 由于我们学校是小班教学,所以从一班级开头我们就培育他们小组合作力气,五到六人一组,桌子围成确定的形状。这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感知的环节,活动过程中由组长领导同学排好对,有秩序地去拎大米、抱同学以及拎水,课堂吵闹而不乱,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在很多环节还接受了同桌互说,找最宠爱的一个或两个好伴侣互说等形式,让同学充分地沟通,让同学真正做学习的仆人,从课堂反映来看,同学的小

37、组活动并没有走过场,流于形式,每个合作环节同学都认真有效地完成了。 三、教学留意分层,有些细节处理比较细致 针对同学的认知规律,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把“想想做做”1和2做了调整,先完成第2题,再完成第1题,由于第2题是直观题,同学可以通过数的方式得出答案,而第1题同学只能依靠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思维难度加大,所以通过第2题做铺垫 ,同学通过小组说再沟通的形式,为后面做好充分的预备。再如:对同学描述多少个这样的物体是1吨时,留意同学表述完整;填单位名称中:一头大象是3000( ),我追问同学:“大象不是很重吗?为什么这里不用吨呢?”引导同学体会到

38、填单位不但要看单位,还要把前面的数合起来才能填出正确的单位。 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加强同学的感知 通过卡通的课件,既吸引了同学的留意力,又关怀同学直观地感受1吨有多重。如:通过课件演示由1袋50千克的大米到20袋这样的大米,由2个25千克重的同学到4个、40个这样的重的同学过程,让同学对1吨有直观而猛烈的感受。 五、重视评价激励体制,激发同学学习的热忱 我把全班分成了四个小组,并给四个组取上名字:“欢乐队”、“欢快队”、“才智队”、“机灵队”,对表现好的小组通过“树上画苹果”的形式进行激励,还有同桌互评,在习题纸上画笑脸,准时表扬等形式让同学乐观主动地参与课堂当中。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

39、进的地方: 一、重“体验”,但设计的环节没运用到最大 虽然设计了三个环节的活动体验,但教学时过快,同学可以感受再充分些,对于“1吨重不重”之类,渲染得不够,同学感叹得没那么的猛烈。教学完这三个环节后,可以追问:1吨相当于多少袋这样的大米?到少个这样重的同学?等,让同学建立起1吨的重量相当于多少个身边的生疏的事物的概念,让教学落到实处,其实之前设计有个环节,试上时同学答不上删掉了,事后再问同学时同学都能很好地举出实例,可能是低估了同学的实际状况。 二、预设与生成发生冲突时,处理不够机智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同学讲“大鲸鱼”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金鱼”才会让听课老师觉得我没有留意倾听同学的回答,还有请

40、同学举例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吨表示,同学说:大米,我当时想的是1袋大米,其实一粒大米用“克”,多少大米用“吨”,这样处理更直接、有效、水到渠成,当时根本想不到那么多,很大的一败笔。 由于第一次教三班级,对于一些说法我不知道是正确的,导致我还是依据教案的说法教学,比较呆板。如9吨=( )千克时,有同学提出:由于1000千克=1吨,所以9吨=9000千克,这种说法也对,可以适当引导多种方法,灵敏处理。 三、练习可以适当精简些,更放手些 由于生源的问题,课本上的有些题目我进行了调整,转变,有的没有接受,从整体上题目设计有层次,但可以更完善。比如( )千克= ( )吨,这样的开放题的位置可以放最终,

41、让同学好好地说一说。又如一棵白菜重1吨,多少棵这样的白菜重1吨,由于怕同学答不上来,没有让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反馈,而是请好的同学说了说,放手少了些。 四、教学行为需要改善 教学中的语言不够简洁,提问和回答都比较琐碎,当同学表述不出来时,有心急帮同学说。板书过于简洁,可以更精细些。 熟识吨的教学反思15 吨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虽然同学在生活中可能对此并不生疏,但真正意义上的吨,同学头脑中还是没有的。再说,吨这个质量单位那么大,不能让同学亲自掂一掂,很难感受一吨的实际质量,因此只有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关怀同学建立一吨的概念。如通过让同学看图算算“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

42、一个学校生的体重25千克,40个这样的同学共重多少千克?” 在同学得出1000千克的基础上,我就打个比方:40个这样的同学的体重相当于我们班的全部同学的体重;假如要把我们一次运走,要用什么车了?摩托车行吗?自行车或者三轮车呢?同学在说一说、笑着摇摇头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到1000千克已经很重了,必需要用一个更重的单位。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吨。紧接着我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让同学说说见过的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并且出示图片让同学再次感受到在计量比较重的或者大宗的货物时通常用吨作单位。由于内容支配比较多,以至于每个环节都比较匆忙,没有给同学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同学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再加上同学缺乏生活体验,作业中消逝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在下一节课中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些练习。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