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稻鳅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596-2022).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356774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1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食品稻鳅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596-20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绿色食品稻鳅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596-20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食品稻鳅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596-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稻鳅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596-2022).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150 CCS B 5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5962022 绿色食品 稻鳅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green production of rice-loach symbiotic system 2022-05-30 发布 2022-12-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596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产地环境.1 5 稻田改造.1 6 水稻栽培.2 7 鳅苗放养.3 8 共作管理.3 9 收获.4 DB36/T

2、1596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南昌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海华、李燕华、马本贺、康升云、段明、洪一江、盛军庆、余连渭、彭庆雍、廖程生、梁星、喻小松、段元星、张斌华、蔡海军。DB36/T 15962022 1 绿色食品 稻鳅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鳅共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稻田改造、水稻栽培、鳅

3、苗放养、共作管理及收获等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绿色食品稻鳅共作综合种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471 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NY/T 1733 有机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 3 术语与定

4、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文件。3.1 稻鳅共作 rice loach cocultivation 在种植水稻的田块中同时养殖泥鳅或台湾泥鳅的一种种养结合模式。3.2 沟坑 ditch and pit 在稻田中开挖的集鳅坑(沟)。4 产地环境 4.1 产地 符合NY/T 391规定的产地环境质量要求。4.2 水源 水源充足、无工业污染,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DB36/T 15962022 2 5 稻田改造 5.1 稻田选择 养殖稻田要符合NY/T 391。要求地势平坦,保水力强,无渗漏,水源充足。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土质以壤土或粘土为宜。5.2 田间工程 田间工程

5、建设须符合SC/T 1135.1的要求。5.2.1 沟坑开挖 在稻田的一边开挖深1m1.5m的暂养沟(坑),面积根据田块大小确定,以暂养沟(坑)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为宜。沿田埂内侧,距埂0.5m1.0m挖环形沟。面积稍大的稻田(2000 m2以上)可在田中加挖“十”字或“井”字形的田间沟。田间沟宽0.5m,深0.3m,暂养沟、环形沟、田间沟面积之和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并做到沟沟相通。为方便以后起捕,暂养沟底可铺一层塑膜或刀刮布,然后在其上平压一层10cm15cm的淤泥。5.2.2 田埂加固 用开挖沟坑的土方加高、加宽田埂,并夯实加固,严防漏水。5.2.3 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 进水口和排水

6、口宜依据地势呈对角线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地基要求相应宽些,并夯实加固,用20目的筛绢或聚乙烯网片等做防逃设施。5.2.4 防害设施 放养台湾泥鳅的稻田须采取防害措施,架设驱赶或防范鸟类的设施,防止鱼鹰、白鹭、夜鹭等天敌的侵害。6 水稻栽培 6.1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整齐、株形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抗病抗虫、耐湿性强的中、晚熟品种。6.2 种植密度 每年5月中旬至6月初种植水稻,可采用机插或人工移栽方式进行,每667m2插0.8万丛1.2万丛,每丛2株3株。6.3 晒田 晒田参照NY/T 1733的规定执行,以多次轻晒为主。6.4 施肥 稻鳅共作的稻田,应在旋耕时每 667m2施入有机肥

7、1000kg,肥料应符合 NY/T 1868 规定的要求。追肥参照 SC/T 1135.1 和 NY/T 1733 的规定。DB36/T 15962022 3 6.5 植保 提倡安装太阳能诱虫灯、性诱捕器等防治措施,有条件时可栽种蜜源植物、香根草等诱捕成虫或越冬螟虫,降低水稻病虫虫源基数,病虫害发生时按NY/T 1733的要求执行。7 鳅苗放养 7.1 苗种选择 鳅苗应采购于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场,宜选用良种。7.2 消毒 鳅苗放养前对稻田中的暂养沟、环沟、田间沟要彻底消毒,每667m2用生石灰80kg100kg,化水泼洒。7.3 放苗 5月中、下旬水温20以上时。采取先放苗后插秧的方

8、法,将鳅苗先放入暂养沟中暂养,待秧苗栽插完毕并返青后加水将鳅苗引入稻田。7.4 放养品种、规格及密度 稻田放养鳅苗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放养前使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每667m2稻田放养的鳅苗品种、规格及密度如表1。表1 放养的鳅苗品种、规格及密度 品种 投放规格 密 度 起捕规格 目标产量 泥鳅 3cm 2 万尾3 万尾 150 尾/kg 100 kg 台湾泥鳅 3cm 2 万尾3 万尾 100 尾/kg 150 kg 8 共作管理 8.1 水位控制 水稻早期田面水深宜保持在3cm5cm,后期保持水深10cm15cm。8.2 水质调控 正常情况下,5月6月每7d10d换水一

9、次,7月9月每5d7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稻田水量的1/4左右。定期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调节和改善水质。烤田时应缓慢放水,使鳅苗逐渐进入暂养沟、环沟和田间沟中。8.3 饲料投喂 宜采用动、植物饲料合理搭配的配合饲料为主,蛋白质含量 26%28%。投喂宜采取“四定”原则,DB36/T 15962022 4 即,定时:每天投喂 2 次,分别是上午 9 时左右和下午 5 时左右;定量:根据泥鳅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天气、水温变化进行投喂,投饵量为泥鳅总重量的 6%8%为宜;定位:在固定地点投喂饵料;定质:保证投喂的饵料不受潮、不变质、不霉变,饲料卫生指标及限量应符合 NY/T 471 的规定。8.4 除

10、草 禁用除草剂,杂草过多时,宜采用人工拔除方式处理。8.5 鳅病防治 不定期用生石灰等药物预防,预防时生石灰施用量为15kg/667m220kg/667m2;发生病害时,病鳅宜进行及时隔离,优先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治疗。具体用法、用量按NY/T 755的要求执行。8.6 敌害防控 及时驱赶鸟类,清除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9 收获 9.1 水稻收割 水稻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上中旬收割,稻草还田处理。9.2 泥鳅捕捞 9.2.1 台湾泥鳅捕捞 台湾泥鳅达到起捕规格后适时起捕,在暂养沟、环沟中设地笼捕捞,捕大留小,在水稻收割前捕捞完毕。9.2.2 泥鳅捕捞 泥鳅在10月至翌年3月起捕。可在暂养沟、环沟中设地笼捕捞,或把水逐步放干,诱导泥鳅集中进入暂养沟后捕捞。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地方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