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消防灭火救援讲义11抢险救援行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522341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大消防灭火救援讲义11抢险救援行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大消防灭火救援讲义11抢险救援行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大消防灭火救援讲义11抢险救援行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消防灭火救援讲义11抢险救援行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抢险救援行动第一节抢险救援组织指挥一、掌握抢险救援行动的主要特点快速性、多样性、协调性。二、了解抢险救援的主要任务(一)各种事故的抢险救援1、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2、建筑物倒塌事故;3、交通事故。(二)各种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地震、风灾、水灾等十大灾害。(三)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特别是爆炸、放火和恐怖袭击。三、掌握跨区域救援组织指挥的要求(一)建立独立指挥系统,避免令出多头;(二)必须坚持集中统一指挥;(三)拟订好作战方案,坚持计划指挥;(四)在指挥上应坚持“属地指挥”或“授权指挥”。第二节生化及核事故处置一、了解液化石油气的特性(1)液化石油气是原油蒸储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

2、煌类化合物,包括丙烷、异丁烷、丁二烯、异丁烯等。护,并加强行动安全,特别在进入机舱侦察灭火时,要防滑、防跌落;(4)油轮火灾,切忌盲目登船扑救,如登船灭火发现爆炸预兆, 应迅速撤离事故船只;(5)合理使用射流,防止因射水过量,导致被救船舶倾斜翻沉;(6)若船舶在水域中发生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大量泄漏事故, 应立即通知附近船舶及沿岸有关单位和人员撤离,并熄灭火源;(7)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第四节建筑倒塌事故处置一、了解建筑倒塌事故特点(1)突发性强,人员逃生难;(2)设施损坏,易引发次生灾害;(3)人员伤亡重,社会影响大;(4)救援难度大,作战时间长。二、掌握建筑倒塌事

3、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现场询情;(2)侦察检测;(3)设立警戒;(4)救生排险;(5)现场急救;(6)清点人员和装备,做好移交,安全撤离。三、掌握建筑倒塌事故处置行动要求(1)公安消防应加强同公安、医疗救护、水、电、燃气、交通、 民政等部门合作,共同实施救援行动;(2)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不应进入建筑结构已经明显松 动的建筑内部;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阳台、楼板、屋顶等部位; 不准冒险钻入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3)加强倒塌现场的监护工作,严防倒塌事故的再次发生;(4)为尽可能抢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救援初期,不得直接使用 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车辆清除现场;(5)处置建筑倒塌事

4、故,一般作战时间都比较长,应组织参战 人员轮换,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6)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第五节自然灾害事故处置一、了解台风灾害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力量调集;(2)疏散人员和物资;(3)救生排险;(4)现 场急救;(5)做好保障。二、了解洪涝灾害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力量调集;(2)疏散人员和物资;(3)救生排险;(4)现 场急救;(5)做好保障。三、了解泥石流灾害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力量调集;(2)疏散人员和物资;(3)救生排险;(4)现 场急救;(5)做好保障。四、了解地震灾害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力量调集;(2)疏散人员和物资;(3)救生排险;

5、(4)现 场急救;(5)做好保障。第六节跨区域紧急救援行动、了解跨区域紧急救援行动的特点(1)情况复杂,处置难度大;(2)长途奔袭,异地作战;(3) 参战力量多,指挥协调难;(4)后勤保障范围广、任务重。二、掌握跨区域紧急救援行动程序与措施(1)接受任务;(2)组队集结;(3)编队开赴;(4)到达现场。三、掌握跨区域紧急救援行动要求(1)一切行动听从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保证各项命令、指 示得到贯彻落实;(2)加强信息反馈,保持通信联络畅通,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 性和连续性;(3)正确选择便捷的交通道路和运输工具,确保在最短时间内 完成组队集结和安全到达救援现场;(4)根据现场险情及建(构)筑物

6、的损毁情况,尤其在实施内 攻救援时,指挥员应果断采取正确的防卫战术和措施,力避伤亡,确 保安全;(5)统一宣传口径,慎重发布灾情和相关新闻。(2)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一 半,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泄露出来易聚集在低洼处,随着地形填满沟、 坑、下水道等,不易扩散,但可以漂移很长的距离。(3)由液相变气相,体积扩大月250倍,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爆炸极限通常为1.5%至10%0(4)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吸入后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 多有麻醉性。一般在液化石油气中加有特殊臭味的醛类或硫化物,便 于探测出该气体的存在。二、掌握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现

7、场询情;(2)侦察检测;(3)设立警戒;(4)禁绝火源;(5)疏散人员;(6)选准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7)有效防护;(8) 喷雾稀释;(9)关阀断源;(10)器具堵漏;(11)注水排险;(12) 引火点燃:点燃原则、点燃准备、点燃时机;(13)彻底清理。三、掌握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1)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区域保持适当 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2)进入泄漏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 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防护;(3)严禁处置人员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 口处滞留,以防爆炸冲击造成伤害;(4) 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

8、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及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撤离命令;(5)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四、了解液氯的特性(1)液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2)其本身不燃,但能助燃。比空气重约2. 5倍,在空气中不 易扩散。(3)绝对压力为1个大气压的纯气体,在-35摄氏度时成为液 态,其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400倍;(4)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并随温度升高而减少;(5)氯与绝大多数有机物均能发生激烈反应,如果在钢瓶等装 氯容器中混入有机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引起激烈反应而导致爆炸;(6)氯气有剧毒,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粘膜有极强的刺激性, 在肺中发生淤

9、血和水肿,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mg/L,超过 2. 5m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五、掌握液氯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现场询情;(2)侦察检测;(3)设立警戒;(4)有效防护;(5)疏散人员;(6)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7)稀释降毒;(8) 关阀断源;(9)倒罐转移;(10)化学中和;(11)浸泡水解;(12) 器具堵漏;(13)洗消处理。六、掌握液氯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1)指挥部的位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染毒区域保持适当 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2)进入毒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3)实施洗消作业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10、同时要注意观察 参与处置人员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健康检查;(4)对现场轻微中毒人员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对接触毒 物的皮肤、面部可用水冲洗,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诊治;(5)液氯的生产、储存装置发生泄漏,主要由事故单位负责处 置,事故单位不能有效止漏时,公安消防应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配 合指导下行动;(6)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七、了解苯的特性(1)苯为无色透明、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2)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1.2% 至8%,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遇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3)不溶于水,其蒸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2.7倍,其蒸气 往往

11、漂浮于地表及下水道、沟渠、厂房死角等处,有潜在的爆炸危险。(4)苯在沿管线流动时,流速过快,已产生和积聚静电,一旦 静电不能消除而放电,很容易引发爆炸燃烧;(5)苯属中等毒类。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 者有头痛、头晕、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重者出现明显头 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可因呼吸中 枢麻痹而死亡。八、掌握苯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现场询情;(2)侦察检测;(3)设立警戒;(4)禁绝火源;(5)有效防护;(6)稀释降毒;(7)堵漏排险;(8)彻底清理。九、掌握苯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1)指挥部的位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扩散区域保持

12、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2)进入毒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 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3)有限空间内发生泄漏,有人中毒时,可使用移动排烟机送 风配合施救行动。(4)对吸入中毒人员,应迅速撤离染毒区至新鲜空气处;皮肤 受到污染的,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中毒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 治。(5)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十、了解沙林的特性(1)化学名为氟磷酸异丙酯,是目前外军装备的主要神经性毒 剂之一。纯品为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工业品为淡黄色,有微弱水果味;(2)易挥发,沸点为151.5摄氏度,凝固点为-54摄氏度,液 体比重(20摄氏度)为1.09

13、6,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酸、醛、苯等) 可溶,易被活性炭等物质吸附;(3)性质稳定,常温下分解缓慢,在中性水中分解缓慢,可是 水源染毒。加温、加碱可将其毒性迅速破坏,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氨 水等碱性物质进行消毒;(4)沙林作为一种速杀性、致死性的化学毒剂,毒性强烈,作 用迅速。以呼吸道中毒为主,也可以通过眼、皮肤吸收中毒。十一、掌握沙林事件处置程序与措施(1)现场询情;(2)侦察检测;(3)设立警戒;(4)有效防护;(5)疏散救人;(6)全力控毒;(7)洗消处理。十二、掌握沙林事件处置行动要求(1)必须坚持“尽早发现、初期控制、快速疏散、及时抢救、 消除毒源、全面洗消”的原则;(2)参战人员要严

14、格遵守毒区行动规则,在毒区不准随意坐下 或躺下,禁止在毒区饮水、进食;(3)保护好毒源现场,并作好毒区标志,注意收集毒源现场的 各种信息和痕迹,以利及时侦破案情;(4)要严防染毒人员走散,酿成交叉中毒事件;(5)要落实好防护措施,如注射预防针、服预防药等,所有防 毒器材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确认完好无损方可进入染毒区域;(6)救援人员一旦染毒或需离开毒区时,必须进行洗消;救援 任务完成后,参加救援的人员和装备必须进行彻底洗消,确认无毒后 方能归队;(7)在实施洗消过程中,对于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 检测,防止造成新的灾害;(8)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十三、掌握核

15、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现场询情;(2)侦察检测;(3)设立警戒;(4)有效防护;(5)疏散救人;(6)控源排险;(7)彻底清理。十四、了解核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1)落实好防护措施,携带辐射报警测量仪、剂量笔;用屏蔽 材料遮挡身体;缩短在辐射区域停留的时间等;(2)严格按照预案或规定的行动路线和方法实施救援;进入辐 射区域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带领,并做好登记;(3)救援人员进入控制室可向值班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了解情 况,但不得擅自操作任何设备;(4)救援任务完成后,所有参加救援的人员和装备必须进行彻 底洗消,方能收操归队;(5)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第三节交通事故

16、处置一、了解飞机起降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现场询情;(2)侦察检测;(3)预先展开;(4)排除险情;(5)疏散救人;(6)现场急救;(7)清理现场。二、了解飞机起降事故处置行动要求(1)公安消防作为增援力量,要加强同民航消防部门的协调配 合;(2)飞机起降事故消防处置的重点是控制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 因此,泡沫覆盖机体及地面流散的燃油应充分到位,并确保不留死角;(3)飞机舱门打开,未发现火情,不得向舱内喷射泡沫或水流,以减少水渍损失;(4)进入机舱内疏散救人时,不得擅自破拆飞机上的结构;(5)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三、掌握公路交通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询问情况;(

17、2)侦察检测;(3)设立警戒;(4)救生排险;(5)现场急救;(6)清理现场。四、了解公路交通事故处置行动要求(1)公路交通事故及时救人是消防现场处置的主要方面,应最 大限度抢救人命,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2)在遇险人员没有搜索完毕前,不得使用大型设备,如吊车、 推土车等吊拉、牵引事故车辆;(3)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为防途中交通堵塞,同一 消防站出动的车辆不能同一方向驶向事故现场,应从不同的入口登上 高架公路,相向驶向现场;(4)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 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装备,赶到事发现场投入救援;(5)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尽快解除警戒,恢复交通;(6)

18、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五、掌握隧道交通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询问情况;(2)侦察检测;(3)设立警戒;(4)排除险情;(5)现场急救;(6)做好保障;(7)清理现场。六、了解隧道交通事故处置行动要求(1)进入隧道内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 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2)若发生泄漏的是易燃易爆物品,要加强对事故现场火源的 控制;若发生泄漏的是有毒气体,所有救援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3)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 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装备,赶到事发现场投入救援;(4)救援车辆到场后应坚持停靠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并

19、尽量避 开地势低洼处;(5)处置隧道交通事故,一般作战时间都比较长,应有后备力 量,并定时组织参战人员轮换;(6)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尽快解除警戒,恢复交通;(7)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七、了解水域交通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1)询问情况;(2)侦察检测;(3)设立警戒;(4)救生排险;(5)现场急救;(6)清理现场。八、了解水域交通事故处置行动要求(1)公安消防应加强同水上消防、港务、水监、打捞、水运、 海事、医疗救护,甚至海军等部门合作,共同实施救援行动;(2)处置外国籍船舶事故,必须在该船舶提出救援请求,并得 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登船救援;(3)救援人员在登船疏散救人、灭火等行动中,应做好个人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