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科目二简答题35道汇总.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50644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科目二简答题35道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科目二简答题35道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科目二简答题35道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科目二简答题35道汇总.pdf(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科目二简答题35道汇总1、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答: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知识的多少与智力的高低并不等同,二者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探索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条件,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相关考点:教学、教学与智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2、

2、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答: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以下方面:(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相关考点:学制、学制建立的类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3、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3)学习程度;(4)材料序列对遗忘也会产生影响。相关考点: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分类、识记的规律、保持的规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种类、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4、简述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情绪学说”。答

3、:情绪的评定一兴奋学说首先把环境影响引向认知,在情绪问题上提出了评价的概念。把生理激活从自主神经系统推向大脑皮层,同时把认知评价与外周生理反馈结合起来,该学说主张:(1)情绪产生于在大脑皮质水平上的评价过程。情绪的评定一兴奋学说是以评价概念为依据的。阿诺德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一评价一情绪。评价是一个对知觉进行补充的过程,使得个体产生一种做某种反应的倾向。如果这种倾向足够强烈,就被称为情绪。(2)情绪产生于大脑皮层与皮层下部位的相互作用。阿诺德认为从刺激到评价再到情绪产生的这个过程,其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与皮层下部位的相互作用,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产生的最重要条件。依据评价的结果转化为

4、被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如恐惧、愤怒、厌恶等。相关考点:情绪和情感的关系、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学说5、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育具有传递一保存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传播一交流文化的功能。(3)教育具有选择一提升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创造一更新文化的功能。相关考点: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要求如下:(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2)写好

5、三种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相关考点: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作业布置的形式、学生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7、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答:心理学家在研究中把造成压力的各种生活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压力源:(1)躯体性压力源;(2)心理性压力源;(3)社会性压力源;(4)文化性压力源。相关考点:自我防御机制8、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答: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如下:(1)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2)运用有意注意

6、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关考点:注意的基本特征、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中学生注意力的发展9、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答: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教育。原因是:(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相关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遗传与人的发展、环境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 0、简述美育培养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7、意义。答: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具有重大意义:(1)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3)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相关考点:德育的功能、学校德育的内容、智育、体育、劳动教育1 1、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答:(1)在维果斯基看来,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发展有四个主要表现: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不断发展;心理活动的抽象一一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了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

8、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2)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独立完成任务。相关考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文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1 2、简述动作技能的培养途径。答:动作技能的培养途径如下:(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相关考点:安德森动作技能形成的三阶段模型、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1 3、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答: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

9、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指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有:(1)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学生本位、经验本位;(2)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3)主张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相关考点:课程类型及特点、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目标取向分类、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1 4、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答: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具体要求有:(1)“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进行自我修养,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相关考点:

10、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贝|、因材施教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原则1 5、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答:(1)所谓自我效能是个人根据以往经验,对某一些特定工作或事物,经过多次成败的历练后,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这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2)它的功能有: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努力的程度、坚持性以及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相关考点: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勒温的期待价值理论、成败归因

11、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目标理论1 6、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答: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客体永久性;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延迟模仿的产生。(2)前运算阶段(27 岁)。主要特征:自我中心;符号功能;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泛灵;没有守恒概念。(3)具体运算阶段(71 1、1 2 岁)。主要特征:守恒观念的形成;思维运算必须具有物体的支持,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考;理解原则和规则,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4)形式运算阶段(1 1、1 2 岁以上)。主要特征:抽象逻辑思维能够进行假设、推理、

12、反思;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相关考点: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品德的培养方法1 7、简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答: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1)确定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3)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4)形成班级良好的舆论和班风。相关考点: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模式、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主任的领导方式、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18、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3、有哪些?答: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关系;(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相关考点: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1 9、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答:(1)信息保存的时间很短,最多不超过一分钟;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7 2,即 59个项目,平均值为7;(3)短时记忆是

14、信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一个过渡阶段;(4)主要采用的编码方式是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相关考点: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分类、识记的规律、保持的规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种类、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2 0、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答: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和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相关考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途径、心理辅导的原则、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2 1、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答:依据

15、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的措施包括:(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相关考点: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分类、识记的规律、保持的规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种类、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2 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着教育方法的使用;(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相关考点: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科

16、学技术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3、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答: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如下:(1)不要给学生下定义或分等级,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2)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更要注重他未来的发展;(3)教师要注意观察、发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记下来。相关考点: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24、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答: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1)知觉的整体性。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2)知觉的理解性。人

17、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把它揭示出来;(3)知觉的选择性。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4)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相关考点:感知觉的概念、感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感觉的规律、知觉的规律、学生感知觉的发展2 5、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答: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有:(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

18、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相关考点:学校产生的条件、学校文化特征、学校文化形式、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类型2 6、简述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1)学生为本。以小学生为主体,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

19、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相关考点:制 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价值、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建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师德为先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本、理解与认识教师的职业、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2 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具体包括五大类

20、:(1)生理需要。它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水、住所等;(2)安全需要。需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它是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5)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相关考点:人本

21、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模式2 8、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1)生理的差异。比如身高、体重、内脏、肌肉、机能等方面的差异。(2)心理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认知上的差异,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差异;个性心理差异,比如需要兴趣和动机的个性倾向性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差异。相关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文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29、简 述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

22、“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 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其 中“学生为本”包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相关考点:制 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价值、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建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师德为先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本、理解与认识教师的职业、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3 0、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1)要引

23、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5)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6)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7)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相关考点:想象的概念、想象的加工方式、想象的功能、学生想象力的培养3 1、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答:学校教育制度可以分为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1)双轨学制:一轨是学术教育,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术性很强,学生可升到大学以上;另一轨是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

24、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以英国为典型代表;(2)单轨学制:从小学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3)分支型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它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以苏联为代表。相关考点:建立学制的依据、现代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了“终身学习”的基本概念,你如何理解?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 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教 师“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具体表现

25、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3)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相关考点:制 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价值、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建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师德为先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本、理解与认识教师的职业、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3 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答: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 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1)言语智力;(2)逻辑一数学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动觉智力;(6)自省智力;

26、(7)交往智力;(8)自然智力。相关考点: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新课改的发展趋势3 4、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答: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相关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遗传与人的发展、环境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5、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答: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和研究班级群体的主要内容:班级成员的基本构成;班级群体的学业状况;班级群体的发展状况;班级日常行为表现。(2)了解和研究班级个体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社会关系;学生的学业和品德状况;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状况。相关考点: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模式、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主任的领导方式、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