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50187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23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2018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拙笨黜免咄咄逼人B.蕴藏瘟疫不温不火C.臭氧铜臭乳臭未干D.渎职案牍买楼还珠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绵密幅射不付众望B.砥励藐视一愁莫展C.凭据挑畔赏心悦目D.贻误履历闻名遐途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对创业者与资本来说,在商业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

2、,否则辛苦抢占的有可能得而复失。A.体验布局先机B.布局体验先机C.布局先机体验D.先机体验布局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工作难度很大,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年度目标。B.目前,我国击剑运动的发展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后备力量的培养刻不容缓。C.商业活动要讲诚信,商家一旦答应客户全额退款,就应该一言九鼎,不能反悔。D.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充电站点,就能够有条不紊地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5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次机械工业成就展览分导言、起步、发展、曲折、成就、期待等六部分组成,有极好的社会宣传效应。B.市图书馆发布公告说,在启用全

3、新的透视全息图像防伪阅览证后,之前办理的阅览证仍然可以使用。C.这些运动员心里清楚,本场比赛的输赢不仅关乎自己所在俱乐部的荣誉,也将影响个人的职业前景。D.今年暑期档电影类型多样,题材广泛,颇受欢迎,一些年轻导演的作品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华夏大地上的古村落民居,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o,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却辉映着辉煌的历程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生动地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它们看似陈旧是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A.B.C.D.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4、16分,每小题4分)面对一棵大树,人们经常会赞美阳光下勤勤恳恳的绿叶,它们是充满工作热情的榜样;也会大力讴歌居于地下默默无闻的树根,那可是无私奉献的楷模。可是很少有人会去深究:根吸收的水分和氮、磷、钾等矿物质是如何被送上技头的?绿叶做成的“面包”又是如何完成对根的能量补给的?其实,在它们之间有一道有序有效的“桥梁”,这就是维管束。说到维管束,先要说绿色植物的发展和进化。如果绿色植物一直生活在水中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环境亲密接触,就谈不上谁给谁提供什么,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运输通道。然而,植物要走上陆地,要争取更多的空间,就不能总趴在地上。为了地上部分不至于离开水而死亡,一些细胞开始扮

5、演专职交通员的角色。最原始的细胞,连成了管道,管道聚合成了管道束,一条运输养分的高速公路就此修建了起来,这就是维管束。最先在陆地上站稳脚跟的,正是率先装备了维管束系统的蕨类植物。它们在陆地环境中超越了苔薛,取得领先地位,并不断被继承、发展和优化。维管来表现植物智慧的地方在于,它们不光是设了适输桥果,还对桥梁用途进行了划分,包含舍着植物进化中对提高运输效率的考量。根据维管束自身构造及其运输功能的差别,维管束又可以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一般来说,木质部居于树干中心,由管胞或者导管连接而成,负责运输水分和矿物质。俗话说,“树活一层皮”,韧皮部就处在这树皮中,负责从上到下运输蔗糖等碳水化合物。除了运输物

6、品有别之外,木质部和韧皮部还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成熟的木质部细胞都是死的,而成熟韧皮部的筛管细胞都是活的。并且由于筛管运输的是大分子有机物,所以在精简了细胞结构、增强了透性的筛管细胞中还有一种被称为“伴胞”的小细胞,负责提供支援。要维持正常的运输工作,维管束自身也需要营养供应,所以在维管束之间还间杂分布着“一片片”薄壁组织,从木材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从树心到树皮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纹路,就是它们了。根据它们的形状,人们称其为木射线,不要小看这些木射线,正是它们的存在,树干木质部的水分才能供应给韧皮部,而后者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通过这些“桥间之桥”传递给前者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小桥”存在,才使得树

7、木的腰围可以持续不断变粗。和现实生活中的桥梁一样,维管束也有使用年限,并且寿命通常都很短。对于草本植物来说,维管束跟植物体共生共灭。就算是像苹果树这样的木本植物,木质部导管的使用年限也不长,通常是12年,韧皮部筛管的年限也超不过2年。这样看来,生长数十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废弃的维管束不在少数,但它们还能茁壮成长。这主要是因为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中间还存在专门制造维管束的细胞,一般来说,它们可以同时向内形成木质部导管,向外形成韧皮部筛管。只要这个形成层存在,就会不断制造出韧皮部和木质部,从而使树木生命延续下去。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与其说是树活一层皮,还不如说树活一套维管束。7 .下列有关“维管束”

8、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不像树叶和树根那样为人所见,维管束虽然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着大作用,却很少有人关注和赞美。8 .在高等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维管束输送着水分和氮、磷、钾等矿物质,还要完成对根的能量输送。C.在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中,由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环境亲密接触,维管束的作用就被环境抑制了。D.绿色植物自身的发展和进化表明,在植物从水中到陆地的进化过程中,维管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9 .对第三段文字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维管束表现植物智慧”,意思是指在发展进化中,植物改变自己以适应生长需要而表现出的生命活力。B. “树活一层皮”的俗语,反映了过去人们在维管束功

9、能方面认识上的不足,以为只是树皮在发挥作用。C.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导管和韧皮部筛管细胞,分别输送不同的营养物质,这样能够“提高运输效率”。D.“伴胞”是植物体中的一种小细胞,作为维管束系统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帮助筛管细胞运输大分子有机物。9 .对第四、五两段文字的理解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维管束的营养供应,要靠植物的木射线来完成,这一运输通道的连接也成了树木生长的部分。B.因为存在着被称为“桥梁”的维管束和“桥间之桥的木射线,树木才能够不断地生长壮大。C.维管束的使用寿命一般都很短,不断被废弃。废弃的维管束如果过多,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D.维管束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而形成层能够不断

10、制造出新的维管束,从而支撑着树木生命的延续。10 .下列短语,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一项是()A.植物进化与维管束B.植物桥梁:维管束C.维管束与植物生长D.植物的面包:维管束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村庄的骨骼故乡多石头。嶙峋的岩石,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半隐半现的青石、红沙石,一一交给村庄去记忆,交给微风去垂询。我想,远古时期,故乡应该是一片海洋吧?透过石头的纹理,我能触摸到一种来自大海的力量和温度。石头是村庄的骨骼。有了石头,村庄矗立得很硬气。与庄稼、树木一样,石头也是乡亲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他们的院子用石头砌出低矮的围墙,吃饭用的桌髡是用一

11、块石板和几只方石随意垒就的,牛、猪、鸡等牲畜的草棚,用的也是石头底基。乡亲们都把石头当成了自家兄弟,而不仅仅是一件件器具。石头呢,往往知恩图报,用它们的硬度和灵性点数着乡亲们的悲欢。有时候,你生气了,不妨就拿山路上的石子出气。你伸出脚,狠狠一踢,石子咕噜噜跑出很远,回头哀怜而调皮地看你,你的心怦然一动,会“噗”地笑出声来。再有,一只鸡,或者羊,不听话了,你捡起一块石头,“嗖”地一声扔出去。半空中,石头忽然动了倒隐之心,就悄悄偏离了要惩罚的目标。当然,你不会贵怪石头的自作主张,反而感谢石头及时领悟了你的仁慈。父亲与石头的感情很深。父亲平生有两大愿望:除了供我们兄妹几个读书外,那就是要用头造一座坚

12、固的房子。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多余的钱没几个,但力气是不惜的。父亲选好了一块朝阳的坡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沿着高点直直地切下,清理出一片平整的地基。可以预料的是,土层中潜伏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石群与父亲的徒手之间将会有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但我感到父亲似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和退缩。很多时候,父亲都是早早地出工,干到很晚才回来。父亲带回一身的冷气,手也被石头磨出了一道道的血痕,可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父亲与石头的对话终于结束了。五年还是八年?我至今仍无法回想清楚这个重要的时段。因为在父亲孤军奋战的时候,我们这些不肖子女们正在山那边的教室里虚度光阴呢。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就是

13、那些堆积如山的材石,每一块都是父亲血汗相濡的兄弟。最终,这些石头们互相咬合着,心甘情愿地为父亲搭集成冬暖夏凉的石屋,成为父亲朝夕相守的朋友。父亲是在一块石头上坐着乘凉时离世的。那是夏天的一个傍晚,天气很闷热,山边的火烧云燃放得很绚烂。父亲光着膀子,肩头搭一条旧毛巾,虽然肋骨峋,但仍硬朗得如一块花岗岩。然而,父亲却像大山一样倒下了,年仅68岁。父亲过世后,哥哥特意在他的墓道里放进一块石板。是让父亲歇脚用的吧?哥哥非常了解父亲对石头的感情。父亲故去十年了,石屋早已长满了青苔。哥哥想把石屋卖掉,把母亲接到城里住。谁知母亲说啥也不同意。她说,守着老屋,就是守着一份念想,她哪儿也不想去。哥哥拗不过,只好

14、随她。母亲的床头放着一块扁圆形的鹅卵石,是父亲从山里捡回来,送给她磨手上的老茧的。30多年了,母亲一直没舍得扔。如今,这块鹅卵石晶亮光滑,已经像玉一样温泗了。11 .文章第三、四段是怎样描写故乡石头与乡亲们的情感的?(6分)答:12 .父亲“用石头造一座坚固的房子”的经历,带给“我”一些怎样的感受?(6分)答:13 .作者用一段文字描述了父亲离世前后的情形,表达了对父亲怎样的情感?(6分)答:14 .文中母亲说“守着老屋,就是守着一份念想”。如何理解母亲所说的“念想”?(7分)答: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

15、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日:“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日:“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儆将来。”翁笑日:“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异史氏日:“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摆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1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答:16 .最后一段“异史氏日”,与前文的叙述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5分)答:17 .这则小故事,阐发了什么样的道理?(6分)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

16、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8 .诗的前两句写景,反映了边塞的哪些特点?(4分)答:19 .诗的后两句写了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风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答:五、作文(60分)20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人生难免遇到波折。面对波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作出不一样的审视和思考,收获新的人生经验。请以“波折”为话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及解析一、(24分,每小题4分)21 【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现代汉语的字音。解析:A项中“拙笨

17、”的“拙”读“zhu”,“黜免”的“黜”读“ch”,“咄咄逼人”的“咄”读“du”。B项中“蕴藏”的“蕴”读瘟疫”的瘟”读“wen”,“不温不火”的“温”读“w白n”。C项中“臭氧”的“臭读chou”,“铜臭”的“臭读x】口”。“乳臭未干”的“臭”读“x”oD项中“渎职”的“渎”读“du”,“案牍”的“牍”读”,“买棱还珠”的棱”读“du”。22 【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现代汉语的字形解析:A项中“幅射”的“幅”应改为“辐”,“不付众望”的“付”应改为“负”。B项中“砥励”的“励”应改为“砺”,“一愁莫展”的“愁”应改为“筹”。C项中“挑畔”的“畔”应改为“衅”。23 【答案】B【考情

18、点拨】本题考查了正确选用词语的能力。解析:第二个横线处应该是“体验”,故排除A、C两项,第三个横线处“抢占”和“先机”搭配,故答案选B。24 【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析:“一言九鼎指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而C项说的是信守承诺,可以改为“一诺千金”。25 【答案】A【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辨识病句的能力。解析:A项中“分六部分组成”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分六部分”或“由六部分组成”。26 【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结合语境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解析:连在一起表示转折不能分开,故排除B项,画横线的第三处末尾是句号,可排除A项。句讲“文化

19、”,句讲“历史”,句讲“文化和历史”,所以这三句应该按照的顺序排列,且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故答案选D二、(16分,每小题4分)27 【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根据文意判断正误的能力。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内容,水生植物并没有维管束,维管束是植物在由水中向陆地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故C项错误。28 【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理解段落词句的能力。解析:B项,原文第三段并没有表现这样的意思。相反,引用“树活一层皮”表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29 【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理解段落主要内容的能力。解析:原文第五段“这样看来,生长数十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废弃的维管束不在少数,但它们还能茁

20、壮成长”,并没有说“废弃的维管束如果太多,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故C项错误。30 .【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总结文段中心意思的能力解析:A、C两项涵盖的只是文章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面包”是绿叶做成的,不是维管束,所以D项错误。故选B。三、(25分)31 .(6分)用了拟人手法,将石头比拟为村庄的骨骼,有了它,村庄矗立得很硬气,它的作用很多,村民的生活起居离不开它。(3分)石头能与村民和谐相处,村民对石头有很深的感情。(3分)32 .(6分)父亲徒手经过数年流血流汗的艰苦劳动才用石头建造了一座房子,表现出父亲平凡中的伟大。(3分)“我”感叹于父亲的付出,被父亲执着、吃苦耐劳、愚公移

21、山的精神所感动。(3分)33 .(6分)表达对父亲突然离世的惋惜之情,(3分)父亲劳碌一生,也表达作者对未能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未能尽孝的悔恨之情。(3分)34 .(7分)母亲所说的“念想”就是对父亲的思念。(4分)石屋是父亲一手建造起来的,倾注了父亲太多的心血。守着石屋,仿佛就是守着父亲,表现母亲对父亲的深深思念。(3分)四、(25分)35 .(5分)既然这样,做善事也要讲技巧了。小偷邻居那个老翁就是利用咒骂来做善事的。36 .(5分)“异史氏日”的一段文字是蒲松龄对故事所作的评论,(2分)这也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3分)37 .(6分)个人如果做了坏事,却

22、以为别人不会知道,企图掩饰,蒙混过关,最终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6分)38 .(4分)前两句写景,极言塞外荒凉、空旷的景致,给人以苍凉之感。(4分)39 .(5分)后两句写了守边将士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立誓破敌的斗志和他们的必胜信心。(3分)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英雄气概。(2分)五、作文(60分)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选择题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昏联馈赠功亏一费B.恶心恶劣深恶痛绝C.装载记载载歌载舞D.贻误怠慢心旷神怡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误字的一组

23、是A.犹豫陷阱歌功颂德B.缘由部署握手言和C.辍学慷慨克不容缓D.湍急揣度众志成城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他在艺术上苦心经营,形成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最终达到的境界。A.个性面貌大智若愚B.个性风貌大巧若拙C.性格面貌大智若愚D.性格风貌大巧若拙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近文学界沸反盈天,原因是某文学奖评奖程序不公,大家对最后结果非议颇多。B.登场亮相后,我意识到,我那原以为能够力压群雄的参赛作品真的是相形见细了。C.尽管他们已经连续两次夺冠,但正所谓欲壑难填,他们仍希望能获得第三次胜利。D.对新组

24、建的国家队,很多人都拭目以待,希望他们能在明天的比赛中创造好成绩。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就是其成长衍生的情感、观察和思考。B.团队的组织者能否正确地指引方向,是一个团队能否成为优秀团队的决定性因素。C.只有建立起国家监督制度,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在消费中蒙受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的精神赔偿费。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o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满天飞舞

25、A.B.C.D.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题4分)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人类的眼睛是最炯炯有神、引人注目的。通过眼睛,人们不仅能够观察外界,甚至能看出彼此的内心世界。为何人类的眼睛如此与众不同?在对比了人类与其他81种灵长类动物的眼睛之后,科学家得出结论:只有人类拥有比脸上及其他部位颜色更浅的巩膜眼白。这个关键的解剖学特征加强了人类凝视的力量。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其他灵长类动物都“隐藏”了自己的目光:他们有着暗色的巩膜,这使对方很难确定它们巩膜的边缘,因而难以猜测它们的视线到底投向何方。事实上,也正因为我们如此独特,我们的目光才具有更为丰富的含意。人类眼白的面积是其他灵长类动

26、物的几倍,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眼睛来表示我们在关注什么,也可以轻易地辨认别人眼睛注视的方向。一直以来,人们都把眼睛称作心灵的窗口,由此可以看出眼睛在流露情感方面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人与人的交往,有90%的非语言信息来自面部,眼、眉、嘴、鼻以及面部肌肉的细微变化,都会表达不同的含意而眼睛则集中了面部表情的大部分信息。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视网膜含有1.37亿个细胞,将收到的信息传送至脑部。这些感光细胞在任何时间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这就说明,即使是一瞬即逝的一个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现代研究发现,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

27、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射出来。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出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或恐惧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平常的四倍;遇到郁闷、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没有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研究人员将人类婴儿与类人猿进行比较测试,以观察头部与眼睛的运动对改变他们视线的效果究竟如何。实现结果表明,1岁左右的尚未进行语言学习的婴儿便会追随其他人的目光,而不是人脸面向的方向。因此,当一个大人头不动却只用他的眼睛表示他在看着天花板,婴儿通常不会随着看过去。非洲大猿(黑猩猩、倭黑

28、猩猩、大猩猩)是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它们恰好遵循同我们完全相反的视觉追踪机制。当我们只用眼睛盯着房顶(脸朝前),它们一般不会跟着看。但是当人的脸朝着房顶(眼睛闭上),它们便会跟着看过去。当我们使头和眼睛的指向不同时,我们便发现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了:人类对于目光的方向极其敏感。这恰恰是和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和不具有的本领。7 .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人类的眼睛是最炯炯有神、引人注目的”,这句话表明了人眼结构上的特别之处。B. “颜色更浅的巩膜”,使人类的目光看起来更有凝聚力,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C. “其他灵长类动物都隐藏了自己的目光,因为它们不

29、想暴露自己的视力缺陷。D. “我们的目光才具有更为丰富的含意”,表明其他灵长的动物不用眼光来交流。8 .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有90%的信息来自面部,而其中的大部分由人眼来传递。9 .含有1.37亿个感光细胞的视网膜,能及时处理收到的信息并将其传送至人的大脑。C.眼球底部的三级神经元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脑神经也会支配瞳孔、眼球的活动。D.现代研究表明,瞳孔的放大、收缩及保持不变,反映出人类不同的心理活动状态。10 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或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A.研究人员之所以拿人类婴儿与类人猿进行比较测试,为的是排除成人思维的干扰。B.类人猿的目光表现为

30、追随观察对象的头部活动,而人类则是追随对象目光的方向。C.只要大人闭上眼睛,然后不管他们头部会如何活动,人类婴儿都不会随着看过去。D.人类的眼睛优越于其他灵长类之处,就是能够更多地通过眼睛来传递信息和情感。10 .下列语句,最适合作文标题的一项是A.人眼有哪些秘密B.眼睛是心灵之窗C.人眼如何表达情感D.眼睛的实际功用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在外行走,常有绿树掩映的村庄撞进眼帘。树木和村庄相融相映,让人捉摸不透到底谁主谁次。其实,是村庄在树木里还是树木在村庄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丛丛翠色诱人地环绕着村庄、村庄也在树木里更显妩媚的时候,让人内心不由自主生出一份宁静与祥和。

31、由此,我固执地认为,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只有树木,才能让村庄青春永在。面对这些村庄,心中莫名地翻腾着一种对家乡怪怪的思绪,细细想来,这要归结于那些矗立在眼前同时也植根于内心的树木。很多年前,和邻乡一位当过支书的老人说起我的家乡,“一个村庄里连棵树都没有。那地方有什么好啊!”他的这句话叫我的心急跳了一下,也急痛了一下。后来我自己回到家乡,看着满目荒凉然而又魂牵梦萦的土色故乡,也只能任由五味交替腌溃灵魂。曾经的家乡的树木,就这样又一次走进了记忆走进了心灵。我想,一棵树立起来高不盈数丈,倒下去也高不过数尺。然而,就是在这尺与丈之间,却又仿佛有一种痛处与依恋胶着在一起,让人难以释怀。现在的家乡,几

32、乎看不到树木,一个个村庄赤裸裸地矗立在黄土地上刺目刺心,灰蒙蒙地缺少生机和灵性,肆无忌惮地弥漫着一种悲哀的情绪。家乡以前也曾有一片几百亩大的树园,绿在村庄的东南角。园子里长满了杏树、桃树、柳树、榆树、沙枣树、由玩伴儿牛牛的爷爷看护。每天放学,我和牛牛都要先到树园里铲草、玩耍然后才会回家。春天的榆树,夏天的酸杏,秋天的毛桃和沙枣,可以说是我们童年最奢侈的果品。而离村庄不远的看头山则是公社的林地,山上同样也长满了榆树、沙枣和毛桃树。每年的春天,淡淡的花香都会弥漫在周围的一片村庄之中,让人不由得想把这清香的空气永远留存。现在这些树木呢?我问过很多家乡人,得到的结果却让我唏嘘不已。包产到户后,树园也分

33、片到户了。满园的树木便陆陆续续遭到砍伐,能用的被搭了棚圈,不能用的成了烧柴;树园的旧址现在早已经住满了人家。曾有一段时间,政府为了减少开支,裁减了护林员,将防风林划片承包给了个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砍伐。村庄里的树木也因庄园的改建而无踪影,以至于在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中,家乡都很难看到树的身影了。前不久和童年伙伴聚在一起,说起童年趣事,说起看头山、树园,也谈到家乡的现状,这才陆续知道,山上坡地因退耕还种植了柠条,今年的雨水好,山上又能看到绿色了。只是因为干旱,树木的成活率不高。大家都说,恢复绿色家园的难度很大,但应该庆幸的是,毕竟已经迈出可贵的一步。一颗树站起不盈数丈,躺倒也不过数尺,尺与丈之间就是

34、丈量灵魂的尺度。一片站立的树是一个地方灵魂的美丽展示,一片躺倒的树则是这个地方灵魂在集结死亡。家乡将何去何从?我当然忍不住要想,让家乡成为绿树里的村庄,也应该是经历了颜多变故的家乡父老的愿望吧!11 .文章从绿树掩映的村庄带给作者美好的感受写起,这有什么作用?(6分)12 .文中说,“就是在这尺与长之间,却又仿佛有一种痛楚与依恋胶着在一起,让人难以释怀”。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的含意。(6分)13 .家乡树园的昔兴今废,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6分)14 .作者在文中说,“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后来又追问“家乡将何去何从。”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7分)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1517题。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无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日:“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日:“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林昉钓鱼记)1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16 .文中先说“乙竟日无所获也”,结尾说“乙如其教,连取数鱼”,这样的对比说明了什么?(6分)17 .钓鱼对于得失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生活道理?(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注】行人:这

36、里指送信的人。开封:打开信封。18 .这首诗是怎样渲染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19 .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五、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进步是文明的动力,是发展的需要。请以“进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语文知识(共24分,每题4分)1. B【解析】A项的读音分别是昏联(ku】)、馈(ku】)赠、功亏一千(ku1),B项的读音分别是恶(占)心、恶($)劣、深恶(wCi)痛绝,C项的读音分别是装载(zdi)、记载(ziii)、载(zii

37、)歌载舞,D项的读音分别是贻(yf)误、怠(dUi)慢、心旷神怡(yf)。2. C【解析】C项的“克不容缓”中的“克”应该是“刻”。3. B解析】(1)、个性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强I这个人很有。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性格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开朗、刚强、懦弱、粗暴等。个性是指自己独有的气质,性格是一种脾气大众化。(2)、风貌:风格和面貌:时代I民间艺术的。风采相貌:娉婷。景象:远近,历历在目。面貌:脸的形状;相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社会一I精神一(3)、大智若

38、愚是指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指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4. C【解析】A项的成语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B项的相形见细:形:对照;细: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中性)C项中的成语“欲壑难填”,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欲:欲望;壑:深谷。形容欲望象深谷一样,很难填满。指贪心重,没法满足。(贬)D项中的成语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褒)5. A【解析】A项“作家”与“情感、观察和思考”主宾搭配不当。应把“

39、作家”改为“作家的作品”。原句为“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的作品本质上是他的自叙传,是由他的成长经历衍发的情感、观察和思考。”6. 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点明时间,且表明有下雪的征兆,则由下雪到对雪花的描写再到雪花飞舞的描写,中的“烟霭”“气色”明显是夹在“满天飞舞”的雪花中的,因而应放在后,是总写雪景,故放在最后.(顺序:天阴一下雪一渲染气氛一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二、现代文阅读(共16分,每题4分)7. B8.A9.C10.B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11. (

40、6分)由此联想到家乡“连棵树都没有”的现状(3分),引出对家乡曾经绿树满山的回忆,并为祝愿家乡有美好的将来做铺垫(3分)(意思对即可)12. (6分)伐树与种树的选择,看似是在“尺与丈”之间(3分),却会在人们的心头产生一种复杂的情感:伐树让人既痛恨又怜惜(3分)。(意思对即可)13. (6分)从前繁茂的家乡树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让他永远想念(3分);现在的家乡树园,满目荒凉,缺少生机和灵性,成为作者成年的哀伤(3分)。(意思对即可)14. (7分)作者所谓“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意在表明树木是村庄生命力的象征(3分)。“何去何从”是一个反问,这一反问意在表明,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和命运而言

41、,建设绿色家园,给人们以宁静与祥和至关重要(4分)。(意思对即可)四、古代诗文阅读(共25分)15. (5分)你心里想的是鱼,眼里看的是鱼,神色变化(而为鱼所察觉),因此鱼就跑了,哪里能有收获呢?(意思对即可)16. (6分)通过乙钓鱼效率的提高,突出了甲所说道理的正确性(3分),也表明乙乐于听取别人意见,从善如流(3分)(意思对即可)17. (5分)做事不能急躁,要淡定从容(2分),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保有内心的宁静,才能取得好的成绩。(3分)(意思对即可)译文我曾经独自漫步经过溪流,(看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蹲)在(一块)石头的两旁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十分(特)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一天

42、都没有收获。(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道:“(我们)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巨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眼里看的是鱼,神态(总是)变化(而为鱼所察觉),因此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哲理点拨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冷静、沉着,不可轻浮、躁动和急于求成,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事物,强求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即使无法做到气定神闲、举重若轻,起码也要专心致志,这是能做好事情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规律,讲究方法

43、,才能取得成效。18. (5分)通过“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等一系列描写(3分),层层渲染,写出了诗人客居洛阳,思念故乡和亲人的真切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19. (4分)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2分),反映出诗人担心匆匆写成的家书不能完整充分地表达自己情意的心理(2分)。(意思对即可)【译文】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心事(仿佛)永远说不尽,无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将要出发,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看看有没有诉说完自己所有的心事。(检查有没有说全自己的心事。)【赏析】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

44、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45、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gQ菜、宛chUn羹、纺鱼脍kuiti,日: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赤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

46、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