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13物质的反应和转化(解析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49925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13物质的反应和转化(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13物质的反应和转化(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13物质的反应和转化(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13物质的反应和转化(解析版).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 3物质的反应和转化1.(2022全国乙卷)化合物(YW,XsZgZWR)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YZ?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00C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X、Y、Z 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XC.100200阶段热分解失去4 个W?ZD.500C热分解后生成固体化合物X2Z3【答案】D【解析】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旦加和为21。

2、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 20(FC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说明失去的是水,即 W 为 H,Z 为 O,YZ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则 Y 为 N,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 1,则 X 为 B。A.X(B)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故 A 错误:B.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X(H3BO3)0 o该反应难以发生,但采用“加炭氯化法”可以制备MgCl?和 A 1J,同时还可得到副产物S iC lM S iJ沸点为58,A 1 J在 180升华):高温MgAl2O4(s)+4C(s)+4Cl2(g)MgCl2(s)+2A

3、lCl3(g)+4CO(g)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备时要保持无水环境B.输送气态产物的管道温度要保持在180以上C.氯化时加炭,既增大了反应的趋势,又为氯化提供了能量D.为避免产生大量CO”反应过程中需保持炭过量【答案】D【解析】A.由于高温条件下,C 与 H2O将反应生成CO 和 H 2,且 AlCb、MgCb在高温下均易水解,生成的HC1挥发后促进AlCb、MgCb水解,导致所得产物不纯,故制备时要保持无水环境,A 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A1CL在180升华,故输送气态产物的管道温度要保持在180C以上,B 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不加炭的氯化反应很难进行,则氯化时加炭,既增大

4、了反应的趋势,同时C 被氧化为 CO 放出热量,则又为氯化提供了能量,c 正确;D.反应过程中若保持炭过量,则可能发生反应:SQ+2C盘遢Si+2co或者SiC2+3C逊SiC+2cO,导致获得的固体产物MgCb中含有Si、SiC等杂质,D 错误;故答案为:D。3.(2022 湖南卷)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CH3),C=O +HCN t (CH3),C(OH)CN(CH3),C(OH)CN+CH30H+H2SO4 CH,=C(CH3)COOCH3+NH4HSO4新法合成的反应:PdCH3C 三 CH+CO+CHQH f CH?=C(CH3)COOCH3下列说法错

5、误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A.HCN的电子式为H:C 三 N:B.新法没有副产物产生,原子利用率高C.1 L 0.0 5 m o i的NHHSO溶液中NH;的微粒数小于0.05N,、D.Pd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答案】D【解析】A.氢氟酸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HO N,电子式为I C、,故 A 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新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为没有副产物生成,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化合反应,故 B 正确;C.硫酸氢铁是强酸弱碱的酸式盐,镀根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所 以 1L0.05moi/L的硫酸氢铁溶液中镀根离子的数目小于0.05mol/L

6、xlLxMmol i=0.05N”,故 C 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钳为新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的数目和百分数都增大,故 D 错误:故选D。4.(2022 湖南卷)铝电解厂烟气净化的一种简单流程如下:烟气(含 HF)冰晶石(Na3AlF6)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衬材料B.采用溶液喷淋法可提高吸收塔内烟气吸收效率C.合成槽中产物主要有N asA*和CO?D.滤液可回收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烟气(含 HF)通入吸收塔,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发生反应Na2co3+2HF=2NaF+HQ+CO2T,向合成槽中通入 NaA102,发生

7、反应 6NaF+NaAlO2+2CO,=Na3Al+2Na2CO3,过滤得到 Na3AlI 和含有 Na2cO3的滤液。A.陶瓷的成分中含有SiO2,SiCh能与烟气中的H F发生反应,因此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衬材料,故A正确:B.采用溶液喷淋法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塔内烟气吸收效率,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合成槽内发生反应6NaF+NaA1 02+2CC)2=Na,A区+2Na2co产物是N a s A*和Na2co”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的主要成分为Na2 c O 3,可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故D正确:答案选C。5.(2022 湖南卷)为探究F e j的性质,进行

8、了如下实验(Fe。和Na2sO,溶液浓度均为o.lm o lC)。实验操作与现象在5mL水中滴加2滴FeCh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在5mLFeCb溶液中滴加2滴N a 2 s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K31 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在5mL Na2sO3溶液中滴加2滴FeC1溶液,变红褐色;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K-JFeCN%溶液,无蓝色沉淀生;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A.实验说明加热促进F e 水解反应B.实验说明Fe3*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C.实验说明F e 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D.整个实验说明S

9、O;.对Fe?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答案】D【解析】铁离子水解显酸性,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同时铁离子具有氧化性,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两者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同一反应体系中,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与还原反应共存并相互竞争,结合实验分析如下:实验为对照实验,说明铁离子在水溶液中显棕黄色,存在水解反应Fe3+3H2。=F e(O H)3+3 H+,煮沸,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得到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实验说明少量亚硫酸根离子加入铁离子后,两者发生水解反应得到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根据铁氟化钾检测结果可知,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

10、离子,而出现特征蓝色沉淀:实验通过反滴操作,根据现象描述可知,溶液仍存在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但由于铁离子少量,没检测出亚铁离子的存在,说明铁离子的水解反应速率快,铁离子的还原反应未来得及发生。A.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加热煮沸可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水解程度加深,生成较多的氢氧化铁,从而使溶液显红褐色,故 A 正确;B.在 5mLFeCb溶液中滴加2 滴同浓度的Na2sCh溶液,根据现象和分析可知,Fe?+既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又被亚硫酸根离子还原,得到亚铁离子,加入铁氟化钾溶液后,出现特征蓝色沉淀,故 B 正确;C.实验中在5mL N a 2 s 溶液中滴加2 滴同浓

11、度少量FeCb溶液,根据现象和分析可知,仍发生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但未来得及发生铁离子的还原反应,即水解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故 C 正确:D.结合三组实验,说明铁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混合时,铁离子的水解反应占主导作用,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快,因证据不足,不能说明亚硫酸离子对铁离子的水解作用无影响,事实上,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可促进铁离子的水解反应,故 D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2022年高考模拟试题1.(2022内蒙古包钢一中一模)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浓 H2SO4 I SO2 警 Na2SO3溶液1 Na2S2O3溶液华 SA.反应中生成的SO?具有

12、漂白性,可使淡水褪色B.反应中若SO2过量,就会生成NaHSChC.反应中生成S 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D.反应中当消耗Im ol稀硫酸时,电子转移为4moi【答案】B【解析】A.S02具有漂白性,但使溟水褪色与漂白性无关,是因为其还原性,A 错误;B.反应中若S02过量,则发生反应Na2sC3+SO2+H2O=2NaHSO3,B 正确;C.反应中Na2s2O3歧化生成S,S 元素化合价降低,S 为还原产物,C 错误;D.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 稀尸Na2sO4+SI+SO2T+H2O,由方程式可知,反 应 消 耗 Imol稀硫酸时,转移2moi电子,D 错误:综上所

13、述答案为B。2.(2 0 2 2新疆二模)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 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 2、C O2,S O 2、N O、C 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工业废气过量石灰乳气体1乂 NaOH溶液NaNO2溶液*气 体2含N H;废水捕获剂无污染气体捕获产物固体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 CC 3、Ca S O3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 H;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N H;+5 N O2+4 H+=6 N O?+4 H2O【答案】C【解析】A.固体1还包括过量的Ca(O

14、H)2,A项错误;B.通入空气不能过量,不然会生成N O;,B项错误;C.通过分析,气体2为C O和N 2的混合气体,N 2无污染,所以捕获气体为CO,C项正确;D.N H:和N O 2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N 2,方程式为N H;+N O:=N 2 T+2 H2。,D项错误;答案选C。3.(2 0 2 1四川眉山模拟预测)工业上以铁为原料,经过一系列步骤可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有关流程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Fe 鬻 Fe Cl2 警 Fe Cl3 溶液 Fe Cl3 6 H2O 备 Fe O O H Fe3O4A.步骤中C O的作用是还原Fe O O HB.步骤中涉及

15、的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C.中应该用足量稀HC1,步骤中氯水可用H2 O 2代替D.将制得的Fe s CU粒子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答案】D【解析】A.Fe O O 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Fe Q 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3价,可知加入C O,铁元素化合价降低,C O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A项正确;B.步骤是从FeCh溶液中获得晶体,涉及的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B项正确;C.中应该用足量稀H C L使铁完全反应,步骤中氯水做氧化剂,可用H2O2代替,C项正确;D.纳米四氧化三铁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介稳性,溶液才具有均一性、稳

16、定性,D项错误;答案选D。4.(2022广东实验中学三模)以印刷线路板酸性蚀刻废液(含有CuCb、FeCb、FeCb)为原料制备纳米CuO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沉淀”产生的C1 1 C2O4,不洗涤直接灼烧不影响产品质量B.“在空气中灼烧”时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C.调节p H为3.24.7的目的是使Fe3+完全沉淀,CM+不沉淀D.“沉淀”过程中用Na2c2。4代替(NH4)2C2C)4,得到的CuC2O4中可能混有CU(OH)2【答案】B【解析】印刷线路板酸性蚀刻废液含有CuCl?、FeCQ、FeCh,氧化过程中加入H g?是为了把Fe?+氧化为Fe+,加入CuO调节p H到3.

17、24.7是为了除去F e ,加入过量(NHJC2O4是为了使0 +沉淀。A.沉淀CuC204 H付着有N H 4cl和(N H JG O 4杂质,受热时易分解,所以可以不洗涤直接灼烧,A正确;B.在空气中灼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UC2O4=CUO+COT+CO2?-碳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发生的为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流程的目的是获得纳米C u O,调节p H到3.2 4.7可以使Fe3,变成Fe(OH),沉淀而被除去,QJ2+不发牛改变,C正确;D.若“沉淀”过程中用N a 2 c代替(N H JC z。,由于N a 2 c溶液呈碱性,得到CuC?。的同时,会产生Cu(0H)2,从而导

18、致产生的CuC2O4沉淀中混有Cu(OH%杂质,D 正确;故合理选项为B。5.(2022甘肃兰州一模)“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纯碱工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饱和NaCl溶 液 一|NaHCC3|丁 邛 场 出A.装置中的试管中应盛放氯化镂固体B.装置的球形干燥管中应盛放碱石灰C.装置和装置之间应该增加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D.装置可以用装置代替,但不可用装置代替【答案】D【解析】装置制备氨气,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碳、饱和食盐水在装置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A.装置制备氨气,装置中的试管

19、中应盛放氯化铉和氢氧化钙固体,故 A 错误;B.装置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导气、吸收多余氨气,碱石灰只能干燥氨气,不能吸收氨气,氯化钙可以吸收氨气,应盛放无水氯化钙等干燥剂,故 B 错误;C.装置和装置之间应该增加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故 C 错误;D.若用氧化钙和浓氨水制备氨气,用装置代替装置,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会堵塞启普发生器且反应放热,不可用装置代替装置,故 D 正确:选 D。6.(2021江西鹰潭二模)某废催化剂含SiC2、ZnS、CuS及少量的FesCU.某实验小组以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锌和铜,设计实验流程如图:废催化剂O.5mol-L-H2SO,浸出滤

20、液1粗皓矶TTI-1.0 mol L_,HSO4A6%H02加热浸出一滤液2滤渣2粗蓝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操作中,生成的气体可用CuSC4溶液吸收B.检验滤液1中是否含有Fe2+,可以选用KSCN和新制的氯水C.步骤操作中,应先加l.OmolLH2so4,然后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6%比。2D.滤渣1中含有SiO2,滤渣2中含有S和SiO2【答案】B【解析】废催化剂加入稀硫酸,第一次浸出主要发生反应ZnS+H2so产ZnSOa+XST、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过滤后滤液中 ZnSO FeSO4 Fe2(SO4)3.浓缩结晶得到粗ZnSO4*7H2

21、O,滤渣1含有SiCh、CuS,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加H2sO4和H2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硫,滤渣2含有硫和二氧化硅,滤液含有硫酸铜,经浓缩结晶可得到粗硫酸铜晶体,以此解答该题。A.步骤操作中生成的气体为硫化氢,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则可用CuSC4溶液吸收,故A正确;B.滤液1中除含有FU+,还含有Fe3+,加入用KSCN和新制的氯水不能检验,故B错误;C.如先加入过氧化氢,在加热条件下易发生分解,应先加入l.OmoH/H2so4,故C正确;D.二氧化硅与硫酸不反应,滤渣1含有SiO2,H2O2和Cu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硫,滤渣2含有硫和二氧化硅

22、,故D正确;故选:Bo7.(2021 四川攀枝花一模)工业上以铭铁矿(主要成分为FeO CoCh,含有少量AI2O3)为原料制备金属铭的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铭铁矿粉Na2COs灼烧”NaCrO4Fe2O3NaAIO2水一稀硫酸过滤”过滤AI(OH)3J SOH打今-1 1-1 同 IU11浓硫酸Na2Cr2O7溶版电解.A.中需持续吹入空气作氧化剂B.中需加入过量稀硫酸C.中发生了铝热反应D.中阴极反应生成I mol C r时,消耗7moi H+【答案】B【解析】A.中F e O C r z C h、A I 2 O 3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 a z C r C U、F e2O3 N a

23、A 1 02,C r、F 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需持续吹入空气作氧化剂,故A正确;B.N a A l C h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A l(0 H)3沉淀,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A 1 2(S C)4)3,所以中稀硫酸不能过量,故B错误;C.中铝和C r2O3反应生成C r和A 12O3为铝热反应,故C正确;D.中阴极反应式C r q;+1 2 e-+l 4H+=2 C r +7H2O,生 成I mol C r时,消耗7moi甲,故D正确;选B。8.(2 0 2 2山东淄博三模)由工业废铜泥(主要成分为C u S、C%S、C u2(O H)2C O3,含少量F e)制备难溶于水的氯化亚铜,其

24、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 a O HH 2 S O 4 滤渣A.灼烧时可将C u S、C u 2 s等转化为C u OB.除杂过程中还需加热C.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H R O,、N a 2 s O 3D.还原中的反应为2CU2+2 C+S 0:+H2O=2CUC 1 I+S 0;+2 H+【答案】C【解析】废铜泥灼烧后将金属元素转化为可溶液硫酸的氧化物,酸浸后先加H 2 O 2氧化F e 2+,再加N a O H稀溶液,过滤除去F e(0 H)3,往漉液中加入N a 2 s o3、N a C l还原后经系列操作得到氯化亚铜产品。A.根据流程信息、,灼烧的目的是使含铜物质尽可能溶解

25、在硫酸溶液中,所以是将C u S、C u 2 s等转化为C u O ,A正确;B.除杂的目的是使铁元素转化成F e(O H)3而转化成滤渣,H 2 O 2目的是将F e 转化成F e +,力 口N a OH稀溶液,调节溶液的p H,使F e 3+转化成F e(OH l沉淀,但只加入N a OH稀溶液容易形成F e(OH):胶体更难除杂,所以还应加热,B正确;C.还原反应同时生成H 2 s O,,酸浸又消耗H 2 s O,,所以H 2 s O4可循环使用,但Na2s没有参与循环,C错误D.还原中C u?+被还原得到氯化亚铜,反应为2 C u 2+2 C+S O;-+H 2 O=2 C u C l

26、 J+S Oj+2 H+,D 正确;故选C o9.(2 0 2 2 江苏南通模拟预测)N a C l O是家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通过C b 与 N a O H 反应制得。N a C l O能与C O2 反应生成H C 1O。常 温 下 为 黄 绿 色 有 毒 气 体,易溶于水。C I O2 体积分数大于10%或其水溶液在温度过高时可能发生爆炸,与碱反应生成C I O?和 C I O;等。实验室制备C I O2 的反应原理为2 K C I O3+H 2 c2 O4+H 2 s o 4=2 C 1C)2 T+2 cO2 T+K 2 s o 4+2 比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需存放在带玻璃

27、塞的棕色试剂瓶中B.可用广泛p H 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 H 值C.N a C l O 与 C 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 a C 10+C 02+H20=H C 10+N a+H C 0;D.使用N a C l O消毒时,可用盐酸酸化【答案】A【解析】A.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故 A正确:B.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能漂白p H 试纸,所以不能用广泛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 H,故 B错误;C.酸性:H2C O3 H C 1 O H C O;,N a C l O与 C O2 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 1O-+C O2+H2O=H C

28、1O+H C O;,故 C 错误;D.N a C l O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故不能用盐酸酸化,故 D 错误:故选:A o10.(2 0 2 2 北京人大附中三模)用如下方法回收废旧C P U 中的单质A u(金 卜 A g 和 C u已知I:浓硝酸不能单独将A u 溶解,通常采用王水 V(浓硝酸):V(浓盐酸尸1 :3 溶解A u。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稀H N C 3 均可作酸溶试剂,溶解等量的C u,选择稀硝酸可节约原料B.HNOj-NaCl与王水溶金原理相同,反应原理可以表示为:Au+4NaCl+5HNO3=HAUC14+NO?+2H2O+4NaNO3c.用王水溶金时,利用了

29、HNC)3的氧化性,浓盐酸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溶液的酸性D.用适当浓度的盐酸、氯化钠溶液、氨水和铁粉可从酸溶后的溶液中回收Cu和 A g,试 剂 1应选择NaCI溶液【答案】C【解析】A.C u与稀HNO3反应的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2NOT+4H2。,溶 解 ImolCu需要硝Q酸为3m。1,C u与浓HNO3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Cu(NO)+2NO2T+2H2。,溶 解 ImolCu需要硝酸为4m0 1,故溶解等量的C u,选择稀硝酸可节约原料,故 A 正确;B.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可知,金元素的化合价从0 价升高为+3价,是还原剂,硝酸是氧化剂,氮元素的化合

30、价从+5价降低为+2价,产物是N 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为Au+4NaCI+5HNO3=HAUCI4+NO t +2H,0+4NaNO3,故 B 正确;C.用王水溶金时,硝酸中N 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利用了 HNC3的氧化性,浓盐酸提供了氯离子,利于生成四氯合金离子,其主要作用是减小金离子的电势,增强金的还原性,故 C 错误;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含有铜离子和银离子的溶液加入试剂1 后得到的是物质1 和物质3,物质3 加入试剂3 后得到的是二氨合银离子,试剂3 是氨水,物质3 是氯化银,试 剂 1是 NaCI溶液,物 质 1是氯化铜,氯化铜加入过量铁粉得到物质2 是铜和铁

31、单质,经过试剂2,过滤后得到铜单质,试剂2 是盐酸,除去过量的铁粉,二氨合银离子经过还原可以得到银单质,实现了铜和银的分离,故 D 正确;故选C。11.(2022湖南模拟预测)从神化钱废料(主要成分为GaAs、Feg,、SiO?和CaCO,)中回收钱和神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碑化钱废料G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浸”时,温度保持在7(TC的目的是提高“碱浸”速率,同时防止H Q?过度分解B.滤渣i n的主要成分是H S i O,c.“旋流电积”所得“尾液”溶质主要是H s o,可进行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D.得到N a 3 A s O1 2 H2O的操作为直接蒸干【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向碑

32、化钱加入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碱浸时,G a A s转化为N a G a O?、N a3A s O4,S i。2转化为N a z S。进入溶液,F c。、C a C O s不溶解,过滤得到含有F%0,、C a C C)3的滤渣I和含有N a G a O2,N a3A s O4,N a z S。的浸出液: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p H,N a G a O,N a z S Q转化为G a(O H)3、H 2 S Q 3沉淀,过滤得到含有G a(O H)?、H 2 S Q 3的滤渣H和含有N a s A s O 4的滤液:向滤渣n中加入稀硫酸G a(O H)3转化为G a S O j溶液,电解

33、G a?(S O J溶液生成G a、0?和H 2 s 0”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 a Q s O.l Z H q。A.“碱浸”时,温度保持在7(T C可以提高“碱浸”速率,同时防止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故A正确;B.根据流程分析可知,S i。?碱浸时发生反应生成S i O;进入溶液,加入H A O,后又反应生成H z S i O j,而G a元素又溶于过量的硫酸,所以滤渣I l l主要为H z S i O?,故B正确;C.“旋流电积”时,G a 2(S 0 j溶液电解生成G a、O2 1 H2S O4)所以“尾液”溶质主要是H 2 s 0,可进行循环利用,故C正确;D.因滤液中有其他物质,直接蒸干会有杂质,且会脱结晶水,故D错误;答案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