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2] 第八章 第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9345178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2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2] 第八章 第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2] 第八章 第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2] 第八章 第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22] 第八章 第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练案22第2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一、单项选择题(2022江西省南昌模拟)下图是印度半岛局部地区略图。图示区域沿海平原为水稻种植区,德干高原为小麦种植区。据此完成13题。1图示沿海平原地区夏季气候特点是(A)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2图中水稻种植区的传统生产特点是(D)A商品率高B科技水平高C机械化水平高D单位面积产量高3导致该区域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A气温B降水C市场D交通解析第1题,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第2题,季风水田农业特点: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比较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

2、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第3题,水稻种植需水量大、小麦种植需水量较小,因此水稻分布在德干高原西侧降水丰富的沿海平原地区,德干高原由于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为小麦的种植区。(2022河南郑州模拟)清代嘉庆年间的汉州志对成都平原汉州的田地辅以图示做了详细的记载,下图中三幅图是其图示记载的其中三块田地。据此完成46题。4清代汉州将田地进行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B)A田地规模B水源和交通C地块走向D地形和土壤5下列关于田块中路和沟的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C)A路商品粮出售、沟田地灌排B路商品粮出售、沟田地排洪C路耕种及收获、沟田地灌排D路耕种及收获、沟田地排洪6该时期成

3、都平原的农业(D)A劳动生产率高B商品农业发达C经营规模大D需大量劳动力解析第4题, 由图可知,多沟、靠两路,为上等田,有沟靠路为中等田,仅有沟、无路为下等田,故清代汉州将田地进行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水源和交通;田地规模、地块走向、地形和土壤不是将田地进行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第5题,路主要分布在田地中,沟绕田地分布,可推知路的主要作用是耕种及收获,沟的主要作用是田地灌排;该地农业为自给农业,商品粮出售少,成都平原洪涝出现的机率相对较小。第6题,该时期农耕主要依靠畜力和人力,劳动生产率低,需大量劳动力,粮食商品率低,经营形式是家庭小规模种植。(2022辽宁盘锦模拟)棉花的机械化采收率受多种因素影

4、响,近年来新疆棉区将a种植模式改为b种植模式(如下图),提高了机械化采收率,但含杂率高,采收质量较低。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及江汉平原棉区机械化采收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据此完成79题。 7与a模式相比,b模式能够(D)增强膜内外通风提高地膜保温效果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棉株光照条件ABCD8新疆棉区由于无霜期较短,机采棉花之前需喷施化学药剂催熟脱叶,以方便机采。进一步提高新疆棉区机械化采收质量的主要措施是(A)A培育新型品种B扩大生产规模C大力购置机器D增加灌溉水源9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及江汉平原棉区机械化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B)A棉区较小B粮棉套种C河湖众多D地形崎岖解析第7题,与a模式相比

5、,b模式植株密度减小,植株间隔变大。植株间隔变大,棉花叶子对太阳光照遮挡变小,太阳辐射对地膜影响增大,地膜保温效果提高;植株间隔变大,单株接受的太阳光照多,有利于棉株生长;植株密度变化,对膜内外通风没有影响;材料指出采用b模式后,含杂率高,土壤有机质应有所减少。第8题,新疆棉区由于无霜期较短,机采棉花之前需喷施化学药剂催熟脱叶,以方便机采。故要进一步提高新疆棉区机械化采收质量,需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品种,使棉叶在采棉之前自然脱落,方便机采。扩大生产规模、大力购置机器、增加灌溉水源都不能让叶子提前脱落。第9题,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及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棉花种植方式多为粮棉

6、套种,粮棉套种不利于机械化采棉;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及江汉平原是我国主产棉区之一,地形平坦,棉花种植面积较大;该地河湖众多,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但这不是该棉区机械化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2020年1月浙江地理)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南方沿海省市,形成了“北菜南运”格局。完成1011题。10“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是(A)A南方市场需求大B北方耕地面积增大C北方蔬菜品种多D南方蔬菜种植减少11“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B)粗放经营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小而全”生产ABCD解析第10题,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北菜南

7、运”的主要原因应是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自然因素会产生影响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多,市场需求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平地少,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才出现了“北菜南运”;近年来,我国重视环境保护,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增大可能性较小;南北方蔬菜品种数量均较多,但是有些蔬菜适合北方冷凉气候环境、有些适合南方温暖湿润的环境,南北菜有互补性;南方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种植面积并没有大量减少。第11题,粗放经营不能保证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南方沿海省市,需求量大会导致蔬菜产量增加,“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效率高

8、,“小而全”生产量小,不能满足南方对蔬菜的大量需求。二、综合题12(2021福建地理)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数百年来,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3)稻谷通

9、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由材料“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可知,糯稻耐阴、耐寒。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由材料“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可知,当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林下光照不足,适宜耐阴、耐寒的糯稻生长;由图示信息可知,当地梯田的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水热组合状况多样,垂直分异规律明显,适宜种植多种糯稻。第(2)题,由材料“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可知,糯稻植株高度较高,适宜在

10、深水中生长;梯田田埂高度高,利于提高蓄水量,为“稻鱼鸭”系统提供充足水源,利于养殖更多的鱼鸭;鱼鸭增多,可有效减少稻田的病虫害,且足够的鱼鸭粪便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贵州,11月为冬季,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照较弱,气温较低,稻谷晾晒所需时间较长;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平地面积较少,可供晾晒稻谷的面积较小;禾架晾晒稻谷可增大稻谷之间的间隙,利于通风,缩短稻谷晾晒时间;禾架晾晒稻谷可减少晾晒稻谷占用的土地面积。第(4)题,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为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当地居民

11、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少森林砍伐,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游客人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答案(1)糯稻耐阴、耐寒;梯田位于海拔较高的群山密林间,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不同梯田朝向和海拔不同,光热组合多样。(2)糯稻稻株高达2米,可适应深水梯田环境;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量,利于抵抗干旱,可养殖更多鱼鸭,提高经济收益;养殖更多鱼鸭可有效减少稻田的病虫害,且足够的鱼鸭粪便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3)11月光照较弱,气温较低,晾晒需要时间较长;Z村地势

12、起伏大,平地少;禾架晾晒可通风透气,缩短晾晒时间且节省土地。(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旅游人数。13(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苎麻是热带、亚热带作物,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一年栽植多年连续收获。某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曾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二十多年前当地开始种植苎麻,并以家庭种植、手工作坊方式进行苎麻生产与加工活动。从业者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2015年该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开展苎麻种植、加工、苗族传统刺绣服饰生产与销售活动。随着合作社发展,该地

13、实现了脱贫致富,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1)分析当地选择苎麻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原因。(2)说明苎麻农民合作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评价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对当地的影响。解析第(1) 题,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以及少部分热带地区,光热资源充足,降水充沛,能满足苎麻的生长需求;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丘陵坡地较多,可利用土地多;苎麻根系发达,保持水土作用强,有利于治理石漠化;苎麻可再生能力强,一年栽植多年连续收获,节省劳动力;苎麻作为服装加工原料,具有经济效益。第(2) 题,农民合作社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开展苎麻种植、加工、苗族传统刺绣服饰生产与销售活动,可增加农民收

14、入,传承民族手工艺,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农民对苎麻种植和加工相关的技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苎麻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吸纳劳动力,提高就业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由种植业向加工制造业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将苎麻集中进行加工制造由分散的生产到集中、集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规模效益,可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第(3)题,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对当地的影响需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外出务工以青壮年为主,务工农民返乡可减少农村留守人口的相关问题,带来先进理念和资金,增加劳动力数量,提高劳动力质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可推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返乡人口过多

15、会加大生态脆弱地区环境的压力。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苎麻生长;地形坡度大、土层薄,苎麻根系发达可固土保水;苎麻可连续多年收获,节省劳动力;苎麻作为服装加工原料,具有经济效益。(2)经济发展:由分散的生产到集中、集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规模效益;苎麻种植到服装销售,延长苎麻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吸纳劳动力,提高就业率;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农民收入;传承民族手工艺,弘扬传统文化。(3)有利影响:带来先进理念和资金,增加劳动力数量,提高劳动力质量,带动地方经济;减少农村留守人口相关问题。不利影响:返乡人口过多可能会加大生态脆弱地区环境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