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诗歌源头.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41952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寻诗歌源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寻诗歌源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寻诗歌源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诗歌源头.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寻诗歌源头氓离骚阅读一、了解诗经“楚辞”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1)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其中“饥者歌其食,劳 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传统为后世所继承和发扬。“赋、比、兴”的表现手 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的这些特点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 形成。(2) “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 一种新诗体。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 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

2、“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了。“楚辞”的来源:楚辞的形式,从直接的因素来说,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 地的歌谣。但歌谣是用来唱的,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 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在于篇幅较长,如离骚招魂天问,另一 方面,它是“不歌而诵”的,但又不像散文那样的读法,而是用一种“吟唱”式 的特别声调来诵读。楚地盛行的巫教,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楚国巫风盛 行,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这使得屈原在创作时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 上天入地,给人以神秘的感受。诗经的影响,如比兴手法的运用。“楚辞”的特点:形式特点: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以六言、七言 为主;每首诗的句数不

3、受限制,可多可少;用韵不严格;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 字。照一般的说法,凡是诗句加有“兮”语助词的作品,不分写作时间先后, 不论作品内容,以及作者是否楚国人,都称“骚体二氓是四言诗,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 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摄提/贞于/孟瞰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二、探析情

4、感世界.找出氓中女主人公不同时期对男子称谓的不同,分析女子的情感变化。填 写表格。称谓时期代表诗句情感氓相见 之初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外来男子”,客观冷静IFr 感发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尊称,美好,深情、温婉、 体贴及关热恋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以地代人,幸福、甜蜜、思 念、羞涩尔婚嫁 谈论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少了陌生和客套,多了熟悉 和惯常婚后 不有于嗟女兮,无与土耽“男子的泛称”,得出痛彻 的领悟,控诉、隐忍婚后女也不爽,上贰其行。 上也罔极,二三其德出离愤怒婚后反思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看清面目,不报希望,幡然 醒悟其信誓旦旦,不思其

5、反第三人称代词,镇定、坚定2、浏览离骚(节选),体味作者情感,找出表达作者内在感情、品格的词语。 填写表格。三、对比探究词语情感相关语句哀忧国忧民, 热爱祖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未悔坚持真理, 献身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嫉恶如仇, 不同流合污宁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好洁身自好, 自我完善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未变忠贞不移, 一身正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一)主题 如何看待氓中女主人公的婚恋悲剧?(1)土变心说 不见复关 土贰其行 土也罔极,二三其德(2)社会道德说 兄弟不知,口至其笑矣 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 成的(3)社会制度说 自我徂尔

6、,三岁食贫一一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穷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制度是建筑在经济之上(4)年老色衰说 三岁为妇,糜室劳矣;夙兴夜寐,糜有朝矣1、若氓的故事发生在现在,悲剧可以被避免吗?如果可以,那么是如何避 免的?如果不可以,又是为什么?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表看法。(1)悲剧可以被避免。理由:这个悲剧更重要的是社会原因:在男权社会,女 子依附于男子,男尊女卑。而婚姻的幸福,必须建立在男女社会、经济地位等各 方面平等的基础上。现代社会可以提供这样的平等基础,所以可以避免这样的悲 剧。(2)不可以被避免。理由:这是男人的品性问题,喜新厌旧,色衰爱弛,自古以来都有。现代社会也 有渣男。所以

7、什么时代都有痴情女子负心汉,这是人类难以完全避免的情感困 境。2、小组辩论: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正方观点:赞同一一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 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 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 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 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反方观点:不赞同一一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 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

8、他应 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二)形象:1氓是一首以爱情为题材的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 了一位女子被丈夫抛弃的遭遇。那么这位女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围绕她婚前 婚后的情节变化,根据诗中具体描述,描摹这位女子的形象。情行相关诗句体现的女广形象相恋、 许姑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 怒,秋以为期纯真、热烈,对爱情渴望。 遵守礼法,端庄。善良体贴相思、 结好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 关,载笑载言纯真、热烈,对爱情渴望。遵守礼法,端庄。善良体贴婚后生 活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 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忠诚坚贞、吃苦耐劳婚变及 反思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反是不 思,亦已焉哉自我反思,聪明

9、警醒。倔强 刚强2读离骚(节选),找出体现屈原形象的诗句,并概括其形象特点。段挤布J 了J已绞索第二段布商P日之苗裔今 月定皇考日痛庸出身高贵狼据贞于盂瓯今,瓶庆贡吾以患天降人住于斯人 也室览会余初,支今, 肇喝余以嘉名。名 余日正贝今,手余 日灵均名字美好,给予 原里第2段既替余以选银 令,又申之以搅葭。 J怨灵修之浩荡 今,络不奈夫氏.3。 众女媛1余之药宿 今,谭溶谓余以善 淫。一4个“怀住口上芳、 洁身自好、品格 高洁的推士“来吾导夫先略”以君主白勺止攵?介弓1 路人白居,坚信 真理,人格高尚, 有独立人格(三)表现手法小组讨论:诗歌氓中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1)赋的手法:如第五章用

10、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 徂尔,三岁食贫,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 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 女主人公被虐待的情景。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2)比兴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桑鸠等自然界的事物引出婚后的感情生活,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同时, 以桑设喻,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以鸠无食桑豆比喻女子不要迷 恋爱情,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思考:很多树叶也有沃若和黄而陨的特点,为什么单单用桑打比方?古代农桑并重,桑就是女子生活的一部分。劳动着的采桑女是美

11、丽的,活泼可爱 的。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一一汉乐府陌上桑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一一诗经小雅隰桑(3)对比手法氓这首诗可以说将对比手法运用到了极致,其中既有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对比, 也有人物自身前后情感的对比(如: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幸福,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生活 幸福,温柔、纯真、热情。婚后:痛苦,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劳累,静言 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 化:于嗟女兮,无与土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我受尽屈辱,

12、但性格刚烈, 认识清醒),通过这些对比,诗歌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4)借代、顶真修辞手法:氓诗人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以送行之远、乘垣 望关表多情。以车来贿迁表同居,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表大归。以三罗表 多年,以二三表反复。收到语言隽永,耐人寻味的效果。顶真一一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无与土耽,土之耽兮,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诗中的顶真句。 蝉联词不一定都在句首,有的在句中,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加强诗的音乐 性。(四)语言手法小组合作,探究离骚的语言特色。(1)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既替余以蕙女襄兮,又申之以揽黄。(“蕙

13、女襄”“揽苣”比喻自己的美德)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逐谓余以善淫。(“灵 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喻指高尚德行)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喻指准绳、准则)鹫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鹫鸟不 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制黄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黄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 与美好)“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於君J (汉王逸离骚序)香草、

14、美人是离骚 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 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离骚中的美人香草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 藉而生动。(2)对偶的修辞,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装荷以为衣兮,集芙 蓉以为裳”“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3)四句一节,“兮”字、叠韵连绵词及叠音词的运用。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 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 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

15、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诗中多用双声叠韵联 绵词及叠音词。如“郁邑”“隹 僚”“陆离”是双声词,“岌岌”“菲菲”是叠音 词。(4)“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实现了 “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笠荷”“芙 蓉” “岌岌之冠” “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 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 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对比点氓肉骚(行选)主题讲述了古代婚姻爱情 的悲剧故事抒写诗人政治斗争失败后的苦 闷情怀诺体抒情诗人物形象一位忠诚坚贞、吃苦 耐劳、坚强刚毅的弃 妇形象具有修身洁

16、行的高尚节操和疾 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具有振兴 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的 诗人形象语言风格叙述语言简洁精练, 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质朴而有活力语言华美、精策、凝练,既植 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 瑰丽奇特、绚烂多彩表现F法赋、比、兴,兴兼比 的特点更为突出;另 外使用大量对比表现 手法铺陈描叙,大量运用“香草美 人”的比兴、象征手法,与诗 经有渊源关系“离骚之异于诗者,特在形式藻采之间耳。时与俗异,故声调不同;地 异,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离骚传序(刘安)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 文心雕龙比兴(刘勰)三、总结氓

17、是一首以抒情为主的叙事诗,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 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 的议论。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这些特 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后二千余年的叙事诗,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直到 近代姚燮的双鸩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 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 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 绝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是 不为过的。四、作业杂志社要推广传统文化,邀请你写一篇介绍离骚或氓的小短文。400字 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