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2.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40194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5.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2.pdf(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 0 1 7-2 0 1 8学年高二生物1 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D.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获得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的选 材(豌豆)先选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再对两对性状研究统计学应用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并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B、D正确;而豌豆在杂交时,要在花蕾期

2、对母本去雄,然后作套袋处理,待到开花后再授以父本的花粉,C错误。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名师点睛】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2.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A.1 B.2 C.3 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含有一

3、条X染色体,后期含有两条X染色体,形成的卵细胞中含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细胞含有的X染色体最多有两条,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3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答案】D【解析】自由组合: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形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 .在遗传学实验中,B与隐性类型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

4、)A.与R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B .四种 1 :1 :1 :1C.两种1 :1D.两种或四种1 :1或1 :1 :1 :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本身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研究一对相对性状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两种1 :1;研究两对相对性状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四种1:1:1:1。考点:测交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知道测交的优点,并学会画测交的遗传图解,属于简单题。5.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基因(A _)基因(b b);I前 体 物 色 药 物1争-药物2A.基因型为A A

5、 b b或A a b 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C.基因型为A a B 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基因型为A a B 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 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药物1的合成需要有A-,药 物2的合成需要有A-b b,故A正确;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一定是药物1,因为药物2是在药物1的基础上合成的,故B正确;基因型为A a B 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故C错误;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 6,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

6、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100755025”对值(承)O高 杆 矮 秆 抗 病 易 感 痛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 为 1/2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答案】B【解析】试

7、题分析: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D d R r,乙植株的基因型为D d r r。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A错误;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B正确;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矮秆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d d R r,不能稳定遗传,C错误;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自交可得到高秆易感稻瘟病和矮秆易感稻瘟病的植株,都不符合生产要求,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

8、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7.如下图表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 设 3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丙酮尿症(两种病独立遗传)的儿子,预测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 0女 正 常 勿 女 患 者J 乙 男 正 常 次 男患者A.9/1 6 B.3/1 6 C.2/3 D.1/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也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3 号的基因型为a a B _,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的基因型为A _B _,他们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儿子,其基因型为a a b b,则这对夫妇

9、的基因型为a a B b X A a B b,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2 X 3/4 X 1/2 =3/1 6,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已知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人群中的概率为1/2 0 0。现有一表现型正常的女人,其双亲表现型均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该女人和一个没有亲缘关系的男人结婚。试问,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A.1/1 2 0 0 B.1/9 C.1/6 0 0 D.1/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女人的弟弟为是白化病患者a a,其双亲表现型均正常,所以双亲均为携带者A a,由此可推

10、出该女人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 /3 A A 和 2 /3 A a,和该女人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基因型为A a的概率为1 /2 0 0,所以两者婚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2/3xl/2 0 0 x 1 /4=1 /1 2 0 0,A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9.用纯种高茎黄子叶(D D Y Y)和纯种矮茎绿子叶(d d y y)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件植株及其上结出的种子中能统计出的数据是()A.高茎 黄子叶占3/4 B.矮茎 绿子叶占1/4C.高茎 黄子叶占9/1 6 D.矮茎 绿子叶占1/1 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纯种高茎黄子

11、叶(D D Y Y)和纯种矮茎绿子叶(d d y y)杂交,E植株基因型为D d Y y,全部表现为高茎,其所结的种子子叶的基因型为Y Y:Y y:y y=l:2:1,所以B植株上结出的种子中黄色子叶占3/4,绿色子叶占1/4,故选:A o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 0.基因A、B、C 分别控制酶I、酶I I、酶H I 的产生,这三种酶共同作用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鹿_ LX 物质幅II Y物质则1 黑色素。若两亲本基因型均为A a B b C c,则子代中能正常合成黑色素的个体的几率是(

12、)A.1/6 4 B.3/6 4 C.9/6 4 D.2 7/6 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只有当同时拥有A、B、C 三个基因使才会出现黑色子代对于A a 这对基因,有 A的情况有两种,A A 和A a,分别占总数的1/4,2/4,总共占3/4,那么对于A a B b C c 来说,就有3/4的三次方的可能同时拥有A B C,即(3/4)3=2 7/6 4 的概率,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1 1.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

13、接近于1 :1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为A A高义a a矮一A a高 为A a高X a a矮一 A a高、a a矮 为R r圆X R r圆一R R圆、R r圆、r r皱为B b粉X B b粉-*B B红、2 B b粉、b b白,由此可见,符合定义的只有。考点:性状分离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1 2 .一批基因型为A A与A 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

14、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 A、A a、a a的数量之比为()A.3 :2 :1 B,7 :6 :3 C.5 :2 :1 D.1 :2 :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 A占1/4,A a占3/4;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因此自然状态下通过自交产生后代,因此子代中a a的概率为3/4 X 1/4=3/1 6;A a的概率为3/4义1/2=3/8,A A的概率为 1-3/1 6-3/8=7/1 6,所以子代中 A A :A a :a a=7 :6 :3,故 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名师点睛】1 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

15、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疾病的遗传因子是隐性的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白化病的孩子,所以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A正确;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那他们的基因型为A a、A a,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 A:A a:a a=l:2:1,其中的a a就是白化病患者,所以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B正确;如果夫妇

16、一方是白化病患者a a,则这个白化病亲本一定会给后代一个a基因,所以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A a,C正确;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如果这个正常人的基因型是A A,则他们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如果这个正常人是携带者A a,则他们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2,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1 4.在D 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什么结构连接起来的()A.氢键B.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C.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D.肽键【答案】B【解析】双链D NA分子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A错误;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

17、基A与T是通过“-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连接的,B正确;肽键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C 错误;-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 NA 的基本骨架,D 错误。1 5.赫尔希通过丁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 NA 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 个步骤:培养噬菌体,3 5 s和 3 2 P标记噬菌体,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A.B.C.D.【答案】C【解析】丁 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 N A 是遗传物质先要用3 5s 和 3 2 P标记噬菌体,然后培养噬菌体,再离心分离,最后检测放射性。C 正确【考点定位】D N 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点睛】学生对噬菌体侵

18、染细菌的实验过程理解不清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含r的湖前培养小大肠H m的细菌培养从培养ITS的-举6杆藕I培 养 含 的一*大肠叶去-一)培养小 -7小祀的印Fl体啤%,体培?标记的霖苗体侵染细菌8标记的禄西体,ifefrtf养.结果卜上清液放射件高+j林、1,沉淀物放射性低细曲+%桢 养 上限放射性低一 记的 嗯 凝 体 产7标 1沉淀物放射性套4.实验结果分析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J昭、/)含叩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好,3 2 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含 叱 噬 菌 体+细宿 主细胞内无为,%主叱一蛋白质外壳未进入菌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宿

19、主细胞,留在外面5.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 N A,即D N A是遗传物质。1 6.如图为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试问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个数及D N A分子数分别是()A.3、3、6 B,3、6、6 C.3、6、1 2 D.6、6、1 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 染 色 体(3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

20、,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含有3 个四分体,6 条染色体,所以含有1 2 个 D N A 分子,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 7.下列现象是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共有的是()D N A 复制一次着丝点的分裂最终产生两个子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能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组合有染色体、纺锤体的出现A.B.C.D.【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DN A 复制一次,有染色体、纺锤体的出现,有着丝点的分裂,最终产生两个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 A 复制一次,有染色体、纺锤体的出现,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

21、由组合,有着丝点的分裂,最终形成1 个或4 个子细胞;D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增殖1 8.在白菜与萝卜的DN A 分子中,下列相关比值中,哪一个是可变的()A.A/T B.G/C C.(A+T)/(G+C)D.(A+G)/(T+C)【答案】C【解析】双链DN A 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则选项A、B、D 的比值均为定值1,而选项C的比值在白菜与萝卜细胞的DN A 分子中可能不同,所以C 选项正确。1 9.下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枭色体 frdT-d 时同A.d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

22、c过程不发生细胞融合 D.a过程中不含染色单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该时期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B、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该时期结束时,细胞数目加倍,B错误;C、c表示受精作用,该时期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C错误;D、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该时期细胞内着丝点不分裂,含有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A.2 0.人类中的K l i n ef el f er综合征表现为中间性别,其性染色体为X X Y o若患者的性染色体异常为父方引起,则是因为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A.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C.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D.两条X染

23、色体不分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种患者的性染色体为X X Y,并且患者的性染色体异常为父方引起,即母方提供X染色体,父方提供X Y两条染色体,X和Y属于同源染色体,之所以同时出现在一个精子里,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A正确;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而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不会导致染色体的组成发生改变,B错误;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则形成的异常精子为X X或Y Y,则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X X X或X Y Y,C错误;男性性染色体为X Y,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和Y相互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D错误。考点:本

24、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2 1 .某夫妇的一方表现正常,另一方是色盲。子女中女儿的表现型与父亲相同,儿子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由此可推出母亲、儿子、父亲、女儿的基因型依次是()B B B bX%bb乂父X X Y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色盲为X隐性遗传病,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女儿与儿子一方色盲,一方正常,儿子表现型与母亲相同,说明母亲为纯合子,如母亲为正常纯合子,则子女均正常,不合题意,故母亲基因型为犬圾依次可推出儿子的基因型X Y父亲的基因型X1女儿的基因型X i*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25、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 2 .如图是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B.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和,和D.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和,和,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为有丝分裂中期,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2对同源染色体,A错,C正确。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B正确。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和细胞壁,而该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故为动物细胞,D正

26、确。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2 3.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A.证明了 D N A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 R N A是遗传物质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是证明在加热杀死的S 型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可以使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但没有明确是什么物质,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27、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 4.下列各组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是()A.人的神经元、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B.人的初级精母细胞、男性肝细胞C.人的肝细胞、男性成熟的红细胞D.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人的第一极体【答案】B【解析】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 X,因此女性体内不会存在Y 染色体,由此即可排除A CD 三个选项。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 Y,因此他的体细胞肯定有Y染色体,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也有Y 染色体,但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后,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中就不一定含有Y 染色体;B 正确。【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人的性别是X Y 决定型,只有男性细胞中可能含有Y染色体;(2)

28、有丝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故男性的体细胞中一定含有Y 染色体;(3)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 Y 分离,故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可能含有Y,也可能不含有。2 5.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果她体细胞染色体图A.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种类有1 6种B.基因型如右图所示的一个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C.该图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D.其基因型书写为A a X Y【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果蝇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种类有2 4=1 6种,A正确;图示的一个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4个配子,B错误

29、;由于图示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大小不同,表示为X和Y,所以该图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C正确;由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W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其基因型书写为A a X ,Y,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伴性遗传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2 6.经实验测得衣藻细胞中的D N A有8 4%在染色体上,1 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以上数据主要说明()A.基因在染色体上B.衣藻细胞中D N 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C.衣藻的遗传物质是D N AD.衣藻染色体主要由D N A和蛋白质构成【答案】B【解析】衣藻细胞中的D N A有8 4

30、%在染色体上,1 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说明: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其次基因的载体还有叶绿体、线粒体,A 错误;衣藻细胞中的D N A 有 8 4%在染色体上说明衣藻细胞中D N A 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B正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 N A,衣藻的遗传物质是D N A,但是题干并没有说明这一点,C 错误;衣藻染色体主要由D N A 和蛋白质构成,但是这不是题干说明的内容,D 错误。【考点定位】遗传的分子基础2 7.人类中有一种性别畸形,X Y Y 个体,外貌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据说这种人常有反社会行为,富攻击性,在犯人中的比例高于正

31、常人群,但无定论。有生育能力,2/7=4 7,X Y Y o 假定有一个X Y Y 男人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男性产生精子有X、Y 和 X Y 三种类型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 Y Y 孩子的几率为1/2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儿率为1/2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答案】C【解析】该男性产生X、YY、X Y、Y四种类型的精子,分别占1/6、1/6、2/6、2/6,A 错误;后代出现X Y Y 孩子的几率为1/6,B 错误;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几率为1/2,C正确;后代智力有的低于一般人,有的高于一般人,有的跟一般人相同,D 错误;答案是C。【考点定位】人

32、类遗传病2 8.A和 B 是属于同种生物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 N A 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 细胞中的D N A 含量是B 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A.A 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B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B.A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 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A 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B 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D.A 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B 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假如该动物体内D N A 含量是2 N。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细胞中D N A 含量是4 N。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D N A的

33、含量是2 N o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及D N A 复制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 9.X 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 :1,原因是()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 :1B.含 X的配子数:含 Y的配子数=1 :1C.含 X的卵细胞数:含 Y的精子数=1 :1D.含 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 :1【答案】D【解析】精原细胞的性染色体X Y,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精子含X 或 Y染色体,X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则为X X,将发育为女性;Y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则为XY,将发育成男性。所以,群体中的性别比例取决于X 精子和Y 精子的比例,而通

34、过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可以知道,含X的精子与含Y的精子的比例为1:1;故选D。【考点定位】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名师点睛】X Y 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 X,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 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即含有X的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且比例为1:b 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3 0 .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止n,LlA.位于I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位 于n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C.位于H I区的致病基

35、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分析可知,I区为Y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位于I区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传递给男性后代,所以位于I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A正确;由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分析可知,I I为X、Y共有的片段,为两者的同源区,其上有等位基因,所以位于n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定一致,如x D x d x x d y D的后代,男性全部是显性性状,女性一半是显性性状,一半是隐性性状,B错误;I I I区为X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雌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两条X染色体上均可以有相应的基因

36、(如一个为A 一个为a),故可能有等位基因,C正确;性染色体病是普遍存在于体细胞内的,因为个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发育的前提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在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其染色体组成是不变的,D正确。考点:伴性遗传3 1.假设动物某精原细胞的2对等位基因(A a、B 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可表示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基因变化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所以所含基因应该相同,故 A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象。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

37、考查。3 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因而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一,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答案】C【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正确;等位基因是分别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所以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候,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正确;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得到两条染色单体,复制而来的基因是相同基因,不是等位基因,C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越多,那么说明非等位基因也越多,基因多

38、了自然排列组合的种类就会越多,D正确。【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名师点睛】减数分裂示意图精子的形成卵细胞(N=2)第二极体(N=2一种卯细胞珏筋寓子-s卵细胞的形成3 3.艾弗里和同事用R 型和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 入 S 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K蛋白质R 型R荚膜多糖R 型RD N AR型、S型RD N A (经D N 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 N A是转化因子D.说明D N 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由、组相比较可知D N 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再通过组可

39、进一步证明D N 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蛋白质、多糖以及D N A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和形成对照,也能说明D N A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说明D N 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D N 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 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细菌没有转化成S 型 细 菌,说 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A错 误;表中实验结果不能说明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B错 误;和形成对 照,说 明 DNA是 S 型菌的转化因子,C 正 确;说 明 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育或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3 4.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豚鼠是否是纯合子,应采取的简便方

40、 法 是()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测交、测交 D.自交、测交【答案】D【解析】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自交)植物,因此其中自交法最简便;黑豚鼠属于动物,不能自交,只能用测交的方法进行鉴别;所以D 选项正确。【点睛】总结鉴别方法: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检验杂种日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3 5 .将杂合子(A a)设为亲本,让其连续自交n 代,从理论上推算,第

41、n 代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应为()A.1/2 B.l-l/2n C.(2n+l)/2n+1 D.(2n-l)/2n+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基因A a 的杂合子自交,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自交B的基因型为A A、A a、a a,比例为1:2:1,其中仍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再让其B都自交,纯合体的后代仍是纯合体,杂合体的后代再出现杂合体的概率仍为1 2/。因此,让亲代A a连续自交n 代,第 n 代中杂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2、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 1/7。所以B 选项正确。3 6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

42、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 It色x M 色*F,灰 色 庵戏9:3:3:1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和 F z 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子二代杂交结果占9 分的为双显性,即灰色是双显性性状,黄色和黑色都是一显一隐的性状,故A错误。F l (A a B b)与黄色(A A b b)亲本杂交,后代应有灰色和黄色两种表现型,故 B正确。F 2 中的灰色大鼠有1/9 是纯合子,故 C 错误。F 2 黑色大鼠(l/3 a a B B,2/3 a a B b)

43、与米色大鼠(a a b b)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故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遗传图的分析能力。37.1 9 5 3年 W a t s o n 和 C r i c k 构建了 D N A 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证明D N 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确定D N A 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发现D N A 如何存储遗传信息为D N A 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 N A 是遗传物质,错误;W a t s o n 和 C r i c k

44、构建D N A 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错误;结构决定功能,清楚了 D N A 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D N A 如何存储遗传信息,正确;清楚了 D N A双螺旋结构,就为半保留复制奠定了基础,而且W a t s o n 和 C r i c k 也对D N A 复制进行了描述,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D N A 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意义,要求考生掌握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识记D N 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明确双螺旋结构的确定,发现了 D N A 储存遗传信息的规律,为半保留复制奠定了基础。38.关于丁2 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L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

45、素B.丁 2 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R N A 和 D N A 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丁 2 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答案】D【解析】A.丁 2 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和D N A 组成,仅蛋白质含有S 元素,A 错误;B.T 2 噬菌体是专一寄生在大肠杆菌中的病毒,B 错误;C.D N A是丁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丁 2 噬菌体不含有R N A,C 错误;D.丁 2 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D正确。【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39.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

46、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 5 0 g 和 2 7 0 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E中重量为1 9 0 g 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3/6 4 B.5/6 4C.1 2 /6 4 D.1 5 /6 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2 0 g,所以重量为1 9 0 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为:(1 9 0 T 5 0)4-2 0=2.因此,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A a B b C c 杂交,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为 A A b b c c、a a B B c c、a a b b C C、A a B b c c A a b b C c、a a B

47、b C c 六种,所占比例依次为 1/6 4、1/6 4、1/6 4、4/6 4、4/6 4、4/6 4,因此共占比例为 1 5/6 4.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数量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0.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 W 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 和 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 的亲本基因型是()杂交1 6甲X乙8 杂交2*甲乂乙&II雌雄均为褐色眼 雄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A.甲为A A b b,乙为a a B B B,甲为a a Z Z)乙为A

48、A Z、WC.甲为 A A Z T,乙为 a a Z1 D,甲为 A A Z W,乙为 a a Z?【答案】B【解析】如果甲为A A b b,乙为a a B B,则杂交1 与杂交2 的结果应该相同,A 错误;如果甲甲为a a Z T,乙为A A Z b W,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 a ZBZ A a ZBW,雌雄个体表现型相同,B 正确;如果甲是A A Z1,乙为a a Z W,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 a Z N、A a ZbW,雌雄个体的表现型不同,C 错误;杂交1 中,甲是雄性,性染色组型是Z Z,乙是雌性,性染色体组型是Z W,因此甲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 A Z、W,乙不可能为a a Z T,

49、D 错误。【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名师点睛】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鸟类的性别决定是Z W,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 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 Z;且甲乙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正交与反交的结果不同,因此该性状遗传有一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是伴性遗传。2、解题思路,正推法,逐一分析选项,所得的结果与杂交1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判断。4 1.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件自交,播种所有的F 2,假定所有F 2植株都能成活,F z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 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 3的表

50、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 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1/4 B.1/6 C.1/8 D.1/16【答案】B【解析】亲代为红花(用A A表 示)与 白 花(用a a)表示,迪为A a,F?中 A A:A a:a a=l:2:1,将F 2中的a a去掉,剩下的A A:A a=l:2,将F 2自交,其中A A占三分之一,自交后代全是红花,而A a占三分之二,自交后代中开白花的为三分之二乘以四分之一得到六分之一,剩下的全是开红花的,所 以F 3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为L 60【考点定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名师点睛】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