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第二节海水“晒盐”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334814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_第二节海水“晒盐”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_第二节海水“晒盐”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_第二节海水“晒盐”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_第二节海水“晒盐”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其次节海水“晒盐”1学习目标:1. 初步生疏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方法“盐田法”。知道海水晒盐的根本原理。2. 了解结晶和蒸发结晶。3.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学习重点:1. 知道海水晒盐的根本原理2、结晶的方法学习过程:问题: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任务 1:阅读教材P66-67,沟通和总结: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2、海水晒盐的过程为:先将海水引入,经日晒蒸发水分至肯定程度时,再导入,连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再晒就会渐渐析出食盐。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 ,剩余的液体为 也称 。任务 2:依据课本P67 活动天地 3-1 答复:1、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2、?为什么?2、叫结晶。海水“晒盐”属于结晶学习诊断:1、 以下是海水晒盐的流程图,选择恰当的答案,把名称填入空格内。流程图 :海水-供选答案:A、结晶池 B、蒸发池 C、粗盐 D、母液2、 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A、搅拌与振荡B、水量的多少C、温度D、溶质外形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以下关于它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100 克水中溶解了 31.6 克硝酸钾固体到达饱和B、20时,100 克水中能溶解 31.6 克硝酸钾固体C、20时,31.6 克硝酸钾固体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D、20时,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1.6 克硝酸钾固体小结:(1) 混合物的分别:

3、把混和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洁的物质叫混合物的分别。过滤和结晶是最常见的混合物的分别方法。10 / 10过滤结晶溶剂、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能透过滤纸,不溶性固体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原理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化的影响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适 用 分别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 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或分别几范围的不溶性物质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方法用过滤器进展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例子粗盐提纯分别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物(2) 过滤和结晶的比较第三单元其次节 海水“晒盐”1训练案1、. 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利用海水晒盐B用干冰人工降雨C公交车使用自然气作燃料D利用

4、风力发电2. 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以下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试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试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顿加热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 Cl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3、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我市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形成的进展格局, 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进展领域之一。(1) 海水晒盐: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肯定程度时,导入结晶池,连续日晒, 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渐渐析出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

5、卤水。1L 海水在渐渐浓缩过程中不断析出的盐的种类和质量单位:g关系如下表所示:海水密度g/mLCaSO4NaClMgCl2MgSO41.200.911.210.053.260.0040.0081.220.0159.650.010.041.260.012.640.020.021.311.400.540.03I、海水晒盐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等过程。II、假设得到纯度较高的粗盐和含浓度较高的卤水,卤水的密度应掌握在什么范围, 缘由是。(2) 海水制镁: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 CaCO3为原料制镁,其工艺流程如以下图所示:卤水碱Mg(OH)2MgCl2 溶液无水

6、 MgCl2电解MgI、步骤所加的碱应当是选填“氢氧化钠”或“石灰乳”,步骤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择铁丝后,还要选择、;假设要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挨次,选两种溶液。II、Mg(OH)2 加热分解生成 MgO 和 H2O,MgO 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阻燃剂阻碍燃烧的物质的有效成分是 Mg(OH) 。你认为 Mg(OH)能够阻燃的缘由可能是选填序号22A、Mg(OH)2 分解需要吸取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的氧化镁掩盖在可燃物外表,隔绝了空气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四周氧气浓度D、反响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到达着火点限时作业1. 以下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7、()。 A利用阳光照耀,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响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2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到达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肯定能到达目的的是()。A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参加少量硝酸钾溶液B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参加少量硝酸钾晶体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3以下关于饱和溶液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饱和溶液肯定是浓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在肯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溶质的量肯定到达了最大值 D浓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4. 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

8、想使一杯某温度下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他实行的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A加水B不断搅拌C上升温度D加氯化铵晶体5. 常温下,将少量生石灰参加到肯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静置后,待其恢复到室温时,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质量不变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剂质量不变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削减6. 室温下,向 200g 硝酸钾溶液中参加 20g 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 2g 固体未溶解,再参加 20mL 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参加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得到的肯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得到的肯定是不饱和溶液7. 以下推断

9、某一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看是否有溶质析出 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看是否有溶质析出 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连续加同种溶质,看能否连续溶解 D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连续加不同种溶质,看能否连续溶解8. 常温下,将少量生石灰参加到肯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静置后,待其恢复到室温时, 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质量不变B.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C.溶剂质量不变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削减9 、从海水中提取盐的方法主要为海水晒盐属于 结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分别混合物的阅历,也初步了解了海水 “晒盐”。但学生对海水“晒盐”的了解还不够系统,

10、也不格外清楚其的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通过试验探究和沟通争论,使其将自己对海水“晒盐” 的方法及其用途的生疏渐渐清楚、系统、深入,进而产生学习有关海水“晒盐”学问和生产学问的乐观心态。由于教学内容需要大量丰富的信息素材,让学生学会网上搜寻、查 阅资料熬炼自主学习的力量,并承受学生宠爱的网上沟通和小组争论、课堂发言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有更多地时机表现自己,开展合作学 习。教学中侧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多媒体的教学功能;(2) 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培育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力量;(3) 承受学生分组合作的形

11、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留意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4) 亲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利用已学学问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效果分析本节课在“学问与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学、学习的效果重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问为载体落实“过程与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总体效果格外好!主要是敏捷地应用了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了多样化的学习活动。1. 多媒体的应用和化学试验探究活动培育了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究力量。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增加了学生的感性生疏,展现海水“晒盐”的过程,也增加了学生的感性生疏;帮助学生加深对海水“晒盐”

12、的生疏。2. 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了沟通争论、展现沟通,全班同学乐观思考,喧闹争论,在开心的气氛中学习。角色扮演活动带来笑声的同时,也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3. 课后安排了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长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学生课下通过调查撰写小论文,扩大了学习成果。教材分析本课题从海水“晒盐”情境的入手,教材留意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协作实物照片介绍了海水“晒盐”的流程作为理解“结晶”等概念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试验方法的内容载体,表达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食盐早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在生活中已不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将粗盐提纯,目的是向学

13、生介绍分别混合物的一般方法,熬炼学生的试验操作技能并渗透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别物质的思想和方法。一、学问与技能:1. 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根本原理。2. 生疏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培育学生观看力量、思维力量、规律推理力量;学会运用调查争论等多种手段查找资料,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加工有关信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海水“晒盐”等事例,进一步生疏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进展的亲热关系。重点:海水“晒盐”流程和应用。难点:培育学生运用化学试验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力量限时作业1. 以下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阳光照耀,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

14、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响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2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到达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肯定能到达目的的是()。A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参加少量硝酸钾溶液B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参加少量硝酸钾晶体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3以下关于饱和溶液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饱和溶液肯定是浓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在肯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溶质的量肯定到达了最大值 D浓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4. 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想使一杯某温度下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5、 ,他实行的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A. 加水B不断搅拌C上升温度D加氯化铵晶体5. 常温下,将少量生石灰参加到肯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静置后,待其恢复到室温时 ,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溶液质量不变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剂质量不变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削减6. 室温下,向 200g 硝酸钾溶液中参加 20g 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 2g 固体未溶解,再参加 20mL 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参加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得到的肯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得到的肯定是不饱和溶液7. 以下推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16、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看是否有溶质析出 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看是否有溶质析出 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连续加同种溶质,看能否连续溶解 D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连续加不同种溶质,看能否连续溶解8. 常温下,将少量生石灰参加到肯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静置后,待其恢复到室温时, 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质量不变B.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C.溶剂质量不变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削减第三单元其次节海水“晒盐”19 、从海水中提取盐的方法主要为海水晒盐属于结晶教学设计的反思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亲自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乐观性,活泼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学问的全面理解

17、。同时也能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乐观的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思考、探讨、创,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承受学问的容器”,而是主动乐观的参与者,是生疏过程的探究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有人说:“才智之花是开在手指上的。”可见多动手操作,能发挥学生的思维,到达创的目的。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把一些结果登记来,而是教他参与把学问建立起来的过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更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鼓舞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学问的探究者和觉察者。粗盐的提纯,学生的兴趣是比较深厚的。本节教材内容较少,也比较简洁,主要目的是通过粗盐的提纯向学生介绍分别混合物的一般方法,熬

18、炼学生的探究操作技能。在教学中我没有急于告知学生粗盐提纯的步骤,而是通过分组争论、沟通争论结果、分组试验、沟通试验结果、学生评议,提出疑问等具体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乐观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生们发挥各自的潜能,摆出了试验结果,这是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脑所收到的成效。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过滤、蒸发等试验根本操作学问,也有了有关酸、碱、盐和溶液的学问,在此根底上来学习粗盐的提纯,通过对常见物质分别和提纯的试验学问的复习稳固,由到未知,由简洁到简单,逐步深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也是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根底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乐观动手操作试验,练习溶解、

19、过滤、蒸发等根本操作,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于工业上用化学沉淀法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内容,学生在前面尽管学习了酸碱盐的有关学问,但涉及到离子除杂的多种形式,这局部内容学习起来的难度较大,也可以视学生的学习状况而降低教学要求,将这局部内容放在本单元探究活动中进展拓展。课标分析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级主题中的水和常见的溶液二级主题中的内容和物质构成的奇特一级主题中的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二级主题的内容,这两局部内容的整合。 一、课标要求:1. 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和流程,生疏海水“晒盐”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 初步建立“混合物”分别方法的化学观念。知道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方法,能得到适合人类不同需要的物质。二、活动与探究建议: 沟通有关日常生活中有关海水“晒盐”,利用互联网或其他途径收集有关海水“晒盐”流程和用途的资料。 试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三、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海水制盐 海水的成分以及海水“晒盐”的进展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进展的现实中取材,重视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结合生活阅历或设计试验探究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并比较海水“晒盐”。在试验探究中进展小组合作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