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锦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29573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盘锦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盘锦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盘锦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盘锦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宁盘锦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景公问晏子曰:“莅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公曰:“虽有贤能,吾庸知乎?”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乎是,故不

2、知也。”公曰:“请问求贤?”对曰“观之以其游,说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释】莅: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庸:怎么,哪里。务:致力,专从事。游:交游,交结的朋友。说:评说,评论。靡曼:指言辞华丽。声:名声,声誉。荣:通“营”,迷惑。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B.策之不以其

3、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C.善为国家者何如 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D.夫上土难进而易退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1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2)题。(5分)(1)【甲】文中“千里马”喻指 ,“伯乐”喻指。【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用原文回答)。(3分)(2)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分)【参考

4、答案】8.D(都是“在朝是做官”的意思A.充足;值得。B代词,代千里马;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善于;好的方面。)9、(1)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凭着这几种情况来选拔人才,大概就可以了吧!10.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11.(1)人才 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 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2)景公:有求贤的主观愿望,虚心求教。食马者:埋没人才,摧残人。【乙文参考译文】景公问要晏子说:“治理国家和民众,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怎样行事?”晏子回答说:“任用贤人治理国家,投子有才能的人官职,就是他的办法。”景公说:“即使

5、有贤能之人,我怎么能发现呢?”晏子回答说:“贤能而隐居,怎么能算作贤人呢?您也没有致力于这方面,所以没有发现。”景公说:“请问求贤的方法是什么呢?回答说:“观察同他交游的是什么人,用他的行为来评论他的品行。君王不要以华丽的言辞来判定他的品行,不以非议判定他的品性,这样,(他)就不会故意做出某种举动来张扬名声,也不会掩盖自己的的来迷惑君王了,所以通达时看他都些什么,困顿时看他不做什么事;富有时看他向外分放什么,贫穷时看他不要什么。最贤能的人不轻易进身为官容易引退,次一等的人能轻易为官也能轻易引退,再次的人能轻易为官而不易引退。凭着这几种情况来选拔人才,大概就可以了吧!”(2020辽宁盘锦)【甲】

6、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7、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节选自二十四史屈原贾生列传)【注】秦昭王:嬴稷。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怀王:熊槐。公元前328年至公元前299年在位。屈平:屈原。内(n):通“纳”。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臣之妻私臣 私:_ (2)闻寡人之耳者 闻:_(3)怀王欲行 欲:_ (4)秦伏兵绝其后 绝:_9.【答案】(1)偏爱 (2)使听到 (3)想,想要 (4)断,断绝【解析】(1)句“私”是一个古今异义词;(2)句“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3)句“欲”和(4)句“绝”难度不大,教材中相同意思的例子不少,

8、如“欲穷其林”(桃花源记)、“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地维绝(共工头触不周山)。解答这类题,考生要立足课本,举一反三,灵活加以运用。10.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10.【答案】(1)所有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百姓,可以得到上等奖赏。(2)秦国是像虎狼一样凶暴的国家,是不能信任的,不如不去。【解析】翻译时,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译句的前后贯通。本题中,还要译准关键词“面刺”“过”“上”“虎狼”“信”“毋”。11.甲、乙两文都写到了规劝君王,齐威王采纳邹忌的劝谏取得外交成效的语句

9、是_,怀王不听取屈原的建议而导致悲惨结局的语句是_。(请用原文回答)(2分)11.【答案】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时,既要整体理解甲、乙两文的主要内容,还要扣住题干关键提示点“外交成效”和“悲惨结局”来回答。【参考译文】【乙文】当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希望与楚怀王见面,楚怀王想要去,屈原说:“秦国是像虎狼一样凶暴的国家,是不能信任的,不如不去。”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说楚怀王前去:“为什么要断绝秦王的欢心呢!”楚怀王最终去了。一进入武关,秦国埋伏的军队就断了他的后路,因而扣留了楚怀王,来要求割让土地。楚怀王很生气,不肯答应。楚怀

10、王逃跑到了赵国,赵国不肯接纳。楚怀王又返回到了秦国,最后竟然死在秦国,遗体才得以送回楚国安葬。(2017辽宁盘锦)【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称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乙】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节选自世说新语)【注】运租:运送租米。谢镇西:即谢尚,东晋人。估客:指商贩委曲:详细地。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

11、分) (1)无从致书以观 ( ) (2)弗之怠 ( ) (3)叹美不能已 ( ) (4)因此相要( )10、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称逾约 _ (2)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_11、阅读两段选文后请你说说宋濂和袁虎有哪些共同点。(2分) _【参考答案】9、(1)得到(2)懈怠 (3)停止 (4)通“邀”,邀请10、(1)(我)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1分)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1分)(2)(谢镇西)立即派人询问,(1分)(得知)竟然是袁虎在吟诵自己写的咏史诗。 (1分)11、共同点:家境贫困;嗜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爱学习;)

12、勤奋刻苦;懂得坚持。(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乙】袁虎年轻时,家里贫穷,曾经被人雇佣,载运租谷。镇西将军谢尚从船边经过,那天晚上清风刁习,明月皎洁,听到江上小洲之间的商贩船上,有吟咏诗歌的声音,很有情调;所吟诵的五言诗,又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他赞叹不绝。就派人去详细询问(事情原白),原来,是袁虎在吟咏自己作的咏史诗。谢尚于是邀请袁虎相见,对他十分赏识。(2016辽宁盘锦)【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嗟乎!

13、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节选自滕王阁序)【注】舛(chun):乖违,不顺。封:封侯。屈:这里的意思是“被贬”。窜:逃。赊(sh):远。东隅:早晨。桑榆:这里指黄昏。效:效法。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或异二者之为 为: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3)宁移白首之心 移: (4)酌贪泉而觉爽 酌: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4、)(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11、请分别找出甲、乙选文中体现作者有远大志向的句子。(2分)甲: 乙: 【参考答案】9. (1)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2)归依 (3)改变 (4)饮或渴10.(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 (2)所依赖的是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能够安于贫贱(贫困)(1分),通达的人能够知道自己的命运(1分)。(关键词语解释无误,意思相近即可)11.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或者“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参考译文】唉,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

15、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岁虽老而心犹壮,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性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走到穷途的就哭泣的行为呢!(2015辽宁盘锦)【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

16、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上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廪之积足以备凶年,其馀何用哉!”(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黄门侍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馀:是“余”的繁体

17、字。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行拂乱其所为(2)人恒过然后能改(3)比至末年(4)侈心无厌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但使仓廪之积足以备凶年,其馀何用哉!11.【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忧患意识。【甲】文中表现忧患意识、阐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乙】文中表现隋炀帝正是因为缺少忧患意识,导致国家灭亡的句子是。(用原文回答)(2分)【参考译文】【乙】皇帝对黄门侍郎(职位,可以直接翻译)王圭说:“开皇十四年(纪年,可以直接翻译)发生大旱灾,隋文帝不准赈济百姓,而是命令百姓去山东找粮食自给自足。到了隋文帝在位晚期,全国的粮食储备可以

18、满足五十年的需求。隋炀帝倚仗他的库存和财产丰足,穷奢极欲,很快就灭亡了。如果让仓库的储备可以应付灾年的需求,剩下的我就够用了。”(2014辽宁盘锦)【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9、【乙】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默然不悦。(选自颜斶说齐王)【注释】颜斶( ch):齐国隐士。柳下季:即展禽,鲁国人,又称柳下惠。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含义。(2分)(1)王之蔽甚矣( ) (2)时时

20、而间进 ( ) (3)王前为趋士( ) (4)王岔然作色日 (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 (2)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译文: 11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2分) (1))甲文邹忌劝谏齐威王的目的是 。 (2)乙文颜斶劝谏齐宣王的目的是 。12甲、乙两文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分)答: 【参考译文】齐宣王召见齐人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是人君,你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可以吗?”颜斶回答说:“我上前

21、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天下士。”宣王怒容满面,说:“是王尊贵,还是士尊贵?”颜斶回答说?:“士尊贵,王并不尊贵。”宣王说:“可有什么道理吗?”颜斶说:“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秦王下令说:“有人敢在柳下季墓地五十步内砍柴的,判以死罪,不予赦免。又下令说:有人能砍下齐王的头的,封邑万户,赐金二万两。由此看来,活王的头,还不如死士的墓。”宣王听了,一声不吭,很不高兴。(2012辽宁盘锦)【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

22、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幕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23、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注无:同“莫”。没有人,没有谁。汲汲:心情迫切、急于求得的样

24、子。版:名籍,名册。曲:邪恶。9. 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含义。(2分)(1)朝晖夕阴_(2)长烟一空_(3)萃于一官使言之_(4)而不为身谋_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_ (2)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译文:_11. 回答下列问题。(4分)(1)A. 概括甲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_。(1分)B. 概括乙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1分)(2)A. 甲文中能表现做人(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1分)B. 乙文中能表现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1分)【参考答案】9. 日光;全;聚(集),集中;谋划(打算)

25、10.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后来的人将会逐个指着他们的姓名,议论他们说:某人忠诚,某人奸诈,某人正直,某人邪恶、11. (1)A. 说明作记的缘由(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B. 写出(谏院)题名的由来和意义(2)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可);B. 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参考译文】【乙】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

26、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当谏官的人,(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把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清楚地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2011辽宁盘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