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29222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在脰,剑既在心,维子图之也。”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

2、兵摧之婴不革矣。”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教矣。”崔子遂舍之。(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注释】既:即。便。脰(du):颈。维:语气词,不译。回:转变,改变。倍:通“背”,背坂。革:改变。为:算作。算是。9.选出下列句了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A.崔杼谓晏子曰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B.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C.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D.以顺为正者 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1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得志,与

3、民由之。_(2)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明也。_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曲 刃 钩 之 直 兵 摧 之 婴 不 革 矣12. 【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2分)_13.【甲】文孟子用“_”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乙】文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告诉他晏子是“_”。(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辨析。A.不同。告诉/认为。B.不同。道义/途,路。C.相同。的确,实在。D.不同。把/按照。(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得,实现。志,志向。由,遵循。句意:得志

4、(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重点词语:劫,劫持。失,放弃。句意:用刀威逼我让我放弃自己的意志,这不是勇敢。(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这句话的意思为:用弯曲的兵器钩死我,用直的兵器刺死我,我也不改变自己的话。根据意思可断句为: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名的理解。孟子用了类比说理的方法来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在他的眼中这二人行的是“妾妇之道”,缺少自己的主见,凡事“以顺为正”。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告诉他“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教矣”,也就是他认识到了这是一个“有道之士”。答案:(1)C(2)得志(的时候)

5、,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用刀威逼我让我放弃自己的意志,这不是勇敢。(3)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4)妾妇之道(也) 有道之士(也)【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

6、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参考译文】【甲】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

7、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乙】崔杼对晏子说:“你如果改变你说的话,那么我跟你共同掌管齐国;你如果不改变你的话,戟就要扎到你的脖子,剑就要刺到你的心口,希望你考虑考虑。”晏子说:“用刀威逼我让我放弃自己的意志,这不是勇敢;用利益诱使我改变自己的话,使我背叛自己的君主,这不符合道义,用弯曲的兵器钩死我,用直的兵器刺死我,我也不改变自己的话。”崔杼将要杀死晏子,有人说:“不可以,您因为您的君主没有道义而杀了他,现在他的臣子,是有道义的人,

8、您又接着杀死臣子,这样就不可以算是施教于人了。”崔杼于是就赦免了晏子。(2021辽宁抚顺)【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人, 诚以为贤。 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魏徵对曰:“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

9、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太宗曰:“诚如卿言。”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其所任用公辈数人B必先苦其心志 莫能尽其忠节C然后能改 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D征于色 比迹于尧、舜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 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11.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12.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1)请分别从君臣两个角

10、度,概括出【乙】中魏徵认为唐太宗功业仍不及三皇五帝的原因。(2分)(2)魏徵的看法印证【甲】中“ ”一句。(1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似都可以。结合自己对虚词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A任务/任用;B都是代词,指代他;C这样/然而;D在/和。故选:B。(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

11、顺。句中重点词有:困于心,心中有困苦。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句意为: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句中重点词有:见,发现。行,亲自去做。句意为:我在读书时发现前朝帝王做过的善事,都能身体力行而不知疲倦。(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并准确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作为是划分依据。一般句首发语词需要停顿,主谓之间需要停顿,并列短语之间也需要停顿。需要结合句意和句式来判断。句意为:现在少数民族臣服,天下太平无事,的确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盛事。根据句意,句子断为: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

12、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历代的帝王刚刚即位的时候,都励精图治,勤于政务,以尧、舜为楷模,可是等到天下太平了,就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没有谁做到善终”,君主待国家太平时就骄奢放纵;“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臣子待富贵显达时就思考保全官位。魏征所说的意思是,历代帝王即位都能励精图治,有忧患意识,而一旦天下太平了,就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最终不得善终,做大臣的亦是如此。这与甲文中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观点一致。答案:(1)B(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我在读书时发现前朝帝王做过的善事,都能身体力行而不知疲倦。(3)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4

13、)君主待国家太平时就骄奢放纵;臣子待富贵显达时就思考保全官位。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点评】“之”的用法: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参考译文】【甲】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一个人常常

14、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乙】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通过读书,发现以前的君王做善事,都身体力行,不知疲倦。他们所任用的大臣,也都很贤德,然而和三皇五帝的时代相比,还是无法企及,为什么呢?”魏徵回答说:“现在少数民族臣服,天下太平无事,的确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盛事。然而,历代的帝王刚刚即位的时候,都励精图治,勤于政

15、务,以尧、舜为楷模,可是等到天下太平了,就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没有谁做到善终。至于臣子,在开始被任用时,都怀有匡扶君主、济世救民的宏愿,追慕古代良臣稷、契的风范。等到他们荣华富贵了,就开始处心积虑地盘算如何才能保住乌纱,苟全性命,没有谁能够做到尽忠职守。如果君臣双方都能不懈怠,铭记善终的道理,那么就可以无为而治,天下无忧了,这样做的话,自然可以超越古人。”唐太宗说:“正如你所说。”(2020辽宁抚顺)【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16、,可计日而待也。【乙】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休,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之曰:“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选自吕氏春秋)【注】西河:魏郡名。王错:人名。谮(zen):诬陷。岸门:地名。雪:擦拭。识:知。毕:尽,用完。西河可以王:指魏可以凭借西河成就王业。(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7、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吴起至于岸门C愿陛下亲之信之今君听谗人之议D可计日而待也魏日以削(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4)甲文中先帝“叹息痛恨于桓、灵”,乙文中吴起“望西河,泣数行而下”,请分别说明其中的原因。【甲】 。(用原文回答)【乙】 。(请概括回答)【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

18、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均为“的原因”的意思;B于:对/于:到;C之:代词,他们,指那些贤臣/之:结构助词,的;D日:日子/日:一天天;故选:A。(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悉,都。死节,能够以死报国。句意: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重点词:志,志向。若,像。句意:我私下观察您的志向,您把放弃天下看得像丢弃一只鞋子一样

19、。(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吴起治理西河之外,王错向魏武侯进谗言,武侯使人召回吴起。故句子断为: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每与臣论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根据此句回答即可。【乙】根据仆人问吴起哭泣的原因,根据吴起回答的两点内容回答即可。答案:(1)A;(2)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我私下观察您的志向,您把放弃天下看得像丢弃一只鞋子一样。(3)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

20、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4)亲小人,远贤臣 魏武侯听信谗言,使自己无法施展才能;预见西河不久会归秦国,魏国日渐削弱。【参考译文】【乙】吴起治理西河之外,王错向魏武侯进谗言,武侯使人召回吴起。吴起到了岸门,停车回望西河,泣泪数行而下。其仆人对吴起说:“我私下观察您的心意,视放弃天下若丢弃一只鞋子,今日离开西河却哭了,这是为何?”吴起擦拭着眼泪回答他说:“你不懂。君王相信我而使我尽我所能治理西河,西河可以称王。如今君王听信谗言不再相信我了,那么西河被秦国取得的日子就不远了,魏国从此削弱了。”吴起果然离开魏国入楚国。不久,西河全部归入秦国,秦国日益强大起来。(2019辽宁抚顺)【甲】于是入朝见

21、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

22、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日:“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日:“善。”乃辍城薛。 (选自战国策)【注释】城:修筑城墙。谒者:主管传达通报的小吏。亡:不。这里指(我)不怪罪你。阴:通“荫”,庇护。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A皆以美于徐公 客有于此 B闻寡人之耳者 君不闻大鱼乎C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2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鄙臣不敢以死为戏。11【甲】文中齐王强国的原因有哪些?(2分)12邹忌和齐客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劝谏的?他们共同采用了怎样的劝谏方式?(3分)【参考答案】9C【解析】A于:比在;B闻:使听说听说。C虽:均为“即使”的意思。D谓:叫作告诉。10(1)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2)我不敢用性命来开玩笑。11齐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善于纳谏;国内有善于劝谏的大臣。12邹忌是针对“王之蔽甚矣”劝谏的;齐客是针对“靖郭君将城薛”劝谏的;都是委婉劝说。【参考译文】【乙】靖郭君田婴准备在封地薛修筑城防工事,(因为会引起齐王猜疑)不少门客去谏阻他。田婴于是吩咐传达人员:“不

24、要为劝谏的门客通报。”有个门客请求谒见田婴,(他保证)说:“我只说三个字就走,多一个字,我愿意领受烹杀之刑。”田婴于是接见他。那门客小步快走到他跟前,说:“海大鱼。”然后转身就走。田婴赶忙说:“这位门客请留下来!”那门客说:“我可不敢拿性命当儿戏!”田婴说:“没有(超过三个字就受烹刑的那回事),再说下去。”客人(这才)回答道:“你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鱼网钓钩对它无能为力,摇荡而离开了水,那么蝼蚁也能随意摆布它。(以此相比,)齐国也就如同殿下的水,如果你永远拥有齐国的庇护,要了薛地有什么用呢?而你如果失去了齐国,即使将薛邑的城墙筑得跟天一样高,还是没有用啊。”田婴称赞说:“对。”于是停止了筑城

25、的事。(2018辽宁抚顺)【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人能知止,以退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炎炎论之,甘处其陋。绰绰言之,无出其右。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谭中和天,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选自小窗幽记)【注释】牖(y6u):窗户

26、。藜藿( lhu):泛指粗劣的粮食。琼玖:美玉。退:隐退。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9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1)谈笑有鸿儒_ (2)用盆为池_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11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 ( )(2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1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

27、句,并且_,读来朗朗上口。(2分)【参考答案】9(1)博学的人(2)当作,作为10(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我自己不出仕,又何言隐退呢?11B 12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用韵(押韵)【参考译文】【乙】有屋几间,有田几亩,用盆作为水池,用破瓮做窗户。墙高于肩膀,房间比斗大些。布被暖和之余,粗茶淡饭吃饱以后,吐出胸中浊气,充填宇宙。笔下写人间,辉映美玉。人能够知道停止,以退为好。可我自己不出去,有什么要退的?心中没有非分之想,脚没有走错地方,人结交朋友要有所区别,东西不无理由的接受。进而说之,甘愿处身在简陋中;往大了讲,无人能够相比。伏羲和皇帝的书,

28、未曾离手;尧和舜说的话,未曾离口。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和朋友们一同快乐。在一起吟诵自由自在的诗,喝欢欢喜喜的酒。(2017辽宁抚顺)【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南夷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增明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流此水;若必欲过,须

29、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赉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注:孟获: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起兵反叛蜀汉。南夷:古代的少数民族。国朝淳化中:宋太宗淳化年间。赉:赏赐,给予。9、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 苟全性命于乱世 李顺乱蜀B. 若必欲过,须致祭 人恒过,然后能改。C. 孟获为南夷所服 不足为外人道也D.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 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11、 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

30、别概括甲、乙选文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2分12、 甲、乙两文在叙事中饱含感情,从甲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先帝的( );阅读乙文,可知南夷对诸葛亮的( )之情。2分【参考答案】9、D10、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2)才知道南夷(对诸葛亮)真心服气,即使过了千年依然像当初一样(对他敬佩)。11、三顾茅庐,七擒孟获12、感激(忠心耿耿),敬佩。【参考译文】【乙】三国蜀汉后主刘禅时,南中地区各郡反叛,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反叛首领为当地人所佩服的孟获,和诸葛亮打了七次仗,被擒获七次,最后心悦诚服地说:“先生真是有天助之威,南中之人再也不敢反叛朝廷了。”我大宋朝太宗

31、淳化年间,李顺在蜀地反叛朝廷,招安使雷有终派遣嘉州(今四川乐山一带)士人怡显出使到南诏(今云南大理一带),到了姚州(今云南大姚),当地节度使赵公美捧着国书出来迎接,他对辛怡说:“去南诏的路上有条河叫泸水,蜀汉时武侯诸葛亮先生告诫说:如果不是进贡或征讨,就不能渡过这条河;假如一定要过,就必须祭祀,然后才可以登舟过河。现在,我已派本部将士带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摆下酒肉,请求先祭祀之后再渡河。”由此可见,南夷对诸葛亮心悦诚服,即使是千年之后也仍然和当初一样。唉,诸葛亮可以称得上是英明啊!(2016辽宁抚顺)【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32、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曹刿谓鲁庄公曰: “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庄公曰:“请从。” 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戳于君前。”管仲、鲍叔

33、进,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 【注】国:都城。封:封土为界。鲁请比关内侯以听:;鲁国请求像齐国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即做齐国的附属国。比,比照。关,国家的关隘。自承:把剑冲着自己。陛:殿或坛的台阶。 10、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又何间焉 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B、战则请从 庄公曰:“请从。”C、可以一战 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D. 必以分人 身必安乐 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4、(2)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12、从甲文可知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13、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10、D 11、(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去处理。 (2)于是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刿都怀揣着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 12、取信于民 13、目光短浅、勇敢无畏、善于纳谏。(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齐桓公攻打鲁国冒。鲁国人不敢轻率作战,离鲁国都城五十里封土为界。鲁国请求象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桓公答应了。曹翙对鲁庄公说;“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庄公说;“你说的是

35、什幺意思呢?”曹翙说:“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定广大,您自身必定安乐,这就是生而又生,若不听从我的话,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必定遭到危险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庄公说;“我愿意听从你的话。”于是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翙都怀揣着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庄公左手抓住桓公,右手抽出剑来指向自己,说:“鲁国都城本来离边境几百里。如今离边境只有五十里,反正也无法生存了。削减领土不能生存与跟你拼命同样是死,让我死在您而前。”管仲、鲍叔要上去,曹翙手接着剑站在两阶之上说。“两位君主将另作商量,谁都不许上去。”庄公说:“在汶水封土为界就可以,不然的话就请求一死。”管仲对桓公说:“是用领土保卫君主,不是用君主保卫领

36、土。您还是答应了吧!”于是终于在汶水之南封士为界,跟鲁国订立丁盟约。(2015辽宁抚顺)【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譬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粥愠曰:“方欲拳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

37、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恐吾辈亦未可保。”【注释】晁仲约:人名,地方官员。 富弼:人名,朝中官员。 醵(ju):泛指聚敛(钱财)。 手滑:任意放手行事。1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弼愠曰1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2分)A或异二者之为 或遇其叱咄 B.吾谁与归 朝而往,暮而归C郡县兵械足以战守 不足为外人道也 D未尝轻杀臣下 尝趋百里外1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1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

38、个怎样的人?(2分)【参考答案】11(1)探求;(2)生气、发怒【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这两道题都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接近,不属于特殊用法,直接翻译即可。12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A项中第一个 意为“或者”;第二个意为“有时”;B项中第一个意为“归依”,第二个意为“回家”;C项中第一个意为“充足”;第二个意为“值得”;D项中都是“曾经”的意思。13(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的翻译点为“以”字,第(2)句的翻译点为“举”、“何以整众?”,有一个特殊

39、句式倒装句。14。忧国忧民,有旷达胸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深谋远虑(或有政治才能)。【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甲段突出的是范仲淹的抱负与胸襟,乙段突出的是范仲淹的政治才干。【参考译文】宋朝时强盗张海带领大批人马快要到高邮了,知军(统理府州的军事长官)晁仲约预料无法抵御,就昭示当地富有的人,要他们捐出金钱、牛羊、酒菜去欢迎慰劳贼兵。事情传开以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反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但是当时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者防守,而且百姓的常情,只要捐出金钱食物,可以避免杀戮抢劫,一定很高兴。这种

40、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听后,接受范仲淹的意见,放过了知军。富弼生气地说:“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挠,(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范仲淹私下告诉他说:“本朝从祖宗开始,未曾轻易处死臣下。这是一种美德,怎么可以轻 易地破坏呢?假如皇上做惯这种事,将来恐怕我们的性命也不可保了。”(2014辽宁抚顺)【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乙】秦昭王闻孟尝君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将入

41、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木禺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注孟尝君:齐国的王族,姓田名文。其父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泾阳君:秦昭王的弟弟。禺:通“偶”。流子而行:把你冲走了。1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 )A、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C、今秦,虎狼之国也 策之不以其道D、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 相与步于中庭12、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42、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_(2)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_13、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2分)_14、【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苏代能成功进谏的原因是什么?(2分)_【参考答案】11、D12、(1)(邹忌)于是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2分) (2)您不是要被土偶人讥笑吗?(2分)13、苏代成功阻止孟尝君人秦。14、委婉劝谏,易于被对方接受。【参考译文】【乙】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来请求拜见孟尝君。孟尝君就准备去秦国,而宾客们都不想让他去,规劝他,他不听从。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从外面来,见到

43、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在一起谈话。木偶人说: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了。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归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不知道你会被冲到什么地方去。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执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来,您恐怕会被土偶人嘲笑吧?”孟尝君就作罢了。(2013辽宁抚顺)【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心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哉。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