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李广列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29114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将军李广列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李将军李广列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将军李广列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将军李广列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将军李广列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广既从大将军青(卫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汉武帝)诫,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气不好),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赵食其)合军

2、出东道。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合并) B、东道少回远(稍稍)C、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暗中) D、固自辞于大将军(固然)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B、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C、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D、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7、下列对“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没有

3、向大将军告辞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部。B、李广没有向大将军道谢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部。C、李广没有向大将军告辞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来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门。D、李广没有向大将军道谢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来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门。8、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卫青、右将军赵食其、前将军李广都是此次与匈奴作战的汉朝将领。B、李广二十来岁就开始与匈奴作战,所以特别想当先锋,率先战死在单于面前。C、汉武帝、大将军卫青及右将军赵食其都认为李广年龄大,不适合与单于正面作战。D、李广是一个不听将令的人,他最终没有和右将军赵食其合军。9、将下列课内文言语句翻译为现代汉

4、语。(每小题2分,共6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参考译文】李广不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卫青捉到敌兵,知道了单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有些迂回绕远,而且大军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势必不能并队行进。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

5、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那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大将军不答应他的请求,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并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李广不向大将军告辞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右将军赵食(y,义)其(j,基)合兵后从东路出发。(2019四川攀枝花)李将军列传(节选)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

6、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

7、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 ,其势不屯行 屯: ,固自辞于大将军 辞: ,军亡导 导: 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

8、项是( )(2分)A,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B,为中将军从大将军 无老壮皆为垂涕C,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且广年六十余矣D,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译: 2,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译: 25,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2分)答: 26,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2分)答: 【参考答案】22、当:抵挡;屯:驻扎;辞:不接受;导:向导(2分。每个0.5分)23、C(2分)24、李广没有辞别大将军就出

9、发,十分恼怒地到达指定的军部。(谢就部的翻译要准确,一点1分)卫青打算上书报告天子这次军队(失利)的委曲详细情况。(曲折的翻译要准确,否则扣1分)(4分。每句2分)25、李广出塞后并入右将军赵食其军中,因迷路(失道)贻误战机,愤而(含冤)自杀。(2分。要点:并入军中,迷路(失道),愤而(含冤)自杀)26、谚语意思: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比喻为事业默默奉献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被人们广为称颂。(1分)人物列举:如教师等。(1分)【参考译文】李广不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卫青捉到敌兵,知道了单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

10、有些迂回绕远,而且大军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势必不能并队行进。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那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大将军不答应他的请求,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并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李广不向大将军

11、告辞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右将军赵食(y,义)其(j,基)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了,卫青没有战果只好回兵。大将军向南行渡过沙漠,遇到了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

12、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

13、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2009湖北咸宁)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

14、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节选自史记 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络:用绳子编的网兜。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行十余里,广佯死(佯:假装)B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带领)D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陈:通“阵”,阵地)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

15、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B李广爱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1)鞭马南驰数十里。译文:(2)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译文:【参考答案】9.B 10.A 11.D12.(1)(李广)用鞭子打马向南飞驰几十里。(2)(李广)估计射不中就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着弓弦之声倒地。【参考译文】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

16、。四年以后,李广被任为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生擒了李广。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病情加重,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用鞭子打马向南飞驰几十里。匈奴出动追捕的骑兵几百名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

17、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他善于射箭也是天赋。即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也没人能赶上他。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专门以射箭为消遣。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着弓弦之声倒地。(2017湖北黄石)【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18、”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节选自史记)【乙】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节选自史记)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A军士吏被甲:被: B.居无何 居: C吾欲

19、入劳军 劳: D广不尝食 尝: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 B不闻天子之诏C介冑之士不拜 D乏绝之处见水10.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怡当的一项是A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李广被誉为“飞将军”,后成为典故,“七绝圣手”王昌龄就写有“但使龙城飞将在”。C、“揖” “拜”为古代礼仪,周亚夫身在军营对皇帝只“揖”不“拜”,可见其刚正不阿。D后世将李广作为善射之人的代称,梁山好汉燕青就是因箭术高超而得名“小李广”。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3分)译: (2)广廉,得赏赐辄分

20、其魔下。(3分)译: 【参考答案】8 A被:同 “披”,穿着 B.居:居住C劳:慰问。 D. 尝:曾经9 A(A中“之”是“往、到”之意,其余“之”则是“的”之意)10. D(“花荣”人称 “小李广”。)11 (1)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 (2)只要得到赏赐就会与部下一同分享。 【参考译文】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的方法是

21、,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着弓弦之声倒地。 (2019湖南永州)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dlu骷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排泄小便)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箭头)饮羽(指箭竿上的羽毛正好露在外面)。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竿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杨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 刘

22、歆西京杂记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及居右北平射虎( ) 铸铜象其形为溲器( ) 退而更射 ( ) 余尝以问扬子云(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于: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B为:铸铜象其形为溲器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C之:示厌辱之也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D以:余尝以问扬子云。 咨臣以当事之时。(出师表)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 24与“至诚则金石为开”这句话相关的成语是 (2分)25李广两次射石,结果大不相同,杨子云的解释显然不够科

23、学,请你对这一现象作科学的解释。其中隐含着什么道理?(4分) 【参考答案】21.等到 模仿,模拟 再,又 曾经(每个1分,共4分)22.D(3分)23.李广就再次射石,但终究不能再射入石头了。一箭就将老虎射死,李广用老虎的头骨做枕头,用来显示他的勇猛。(2分)2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分)25. 李广开始误把石头当成老虎,由于关系到生死,体内的潜能全部被激发出来,所以他能把箭射入石头中,待到他弄清那只是一块石头而不是老虎后,心态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用力,但射出的箭不能穿石了。道理:激发出潜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4分,原因2分,道理2分)【参考译文】【甲】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

24、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没入其中,近看才发现是石头。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去射。李广在右北平时也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他,李广最终也射杀了老虎。【乙】李广和子弟们有一次在冥山的北面打猎,发现一只老虎爬在草丛里,李广拉弓射虎,一箭就将老虎射死李广用老虎的头骨做枕头,用来显示他的武勇并将自己的便器用铜铸造成老虎的形状,用来表示老虎不过如此(被自己一箭射死)后来,李广他们再次在冥山南面打猎,又发现一只老虎负在地上,李广再次拉弓射虎,箭矢的尾羽都射进去了他们大着胆走进去细看,发现原先以为的卧虎竟是石头,

25、李广见箭射入石头,于是乎试射了几箭,箭头都射钝了,石头也没有射入我曾经将这件事告诉杨子云,杨子云说:”金石也畏惧做事诚恳的人啊!”(2008江苏海门)【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广之百骑皆大

26、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10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之数岁(年) B因复更射之(重新)C广之将兵(将军) D上山阵(布阵)11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发即应弦而倒泉香而酒洌 C汉之飞将军杀之以应陈涉D以坚其意其如土石何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

27、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因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 B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C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D一次,与强敌狭路相逢,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13翻译下列句子。(8分)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2分)(上文【乙】)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3分)(上文【乙】)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分)(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答案】10、C 11、A 12、B 1

28、3翻译(8分)李广的一百骑兵都非常恐慌,想策马往回跑。(走:跑或逃跑,1分,文意通顺1分) 那些敌人以为我们要逃跑,现在(我们)都解鞍来表示不逃跑,用这种方式使他们坚信我们的诱敌意图。(以为,认为或以为,1分;坚:使坚定,1分;文意通顺1分)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1分;闲:清闲,闲情逸致,悠闲,学生其他说法酌情处理,1分;文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甲】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李广驻扎在右北平,匈奴人听说,给他起别号叫“汉之飞将军”,躲避李广多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没入其中

29、,近看才发现是石头。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头里。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着弓弦之声倒地。【乙】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

30、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2018四川乐山)【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

31、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

32、遂不敢击。【注释】即:如果。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1)广家世世受射 (2)因复更射之 (3)吾去大军数十里 (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15结合所学过的课文李广中的语句“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画线句中“陈”的意思并加以解释。(2分)16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17从甲文的文字来看,李广不仅关爱士卒,而且武艺高强,精于;从乙文的文字来看,他还具有的性格特点。(2分)18乙文的叙事具体而生动,甲文也有表现这样特点

33、的文字,请在文中用直线画出来。(2分)【参考答案】14(4分)传授 它,代石 距离 跑(每空1分) 15(2分)“阵”的通假字,是布阵的意思。16(4分)(1)(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2)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呢?(每句2分。以小句为单位,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17(2分)射术(射箭) 机智勇敢(每空1分,第二处必须答出“机智”或体现有智谋、有胆识的意思)18(2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参考译文】【甲】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

34、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于是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李广身材高大,臂膀象猿一样,他的善射也是天赋。虽然子孙或别人向他学,但谁也不能赶上他。李广口舌笨拙很少说话,与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阵势,饮酒专以射箭作游戏。他射箭的办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乙】远远

35、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

36、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2005年天津中考试题)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注镞:箭头。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广亦竟射杀之广之将兵(2) 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3)【参考答案】(1)终于/率领(2)武艺高强,能将箭头射

37、入石头之中。勇敢,敢于射杀老虎。廉洁,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也不讨论关于家产的事情。慷慨,将得到的赏赐分发给手下。体恤部下,在部下士兵没有喝足吃饱的情况下,李广不喝不吃。解析: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没入其中,近看才发现是石头。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去射。李广在右北平时也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他,李广最终也射杀了老虎。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2020广

38、东广州)【甲】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乙】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

39、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注释】猨:同“猿”。陈:阵。射阔狭:射中窄的行列为胜,射中宽的行列为负。竟:一直 乏绝:指断粮缺水。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故所向克捷( ) 撼岳家军难(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 广之将兵(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卒夜宿; 卒辇而致之。B.亲为调药; 专以射为戏。C.张俊尝问用兵之术; 尝射于家囿。D.其善射亦天性也; 称善者久之。7.翻译下面句子。(4分)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译文: 随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40、译文: 8.岳飞和李光对待下属的态度有何共同之处?请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答: 9.阅读下面材料,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3分)材料一: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选自岳飞满江红)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评价岳飞:“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参考答案】5.所以 动,动摇就 带领6.C7(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即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也没人能赶上他。8.示例: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注重奖赏、关爱士兵。岳飞将皇上的赏赐犒劳都分给将士,并亲

41、自为生病的士兵调药;李广也是每次得到赏赐都分给他的部下,在断粮缺水时总是先为士兵着想。9.示例:“精忠报国”是岳飞一生的追求,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励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努力读书,将来报效国家。【参考译文】【甲】每当军队休整,岳飞就督促将士爬斜坡、跳壕沟,都让他们穿着很重的铠甲来练习。士兵只要夺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绳绑草料,就立刻斩首示众。士兵夜里宿营,老百姓开门表示愿意接纳,可是没有敢擅入的。岳家军号称“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为他调药。将士远征,岳飞的妻子去他们的家慰问,有战死的,为他流泪痛苦并且抚育他的孤

42、儿。朝廷有赏赐犒劳,都分给手下官兵,一丝一毫也不占有。 (岳飞)擅长用少数人攻击很多人。(他)想要有所举动的时候,就全部招集各个统制来一起谋划,决定了计谋以后再战斗,所以只有胜利没有失败。他突然遇到敌人的时候,就按兵不动。所以敌人说他们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曾经问(他)用兵之术,(他)说:“仁义、智慧、信心、勇气、严格,缺少一样都不可以。”【乙】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他善于射箭也是天赋,即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也没人能赶上他。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近水;士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