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卷耳诗经,卷耳的意思,卷耳赏析.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327808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耳,卷耳诗经,卷耳的意思,卷耳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卷耳,卷耳诗经,卷耳的意思,卷耳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卷耳,卷耳诗经,卷耳的意思,卷耳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耳,卷耳诗经,卷耳的意思,卷耳赏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卷耳,卷耳诗经,卷耳的意思,卷耳赏析篇1:卷耳 卷耳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解释 葛:葛藤,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纤维可以用来织布。覃(tan):长。 施(yi):蔓延。中谷:谷中。 维:语气助词,没有实义。萋萋:茂盛的样子。黄鸟:黄鹂。于: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喈喈(jie):鸟儿鸣叫的声音。 莫莫:茂密的样子。 刈(yi):用刀割。濩:煮。 絺:细葛纤维织成的布。纟谷:粗葛纤维织成的布。 服:穿着。无肄(yi):心里不厌弃。 言:

2、语气助词,无实义。师氏:管女奴的老妈子。 归:指回娘家。 薄: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污(wu):洗去污垢。私:内衣。 浣(huan):洗涤。 害(he):曷,何,什么。否:不。 归宁:指回娘家。 译文 葛草长得长又长, 漫山遍谷都有它, 藤叶茂密又繁盛。 黄鹂上下在飞翔, 飞落栖息灌木上, 鸣叫婉转声清丽。 葛草长得长又长, 漫山遍谷都有它, 藤叶茂密又繁盛。 割藤蒸煮织麻忙, 织细布啊织粗布, 做衣穿着不厌弃。 告诉管家心理话, 说我心想回娘家。 快把内衣洗干净。 洗和不洗分清楚, 回娘家去看父母。 篇2:诗经卷耳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

3、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译文 采了又采卷耳菜,采来采去不满筐。 叹息想念远行人,竹筐放在大路旁。 登上高高的石山,我的马儿已困倦。 我且斟满铜酒杯,让我不再长思念。 登上高高的山岗,我的马儿多踉跄。 我且斟满斗酒杯,但愿从此不忧伤。 登上高高的山头,我的马儿已难行。 我的仆人疲困不堪了,多么忧伤啊。 篇3:卷耳诗经赏析 卷 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

4、仆痡矣,云何吁矣。 词解: 采采:不停地采。巻耳:即苍耳,嫩苗可食用,子可入药。 盈:满的意思。顷筐:浅口小筐子。寘(zh音如致):同“置”,放,搁置。 周行(h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路。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 崔嵬:山高不平。虺隤(hu tu音如灰颓):疲极而病。 姑:姑且。酌:斟酒。 金罍(li音如雷):金罍,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兕觥(s gng音如四工):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永伤:长久思念。 砠(j音如居):有土的石山,或

5、谓山中险阻之地。 瘏(t音如图):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痡(p音如扑):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吁(x音如虚):忧伤而叹。 现代诗译: 采了又采的巻耳菜,半天也采不满一小筐 思念远方的情郎,索性把筐儿丢路旁 翻山越岭眺远方,累的马儿廋又黄 独自斟满一杯酒,饮尽忧伤长又长 我再攀越上高岗,哪怕马童行路忙,哪怕马儿已受伤 奈何我愁丝缠心上 篇4:卷耳诗经赏析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寘 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

6、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解释 采采:采了又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盈:满。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一说斜口筐。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怀:怀想。 寘(zh):同“置”,放,搁置。周行(h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7、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i):山高不平。 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虺隤(hu tu):疲极而病。 姑:姑且。酌:斟酒。金罍(li):金罍,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维:发语词,无实义。永怀:长久思念。 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兕觥(s gng):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永伤:长久思念。 砠(j):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瘏(t):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痡(p):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云:

8、语助词,无实义。云何:奈何,奈之何。吁(x):忧伤而叹。 赏析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儿和中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出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认识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

9、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召南行露周南葛覃周南汉广周南汝坟等诗中都有此

10、类手法。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

11、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卷耳为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徐陵关山月、张仲素春归思、杜甫月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多多少少体现了与卷耳一脉相承的意味。 篇5:卷

12、耳,卷耳诗经,卷耳的意思,卷耳赏析 卷耳,卷耳诗经,卷耳的意思,卷耳赏析 -诗词大全 卷耳 作者:诗经朝代:先秦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1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P2。 我姑酌彼金3,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4矣,我马5矣。 我仆j6矣,云何吁矣! 篇6:卷耳诗经的诗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篇7:卷耳诗经的诗 采采

13、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1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2。 我姑酌彼金罍3,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4矣,我马瘏5矣。 我仆痡6矣,云何吁矣! 作品赏析 : 卷耳:野菜名,嫩苗可当菜吃 1:同置 陟:登高。2:虺隤:音灰颓,疲惫 3:酒尊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兕觥:音四公,制的大酒杯 4: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 5:音途,疲病。 6:音扑,疲病。 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 - 1.采采:毛传作采摘解, 朱熹 诗集传云:“非一采也。”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

14、貌”。卷耳:又名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枣核形,上有钩刺,名“苍耳子”,可做药用。嫩苗可食。 2.顷筐:浅而易盈的竹筐。一说斜口筐。 3.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 4.寘(zh至):搁置。周行(hn 杭):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5.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i 违):山高不平。 6.虺隤(hu tu灰颓):疲极而病。 7.姑:姑且。罍(li 雷):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8.永怀:长久思念。 9.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10.兕觥(s n 四公):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11.永伤:长久思念。 12.砠(j 居):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

15、之地。 13.瘏(t 途):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14.痡(p 扑):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15.云:语助词。云何:奈何,奈之何。吁(x 虚):忧愁。 题解:采摘卷耳的女子,怀念离家亲人,设想他途中种种困顿情况,以寄离思。 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 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 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 马儿足疲神颓丧。 且先斟满金壶酒, 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 马儿腿软已迷茫。 且先斟满大杯酒, 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 马儿累坏倒一旁, 仆人精疲力又竭, 无奈愁思聚心上! 篇8:诗经卷耳的解读 诗经卷耳的解读 原文: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

16、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聩。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先通义。第一句:“采采卷耳”,“采采”两字叠加,说明采之多矣(卷耳是一种植物);“不盈倾筐”,“盈”是盈满,不盈,就是还没有装满筐;“嗟我怀人”,就不必多说了,怀念心中的人吧;“置彼周行”,“置”是把筐放到哪了呢,放在“周行”,就是道路旁。 这句有个借鉴的地方,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这里描写了一种人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一个动作的表象,就是采摘卷耳的时候,由于怀想着心中的人,想到伤心处,不仅长叹了口气,把手中的筐也放到了道路旁。这个细

17、腻的心理刻画,通过一个动作的表达,把诗中的主人公由于怀思心切,而连卷耳也没心思再采了。 第二句:“陟彼崔嵬”,“陟”就是登上的意思,“崔嵬”,就是山头有石头的土山;“我马虺聩”,“虺聩”,就是腿软而无力的状态,“我姑酌彼金罍”,“姑”就是姑且,“酌”就是喝了,“金罍”,一种酒器,那么喝酒为了什么呢?下句说:“维以不永怀”,“维”,就是为了维持不再怀思心上的人一种方法而喝酒,能不能达到以酒解千愁呢,看下文。 第三句:“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这一句跟第二句语言结构非常类似,这就是写诗的一个特点,语法结构以相同、类似的形式出现,与音乐上的重复一个主旋律相似,但虽然是重复,也

18、有不同之处,即,“崔嵬”对“高冈”、“虺聩”对“玄黄”、“金罍”对“兕觥”、“永怀”对“永伤”。不仅如此,更具艺术特色的是,还有递进之势,关键点是对于的马的描写,开始是马的虺聩,即,腿软而无力,进而是“玄黄”,即,马之毛色由“黑”转而因疲老而变为“黄”色,就象人的头发由黑变成苍白一样,是由于老了,说马也是如此,其实是影射了诗中主人公忧思的更加沉重,这种重复加递进的手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那么前二段已经重复了,结尾的最后一段就不能再跟着重复了,那样就完全抹杀了前二段的艺术特色,所以结尾怎么来呢,连用了四个带“矣”的句子,即,1、陟彼砠矣,2、我马瘏矣,3、我仆痡矣,4、云何吁矣。这是非常完美的结

19、尾艺术手法,这里的几个字需要通义一下,“砠”是上面盖土的石山;“瘏”是马病而不能行走;“痡”是仆人由于疲惫不堪而跌倒;“吁”是诗中主人公由于怀思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整观这首诗,先铺垫背景,再交代怀思,然而重复主旋律二次,最后以情思而造成的最终结果,即带“矣”字的四种表象结束。整首诗围绕一个“怀思”之情而展开,采用递进的手法来突出主题,以结尾的“吁”字,长叹之声,而缓解诗中主人公胸中的郁闷之气,来完结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恰当贴切。 篇9:诗经原文赏析之卷耳 诗经原文赏析之卷耳 语言文字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语言和文字。它独特的音、形及拼法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此,我们从小就要用心去学好我们自己的文化课

20、。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篇诗经原文赏析之卷耳吧! 卷耳解释及译文 作者:佚名 解释 (1)采采两句:采采,不断的采;另一说,采采,茂盛貌。卷耳,即苓耳。形如鼠耳,叶青白色,白华细茎,蔓生。可食,但滑而少味。盈,满。顷筐,浅筐。这两句说,虽不断地采着卷耳,但仍不能采满一浅筐;以形容其忧思之深。 (2)寘,同“置”。周行,周的行列。行,疑指军行。这句说,我所怀念的人,被置于周的军队中。一说,周行,大路;彼,指顷筐;寘彼周行,把顷筐放在大路边。 (3)陟,攀登。崔嵬,毛传说是覆盖着石子的土山。尔雅则说是覆盖着泥土的石山。 (4)我,妇人相像中的丈夫自我。虺隤(hutu),马疲劳生病。 (5)姑,姑且。

21、金罍(lei,二声),青铜酒器,比酒尊大;是青铜时代贵族所用的器物。又,说文引此句作“我沽酌彼金罍”,则为满酌金罍之意。同书:“秦人以市买多得为沽。” (6)永,长久。怀,思念。这句写征人藉饮酒来排除自己对家里的怀念。 (7)玄黄,疾病的通称。 (8)兕(si,四声)觥(gong,一声),兕牛角制成的洒器。兕,类似犀牛的野牛,一角,青色。 (9)永伤,犹永怀。伤亦思之意。 (10)砠(ju,一声),毛传说是覆盖着泥土的石山,尔雅说是覆盖着石子的土山。 (11)瘏(tu,二声),病。此处作动词用,为患病之意。 (12)痡(pu,一声),疲困不堪。 (13)云何吁(xu,一声)矣,多么忧伤。云,语词。吁,忧。 译文 采了又采卷耳菜,采来采去不满筐。 叹息想念远行人,竹筐放在大路旁。 登上高高的石山,我的马儿已困倦。 我且斟满铜酒杯,让我不再长思念。 登上高高的山岗,我的马儿多踉跄。 我且斟满斗酒杯,但愿从此不忧伤。 登上高高的山头,我的马儿已难行。 我的仆人疲困不堪了,多么忧伤啊。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