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21234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语 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说明:(1) 本卷共四大题,22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参与建构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

2、,有“米”“稻”“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汉字的衍生和分类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类”。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

3、,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

4、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纵横相交的十字路口,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

5、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比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摘编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人们意识中的世界是由语言文字建构的,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B. 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蘗,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C. 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类名,如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

6、这类抽象意义的字。D. 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汉字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归类。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论述了从象形的汉字中看中国古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这一观点,从汉字、汉字的衍生和分类、汉语的句式等方面展开论述。B. 古代汉字中的“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为古代中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观点提供了例证。C. 文章第三段论述了汉字是以象形“初文”为根衍生的,人们一看到以“初文”为义符、以类相从的字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D. “役”字原不从“彳”,后以“彳”为

7、义符,人们才觉得从役与在路上奔波有关,这证明了汉字不一定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字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的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B. 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这使汉字有了强烈的象形性;汉字的象形性又反过来使中国人的思想缺乏运算、推理、判断等活动。C. 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意思时,无需严密的句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D. 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理解古人的生活重心和兴趣,感知其思维方式和知识观念,具有重要的思想史

8、意义,应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貂皮大衣马克吐温收到通知接受遗产的信后,阿曼达的快乐简直无以形容。她是多么希望她的丈夫还在世,这样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馈赠安享老来福了。她并不那么穷,凭她的工作所得,她也生活得不错。然而,她并不满足于 25 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那些她过去根本无力问津的东西。阿曼达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令她暴富的信。那可是一大笔钱,远远超出了她的期望。而今她所面对的问题是:怎么花这么多的钱呢?当然消费方法成千上万,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答案早已存在:一件貂皮大衣。她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件

9、貂皮大衣。一旦决定,她马上走进一家皮草行,在那里看遍了所有的貂皮大衣,尔后选出了她最喜欢的一件。“您穿正合适,夫人。” 当然了,那还用说,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贵 ,并向每一个人示善。她随便地数出了钱,傲慢地付清了账。 正是早春二月,其后的十余天里,貂皮大衣令阿曼达尽领了风骚。生平第一次,她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和快乐。每晚就寝前,她都要仔细端详它,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它。所以,她真害怕这心爱之物会被盗去。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在家待着时她就放心,她的貂皮大衣不会遭遇不测。出门时她也不怕,她可以穿着它。尽管如此,也烦恼频生:要弄脏大衣可太容易了。 天气日渐转暖,

10、阿曼达的烦恼也与日俱增。她不能穿貂皮大衣出门的季节来得太快了。四月的第三周,她突然发现世间万物中,她最恨的莫过于夏天了。在绝望中,她眼见夏天逼近,尽管她的绝大多数朋友都厌恶漫长的冬季,翘盼晴暖的天气。夏天最终来到了。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被迫只得待在家里与大衣为伍。她偶尔出去一趟, 把大衣留在家里,却又惶惶然不知所措。后来,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她跑出去,跳上出租车,直奔皮草行。 “我想退了它,”她说,“你们看,它还跟新的一样。” 可是店主告诉她,由于貂皮跌价了,所以她只能得回原价的五分之一。阿曼达的心凉了。 “真抱歉未能满足您的要求,夫人,”店主说,“再见。” 打那以

11、后,阿曼达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除去这个大包袱。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无法卖掉它,但她可以遗失它,不是吗?大衣是保了险的。如果她成功地丢了它,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百分之百的赔偿。要“遗失”一件貂皮大衣也绝非阿曼达所想的那般容易,但是她还是成功了。她坐上出租车,在闹市区下了车,并将大衣弃置在后座上,仿佛她真的忘了似的。然后她徒步回家,又变成了自由人。一到家,她马上写信向保险公司索赔。十天后,她去了保险公司。“我们已收到了您的信。一切都安排好了。”“你要记住,保险政策第十五条给予我们以赔偿实物的选择权。我们正准备这样做。”“什么!”“很简单,您只能再选一件貂皮大衣。我们会付钱的。” 她乞求,

12、她哀号,可都无济无事。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这篇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顺叙的叙述顺序,使得情节的展开紧凑而有条理,这也便于读者接受理解。B. 小说以“貂皮大衣”作为标题,点明了小说写作的主要内容,文中所展现的“拜金主义”思想也在 其映衬下变得形象可感。C. 阿曼达由一个自食其力、生活俭朴的人变成一个贪图享乐、虚荣至极的人,都是由于那一笔意外的遗产所得,这也反映出金钱是万恶之源的主题思想。D. 小说最后划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阿曼达作茧自缚的处境,同时也一语双关,道出了人被物所奴役囚

13、禁的社会现象。5. 小说主人公阿曼达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6. 小说的结局独具匠心,请结合原文加以探究。(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从公安部交管局召开的全国视频会获悉,今年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治理,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和9.3%。公安部数据显示近3年来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约9成是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为进一步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创新管理举措

14、。各地要安排民警、辅警在行人过街流量大和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处执勤,适时组织执法小分队加强重点路段、路口整治,加大现场查纠力度。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要对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及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交通信号设施有效、科学、规范。公安交管部门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同参与,如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驾驶人带头遵守让行规定;会同文明办、团委等部门,动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和体验活动等。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斑马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治理,牵

15、引城市交通秩序整体提升,带动市民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整体提升。(摘编自新华社今年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伤亡的事故同比下降,有删改)材料二:从长沙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辖区分布情况来看,岳麓区、雨花区、开福区事故数量最多,占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数的80%。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高发时段为夜间1824时;雨花区则为上午612时居多,其余时段分布较为平均。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分布情况来看,除天心区外,其他区域,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涉及行人

16、事故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长沙市交通事故统计图起/人数占比(%)总起数 受伤人数 死亡人数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60- 50- 40- 30- 20- 100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上折线:涉及行人事故占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比下折线: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占涉及行人事故比50177411651842330.2015.334.2628.1512.515.82(摘编自红网综合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上的安全”有多重要,有删改)材料三:江苏宿迁是一个地处苏北,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的地级市。然而,交通治理工作却走在了全国前列,甚至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17、,私家车礼让率高达90%以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摘编自萍乡文明网礼让斑马线不应“公”“私”有别,有删改)材料四:礼让斑马线的本意是深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让人人都可以享受秩序交通带来的好处。我们不该单单纠结于目前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应从自身做起,遵守秩序。对于交警来说,应对如何礼让行人有权威解读:对于司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对于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斑马线的文明需要保证司机

18、与行人之间的平衡。对司机的违法行为坚决惩戒,同时对于行人的违法行为也绝不姑息。只有建立起车与人共同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心中都有了“火线”,才能真正实现斑马线文明。(摘编自胶东在线礼让斑马线彰显城市文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第一段引用公安部交管局会议提供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现象的治理效果明显。B材料二介绍了长沙市发生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并分别从辖区、时间和受害人年龄三方面介绍了这些事故的分布情况。C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是江苏宿迁交通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严管重罚是该地区交通管

19、理的主要手段。D.根据材料四可知,礼让斑马线的真正实现需要设定规矩并人人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A.从材料一看,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多数是机动车的责任,说明要实现斑马线文明,应重点解决司机违规问题。B根据材料二统计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沙市发生的涉及行人事故中,死亡人数超过受伤人数的三分之一。C在涉及行人事故占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比率和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占涉及行人事故比率中,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D.根据材料二中提供的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岳麓区与开福区在夜间18 -

20、24时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50岁以上行人造成的事故率应该较高。E.虽然四则材料针对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现象各有侧重点,但是材料一、四侧重介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而材料二、三却侧重分析事故原因。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礼让斑马线”这个问题上交管部门和司机、行人应有的做法。 (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铭,御史。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隆庆元年,巡抚畿辅。冬,寇大入永平,疏请蠲被掠地徭赋,且言:“比年罚行于文臣而废于武弁,及于主帅而略于偏裨,请饬法以振国威。”俱报可。已,劾蓟督

21、刘焘、巡抚耿随卿观望,寇退则断死者报首功,又夺辽东将士棒槌崖战绩,帝敕焘、随卿还籍听勘。诏遣中官李祐督苏、杭织造。杰言:“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一之政。且内臣专恣,有司剥下奉之,损圣德非小。”帝终不听。驾幸南海子,命京营诸军尽从。徐阶、杨博等谏,不听,杰复争之,卒不从。刑部侍郎洪朝选以拾遗罢,上疏自辨,杰等劾其违制,遂削职。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以督诸将击敌,录一子官。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督抚诸臣庇之,杰独不与比。帝谓成梁前功皆由巡按勘报

22、,卒置成梁等不问,而心以杰为不欺。旋就进右副都御史。日本陷朝鲜,朝鲜王避难将入辽,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召理戎政,进右都御史。日本封贡议起,杰曰:“平秀吉罪不胜诛,顾加以爵命,荒外闻之,谓中朝无人。”议不合,徙南京户部尚书。移疾归。起南京工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卒官。赠太子少保。(节选自明史郝杰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B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

23、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C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D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人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设置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抚谕等事。B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指京都附近的地区。C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辞官的委婉说法。相同的说法还有“移病”“告病”。D赠: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只用于帝王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评定

24、相应的称号,是为“赠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郝杰爱护百姓,敢于为民请命。贼寇入侵永平,他上书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并得到了皇帝的应允。B郝杰正直耿介,弹劾有罪之人。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消极抗敌,贪取功劳,郝杰上书弹劾,使二者受到应有的惩处。C郝杰屡有谏言,但不为皇帝采纳。他认为恢复织造,是前后不一的政令;他反对皇帝命京营各军护驾至南海子,但都未被听从。D郝杰对待邻国,态度迥然不同。对避难的朝鲜王,郝杰建议朝廷善待他;对日本想要受封和朝贡的请求,他则认为应该拒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

25、,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5分)(2)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范成大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太城:成都。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

26、出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C第五、六句写诗人的高兴及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15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2)赤壁赋中描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3)在师说中,韩愈指出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其原因是“ ,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快速地游动,非常活跃

27、的语句是:“ ,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情况。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 ,蜿蜒腾越于一碧万顷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 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

28、”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29、是( )(3分)A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B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C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D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18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B 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C 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D 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

30、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宛若蛟龙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副其实B 翩若惊鸿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不虚传C 宛若蛟龙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副其实D 翩若惊鸿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不虚传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惊蛰是农历二十四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_。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_,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

31、度大,_,“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提供材料群 众群 众服务中心受理群 众代办件群 众协办件群 众即办件群 众协办原因群 众代办承诺群 众即收即办群 众结果反馈群 众汇总上报群 众21下面是某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某中学团委决定举办以“是思想改变生活,还是科技改变生活?”为议题的辩论赛,主办方给出以下关键词:孔孟之道、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寂静的春天、平凡的世界、三体、杂交水稻、基因科学、乡村振

32、兴、智能手机、互联网、电商。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对现代生活最具影响力的关键词,明确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参考答案1. B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中“人们意识中的世界是由语言文字建构的”与原文“参与建构”意思不一致。C项表意绝对,以偏概全,“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类名”不当。根据第三段“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两处文句可知,“木”便是表抽象意思

33、的总的类名。D项曲解原文,改动了逻辑关系,“进而引申出再引申出”不当。原文所说的几种引申情况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非选项所说的一脉串连式的关系。所以选B项。2. D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推理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这证明了汉字不一定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不当。应该是证明了“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所以选D项。3. B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使中国人的思想缺乏运算、推理、判断等活动”理解有误。原文只是说中国人“思维中的运算、推理、

34、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并不表明“中国人的思想缺乏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以选B项。4.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C项,“金钱是万恶之源”并非是本文的主题,本文所表现的是对于人性虚荣和贪婪的批判。故选C。 5. (1)阿曼达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奢华,最终被奢华(或财富)所累的女性的形象。她不满足俭朴的生活,对奢侈品梦寐以求,拥有之后觉得幸福快乐,最后又被奢

35、侈品带来的现实的烦恼搞得焦头烂额;(2)阿曼达虚伪贪婪,她想要以欺骗的方式获得全额赔偿,最后千方百计最终无法实现其获赔全款的如意算盘,还是落了一个无法摆脱的下场。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如从“她并不满足于25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贵”“傲慢”“阿曼达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除去这个大包袱”里,我们可

36、以看出她的爱虚荣,而又为财富所累。 6. 在情节上,阿曼达仍获赔一件貂皮大衣作为结局暗合了上文“貂皮降价”的伏笔, 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2)在人物形象上,阿曼达最后的“爆发”,进一步凸显了她为 物所累,无法摆脱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3)在主题上,阿曼达最终无法实现 其获赔全款的如意算盘,并且以近乎荒诞的结局收尾,深刻地讽刺了如阿曼达一类爱慕奢华却又虚伪贪婪之人,批判了当时社会 “物欲最大化”腐朽思想。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的内容是文章的结尾的作用,文章的结尾,属于情节的内容,小说的结尾主要有自然结尾,或意外结尾,

37、此题属于后者,效果是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然后注意分析和人物以及主旨的关系,人物的特征是她为物所累,无法摆脱的形象。主旨是批判了当时社会“物欲最大化”腐朽思想。从这几点分析即可。本篇小说以阿曼达仍获赔一件貂皮大衣作为结局,在结构上暗合了上文“貂皮降价”的伏笔;使得小说人物阿曼达的形象更加丰满,进一步凸显了她为物所累,无法摆脱的形象;在小说主题上来看,深刻地讽刺了如阿曼达一类爱慕奢华却又虚伪贪婪之人,批判了当时社会“物欲最大化”腐朽思想。【点睛】情节的作用(含情节的安排)小说情节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

38、如创造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等。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7B(从三方面介绍的是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分布情况,不是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分布情况)8AB (C下折线显示未超过;D不能简单合并时间和年龄两方面信息得出这一结论;E材料二侧重从长沙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数据分析得出斑马线上的安全很重要的结论,而材料三则侧重说明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严管重罚的效果)9交管部门:创新管理举措,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司机行人:了解政策,遵守交规。10C11D“赠谥”亦可以用于臣子。五人墓碑

39、记“赠谥美显,荣于身后”。12B听勘,意为听候勘问、审讯,以判定是否有罪,并非惩处。13(1)(郝杰)因为曾经评论高拱没有辅政大臣之才,被高拱嫉恨。等到高拱第二次被召回,郝杰就请求赶快离开朝廷。(“宰辅器”、“为所”句式、“再”各1分,大意2分,共5分)(2)郝杰请求在境外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朝鲜王),并且接济他的随从、卫士,皇帝回复可以。(“善地”、“处”、“周给”、“报可”各1分,大意1分,共5分)14C“莫相思”是“不要挂念我”15这一联,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2分)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2分)表达诗人对成都人们的真诚而

40、美好的祝愿。(2分)(“流渠汤汤声满野”是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今年醉饱鸡豚社”是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情景。也可把这两句都当成诗人的想象,对田野情景和未来丰收景象的想象。这虚写之景是诗人的美好祝愿。)16.(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4)俶(ch)尔远逝 往来翕忽 (5)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17.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

41、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本题画线句子中“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搭配不当,“揭示了新结构方案”谓语和宾语不搭配,可改为“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B项修改正确。A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C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提出了方案”。D项,“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改为“揭示了机理,提出了方案”;“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

42、构方案”。故此题答案为B项。18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从上文来看,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巨龙”,也就港珠澳大桥,A项、B项、D项的主语都是“小岛”,C项的主语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所以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来看,A项、B项、D项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应排除。故答案应为C项。19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

43、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翩若惊鸿,形容女子体态之美,宛若蛟龙,形容蜿蜒之态,与后文“蜿蜒腾越”搭配一致。风大浪急:指风浪很大。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文中指外海海面的情况,用“风大浪急”恰当。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此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某种成就或盛况,带有夸张赞叹的意味。文中说的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挑战,用“前所未有”恰当。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文中说港珠澳大桥是一座真正的科技大桥,用“名副其实”更恰当。故答案应为A项。20(1).

44、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 (2). 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 (3). 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处结合语境可知,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处结合后面原因分析,此处是对为什么惊蛰前后有雷声的解释;处结合“南北跨度大”分析,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21 参考答案:群众办事应提供相关材料,服务中心受理后,属于协办件的,弄清协办原因;属于代办件的,明确代办承诺;属于即办件的,就即收即办,然后将受理结果反馈给办事的群众,并做好汇总上报。

45、详细解析:6分。内容2分,准确2分,连贯2分。超过字数扣1分。 【参考译文】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亲郝铭,担任过御史。郝杰考取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被授予行人一职,后提拔为御史。隆庆元年,巡视京郊地区。冬天,敌寇大举侵入永平,他上奏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的徭役、赋税,并称:“连年的处罚对文臣施行却对武将宽缓,追究主帅而忽略了偏将,请求整顿法纪以振兴国威。”皇帝都答复可以。此后,他弹劾蓟州总督刘焘、巡抚耿随卿彼此观望,敌寇退却后他们斩取死者的首级报功,又窃夺辽东将士在棒槌崖的战绩,皇帝敕令刘焘、耿随卿返回原籍听候审讯。诏令宦官李祜督理苏、杭地区的织造。郝杰说:“皇帝登基的诏书中罢除织造才一年,又派

46、遣专理的使者,这不是前后一致的政令。而且宦官专横放纵,有关官员盘剥下民侍奉他们,对圣德的损害不小。”皇帝最终没有听从。皇帝驾临南海子,命令京营的各军全部随从。徐阶、杨博等人劝谏,皇帝不听,郝杰又争辩此事,皇帝最终还是不听从劝谏。刑部侍郎洪朝选因为纠正皇帝的过失被罢免,上奏做自我辩解,郝杰等人弹劾他违背了规制,于是,洪朝选被削夺了官籍。郝杰因为曾经评论高拱没有辅政大臣之才,被高拱嫉恨。等到高拱第二次被召回,郝杰就请求赶快离开朝廷。万历十七年,他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视辽东。因为督率诸位将领抗击敌人,将他的一个儿子录入官籍。当时李成梁担任总兵官,威望很高,然而他的功绩也不无虚假。敌寇攻入关塞,他或者收拾兵马躲避,待敌退去,才尾随敌人袭击老弱之兵,或者乘虚捣毁零散的敌人,诱杀边塞附近的人充作功绩,已经习以为常。督抚大臣都庇护他,郝杰却独不与其交结。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