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经典范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15428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经典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经典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经典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经典范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经典优质范文按照厅党组的统一安排,20xx年xx月xx日至25日和20xx年元月xx日至xx日,我们一行五人到监利县开展农业生产情况调研。我们实行入户调查和问卷调查,宏观座谈和 微观调查相结合,重点剖析一个村,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流 动和农田种植备耕情况。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基本情况1、人口xx村农户数为314户,总人口 1529人,男女比例为1. 04: 1, 18岁以下人口 501人,其中18-60岁819人,60岁以上 209 人,分别占总人口的 32. 77%、53.56%、13.67%;其中 1028 个成人中,文盲126人、小学文化程度410人、初中文化程

2、 度420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72人,文化程度比例为: 1. 75 : 5. 69, 5. 83 : 1,全家外出打工户为80户,占25. 48%o2、劳动力全村劳动力(18-60岁)人数为819人,占总人口比例 53. 56%,其中外出打工人数为492人,占总人口的32. 18%,XX村冬闲田的面积还较大,全村冬闲田1500.9亩,占 耕地面积的48. 3%0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排灌条件有限,导 致冬不能排,春不能灌;二是抓粮食生产就要发展双季稻, 这样作物茬口不好安排;三是种冬作物小麦、油菜效益差, 投入300-400元,收入也只有300-400元,划不来。三、发展农业的建议1、加大土地流

3、转力度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从监利的情况 来看,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有关政策,统一认识, 消除疑虑,让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土地流转。二是要培植种田 大户,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促进大户 发展,不断提高能力,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三是加大组织推 动力度,一方面要要强化经管队伍,目前监利县县、乡两级 经管部门不在农业部门,力量弱,对土地流转推动力小,建 议将经管部门合并到农业部门,另一方面要发挥村级干部与 党员的作用,加强党支部建设。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农户对 xx村村干部的作用表示认可的占80%以上,认为党员作用发 挥不明显的占60%以上。四是大力发展

4、县域经济,实施以工 补农,在政策、土地出让资金、人才等方面大力向县市倾斜, 发展当地经济,吸引周边农民就近就业,拓宽农民就业门路, 增加农民收入,让部分农民离地离田,使土地流转到种田大 户手中。五是要探讨股田制经营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2、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20xx年,主要农资价格均出现上涨,其中50公斤复合 肥的价格由140元上涨到145元,上涨3. 57%; 40公斤尿素 的价格由85元上涨到88元,涨价幅度3. 53%; 50公斤碳钱 的价格由32元涨到34元,涨价幅度6. 25%;农药中除少数 药剂如毒死螂价格上涨8. 33%外,嘎嗪酮、井冈霉素、阿维 菌素、吐蜘酮等大部分药剂价格未

5、变;水稻种子平均价格由 每公斤40元上涨到50元,上涨25%,柴油每升价格由5. 2 元上涨到6. 8元,上涨30. 77%。根据调查,20xx年xx村全村投入复合肥163. 8吨,比 20xx年同等用量增加费用1. 64万元、投入碳钱98. 3吨,比 20xx年同等用量增加费用0. 4万元、投入尿素65. 5吨,比 20xx年同等用量增加费用0.3万元;共使用种子2. 4吨,由 于涨价多投入24万元;农药支出29. 82万元,与去年基本 持平;使用柴油34. 4吨,同等用量比20xx年多投入5. 5万 元,共计增加投入成本31. 84万元。在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的同时,粮食价格也有相应的增 长,

6、其中早稻价格由每公斤1.88元上涨到2.1元,上涨 11.7%,中稻价格由188元上涨到2. 3元,上涨22. 34%,晚 稻价格由1. 8元上涨到2. 3元,上涨27. 78%o早稻、中稻和 晚稻由于涨价增加的收入分别是15.68、28.41和39. 94万 元,油菜由于涨价增加的收入是4. 34万元,棉花由于涨价 增加的收入是15. 32万元,共计103. 69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农资价格涨价没有水稻等粮食作物价格 涨价的幅度大,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 农民希望这种政策得到保持,要求政府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 格。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农技

7、推广机 构体系建设,提高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功能,加快现代传 媒手段在农技推广中运用,推进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积 极探索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水 平。二是加快农机推广与普及,加大对农机补贴的投入,降 低农机补贴的门槛,扩大农机补贴范围,让农民受惠范围扩 大。同时,加大力度对农民开展培训,提高农机应用水平。积极引导农民购谿高技术、多功能、多用途的机械,要搞好 农机技术服务,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支撑。三是改善农村排灌设施条件,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政府 和农户共同分担投入的办法,开挖和疏通沟渠,提高泵站和 路闸的排灌能力,提高农田排涝和抗旱能力,落实双季稻种 植面积,确保农田

8、稳产高产。四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建立专业合作组织, 如在晚稻育秧方面,乡镇可成立专业育秧公司,对周边农户 进行服务。在运作上,采用市场运作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 则,突出发展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合作组织的合 法权益。4、积极稳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有集体经济,从调查中发现,xx村是 一个“空壳村”,没有村级企业,没有收入,还背负着债务。 要研究制定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积极稳妥地化解村 级债务,并避免产生新的村级债务。占劳动力人数的60. 1%,在家务农人数327人,占总人口的21. 39%,占劳动力人数的39. 9%。从文化程度来看,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

9、度分 别为33人、318人、398人和70人,分别占劳动力的4. 03%、 38. 82%、48. 60%和 18. 55%。3、实际从业人员据调查xx村实际从业人数1002人,其中非劳动力(18 岁以下和60岁以上)从业人口 183人,占总人口的11.97%, 其中外出打工人数为12人,占非劳动力从业人口的6. 56%; 在家务农171人,占非劳动力从业人口的93. 44%。文化素质偏低。从文化程度来看,文盲、小学、初中、 高中文化程度分别为106人、406人、418人和72人,分别 占实际从业人员的10. 58%、40.52%、41. 72%和7. 18%。4、耕地我们调查,20xx年xx

10、村耕地面积3107. 3亩(统计上报 为3160亩),其中水田面积2985. 5亩(统计上报为2930亩), 旱地面积121. 8亩(统计上报为230亩),播种面积为6553. 7 亩(统计上报为6687亩),复种指数为2. 11。其中粮食播种 面积4692. 6亩,水稻4587. 6亩(其中早稻、中稻和晚稻分 别为 1602. 1 亩、1229. 9 亩和 1755. 6 亩)、油菜 1496. 65 亩、 其它469. 5亩。冬闲田1500. 9亩,占耕地面积的48. 3%o5、粮食产量20xx年粮食总产量为2219.6吨(统计上报产量2779 吨),其中水稻2188. 1吨(统计上报产量

11、2779吨),占粮食 产量的98. 58%。早稻、中稻、晚稻产量分别为712. 9吨、676. 4 吨和798. 8吨,小麦产量为31. 5吨。20xx年水稻收购价好于20xx年,早、中、晚稻每公斤 收购单价分别为2.1元、2. 3元和2. 3元,分别比去年上升 0.22元、0.42元和0.5元,上升比例分另U为10. 4%、 18. 26% 和 21. 73%O6、收入情况经营性收入种植业方面:20xx年全村种田收入369. 46万元,需上 交村提留费用12. 8万元,实际收入为356. 66万元。涉及种 田的农户共234户,共投入劳动力498个,劳动力人均种田 年收入7161. 84元。养

12、殖业方面:全村水产养殖收入60.3万元,畜牧养殖 收入4. 95万元,合计65. 25万元。务工收入全村外出年打工收入共计670. 32万元,外出打工人数 为504人,人均年打工收入1.33万元。转移性性收入全村转移性收入35. 43万元,其中粮食直补6. 19万元, 良种补贴7. 87万元,农资综合直补20. 87万元,农机补贴 收入0.5万元,人均231. 72元。财产性收入存款利息收入12. 31万元,农机等机械出租收入18. 01 万元,共计30. 32万元。全村总收入合计1092. 73万元,人均收入7146. 7元。7、村级债务目前,XX村还存在着债权债务问题,20xx年XX村债务

13、 总额为10. 47万元,其中借款3万元,应付款项7. 47万元; 债权总额为45. 98万元,其中农户欠款45. 08万元,其它应 收款0.9万元。20xx年xx村村级债权债务变化情况:农户 上交欠款4万元,村级归还借款2万元。村级经济来源只有 村级机动地的租金,目前机动地面积258亩,每亩年租金120yu O8、20xx年打算通过对农民种植意向调查,20xx年xx村计划种植面积 6437. 1亩,其中水稻计划种植4592亩,与20xx年4588亩 相差不大。20xx年早稻、晚稻、棉花和油菜计划种植面积略 有增加,而中稻、小麦种植面积略有减少。外出务工人数509 人,比20xx年增加5人。二

14、、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农技推广满足不了需求根据调查,xx村是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村,早稻和中稻 主要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晚稻由于生产季节的原因,该技 术应用面积不大,20xx年全村早稻轻简栽培技术应用面积 1482亩,占早稻种植面积的92. 5%;全村推广水稻良种面积 达到100%;配方施肥服务面积1505亩,占总面积的48. 43%; 水稻病虫机防面积1855亩,占总面积的16. 17%。据调查,农民对作物的播种期、移栽期认识不够,不懂得对症施肥,不懂病虫防治,希望能够统一组织,开展病虫 害防治,希望农技人员提供准确的病虫预报,并指导用药, 并希望参加种植技术方面和养殖业方面的培训,尤其是水

15、产 培训I。目前农业技术在服务人数、方式上与农村实际需求还有 一定差距,汪桥镇12万亩耕种面积,而镇农业技术推广服 务中心只有3个农业技术人员,既无办公场所更无新设备, 高产创建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病虫防治集中3个人身 上,而且他们待遇差,地位低,后备人员匮乏,思想不稳定。 一个人以钱养事年经费22600元,扣除保险费,实际年收入 只有16000余元,相当于一个普通打工者。因此,应给镇推 广服务中心增加人员,按2万亩一个人的比例落实,要给农 技人员创造一个稳定的条件。农民反映,在农事管理活动中, 几乎很少见到农技员,只是从村干部和宣传单上知道一些农 技指导信息。2、农机服务受制约全村共有各

16、种农业机械535台(套),其中插秧机1台、 收割机3台、机耕船2台、手扶拖拉机24台、耕整机59台、 抽水机280台、机动喷雾器16台和电动喷雾器150台。农 机服务主要在机耕、机收和抽水上,病虫防治主要以自防为 主,全村农机化服务应用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农田机耕和水 稻收割基本实现100%的机械,20xx年全村农机服务应用面 积达到25793亩次,其中机耕面积5120亩,机收面积3000 亩,分别占应耕和应收面积的78. 12%和45. 7分。总体上来 看,农业机械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近几年,国家对农机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在农机服务 上还受到一些制约:一是操作人员的制约,年轻人不愿意干, 而年龄

17、大的人不会干,同时农民接受农机培训少,农机操作 人员少,水平低;二是受到农机补贴经费的制约,主要表现 在农机补贴经费少,农民需求大,农机补贴范围小,农民需 要的小型机械未列入名录;三是受到农机发展的制约,农业 生产需要的晚稻插秧机、油菜收割机等农机服务还跟不上; 四是受到柴油供应的制约,柴油涨价太快,农机应用负担加 重,农忙季节买不到油。3、土地流转步子不大5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不满足现有的小 农经营模式,纷纷外出务工,部分农户将土地全部或部分转 租给他人种植,据统计,全村涉及转租流转土地达934. 3亩, 占总种植面积的30. 07%,涉及农户80户,占总农户数的 25. 48%

18、o目前土地流转的形式多是亲朋好友近邻间进行的季 节性土地流转,多是口头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协议,流转涉 及的户数不多,面积也较小,xx村没有大面积上百亩的土地 流转,最多的一户也只有50亩,大多数农户种植面积在10 亩左右。国家取消农业税,并对粮食生产实行补贴政策后, 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许多农民“惜田如命”,土地纠纷事 件不断增加,20xx年汪桥镇发生农民要地种的土地纠纷28 件,xx村涉及向村委会要地的农户16家,但目前还解决不 了。农民之所以“惜田如命”,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当前种田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20xx年监利县 平均种植水平,种植一亩早稻收益554元、中稻收益808元、 晚

19、稻收益624. 5元,(包括分别享受的转移性补贴69元、74 元、74元);种植一亩棉花的效益1087元,包括良种补贴 15元。根据xx村调查,农民种田年收入平均7161. 84元, 外出打工年收入平均1. 33万元,两者差距6138. 16元。二是劳动强度减轻。由于实施轻简栽培和农机化服务, 传统的种田模式被替代,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根 据测算栽种一亩早稻,只需要4-5个工,而传统种田模式则 需要8-9个工。三是农民出路不多。由于当地工业不发达、没有大型企 业,周边又没有矿场,农民就业门路少,在家农民只有以种 田为主。四是农民有后顾之忧。由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尚未解 决,农民担心土地流

20、转后,自己就无立足之地,将来生活没 有保障。五是对农村环境的认可,他们认为农村环境还不错,在 种田的同时,还可以在附近打打零工。4、农业生产条件急待改善农村排灌条件和田间道路等农业生产条件制约生产发 展和生产能力提高。根据调查,xx村排灌能力不足,设施主 要有路闸12个、沟渠63条,其中损坏路闸7个,淤塞的沟 渠38条。可以满足全部田块排灌,可以满足900亩田抗旱, 占总面积的28. 96%。20xx年,受连续暴雨影响受灾面积420 亩,产量损失XXXXX公斤。目前全村田间道路2条3. 5公里,农业机械能进去开展 田间作业的道路10条8.5公里,另外需要维护的田间道路 12条12公里,还需新修的田间道路10条10公里。5、农村冬闲田面积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