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12573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 体系,提升创伤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按 照*省卫健委创伤中心建设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 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创伤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为创伤患者提供 快速诊疗通道,提高我院创伤综合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降低 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 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建立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 工作机制。二、成立医院创伤中心建设领导组织(一)成立医院创伤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 创伤中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医院医务科。2、医

2、院分诊、挂号、诊室、收费、影像、抽血、检验、药房等各窗口处设置急诊、创伤患者优先标识。3、在急诊科设置创伤患者进入救治绿色通道的明显标识。4、设立健康教育板报,以宣传栏、知识角、电子屏等方式宣 传创伤救治相关知识,提升群众对各种创伤防治的认识和健康 素养。(二)创伤中心人员和相关技术开展要求1、急诊科:具有开展创伤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资质的人员, 能常规开展急诊创伤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抗休克和紧急气道 管理等),并能高效联动院前急救和创伤专科救治团队。2、外科团队:具有24小时实施神经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 泌尿外科、骨科、烧伤科、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并 有资质的专业人员,人员相对固定

3、。严格落实多学科会诊制度, 院内会诊时间在1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3、其他科室:影像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超声科、心电图 室、输血科和针灸推拿康复科。4、创伤中心人员应具备开展紧急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 心包穿刺术、开腹探查、颅脑外伤急诊手术、脾切除术、多发 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内固定、上肢截肢术等三级以上手术能 力。(三)创伤相关设备要求1、具备专用于创伤中心的设备。包括除颤仪、呼吸机、心电 监护、床旁超声(FAST)、床旁X光机、深静脉置管、保温、 加温快速输液、心肺复苏仪等。2、具备开展常规血液检测、凝血功能检测、心肌酶系列、高 敏肌钙蛋白、心衰系列等监测的能力。3、医院24小时提供医学

4、影像检查诊断,包括X光、CT、MRI、 CTA、超声等。(四)院前和院内创伤急救体系建设要求1、院前急救:院前急救设在急诊外科、120分中心;2、24小时提供血型鉴定、抗体筛查、输血服务。3、院内急救:强化急诊科与各专科之间的信息交换,具有短时 间内高效整合急诊科、外科各专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输 血科等创伤救治相关专科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规范的创伤急救 流程,保证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顺畅。(五)创伤中心信息化建设要求(信息科牵头)1、能通过电话、网络等技术手段完成急救信息联动,具备院 前、院内信息畅通交换功能。2、通过信息化支撑,对于伤者从受伤到医院得到有效治疗的 各时间节点进行管理,不断提

5、高创伤中心运行质量,并对创伤 患者的相关量表评分实现信息化、结构化,做到可查询、可统 计、可分析。3、医院电脑安装紫云系统、连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数据平台, 并有效运行。(六)创伤中心区域转诊1、与省级、地级创伤救治中心建立并签署合作协议。2、制定完善的转诊标准和流程,根据患者病情需耍向省级、 地级创伤救治中心转诊。四、创伤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时间及步骤(一)准备阶段(*年*月底前)1、各相关科室成立以创伤中心委员会委员为组长的创伤救治 组,组成人员报医务科备案。主要职责: 会诊、手术;重症、多发伤、复合伤病人的救治;制定创伤各病种诊疗标准规范,并负责培训,逐一落实。2、制定创伤病人严重程度评估标准

6、,在院前、急诊医学科、 病房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流病人。3、制定创伤病人的诊疗流程,并负责培训。4、为保证会诊、手术、创伤中心等工作连续性,由*担任创 伤中心救治团队队长,*担任创伤中心救治团队副队长,负 责创伤中心技术指导、管理、制度、流程、预案等制定及创伤 培训等工作。(二)实施阶段(*年*月底)1、按照创伤中心建设要求,正式开展创伤病人规范化救治工 作,及时总结创伤中心建设进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召开 一次创伤中心专家委员会会议,对照创伤中心建设要求的具体 落实情况,找出上月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月工作重点, 并汇报医务科,接受监督检查。2、创伤床位并*张,病区调整*

7、月份完成。3、数据库建立与完善,*月份前完成。4、人才引进计划于*月底完成,加强急诊外科、重症组力量。5、针对全院各类人员、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社区人员的培 训,培训计划*月底前完成,培训工作*月底前完成。6、根据*省创伤中心认证评审自评表【二、创伤救治能力建 设;三、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四、培训与教 育;五、持续改进保障;六、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中条款对标 对表逐项落实并组织实施。(三)验收阶段(*年*月)根据创伤中心评审自评表对照完成情况,申请*省创伤中心认 证专家的检查和验收,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计划并实施。五、项目监督1、根据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建立数据统计、数据收集和数据

8、分析等,确保每月各项指标持续改进。2、定期检查,对照创伤中心建设要求及*医院创伤中心建 设实施方案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六、工作要求建设创伤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创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提升我院创伤综合救治水平,也是落实医疗改革及分级诊疗制 度的要求,是实现我院功能定位向急危重症疑难患者救治转变 的一项重要工作。全体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认真落实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对工 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创伤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推进工 作持续改进。七、创伤中心建设考核奖惩制度为确保创伤中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内部约束监督 机制,调动所有参与人员积极性,将对所有参

9、与人员进行考核 奖惩。待顺利通过认证评审,医院将专题研究对创伤中心核心 科室、参与人员的奖励激励办法并予落实。同时对创建过程中 工作散漫、不力的依据考核结果进行惩处,制定考核惩处制度 如下:(-)考核对象1、创伤中心专家委员会及创伤救治团队全体成员。2、创伤中心核心科室全体医护人员。3、行政、临床、医技、药技、后勤、保卫等全体工作人员。(-)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有出席各种会议和培训的考勤、笔试成绩、口试成绩 (各种场合的抽查提问)、质控指标、制度落实情况。创伤中心委员会成员、创伤中心专家委员会必须参加委员 会召开的工作会议,不得无故缺席,请假必须得到创伤中心委 员会主任批准。2、核心科室及其他相关

10、科室的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按时参加 创伤中心举办的各场专业培训及考试(培训当时值班的人员除 外,由科室提供排班表),不得无故缺席,请假必须经创伤中 心办公室主任批准。3、各场培训会结束后,进行书面考试或者口头提问,并给出 成绩。4、创伤中心委员会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督导巡查,随机抽查 提问相关人员应知应会掌握情况,并给出成绩。5、根据创伤中心各项质量控制指标考核情况进行奖惩。主任:协调员:成员:秘书:数据管理员:创伤中心委员会职责:1、审议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培训方案、计划,并监督实 施。2、审议由办公室提交的创伤中心工作计划、发展思路、工作 职责和规章制度等。3、制定创伤中心建设进程有关的工作

11、目标及资金预算。4、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制定考核标准,确定考核指标,定期 评估考核;不断完善救治工作流程,建立奖惩机制。5、每季度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总结分析上一阶段的工作情 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导各项措施的落实;遇 重大、特殊事项,随时召开紧急会议商议。6、创伤中心委员会具有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为创伤中心建设和 运行提供保障的权力。创伤中心办公室职责:1、全面负责创伤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直接对创伤中心委员 会负责。2、组建创伤中心救治团队,主持制定创伤中心发展规划和计 划、培训及演练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3、制定并组织实施创伤中心的工作流程、目标和计划。4、负责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

12、对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组织调 研并提出报告。5、根据创伤中心建设要求和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定期组 织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委员会和科室反馈。6、负责创伤中心的急诊及院前急救的协调工作,负责与120 建立制度化联动机制。7、制定创伤救治数据规范制度,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质量分 析,主持典型病例讨论会、质量分析会,制定定期质控总结和 改进措施。8、负责创伤中心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制度化联动机制,制定 完善的转诊标准和流程,提供咨询、会诊、人员培训和技术指 导等。9、强化急诊与各学科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制定整合急诊医学 科、外科各专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创伤救治相 关专科高效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规

13、范的创伤急救流程。10、参与制定与创伤中心建设进程有关的工作目标及资金预 算,制定创伤预防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方案。协调员职责1、配合办公室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及主要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2、参与制定与创伤中心建设进程有关的工作目标及资金预算。3、参与制订并组织实施创伤中心的工作流程、目标和计划。4、协调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院内专科急救组工作,组织各 类培训、申请学分,组织演练。5、通过信息化支撑,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质量控制,不断提 高创伤中心运行质量,并将相关情况汇总留档。6、组织创伤预防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二)成立创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委员:创伤中心专家委员会职责:1、在创伤

14、中心委员会领导下,组建以院前急救团队、急诊急 救团队和院内专科救治团队共同组成的创伤中心救治团队,参 与指导及制定院前急救、创伤分诊、急诊科及抢救室创伤处置、 严重创伤院内救治等流程,努力实现院前一急诊-院内一体化救 治。2、确定创伤中心人员准入资格,整合所在科室资源,组建创 伤救治组。常规开展急诊创伤生命支持、创伤救治技术。创伤 中心救治团队的院内急会诊时间应在10分钟之内,在接到救 治严重复合多发伤(ISS评分大于16分,GCS评分小于12分, TI评分大于10分的多发伤(AIS两个部位以上)患者的接诊 信息后,应在伤者送达医院前到达急诊抢救病房。3、参与制定创伤救治数据规范制度,参加典型

15、病例讨论会、 质量分析会,参与技术分析和质量分析工作。4、负责提供基层医疗机构的咨询、会诊、人员培训和技术指 导,参与培训、演练及创伤预防相关科普教育活动。(三)成立创伤中心救治团队 队长:副队长:(-)院前急救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急诊急救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专科救治组:1、骨伤组组长: 副组长:成员:2、胸外组、脑伤组组长:副组长:成员:3、腹部、泌尿组组长:副组长:成员:4、烧伤、血管、颈部、颌面部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重症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6、康复组组长:副组长:成员:7、护理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创伤中心救治团队职责:1、参与医疗创伤的救治工作和重大抢救工作;

16、2、完成救治任务,协调处理院前、院内专科救治工作;3、参与多学科会诊,制定救治方案;4、做好患者检伤分类、病情评估、伤情鉴定、转运和交接工作;5、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管理,提供用药咨询、康复指导等综 合服务并记录。6、创伤救治团队以院前急救组、急诊急救组和专科救治组共 同组成。7、院前急救组由急诊外科、120分中心相关医护人员组成,负 责做好院前急救工作。8、急诊急救团队由急诊科相关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做好急诊 科与院前急救、专科救治团队的衔接。9、专科救治团队包括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科和重 症医学科等专科医师。相关成员在接到创伤救治团队发出的出 诊、接诊信息后,应立即到达指定现场或者在伤者送达医院前 到达急诊科或手术室。三、创伤中心建设及相关要求(-)创伤中心标识与指引设置要求1、在医院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医院门诊、大厅、急诊 入口和医院内流动人群集中的地方设置醒目指引标志,引导患 者快速到达创伤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