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腰痛病(腰椎滑脱症)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12501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院腰痛病(腰椎滑脱症)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院腰痛病(腰椎滑脱症)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院腰痛病(腰椎滑脱症)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腰痛病(腰椎滑脱症)诊疗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院腰痛病(腰椎滑脱症)诊疗方案中西E病名中医病名:腰痛病(TCD编码:BNS150)西医病名:腰椎滑脱症(ICD-10编码:M43.006)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1-94) (1)腰部有扭伤史;(2)腰部疼痛,活动受限;(3)腰肌或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腰能部 可有明显压痛点。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2年Willis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1)腰痛伴臀部疼痛、下肢疼痛和麻木;(2)X线示腰椎退行性改变(牵拉性骨刺、椎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3)腰椎前后平行滑移大于2inin。(二)分

2、期诊断1 .急性期:表现为腰腿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 站立行走转侧,不能入睡,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50g防风20g生姜10g知母30g车前草30g连翘30g金银 花30g海桐皮50g生甘草20g野菊花30g地龙30g紫荆皮 50go取10升容器,把以上药物放入,加入75%酒精致完全 浸泡,7天后即可使用,酒精用完后复加酒精,连续可用7 次。然后重新换药。因浸泡后药水呈黄色,故名黄药水。作用和适应症:本组药物是以如意四黄散为主药清热解毒,配以活血化 瘀、凉血消肿、舒筋通络药物,共同达到清热解毒、凉血消 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用于腰椎骨关节炎、腰椎 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神经根水肿,疼痛

3、严重属于热性者。(2)骨科“红药水”药物组成:血竭50g红花50g三七50g丹参50g鸡血藤50g全蝎 10g娱蚣5条 地龙20g 元30g僵蚕30g水蛭30g桃仁 30g赤芍30g当归30g川茸30g防风20g细辛20g透骨草 50g伸筋草50g艾叶50g姜黄50g三棱30g莪术30g荆芥 20g姜半夏30g制南星30g制没药20g制乳香20g制川乌 10g制草乌10g雷公藤30g海风藤30g络石藤30g独活 30g羌活30g威灵仙30g秦芜30g葛根30g制麻黄10g ) 牛膝30g仙鹤草30g肉桂10g。取10升容器,把以上药物 放入,加入75%酒精致完全浸泡,7天后即可使用,酒精用完后

4、复加酒精,连续可用7次。然后重新换药。因浸泡后药 水呈红色,故名红药水。作用和适应症:本药是以桃红四物汤和独活寄生汤为主经加入活血化 瘀、祛风止痛、散寒除湿的中药而成。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 独活寄生汤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另加入矿物及虫类药物,以 增加活血化瘀止痛效果,全方共同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 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腰痛病(腰椎骨性关节炎)、腰 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项痹病(颈椎病)、膝痹病(膝 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及各种疼痛属于寒性者。患者住院期间根据病情选择,用纱垫浸泡药水,放于穴 位处或疼痛处。6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技术是借用中药热力及药理作用熏蒸患处的 一种外治技术。以中药蒸气为

5、载体,辅于温度,湿度,力度 的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及淋巴的循环,有利于局部水肿及 炎症的吸收,消除局部肌纤维的紧张和痉挛。临床广泛应用 于风湿免疫性疾病、骨伤科、妇科、皮肤科及五官等各科疾 病的治疗当中。蒸汽熏法:利用所取药物加清水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熏 蒸某一特定部位。操作方法:取用一种特殊容器,将所用 药物置于容器中加清水煎煮后,即对准患处或治疗部位,边 煮边熏;取出药液,倒入盆内,再趁热熏蒸。脊柱骨科采用熏蒸床“蒸气熏法”,治疗骨伤患者。(1)中药组成:伸筋草20g,透骨草20g,川椒20g,路路通20,制川 草乌各10g,冰片20g,桑枝15g,海桐皮20g,荆芥10g、 三棱10g、莪

6、术10g、红花10g,炙甘草3g。(2)功效及主治:散寒止痛,舒筋活络,临床用于腰 痛病、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性关节炎、腰椎滑 脱、腰椎管狭窄症等)、项痹病(颈椎病)、膝痹病等证属 寒湿阻络。(3)用法:将上述药物装于纱布袋,中药熏蒸床加水, 药物浸于内,加热至30-40度左右,患者穿单衣,躺于床上, 外有罩覆盖。每日1次,水煎熏蒸,每次1小时。(4)注意事项:中药过敏者禁用,孕妇禁用;年老体弱或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慎用。皮肤有溃烂、创口或有皮肤病患者慎用;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熏蒸后注意保暖,避免感冒。7 .穴位注射(1)穴位注射是在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中注入某种药 物

7、,通过针刺和药液的双重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适应症:辨证辨病选穴注射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 病。(3)禁忌:伴有全身疾患,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患 者,慎用。(4)操作规范:将药液吸入1-20ml的消毒注射器中,一般穴位用牙科5 号针头或7号针头,常规消毒皮肤后,按毫针刺入法刺入相 应的穴位至得气后,回抽注射器无血液返流,则缓慢注入药 液。通常头面部注入0.3-0.5ml,四肢部可注1-2nd,胸背 部0.5-1ml,腰臀部2-10ml。刺激性小的药物可较大量,刺 激性的药物,用量尽可能地小。(5)注意事项:注射针头刺入后,应确认针头不在血管内方可注药。注药速度不可过快,一次注入的药量不宜过多

8、,注药次 数以隔日1次或3日1次为宜。作脚穴注射时,应注意针刺深度及角度,以防伤及内脏 及神经。本法古人就已灵活应用,现代加入提炼的药物,治疗效 果更佳。常用穴位及药物:穴位有太阳穴、足三里、三阴交、 曲池、肾脸、肝腌、球后、风池等。药物如复方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 Bi、B12等,酌情选用。8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1)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是根据生物电药导理论、仿 生学、热敷医学、中国古典中医医学及现代微电脑技术,在 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大量用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开发 的新一代医疗仪器。仪器在设计上引用了先进的中频技术, 成功的把药物定向导入和中频仿生按

9、摩治疗技术及热治疗 技术融为一体,因而该机具有定向药物导入和中频仿生按摩 及热治疗的多重功能,调制的中频电流能促进皮肤电阻下降, 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比低频电流更 能到达人体组织的深部,靶向作用于患者病灶。(2)适应症:适用于颈椎病、腰椎骨性关节炎、腰椎 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跌打损伤等。(3)禁忌症:对中药过敏者不宜使用;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老年患者装有起搏器等磁性物质禁用。(4)操作规范:物品准备:治疗仪、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中药、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等。操作方法:穴位处理,按照辨证原则选择穴位,一般以 阿是穴为主。将调制好的药液

10、平摊于棉垫上或纱布上,并绑 在电极片上,药液适中,不能过多或者过少。电极片贴敷于 患处,一次30分钟,30分钟后更换药液,重新擦洗患处, 再进行操作。(5)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应对治疗部位进行清洁。电极片放置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 防止皮肤继发感染。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六)康复疗法行五点式、半桥式、三点式、飞燕点水等锻炼,可增强 腰背肌肌力,改善腰椎活动功能,预防腰痛复发。锻炼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七)手术治疗腰痛

11、严重,神经症状严重出现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下肢 下肢疼痛难忍,经过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要根据病理变化 选取椎板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等。(A)辨证施护1 .心理调护:耐心细致向病人讲述疾病治疗及康复的过 程、注意事项,介绍同种疾病不同个体成功的例子,消除紧 张和顾虑。2 .饮食调护: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辛辣刺激及煎炸 食品。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 1-94)拟定。(一)评价标准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腰椎活动正常,治疗 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腰椎活动基本正常, 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

12、 30%, 70%o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 30%o*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二)评价方法采用 JOA(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29分法)。指标分数记分1.自觉症状(9分)(1)腰痛:完全无腰痛3有时轻微腰痛2经常腰痛或者有时很严重1经常有非常剧烈的腰痛0(2)下肢痛及麻木:无下肢痛,没有麻木感3有时有轻微的下肢痛,有麻木感2经常下肢痛,有麻木感,或有时有较重下 肢痛、麻木1经常有严重的下肢痛、麻木0(3)步行能力完全正常的步行3行走500m以上会出现疼

13、痛、麻木、乏力2行走500nl以下会出现疼痛、麻木、乏力、不能走1行走100m以下会出现疼痛、麻木、乏力、0不能走2.临床体征(6分)(1)直腿抬高试验正常230。70。1 30。0(2)感觉正常2有轻度的感觉障碍(指患者自身意识不到 的程度)1有明显的感觉障碍(指感觉完全或接近于 此,患者能意识到)0(3)肌力正常肌力2轻度肌力减弱(4级)1明显肌力减弱(3级以下)03.日常生活非常困难轻度困难容易(1)睡觉翻身012(2)起立动作012(3)洗漱动作012(4)欠身姿势和持续站立012(5)长时间久坐012(6)举重物并保持012(7)步行0124.膀胱功能(6分)(1)正常0(2)轻度排

14、尿困难(尿频、排尿延迟、残尿感)-3(3)重度排尿困难(尿失禁、尿闭)-6五、难点分析(一)腰椎滑脱症中医药综合治疗往往难以根除症状, 腰痛及下肢疼痛症状容易反复,因滑脱患者腰椎不稳,容易 出现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症状的反复。(二)重度腰椎滑脱患者中医药综合治疗往往不能取得 满意疗效,手术治疗不易复位,复位后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 固定不可靠,可再次发生滑脱。针对以上难点,相应的应对措施:(一)腰椎滑脱症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多为肝肾 亏虚型患者,患者多数伴有腰膝酸痛等症状,经研究古方、 经方,总结临床经验,拟定我科协定方:补肾活络汤,经临 床治疗效果显示良好。值得推广应用。2 .缓解期:表现为

15、腰腿疼痛、活动受限好转,但仍有疼 痛,不耐劳,不能久坐、久站、久行,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 响。3 .康复期:表现为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 力,久站久坐久行受限得到进一步改善,可从事基本日常生 活工作,生活质量得以控制。(三)证候诊断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一般将本病分为瘀血腰痛、寒湿腰 痛、湿热腰痛、肾虚腰痛四类而予以辨证施治。1 .气滞血瘀: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 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 弦紧或涩。2 .寒湿阻络: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 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谅。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 濡缓。3 .湿热痹阻:腰部疼痛,腿软无力,

16、痛处伴有热感,遇 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 脉濡数或弦数。4 .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 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二)对于重度腰椎滑脱,患者症状体征重,长期保守 治疗效果不佳者,行手术治疗,经总结手术经验,研究优良 手术操作及手术方式,做到滑脱复位率高,复位后固定牢固, 滑脱复发率低。配合术正确康复锻炼,达到治疗后满意度高 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术后注意 患者的辨证调护,辨证应用中药汤剂及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收到满意疗效。咽千口渴,面色

17、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 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三、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本院特色)1 .气滞血瘀型治法:活血祛瘀,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组成:丹参25g、归尾15g、红花10g、川苜15g、泽兰 10g,香附15g、续断12g、牛膝15g、乳香10g,没药10g. 延胡索15g0中成药:活血愈伤胶囊(院内制剂)。2 .寒湿阻络型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芜15g、防风15g、 肉桂3g、当归30g、茯苓15g、细辛3g、牛膝15g、杜仲15g、 白芍15g、熟地

18、20g、人参30g、甘草12g。中成药:祛风活血胶囊(院内制剂)。3 .湿热痹阻型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方药:大秦芜汤组成:秦芜18、黄柏9g、知母9g、茵陈18g、车前子 (包煎)12g、木瓜12g、苍术15g、慧米20g、川牛膝12go中成药:四妙丸等。4 .肝肾亏虚型治法:补益肝肾、强脊壮骨方药:补肾活络汤加减(脊柱骨科协定方)组成:山药15g、丹皮10g、泽泻10g、山茱萸6g、云 苓10g、熟地24g、龟板6g、鹿角胶6g、川牛膝15g、独活 12g、伸筋草20g、乌梢蛇6g、鸡血藤15g、仙鹤草15g、雷 公藤15g、威灵仙15g、甘草6g。中成药:强脊活骨胶囊(院内制剂)。(二

19、)针刺治疗主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随证配穴:风寒湿阻证配关元、腰阳关;气滞血郁证者 配血海;肝肾亏虚证配命门、三阴交、太溪。随证配穴:大 腿、小腿的前侧痛配伏兔、足三里;外侧痛配环跳、阳陵泉、 悬钟;后侧痛配承扶、委中、承山、昆仑。操作:患者取俯 卧位或侧卧位,依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腰夹脊、肾腌为直 刺并微斜向椎侧,深1.5寸,使腰部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两 下肢扩散;关元直刺12寸,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外 生殖器;环跳穴直刺,针尖向外生殖器方向,深2寸,使局 部酸胀或麻电感向下肢放散;承扶穴直刺2寸,使局部酸胀 或麻电感向下肢放散;伏兔穴直刺12寸,酸胀感可扩散 至膝部;血海穴直刺1

20、1.5寸,局部酸胀,有时向雕部扩 散;委中直刺11.5寸,局部酸胀,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 向足底放散;足三里直刺,(稍偏向胫骨方向)12寸,有 麻电感向足背扩散,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部;阳陵泉直刺, 向胫骨后缘斜下刺入,深1寸,使酸胀感向下扩散;承山直 刺12寸,局部酸胀,有时扩散至胭窝;悬钟直刺11.5 寸,局部酸胀或向足底放散;三阴交直刺11.5寸,局部 酸胀,并可向足底或膝、股部扩散;昆仑直刺,可透太溪0. 50.8寸,局部酸胀,并可向小趾扩散;太溪直刺0.51寸, 局部酸胀,有时放散至足底。每日针1次,7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2日。留针:留针40分钟,TDP照射。(三)艾灸疗法取穴:病变压

21、痛点(阿是穴)、肾腌、腰阳关、环跳、 秩边、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 绝骨、足临泣。操作:每次选用5个穴位,连续施灸20分钟,至局部 皮肤发红为止,每日灸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四)推拿疗法1 .松解类手法(1)基本手法:腰腿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 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 放松腰能部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2)腰部牵引法:患者俯卧位,两手紧抓床头,术者 位于床尾,两手分别握住其两下肢的踝部,沿纵轴方向进行 对抗牵引。(3)抱膝滚腰法: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屈膝屈骸, 双手抱膝。术者一手抱膝一手抱臀部,将患者下肢抱起,

22、膝 盖紧贴胸部,做腰部前屈翻滚运动。每次1020分钟,每 天1次。2 .调整类手法(1)坐姿定位旋转复位法:第一步,晃腰推拿。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医生双手置 脊柱两旁,能棘肌表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节奏地推 揉能棘肌,同时使腰段脊柱左右晃动。第二步,定位旋转扳法。患者坐于特制的治疗椅(见图 1)上,腰部放松,固定患者的双下肢,术者一手顶住滑脱 腰椎的棘突,另一手从患者健侧的腋下穿过,按住对侧的颈 肩部,先令患者慢慢作脊柱前屈,当前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 间隙张开时,在此幅度稳住;嘱患者向健侧作最大幅度的旋 转,同时按住颈肩部的手屈曲旋转患者腰部,此时常能听到“咔嗒”声,术者按住棘突的拇指下也感

23、有棘突跳动。患侧 侧重复同样的手法操作。第三步,嘱患者俯卧于诊床上,应用推、揉、滚、拿等 放松手法放松患侧腰部及患肢。施术完毕。图1腰椎坐姿旋转治疗椅(2)腰椎斜扳法:第一步,晃腰推拿。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医生双手置 脊柱两旁,能棘肌表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节奏地推 揉能棘肌,同时使腰段脊柱左右晃动。第二步,让患者侧卧位,健肢在上,患肢伸直,健肢屈 髓屈膝,术者一肘部按于肩前,一肘部按于健侧臀部,两肘 向相反方向用力,当腰部有绞锁感时两肘突然用力,可听到 “咔嚓”响声,然后让患者健肢在下,患肢在上,侧卧位,再次重复上述手法,术毕。(五)其他疗法1 .中药外敷:外敷I号、活血复元汤(院内制剂

24、)操作:将外敷I号100g-150g装入布袋,放入器皿中, 加入我院院内制剂活血复元汤,将外敷I号药物浸透即可, 然后加热,以皮肤能耐受的温度为宜并貉于腰部,上以TDP 灯照射保温。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并不断将活血 复元汤浇于布袋上面保持布袋湿润。每服药可用3次。外敷I号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组成:紫荆皮10g、独活10g、白芷5g、全蝎2条、赤 芍10g、石菖蒲4g、苍术15g、娱蚣3条。活血复元汤功效:活血散瘀,疏肝通络。组成:当归15g、赤芍10g、川茸10g、生地12g、桃仁 12g、红花15g、黄茂15g、续断12g、姜黄10g,鸡血藤15g、 炙甘草6g。2 .中药离子

25、导入(本院特色)导液配方活血复元汤(院内制剂):当归15g、赤芍10g. 川茸10g、生地12g、桃仁12g、红花15g、黄芭15g、续断 12g、姜黄10g、鸡血藤15g、炙甘草6g。操作:每日一次或二次,每次治疗为20分钟,7日为一 疗程。3 .牵弓I方法:一般采用病床牵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操作:在病床上安装牵引架,配合腰椎牵引带牵引。注意事项:老年群体、体质较虚弱者、有明显骨质疏松 者,甚至患有呼吸系统、脏器系统(肿瘤)、腰椎结核、腰 部外(内)伤、椎管骨性狭窄等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牵引治 疗。4 .刺络拔罐取穴:阿是穴操作:先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刺局部放血,然后再拔火罐 或气罐,一般留罐

26、510分钟。每次间隔23日,痛消为 止。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体征克适当选择推拿、牵弓I、 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等疗法。实践证明,运用针灸、推 拿等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5 .中药湿热敷中药湿热敷技术是将中药加工成药散,或水煎汤,或用 95%的乙醇浸泡57天,然后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 疾病的一种方法,脊柱骨科常用方药:骨科“黄药水”、“红 药水”。(1)骨科“黄药水”药物组成:大黄30g黄柏30g黄连30g黄苓30g赤芍15g冰片 50g芒硝50g紫草30g桅子15g茵陈15g桃仁10g红花 10g硼砂50g桑枝15g川断15g骨碎补15g 土茯苓20g制 南星10g制没药10g制乳香10g姜黄30g水蛭30g透骨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