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公园建设规范第1部分:规划编制指南(T-SAASS 111.1—2023).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309820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0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公园建设规范第1部分:规划编制指南(T-SAASS 111.1—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公园建设规范第1部分:规划编制指南(T-SAASS 111.1—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公园建设规范第1部分:规划编制指南(T-SAASS 111.1—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公园建设规范第1部分:规划编制指南(T-SAASS 111.1—2023).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65.020.01CCS B 05SAASS团体标准T/SAASS 111.12023农业公园建设规范第 1 部分:规划编制指南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arkPart 1:Guidelines for planning2023-06-20 发布2023-06-20 实施山东农学会发 布T/SAASS 111.1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是T/SAA

2、SS 111农业公园建设规范的第1部分。T/SAASS 11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规划编制指南;第 2 部分:建设要求;第 3 部分:评价。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山东农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山东耕有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历城区农业农村局、沂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东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锡金、马清兰、栾雪燕、陈永芳、党允民、张廷宝、李新华、董红云、姚慧敏、杨丽萍、王艳君、刘宏元、王娜娜、齐高相、李英、王鸿程、张燕。T/SAASS 11

3、1.12023II引言农业公园是集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创建和发展农业公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农业公园的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农业公园是一种新型主题公园业态,相关的规划、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等还不健全,致使农业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出现了基础产业不突出、品牌化、特色化不明显、农文旅融合不深入、景观同质化等问题。为推进农业公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公园有序高质量发展,确定制定农业公园建设系列规范。T/SAASS 111农业公园建设规范是指导农业公园

4、建设的标准,拟由三个部分构成。第 1 部分:规划编制指南。主要提出了农业公园建设规划编制的原则、工作程序和主要编制内容等内容。第 2 部分:建设要求。主要提出了农业公园的建设内容、建设要求和管理运营要求等内容。第 3 部分:评价。主要提出了农业公园建设的评价原则、评价程序、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及应用等内容。T/SAASS 111.120231农业公园建设规范第 1 部分:规划编制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业公园建设规划编制的原则、工作程序和主要编制内容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国家级农业公园、省级、市级及其他农业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

5、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6992主题公园服务规范GB/T 317362015特色农业基础术语GB/Z 323392015创意农业园区通用要求GB 51192公园设计规范NY/T 1716农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内容与方法NY/T 2857休闲农业术语、符号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农业公园agricultural park依托区域的自然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以农业生产

6、经营、农产品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深度融合、城乡良性互动,按照公园的运行经营理念,把区域内的乡村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景观资源等进行整合与提升,拓展休闲观光游憩、农业资源保护、农事活动体验、农业知识科普等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形成的集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区。3.2休闲农业leisure agriculture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家生活、乡村文化等为基础,开发农业与农村多种功能,提供优质农产品、休闲观光、农事参与和农家体验等服务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3.3创意农业creative agriculture利用现有农业

7、资源,将其与创意产业有机结合,将农业生产、农产品与文化、艺术有机融合,形成能够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来源:GB/Z 323392015,3.13.4都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在城市区域范围及环城市经济圈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产业形态。来源:GB/T 317362015,4.3T/SAASS 111.1202324编制原则4.1因地制宜按照区域和优势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化配置农业农村资源,科学把握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特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4.2以农为本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围绕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集聚现代农业要

8、素,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4.3合理布局依托区域自然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统筹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休闲旅游等多种业态,衔接区域上位规划,科学规划农业公园建设布局。5工作程序5.1确定编制任务农业公园创建主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签订委托协议,明确规划编制各方的责任、编制要求、时间要求、验收方式等。5.2调查、收集资料收集规划编制需要的自然文化资源、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现状资料;收集区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旅游规划、产业规划等相关资料、数据和图件等。调研园区及园区所在区域的乡村资源、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文

9、化遗产、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科技、人才、市场、经济等发展现状及园区建设单位情况等。5.3编制规划大纲按照本文件要求的主要内容编制规划大纲,具体参照附录A进行细化,充分讨论后确定规划大纲。5.4编制规划按照确定的规划大纲要求编制农业公园建设规划。5.5规划成果包括农业公园建设规划文本和相关图件。如有必要,可提供说明书或专题研究报告。6主要内容6.1规划概述6.1.1规划背景结合国家、地方发展政策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说明建设农业公园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重大意义。6.1.2规范范围主要包括农业公园的地理位置、边界范围、面积及土地性质等,土地性质按照GB/T 21010确定。6.1.3规划期限分为近

10、期、中期、远期规划,一般近期规划3年5年,中期规划5年8年,远期规划8年10年。6.1.4规划依据T/SAASS 111.120233主要从国家、地方等不同层面的政策文件和规划等确定规划依据。6.1.5上位规划及政策主要分析农业公园建设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及其相关政策支持。6.2现状分析与评价6.2.1现状分析根据农业公园现状调研与收集的资料、数据等,重点描述农业公园基本情况、区位交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城乡村镇现状等。6.2.2现状评价根据农业公园现状分析,评价总结出农业公园建设具有的优势条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短板等。6.3总体思路与目标6.3.

11、1发展原则农业公园建设规划应坚持市场导向、资源依托、产业开发、规模适度、科技支撑、生态文明等原则。6.3.2总体思路结合农业公园的各项要求与诉求,依托农业公园的区位、农业、乡村、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要素整合、优势互补”等为指导方针,融入山东省农业公园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要素,形成山东省农业公园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包括清晰、明确的总体定位和主体形象,符合农业公园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符合农业公园未来发展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游憩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以及高水平、高标准、整体提升的现代农业,组成农业公园的“子板块”。6.3.3目标定位从产业层面、旅游层面、文化层面分别给出农业

12、公园的目标定位。6.3.4形象定位对农业公园具有的特色文化、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深层次挖掘,融合现代农业体验、休闲、都市、创意等功能,总结提炼出每个农业公园独有的主题形象。6.3.5市场定位一般通过农产品市场、旅游市场的分析,规划出农业公园的市场定位。6.3.6发展策略一般从区域、产业发展、空间优化、文化彰显、生态服务等方面确定农业公园的发展策略,并建立以政府引导,以农村集体组织、工商资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建设主体,返乡青年创客、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合作运行机制。6.4总体规划布局6.4.1空间结构规划根据农业公园的目标定位,科学规划布局农业公园的总体空间结构,每个片区既要发挥自己的主体功能,又能配

13、合其它片区,融合联动发展。6.4.2道路和游憩系统规划按照GB 51192、GB/T 26992、GB/T 17775和NY/T 2857的要求,道路和游憩系统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游憩系统和游客服务系统3部分,每部分具体规划内容如下:T/SAASS 111.120234a)道路系统。尽量保持农业生态的原真性,在分析现状道路的基础上,依据上位规划和发展需求,打通外部交通廊道,升级改造内部道路,形成功能明确、快速通畅的道路系统。b)游憩系统。结合规划道路系统,科学设置园区主入口、次入口位置,设置服务中心,规划自驾车、步行等不同功能的游览线路。c)游客服务系统。分级规划布局综合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游客服

14、务中心、服务咨询点、旅游标识等,形成游客服务系统。6.4.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照GB/T 17775的要求,坚持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原则,整合项目区的社会服务设施资源,根据自身特色,规划配置项目区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网络化、多元化、特色化、分层化的社会服务设施系统。6.4.4空间管制规划依据县、镇(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等上位规划和村庄规划,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条件、工程地质、用地性质、资源保护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设区,不同分区规划确定不同的管控措施。6.4.5环境保护规划按照GB/T 17775和GB/T 26992的要求,制定环境保护目标,从节能、节水、接电、

15、加强生态保护、增加废弃物处理和投入品安全监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别制定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分项规划和保护策略。6.5产业体系构建6.5.1基本要求应综合考虑农业公园产业基础、种植制度、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劳动力等因素,因地制宜的规划农业公园的产业布局。6.5.2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确定的主导产业,分别从每个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分析入手,明确每个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等。6.5.3分区规划指引农业公园各分区规划应统筹区域农业、文化、景观、旅游、乡村等资源,以现代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农业农村文化为纽带,以大力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核心,分别

16、从总体思路、发展目标、经济效益、分区空间结构布局、游憩系统与道路规划、主体景观规划等方面规划打造与农业公园目标定位相符合的各类主题功能区,策划出重点项目,形成项目库,保障农业公园规划落地实施,发挥农业园农产品供给保障、就业增收、生态保护等功能,拓展提升农业公园的观光度假、康体养生、休闲旅游、科普实践等功能。6.6组织管理与运营机制6.6.1组织管理提出农业公园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模式等。6.6.2运营机制提出农业公园商业化的运营模式,明确政府、企业、农户各方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等。6.7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6.7.1投资估算农业公园总体规划应根据各分区规划建设内容进行资金估算,资金估算符

17、合NY/T 1716的要求。6.7.2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T/SAASS 111.120235农业公园建设应多渠道筹集资金。根据农业公园项目规划需求列出年度资金使用计划。6.7.3效益分析农业公园的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6.7.3.1经济效益分析一般从农业公园项目实施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带动区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估。6.7.3.2社会效益分析一般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园区活力、搭建发展平台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6.7.3.3生态效益一般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能耗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判。6

18、.8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根据当地实际,提出农业公园总体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建议。一般包括建设行动计划和保障体系。建设行动计划要详实、可行。保障体系包括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科技投入及考评激励机制等方面。6.9附件附件包括附图和附表。附图一般包括区位分析图、功能分区与布局图等;附表主要为农业公园建设项目库。T/SAASS 111.120236AA附录A(资料性)农业公园规划文本参考提纲A.1规划概述A.1.1规划背景A.1.2项目概况A.1.3规划依据A.2现状分析与评价A.2.1基本情况A.2.2现状评价A.2.3上位政策及规划A.3战略目标定位A.3.1总体思路A.3.2目标

19、定位A.3.3形象定位A.3.4市场定位A.3.5发展策略A.4总体规划方案A.4.1空间结构规划A.4.2道路和游憩系统规划A.4.3村庄发展引导A.4.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A.4.5空间管制规划A.4.6环境保护规划A.5产业体系构建A.5.1产业发展模式A.5.2主导产业布局A.5.3重点任务A.5.4实现路径A.6分区规划A.7组织管理与运营机制A.7.1组织管理A.7.2运行模式A.8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A.8.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A.8.2效益分析T/SAASS 111.120237A.9保障措施A.9.1政策保障A.9.2资金保障A.9.3技术保障A.9.4人才保障A.9.5宣传保障A.9.6考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