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压强和浮力.pdf

上传人:c****1 文档编号:9306959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压强和浮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3年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压强和浮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压强和浮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压强和浮力.pdf(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专题 7 压强和浮力 一、单选题 1 1下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B.C.D.【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D 视频 2(2017北京卷)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 的水中,如图 6 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 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

2、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D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3【2016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重力 B.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 磁场的作用 C.紫砂壶属于连通器 D.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来源】首发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物理试题【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孔明灯在上升的过程中,除受到重力的作用外

3、还一定受到浮力作用,因为如果只受重力作用孔明灯将加速下落;选项 A错误;地球是个大磁体,其中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具有磁性的司南在地球附近受到地磁场的作用一端指南一端指北;选项 B 正确;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紫砂壶的特点符合连通器构造,故紫砂壶属于连通器;选项 C 正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选项 D正确;答案选 BCD。考点:受力分析、磁、连通器、声音的产生 视频 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 1N,高 9cm,底面积 30cm2;杯内水重 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

4、g 取 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 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2.8N【来源】2018 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 5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的较宽 B.图

5、钉帽做得面积较大 C.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 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来源】2018 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C.大型平板车 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故 D符合题意。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牢记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反之减小压强。6【2016重庆 B 卷

6、】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分别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A.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 B.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 C.取出小球后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较小的是甲 D.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

7、压力相等【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 B 卷)物理(带解析)【答案】C【考点定位】浮力 液体压强 7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A.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B.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C.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来源】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2016-2017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C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

8、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视频 8 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气球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杯底(如图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 B.水球在冷水中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 C.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

9、密度 D.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来源】山西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从图入手,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可以判断出水球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浮力以及物重与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再根据浮沉条件判断出冷水的密度和热水的密度的关系,进而判断出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的压强大小;解答:从图可以看出,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所以,在热水中,水球沉在杯底,说明,由此推出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大于热水中所受浮力,故 A错误;由于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水球在冷水中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故 B 正确;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说明,在热水

10、中,水球沉在杯底,说明,由此可以推出冷水的密度大于热水的密度,故 C错误;因为冷水的密度大于 热水的密度,所以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压强不相等,故 D错误;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以及阿基米德原理来解答问题,从图入手是关键,难点是浮沉条件的灵活运用,是一道难题。9 9【

11、2016山西卷】如图所 示,滑滑梯是我们儿时喜欢的游戏,下列对小梦滑滑梯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下滑过程中,小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下滑过程中,小梦的动能转化我重力势能 C.小梦躺着比坐着下滑受力面积大,减小了摩擦力 D.下滑过程中,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物理(带解析)【答案】D【考点定位】运动和静止 力和运动 视频 10物理学中,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常用图象来表示,下列图象表示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B.通过恒定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C.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其深度之间的关

12、系 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 v 随物距 u 变化的关系【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物理(带解析)【答案】C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液体压强的特点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

13、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 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A.h 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h 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h 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h 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物理(带解析)【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瓶内气体压强等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和,当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外界大气压强减小,故玻璃柱内水的压强增大才能与瓶内压强平衡,故 h 增大,瓶内压强始终大于外界气压。答案选 A。1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

14、同的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来源】河南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13【2016河南卷】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

15、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则物块的密度为()A.m21/m1 B.m11/m2 C.m22/m1 D.=m12/m2【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物理(带解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设物块的密度为,体积为 V,根据 G=mg和=mV 可得物块的重力 G=Vg,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 1=m1 g,物块漂浮,则 F浮 1=G,即 m1 g=Vg,有:=m1/V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 2=m

16、2 g,物块沉底,则 F浮 2=2gV排=2gV,即 m2g=2gV,有:V=m2/2 将代入可得,=m12/m2,故选 D。考点:密度的计算 视频 14 14中国的一些美食与传统节日有关,在如图所示的美食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饺子皮改变了形状 B.煮熟的汤圆浮起来主要是因为汤圆的重力改变了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

17、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C.粽子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如果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会减小【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 B 卷)物理(带解析)【答案】A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质量及其特性;平衡力的辨别;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5【2016重庆 A 卷】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 300 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 A,内有质量为400 g、边长为 10 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 B,通过一根长 10 cm 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 30 cm(如图)。计算可得出()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 14 N 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18、是 90 N 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 200 Pa D.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 200 Pa【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六中学 2017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C【考点定位】力的合成 浮力 压强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视频 二、多选

19、题 16(2017北京卷)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B.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目的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A 古代捣谷工具符合杠杆的定义,利用了杠杆原理,故 A正确。B光沿直线传播的影子所指的时辰就是时间,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故 B 正确。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增大

20、了对谷物的压力,目的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故 C 错误。D 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故 D正确。答案为 ABD。考点:杠杆原理 光的直线传播 压强 大气压 17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司南利用地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指示南北 B.戥子利用杠杆平衡来称量质量 C.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D.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来源】2018 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

21、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答案】ABD 18.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 S 的薄壁圆筒形容器,内盛某种液体,将质量分别为 mA、mB、mc,密度分别为A、B、c的均匀实心小球 A、B、C 放入液体中,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下沉,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A、FB、Fc。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若 mA=mB=mc,则 FA=FB Fc B.将 C 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可能上浮 C.只取出 A球,容器中液面的高度

22、降低了 D.三球放入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来源】2018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中考)物理【答案】ACD B、C 球下沉,可知 C 球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将 C 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密度不变,还是大于液体密度,所以下沉,故 B 错误;C、取出 A球,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所以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降低了,故 C 正确;D、三球放入液体前后,液体的深度变化了,所以压强变化了,正确。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

23、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故选:AC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物体漂浮(F浮=G)、悬浮(F浮=G、液=)、沉底(F浮 G、液)的特点是本题的关键。三、实验题 19【2016北京卷】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 A、B 两个烧杯。小亮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 A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 L 为 6cm,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

24、计 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h1;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 B 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 L 为 10cm,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h2;小亮发现 h1大于 h2,于是小亮得出结论“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 L 有关”。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实验步骤: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烧杯的水中,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 L1,探头到水面的距离 H,读出压强计 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h1,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向烧杯中倒入

25、适量的水,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仍为 H,用刻度尺测量探头到烧杯底部的距离 L2,读出压强计 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h2,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现象:通过数据可发现 L1 L2,h1=h2。由此证明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 L 无关,所以小亮的观点是错误的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

26、列说法中正 考点:液体压强 视频 20(2016北京卷)小曼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圆柱体物块、石子、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图 26 是小曼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为 1103kg/m3,g 取 10N/kg。实验过程如下: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 26 甲所示,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将拴有石子的物块置于量筒内的水中,如图 26 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 66cm3。将待测液体倒入另一量筒中,如图 26 丙所示,记录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将上述石子和物块擦干后,置于量筒内的待测液体中,如图 26 丁所示,量筒中液面所对应的示数为 70cm3。由以上实验可知:(1

27、)石子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为 _N;(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_kg/m3。【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0.16 0.8103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考点:浮力计算、测量密度 视频 21【2017北京卷】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为 F,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V,小明认

28、为:任何情况下,F 都与 V 成正比。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铝块,浸没在 A容器的酒精中,铝块排开酒精的体积即为铝块的体积V1,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1。将铝块从酒精中取出后擦干,再缓慢浸入 B 容器的水中,当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 F1时,发现铝块排开水的体积 V2小于 V1。这个实验说明铝块受到的浮力与铝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不成正比,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22为了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小明选用如图所示的圆柱体 A(A 水)、

29、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将圆柱体 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 F1。将圆柱体 A下部的一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_,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3。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2)由

30、 F1 F2_F1 F3(选填”=“或“”),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来源】2018 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将圆柱体 A下部的两个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解析】(1)将圆柱体 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即为圆柱体的重;将圆柱体 A下部的一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将圆柱体 A下部的两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3,、两步骤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同。(2)根据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原理知,一格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两个格浸

31、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两次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所以若,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点睛:理解称重法测浮力的原理,实质为三个力平衡,向上的力为:浮力、测力计的拉力;向下的力为重力。所以要注意实验步骤中必须指明“圆柱体不接触容器”。23【2016河北卷】探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一由 A和 B 构成、两端开口的玻璃制品的底部扎上薄橡皮膜,做成容器。A、B 的横截面积分别为 SA和 SB,且 SA=2 SB=40cm2。(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水=1.0103 kg m3,g 取 l 0 N kg).实验过程如下:将容器固定在放有电子秤的铁架台上,使橡皮膜刚好与电子秤

32、完全接触,且电子秤的示数为零,如图所示。往容器内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将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继续往容器内缓慢倒入 60 g 水后,水进入了容器,B 部分,且在 B 内的高度为 1 cm。然后容容器内再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再将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中。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同答下列问题:(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

33、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 _。若在一底面积为 40 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入 300g 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_Pa,与表格中第 5 组 数据对比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受到的重力大小 _(选填“有关”或“无关”)。(3)容器 A部分的高度为 _cm。【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物理(带解析)【答案】520 成正比 750 无关 5【考点定位】液体的压强 视频 24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

34、 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 _,说明 _。(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 _影响。【来源】2018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中考)物理【答案】向瓶内吹适量的气 下降 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外界温度【解析】分析:(1)细管变化明显,管的高度不够,换用较粗的玻璃管或向瓶内吹适量的气;(2)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加,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大气压增大,使得管内水位降低、水柱高度减小;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

35、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3)气压的大小与气温有关。解答:(1)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根据 知,当液体膨胀体积一定时,要想减小高度,需要增大横截面积,即换用较粗的玻璃管,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也可以向瓶内吹适量的气;(2)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高度减小,大气压增大,管内水柱高度会降低,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

36、减小而增加;(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液柱升高,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故答案为:(1).向瓶内吹适量的气(2).下降(3).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4).外界温度【点睛】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做成气压计,探究大气压的变化、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学以致用!25【2016上海卷】为了研究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 H、底面积 S 均不同的圆柱体 A和 B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圆柱体 A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 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接着仅换用圆柱体 B 重新实验,并将全

37、部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数据中 p 和 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当 hH时,p 随 h 的增大而增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5 与 6 或 11 与 12 数据中 p 和 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_。(3)由实验序号 3 与 8 或 4 与 10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两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存在 h 不同而 p 相同的现象。若用圆柱体 A、B 进一步实验,请在表二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使每一组实验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相同 _。【来源】201

38、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上海卷)物理(带解析)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答案】1、2 与 3 或 7、8、9 与 10 当 时,p 不随 h 而改变 0.06 0.30【考点定位】液体的压强 视频 26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

39、)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 _N。(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_。(4)为了得到更普遍得结论,下列继续进行得操作中不合理得是 _。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 C 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来源】

40、河南省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3.8 1.4 DA 该物体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的大小;A 能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解答:(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石块的重力为 3.8N;(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4N,根据;比较 DA两图,可以得出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41、(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也就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的大小;(4)为了得到更普遍得结论,应换用不同液体和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而不是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浮力越大;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也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故答案为:(1)3.8;(2)1.4;(3)DA;(4)该物体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的大小;(5)A;(6)能;【点睛】本题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重点是要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难点

42、是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及应注意的事项。27【2017重庆 A卷】不吸水的长方体 A固定在体积不计的轻杆下端,位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杆上端固定不动,如图甲所示。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与注水体积 V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 P=600Pa 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_cm;若 A=0.5g/cm3,当注水体积 V=880cm3时,杆对 A的作用力大小为 _N。【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卷)物理(带解析)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

43、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答案】6 1.4 容器的底面积:A浸没在水中的横截面积,当注水体积 V=880cm3时,没有完全浸没 A,由 P=gh 可得此时水的深度:此时物体 A受到的浮力:已知 A=0.5g/cm3,小于水的密度,同体积 A的浮力大于重力,杆对 A的作用力大小为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液体压强的计算 四、综合题 28阅读福船回答问题。福船 跨越遥远时空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名叫“福船”的文化符号历久弥新。福船作为木质时代风帆动力远洋船只中的佼佼者,

44、成就了明代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等人的伟大壮举,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福船,福建沿海一带尖底古海船的统称,上阔下窄,首尖尾宽两头翘,复原模型图如图所示。其甲板平坦,龙骨厚实,结构坚固;吃水深,容量多,善于装载,稳定性好,抗风力强,适于远洋。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与指南针对航海贡献相媲美的“水密隔

45、舱福船制造技艺”,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发展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另一项伟大发明。2010 年 11 月 15 日,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厚实的隔舱板把船舱层层隔断,分隔成互不透水的一个一个舱区。在航行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两个舱意外破损,海水进不到其他舱中,从船整体看,仍然保持有足够的浮力,不至沉没。“水密隔舱”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另外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连接,使船体结构也更加坚固。分成隔舱,还便利货物存放管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对于远洋航海史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学术价值。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记载:“永乐三年(

46、1405 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经学术界考证,与北京天坛齐名的二千料海船就是福船。“料”是当时流行的用来表示舟船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二千料海船总长 61.2 米,最大宽 13.8 米,型深 4.89 米;满载时,水线长 53 米,水线宽 13 米,吃水3.9 米。帆装、给养、武器、人员、货物等及船自身质量总共可达 1170 吨。郑和下西洋是人类海洋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航海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航海早了87 年,比达伽马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海早了 92 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早了 114 年。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船舶制造、天文航海、地文

47、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重启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福船”这个珍贵的文化符号成为新兴文创产业里重要的创作灵感,依然在启迪人们不断去开拓创新。(1)福船采用了 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请你展开想象,就福船的这一技术设计理念,举例说明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2)排水量是衡量造船能力的重要指标。小辉查资料得知:哥 伦布远航美洲时,最大的那艘船的满载排水量为 233t 后,他想知道郑和远洋时的二千料海船的排水量 m。他根据上文中二千料海船的信息计算出排水体积 V=53m13m3.9m=268 7.1m3,估算出排水量约为 2687t。请写出这

48、种估算方法不合理的理由,并写出合理的估算方法。【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1)水密隔舱 示例:将飞艇中的气室隔离成多个气室(2)计算排水体积时没考虑船底尖上阔,形状不规则。船自重及载重用 G物表示,利用船漂浮,F浮=G物即m g=m物g 即 m=m物=1170t 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的压强变大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铝块浸没在水 带解析答案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北京卷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

49、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考点:漂浮的应用 视频 29洛阳桥 被誉为“福建桥梁状元”的洛 阳桥坐落于福建泉州洛阳江上。又名“万安桥”,如图 24 所示。洛阳桥始建于北宋 1053 年,工程历时七年。桥原长 1200 多米,宽约 5 米,有桥墩 46 座,扶栏 500 个,石狮 28 个,石亭 7 座,石塔 9 座,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 梁式石桥。桥由当时的郡守蔡襄主持兴建。洛阳桥的桥址位于江海汇合处,水深流急,建造桥 基十分困难,桥基随时可能陷落坍塌、甚至被冲入海。洛阳桥的建桥工程,规模巨大,结 构工艺技术高超,影响深远。像近代桥梁的“筏形基础”,在国外尚不足百年;“浮运架 梁法”今日还很通行;

50、“种蛎固基法”将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堪称绝妙。关键性的工程 分为如下几个阶段:首先在江中沿桥址中线,向江中抛填石料,形成一条横跨过江的矮石堤。石堤宽约 25 米,而长度达 500 余米。然后,匠师们利用洛阳江里盛产牡蛎这一自然条件,在矮石堤上散置蛎房。由于牡蛎繁殖 力强,石堤里外间隙,成片成丛、密集繁生,两三年时间,就将原本松散的石堤胶结成一 牢固整体。同时,石堤经受浪潮往复冲击,逐渐密实,底层石料嵌入流沙,使整条石堤变 得格外稳固。这样筑成的桥墩底盘,用作桥基,即现代桥梁工程中的所谓“筏形基础”,既 增大了基础的面积,又增强了基础的整体性,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在“筏形基础”上,再用巨型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