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案美术.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05203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教案美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上册教案美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教案美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教案美术.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哆 来 咪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玻璃杯7 个,颜料等教学程序一、欣赏导入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二、分组制作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

2、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三、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2.装饰要简单,装

3、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四、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教学反思:第 2 课 彩 云 衣教学目标 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教学重难点 能设计出有漂亮纹样的衣服并且用彩纸制作出来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课件教学程序一、趣味导入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 一 3 种颜

4、色涂画。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 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二、剪纸游戏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三、作业评析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四、观赏教材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2.小组讨论。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4.

5、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五、学生作业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A段:活泼、跳跃B段:轻柔、舒缓教学反思:第3课布艺温馨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教学准备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教学程序一、看一看,试一试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

6、适感。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1)你看到了什么?(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二、玩一玩,做一做1.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

7、生展开联想。2.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3.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三、评一评,说一说1.学生作业观赏交流。(1)展示作品。(2)自评、互评。2.学习引申:(1)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教学反思:第 4 课 搭 架 子教学目标 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

8、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准备棍、筷子、绳、502胶等教学重点难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欣赏架子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课件1:“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二、分析方法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三、教师小结:图

9、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四、教师示范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五、自主制作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布置展示台(

10、博览会展厅)六、评价交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教学反思:第5课周末日记教学目标1 .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绘画中人物的动态的表现要点,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周末的生活。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及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呈现学习任务1 .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2 .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教师小结:同学

11、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二、尝试体验探寻发现分析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2.问 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3 .尝试练习:改变黑板上静止人物的头、躯干、四肢的动作,看谁在一分钟内画出的人物动态最多。思 考1:人体的结构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

12、位产生的?师生评价、讨论、总结。1 .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予以评价、肯定。2 .发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3.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髓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三、作品赏析认知感悟出示表现周末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师生欣赏、评述。放风筝、学骑车、

13、修鞋、林间。1.分析画面表现的主题内容。2.画面中人物活动的动态、表情分析。3.相关环境的表现及添加适当的文字能使周末日记更显精彩!四、交流感受自主表现欣赏了画家及同学们的作品,如果我们也来把自己周末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一定非常有意义!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周末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呢?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在周末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人物。五、交流评价课后拓展1.自评。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在周末里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事。教学反思:第 六 课 勤 俭“小管家”教学目标:1.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并进行

14、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2.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立体图形特征,提高空间想像力。3.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学生储蓄、合理用钱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进行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教学难点: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教师出示自制的储钱罐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师: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引出课题,板 书 勤俭小管家二、自主探究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共同观察研究:(1)这个储蓄罐主要由什么立体几何形组成?试猜想若将其各个面分别展开会是什么图形?(请学生说一说

15、,然后观看课件直观演示。)(2)你能画出这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吗?组内同学合作试一试。(请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然后折一折。)(3)把储钱罐拆开看看是怎样组成这样的立体几何形的,和你们画的对比一下。注意:展开的六个面必须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平面图形。有的立体几何形有几种展开方法,可以画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梯状立体形等(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2.讨论选择:(1)(展示几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师: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相应的立体几何形。(2)想一想,议一议: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几何形?若不能,请你想办法修改一下?每位学生思考后,在

16、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作中心发言。学生上台操作,将完整的平面图形折叠、粘贴成立体几何图形。三、制作步骤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步骤1.画平面图制作立体几何形。注意:绘制平面图时,在恰当的位置留下粘贴连接的位置。2.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立体形展开想象,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装饰成有趣的储钱罐。注意:投币口的大小可根据一元硬币的大小来确定,投币口一般开在朝上的位置,也可通过你的想象,设计在恰当的位置。四、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有趣的储钱罐,五、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六、评价交流1.请学生给自己做的储钱罐起个名字,从储钱罐的外形和功能以及制作的方法上向大家进行介绍。2.师生共同欣赏点

17、评。教学反思:第 7 课 闹 花 灯教学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花灯的历史,以及各类花灯的艺术特点。2.掌握制作彩扎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感受制作花灯作品的工艺特点。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掌握制作彩孔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感受制作花灯作品的工艺特点。教学准备做花灯的各种材料教学过程(-)欣赏感受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引导回忆:元宵佳节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通常会干些什么活动?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做一盏漂亮的花灯,也来闹闹元宵佳节。板书课题。(二)观察分析1.欣赏民间艺人花灯作品:彩扎类和刻纸类,提问:你发现这些花灯有什

18、么不同的地方吗?(归类,板书:一、彩扎类;二、刻纸类。)2.欣赏民间艺人彩扎类花灯作品,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彩扎花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三)方法指导1.教师出示一个花灯成品,请学生上台将它一步一步地拆开,引导学生观察、逆向分析花灯制作过程,教师做适当的示范:(1)装饰:上灯、扎穗、描绘或剪贴;(2)包扎:涂胶、贴纸;(3)捆扎:选材、设计骨架、扎骨架。2.欣赏学生彩扎类花灯作品,提问:这些作品的选材、造型和装饰分别有什么特色,和民间花灯作品有什么不同,你也能试着做一个花灯吗?(四)自主表现1.学生分小组动手合作制作一盏花灯。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五)评析

19、交流1.将学生作品悬挂展示。2.提问:(1)教室里的花灯展上,你最心仪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2)做花灯时,你遇到了困难吗?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解决的。(3)你的花灯的造型受到了哪些东西的启发?(4)你能让自己做的花灯亮起来吗?教学反思:第 8 课 石 头 说 话教学目标1 .掌握石头组合和彩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提高学生的观察、想像和表现能力,利用石头的形状、特征,大胆拼摆、想像添画。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利用石头的形状、特征,大胆拼摆、想像添画教学过程(一)寻找发现1 .教师出示 百宝箱,请学生上台摸“宝贝”。2 .教师每组分发一袋石头。

20、3 .教师启发:“小猪”是怎样变出来的?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了解石头的各种形态。(1)学生上台“摸宝”,并谈谈手感,猜猜“宝贝”的形状,说说“宝贝”的颜色、花纹。(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说说为什么。(3)通过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制作方法。(二)尝试体验1 .教师组织学生尝试作业。2 .教师启发:你在制作时,遇到了哪些困难?3 .教师启发:学生在尝试中解决问题。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评价。(1)学生尝试体验感受。通过尝试,巩固了解制作方法。(2)学生谈制作时遇到的困难。(3)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解决学生添画时用颜料绘画的技术问题。(4)学生开展评价。通过展评使学生了解选择

21、合适(形状、色彩、花纹、手感)的石头,根据特点添画。(三)欣赏启发1 .教师出示许多单个石头彩绘作品。2 .教师出示拼摆石头彩绘作品。(1)学生欣赏,了解添画的内容。通过欣赏拓展学生思维。(2)学生欣赏,了解拼摆、添画作品。通过欣赏启发学生可拼摆石头,再添画。(四)创作表现1 .教师出示作业要求。2 .教师巡视指导。(1)学生了解作业要求。(2)学生作业。(五)活动评价教学反思:第 9 课 家 乡 古 建 筑教学目标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22、教学重难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湖州古建筑的资料和照片教学过程(一)考察小结导人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1.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2.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3.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引导分析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三)深入了解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

23、。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榨卯合、竹钉。(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五)布置学生作业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六)作业相互观摩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

24、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七)评价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教学反思:第10课 演 戏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方法制作小偶人;2.了解舞台的构成要素,设计、美化舞台;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造型能力,感受集体合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掌握基本的方法制作小偶人教学准备制作好的小人、各种材料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导入1.教师拿自制的小偶人表演。2.你们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表演?3.欣赏小偶人表演片段。4.出示课题。(二)交流尝试1.出示三个问题:(1)小偶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呢?(3)小偶人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固定的呢?(1)

25、师问:你想把谁做成小偶人,他长得有哪些特点呢?(板书:抓住人物特征)你会选择教师分发教具,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触摸、讨论。板书: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粘贴等。2.教师示范:哪些材料做小偶人的哪个部分呢?你会用什么方法做小偶人?(2)师生互动制作小偶人。(3)演示分析制作过程中难点部分。(4)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分析其材料的选择以及制作的方法。(三)分组制作.展示学生已知的一些故事,分组选好其中人物形象。提出制作要求。分工合作。(四)作品展示分组来进行演戏。提问:(1)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为什么?(2)你制作的小偶人有缺点吗?你还将怎样来改进你的小偶人呢?教学反思:第11课 信 息 联

26、通教学目标1 .学生参与欣赏、描绘、制作等学习活动,认识电话机和电话亭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初步了解电话亭的造型设计知识。2 .抓住电话机的外形结构和造型特点,仔细描画出自己喜欢的电话机。3 .综合运用纸工的基本方法,设计与制作公用电话亭的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4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教学重难点仔细描画出自己喜欢的电话机,综合运用纸工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范作、有关电话的知识教学过程()切 入 主 题,展开讨论1 .出示“新城市”的平面示意图,导人教学活动:为“新城市”设计公用电话亭。2 .观察“新城市”的环境,师

27、生围绕“我在哪里设计?配合周围环境怎样设计?”的话题展开讨论。(-)欣赏激趣,发现特点1 .课件演示,欣赏电话亭的图片。2 .结合课件简要分析电话亭的形体特点:由各种基本的立体形组成,分为顶罩、亭壁、亭柱、基座及电话等部分。3 .说说你的审美感受。(造型简洁)(三)创意设计,反馈指导1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商讨一下,你们准备用哪些基本形来组成电话亭的各个部分?并根据你们的想法,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有创意的电话亭。2 .学生讨论并画电话亭的设计稿。3 .反馈指导。(四)尝试制 作,探究方法1.根据设计稿,尝试把电话亭的主要部分做一做。(把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造型可以用一些什么方法?)2.学生

28、归纳所运用的纸工制作的技法:剪、折、卷曲。3.以卷曲法为例,因卷曲的程度、方向等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造型。4.师生共同探讨组合电话亭的方法:(1)相同形组合成不同的造型;不同形可以有丰富的变化。(2)所运用的技法:粘接、插接。(五)分工合作,创意制作.提出活动要求:两人一组,以一名同学为主,另一名同学参与制作,先修改设计稿,注意制作出造型简洁、富有创意的电话亭。教学反思:第 12课 飞 机 工 厂教学目标1.学习直升飞机模型、纸飞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了解直升飞机的外形构造基本知识和各种类型飞机的造型特点。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制作与应用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热爱科

29、学的情感,增强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与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习直升飞机模型、纸飞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教学准备有关飞机的资料、各种不同的盒子教学过程(-)直观感受1.欣赏直升飞机影像片断。2.引导提问:有谁了解有关直升飞机的知识?学生组内交流、讨论,以组为单位推举同学发言。认识直升飞机的垂直起飞和飞行,小结直升飞机的简单飞行原理和直升飞机的分类。3.欣赏直升飞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直升飞机工厂。(二)展现设想1.欣赏直升飞机范作。引导思考:制作这些直升飞机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巧妙的地方?2.提问:用得巧,做得妙

30、,巧在什么地方?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展示本课的重点(巧用材料,妙在出新)与制作直升飞机的穿插、粘合等方法和过程。3.小结:根据材料的外形、质感特点,结合恰当的工具进行穿插、粘合,就能够创造出新颖别致的直升飞机造型。4.漫谈制作设想并小组发表。学生组内交流直升飞机的制作设想,综合小组成员意见,推举代表进行发言,展示制作小组的巧用材料、妙在创新的设计意图。(三)制作表现小组组合1.角色分工。要求:每一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担任总工程师,负责整个制作小组的设计制作、分工与协调。并负责安排组内成员承担直升飞机各个部件的制作任务。2.制作活动:根据材料特点,模拟制作一个直升飞机模型。制作要求:(1)时间:15分钟。(2)纪律:讨论声低,以组为单位,团结协作。(3)正确操作工具,注意安全,讲究卫生。3.学生作业时,循环播放各种直升飞机图片,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时间指示钟显示制作时间。(四)成果展示1.播 放 运动员进行曲,出示 新世纪雏鹰直升飞机展”背景,并以小组为单位,总工程师轮流上台展示各制作小组的成果。要求:说说各直升飞机的巧妙之处,并开展简单的推介宣传。2.教师或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采访与参观。(五)教学拓展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水果电动直升飞机模型,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创作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