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明清时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比较.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9303914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位论文-—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明清时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位论文-—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明清时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位论文-—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明清时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位论文-—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明清时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比较.doc(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 - 明清时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比较 学 院: 南方学院 专 业: 景观建筑设计 班 级: N1110041 学 号: N111004107 学生姓名: 开坚 指导教师: 徐海顺 职称: 讲师 二一五 年 五 月三十 日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明清时期园林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比较摘 要园林是一段不断发展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为了使这一艺术文化更好的长久发展,本文着重研究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中西方园林由于中西文化背、经济背景、政治背景等不同形成了东方自然式园林和西方规则式园林两大风格。本文主

2、要以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为研究对象,列举了中国明清时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在造园风格、理论、手法、要素并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对此有一个浅显的认识。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意大利古典园林其园林风格受文艺复兴的冲击,突出人的价值,景观特点是整齐,规则,对称,均匀,常以轴线作引导。中国明清古典园林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以曲线作引导,融于自然,塑造小型自然环境的自然式山水园。两者园林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分析比较这些差异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便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成为人类历史中的瑰宝。关键词:明清园林,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对比,对称,差异。Ch

3、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 comparison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garden and Italy Renaissance Garden comparisonAbstract gardening style elements, theories, methods,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in order to have a shallow understanding. Through research we know that the Italian classical g

4、arden the garden style is affected by the impact of the Renaissance, the value of outstanding peopl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is neat, rules, symmetrical, uniform, often as a guide to axis. China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lassical gardens is influenced by the Taoist idea of nature and humanity, lan

5、dscape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ymmetric equilibrium, as a guide, with the curve into nature, shape of small natural environment of natural mountain and water garden. The garden of the difference is very big still.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we can take its essence, discard the dross

6、, so that the garden art has a long history, become a treasure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Keywords: Garde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gardens, contrast, symmetry, differences.目 录摘要1. 引言.52.时代背景(政治、经济、人文艺术背景等).6 2.1中国明清时期背景.6 2.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背景.73.比较分析研究.8 3.1造园理念比较(设计哲学).8 3.

7、2造园风格比较.12 3.3造园手法比较.15 3.4造园要素比较(根据:竖向、理水、植物、建筑等要素展开).19 结论与讨论 .24 致谢.24 参考文献.251. 引言园林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瑰宝,它不仅可以供人居住,欣赏,还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文化。包括文化政治,经济,风俗,宗教信仰,社会理念,和对自然对科学的崇尚。园林又分为中西园林两大派系。中国园林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秦及秦汉时期可称为中国园林的起源时期也可以称为“自然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明清时期则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全胜阶段。明清时期的中国园林具有功能全,形式多,艺术化的特点。典型案例:皇家园林圆明园;苏

8、州的拙政园;西方园林经过文艺复兴的冲洗也有很大的变革,这里我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为代表进行研究。在第十五世纪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文学和艺术的飞跃进步,由一群热爱自然的人们造成的,田园乐趣的追求,文艺复兴园林的兴盛,并逐渐尝试几何巴洛克式曲线。16世纪中期是意大利园林的全盛时期。这个时间段大体以整个园林作为构图,突出对称美,主要以轴线为主导。造园要素是基本的石头,树木和水。石头台阶,包括铁路,公路和挡水墙,并结合游泳池,温泉,运河和大量的雕像。经过修剪的常绿乔木,树,绿色走廊壁的形成,等等。典型园林案例有:埃斯特别墅,弗拉斯卡蒂等。 论文研究内容:基于园林史的悠久发展历史,重点

9、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设计理念,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设计理念、风格、手法、要素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和阶段特点的分析,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了解中西方古典园林在设计上的处理方法。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剖析中外各个时间段的园林知道中外名族文化发展的进程,分析出其中的哲学文化,了解各个名族崇尚的精神。也可以借鉴和参考中外古典园林的案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设当代的园林。使园林艺术生生不息。2. 时代背景(政治、经济、人文艺术背景等)2.1 中国明清时期背景 2.1.1 政治背景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古老的封建制度逐渐没落,为了维护君

10、主利益,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表现为:明代,废除丞相制,分六部。地方实施三司分权方法,三司之间并列,没有从属关系,直接受中央控制。在清朝,初始康熙设南书房再由雍正设军机处,这样的做法保证了皇帝掌握了全国的全部军政大权。封建主义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2.1.2 经济背景中国明清时期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从封建社会的发展的整体上来说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落后于西方国家。然而另一方面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广物博,足以自给自足,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致使封建制度还能维持。主要作为有:开发边疆地区,带动整体经济;改变农业生产结构;资本主义在手工行业萌芽。以上就是中国明清时期经济的基

11、本状况。 2.1.3 人文艺术背景 中国明清时期的人文艺术主要表现在:古典小说发展到了高峰;戏剧艺术空前繁盛;书画方面举国盛行。古典小说主要代表作是中国四大名著:即明朝初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明中期的西游记还有清朝的红楼梦这四部小说备受追捧,寓意深刻。不仅故事生动,文采丰富,还从侧门表现了对统治者的讽刺。戏剧的繁荣主要是京剧的诞生,京剧诞生的挈机是在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时期,备受皇家及民众热爱。另外还有民间戏剧主要代表有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等。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为书画艺术创作创造了条件,其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董其昌行书帖、临颜真卿明远帖五百本;刘墉,清康熙年间其书法经三变形成自己

12、的风格。扬州八怪墨竹图、青山白鹭图、花卉图等;吴昌硕缶庐集,缶庐印存等等。以上就是中国明清时期人文艺术的大体状况。2.2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2.2.1 政治背景 公元十四世纪初至十七世纪中,欧洲各国先后反对教会的统治实行资产社会也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这时期封建社会内产生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提倡反对宗教胶条,反对封建社会的迷信以此来取得政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公民参与政治,希望以此需要建立一个新政府,它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并能提供良好的生活。 2.2.2 经济背景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也是如此。就意大利经济

13、而言,这里提到两点:首先,经济是指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上层财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经济是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上的,大部分人是处于被剥削的阶级。他们辛苦劳作,默默无闻,创造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次,就是人们对财富观念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性的解放,社会结构的变动人们的财富观念也与中世纪有了很大的不同,中世纪人们受教会的影响,信奉神,财富观念主要来自于圣经,不为自己积攒财富。文艺复兴的爆发使人们摆脱了这一理念。人们学会了自己积攒财富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 2.2.3 人文艺术背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座代表性,变革性的里程碑。在人文艺术方面则被公认为是自古希腊以来的又一座高峰。这

14、一阶段产生了很多杰出的艺术家,代表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达芬奇被世人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其雕塑艺术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其代表作品有大卫、被缚的奴隶、垂死的奴隶、哀悼基督等。拉斐尔,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同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其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艺术所达到的最高峰,代表作有阿尔巴圣母、西斯廷圣母、椅上圣母子等。文艺复兴时期还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如但丁、皮特拉克、薄伽丘等等。正是由于这些艺术家们,先驱者们辛

15、苦创作才更进一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1) 政治背景比较。中国明清时期封建制服衰落,中央集权,君主的权利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则初步产生了资产主义,公民可以参政要求选择自由的,明主的新型政府。(2) 经济背景比较。中国明清时期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是衰落的,逐渐脱离世界发展的规则。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开始,人们对财富的理念得到了解放,人们知道积攒财富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3) 人文艺术背景比较。中国明清时期人文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大多体现在诗词书画方面,文人们由于不满社会的状况,将情感寄托于诗词书画方面。而意大利

16、文艺复兴时期雕像、各种风格的画也惊出。体现了那一时期人们的寄托。2. 比较分析研究 3.1 造园理念比较(设计哲学)中国明清时期古典园林秉承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宛自天开”的艺术宗旨,园林设计注重细节,其山多以矮小的假山为主,追求人工细致美;水以溪水、小泊为主,追求闲情逸致的意境,主怡情。融情与景,融景于自然。借此人可以融于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实现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的自然美得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园林主要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宗旨即“人文主义”的思想。文艺复兴前西方文化还是被神权主导,人们对神权盲目崇拜,一切希冀于神,否定了人自身的价值,所以建筑师借助园

17、林的规矩的比例来建筑园林希望以此来改变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所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对建筑有强烈的比例追求,其建筑在对称性、规模性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其水体大多以瀑布,跌水体现,建筑规模宏大,追求惊心动魄的动态美。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以圆形和正方形为主体表现方式,反对哥特式建筑,其宗旨体现了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真实的,现实的生活中的幸福,而不是一切寄希望于神,倡导对人性的认识,反对愚昧的神学思想, 开始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而不是神是生活的主导。 作为人,这一个崭新的,有意义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封建主义和宗教主义要人附加到新的时代精神和附件。 充分的体现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充分的体现了人

18、的价值,重视人性。图3.1-1、2拙政园小型假山图3.1-3拙政园水体图3.1-4埃斯特别墅瀑布图3.1-5埃斯特别墅建筑图3.1-6埃斯特别墅雕像图3.1-1、2图3.1-3分别是拙政园的假山和水体图,由图可见假山,水体与周围的环境融合的恰到好处,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受中国古代道家“无为”的哲学思想影响。取名拙政”实为不是官方不宦情。由于朝堂的纠纷,人员流动,而不得不放弃了官场的喧哗,静虚自然无为来培养感情,试图寻求内心的平静,变成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 此时的天人”的关系是天巨微,微力的人因为无法改变生活环境,期望在束缚的实际行

19、为的清除工具和人员,精神追求到自然的无限,所以主人的内心世界, 暂时放弃社会责任,轻视名利鄙弃功名,清心寡欲,追求与乐”的境界的性质,而自由的精神在消融的境界的自然美,这便是文化精神和审美自然的人化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拙政园精神。 园林的各个方面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图3.1-4、图3.1-5、图3.1-6分别是埃斯特别墅的瀑布、建筑、雕塑。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建筑的对称性,和恢弘大气的特点。符合当时社会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埃斯特别墅是意大利台地园林典范。埃斯特别墅是特别讲究秩序和比例的,用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严格桂花建筑的比例。例如必须必须是某些特定的比例,如“2”或者“3

20、”。用标准的尺规作图,以规则几何图为主体,主反对哥特式建筑。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比较分析:根据以上的两大案例及图片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中西方(中国明清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园林造园的哲学思想的差异,其体现在中国古典园林处理精细,处处与自然融合恰到好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而意大利古典园林整体给人感觉恢弘大气,建筑处处透露出对称的美,对建筑的整齐性,规整性有强烈的追求。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人文主义思想。 3.2 造园风格 中国明清时期园林造园风格总的来说就是人化自然,富有诗情画意园林中多以各式树木为主体,其中路面多以小径为主,各式水体,筑山的处理也特别精细,巧妙以可以很巧妙的融

21、于自然。以曲线为引导,处处都体现出很柔和,处理的得当,平衡自然。筑山方面多以假山为主,水体多表现为小溪,小湖泊。水石相应,构成园林主景。建筑方面多以亭、廊、阁楼为主,沿角多成上翘,线性流动婉转,朴素自然,结构不拘定式。反对建筑的拘泥对称,以此来表现清新洒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园林以台式园林为主,以直线为引导,给人感觉很规整,比例清晰,对称明显。俨然,工整,宏大。造园模式是自上而下,因地制宜,根据台地的上下结构来造园。一般建筑造在顶部,凸显主体,向下分多层台地,对称关系明晰,周围常以多级喷泉、惊心跌水、瀑布、水池等水景来装饰,两侧各式形态的植物对称布置,并点缀有富有特色的雕像、花体等园林小品

22、。台园林由于上下分明,所以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富有气势的感觉。3.2-1、2苏州留园3.2-3意大利兰特庄园3.2-4埃斯特别墅 比较分析:从上图3.2-1、2苏州留园,图3.2-3意大利兰特庄园及图3.2-4以及上面的苏州拙政园和意大利埃斯特别墅我们可以很明晰的看出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造园风格的差异,中国明清时期古典园林以曲线为主,园林风格自然,随和,富有诗情画意,园中景观小品无论是水体,假山,亭,廊都处理比较细致,无论从空间还是整体的观赏角度看都恰到好处。给人融入自然的感觉。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则以直线为引导,园林整体对称明显。如图3.2-4左边的一张图我们可

23、以很明晰的看出对称线,其台地园林上线分明,很有层次感,水体多以池塘,瀑布,跌水为主体,园中多以雕像装饰。这些要素我们在上面的图中都能发现。 3.3 造园手法比较 3.3.1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无论从造园理念、风格、手法、要素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出来人们顺应自然,模拟自然,追求和谐,闲置的生活方式。在造园手法上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手法上或以自然山水,或以人工精心雕琢的山水为骨架,用各式植物为肌肤,以求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遐想。运用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手法使景融于自然。其中在筑山、理水、植物、建筑、装饰

24、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处理手法。 (1) 抑景,即是“先藏后露”、“欲扬先抑”追求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采用抑景的方式才能使园林显魅力无穷,给人无限遐想。如果一个园林游客从入口就能感受到内部的空间结构,景物等,就会给游客的观赏价值大打折扣。 (2) 添景,就是在园林景物间添加一些别致的风景。使园林在观赏上不觉得别扭,生硬而给人感觉很有层次,自然。譬如,一座山或者一座人文塔,如果没有没有其他景点像乔木,雕像等在中间、近处进行过渡的处理,就会显得孤单而没有层次感。只有在其中添加一些适当的景物才能使想要表达的主体给人感觉生动。 (3)夹景,就是在所要表达的景物周围点缀其他装饰,使其不显得空旷,虚空

25、。如一座山,或者桥在其两侧空间宽广空旷,就会给人给人萧条,败落的感觉,在这里我们就需要用水或树木或建筑在其周围屏障起来,使所要表达的风景更具诗情画意。 (4) 对景,就是景物的对面还有景物。如一个阁楼,游客等楼俯视对面毫无一物,这就会给人失望的感觉,如果阁楼的对面不远处有一水泊伴有树木装饰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则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这就是对景的效果。 (5) 框景,即景中景。园林中建筑中加上景观小品,如假山、喷泉、盆景等。使景更加丰富、生动。 (6) 漏景,即在园林的围墙上,走廊挖形式各异的镂空的窗。透过窗可以见到别处的美景。 (7)借景,园冶一书中指出园林巧于借。园林的空间都是有限的,这里我

26、们需要通过横向或纵向上借景的处理方式使游客扩展视野和联想,借景亦有仰借、俯借、远借、进借之分。即缺什么添加什么的借法。以上是园林理景的大的处理方法,然而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讲究的就是细致,在内部又有一些景观的特殊的处理方式。筑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筑山是造园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山的形式大多以假山,矮小土堆为主,在其周围点缀有水,树木使其更显诗情画意。 理水,无论中国园林还是西方园林,水都是最富有生气的构园要素。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中的水的表示方式大多以静态水的方式,如小溪、小湖泊。处理方式又有掩、隔、破等手法。掩,即以建筑或绿化,将曲折的池岸掩饰,使水不显得露骨。隔,以筑堤隔断水面,园冶指出“

27、疏水若为无尽,断除通桥”可增加景的空间层次。破,当水面很小时,可用乱石、怪石交错。并水中培植植物,使一洼水池也显得“风情万种”。 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植物本身也有其自己的美。一讲姿态美,即树干的形状,树枝、叶的繁茂状。二是色美,树叶,树干,花的美。三是味香,如兰花,桂花的清幽的香。 建筑,中国明清的私家园林多以古朴的建筑为主,如亭,阁楼。既可以供人休息,形态也可以装饰园林古式建筑多斗拱梭柱,飞檐起翘。 装饰,中国明清时期书画艺术盛起,多有文人墨客在园林中著画,著诗,或题匾以求园林的文艺性。 以上就是中国明清时期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造园

28、的手法以此来对比分析。 3.3.2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属于规则试台地园林,传承了古罗马园林。 (1) 场地处理。意大利台地园为了由于地势原因一般建在美丽的山坡上。台地被开发的层层分明,井然有序。台层间有不同形状的楼梯,坡道,跌水,洞窟。 为了加强台层整体感通常有清楚整的中轴线,每层台阶,斜坡,保留艺术雕塑常用的方法,使其更加有艺术感。 (2) 筑山。意大利古典园林的岩石雕像钟爱宗教偶像题材,热衷于人工石窟石刻。不同形状的台阶,挡土墙,堡坎,水池,雕塑, 洞窟等都是意大利古典园林独特性的表现方式。 (3) 理水。意大利古典园林中水多呈现其动态的美,水的表现方式多以喷泉、瀑布

29、、跌水、水池等方式体现,追求的是水惊心动魄的壮观的美。 (4) 主体手法。意大利古典园林建筑追求稳重富丽与雕塑之美,是在比例和秩序法则把持下追求几何构图美得规则式园林。3.3-1苏州环秀山庄3.3-2苏州环秀山庄3.3-3威利斯一园林3.3-4文艺复兴意大利一庄园 比较分析:根据3.3系列的图以及前几点的图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中国明清时期的园林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在造园手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明清时期园林造园讲究景的极致通过抑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夹景、借景等各种手法追求景的自然,和谐以便给人融入自然,体验自然的感觉。园中景观也通过精致的筑山、理水、建筑、植物、装饰等手法做到完美,给人诗

30、情画意的感觉。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园林则在大体上追求对称,严整,场地、建筑、水、山的处理手法多恢弘大气,场地上下分明给人强烈的层次感,建筑多高大气魄、水多展现水的动态美,以瀑布、跌水、喷泉为主、山多以洞窟为主。园内多装饰有雕像。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所以中国明清时期古典园林追求的是秀气的美,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追求的是壮大的,惊心动魄的美。这都取决于两者在造园手法上的巨大差异。3. 4 造园要素比较中西方(中国明清时期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造园要素也大不相同,见表4-1。表4-1 中西方(中国明清时期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造园要素比较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国明清园林差异意大利中国园林筑山

31、整体改造为台地应地势而变,设置假山与置石极具理性的,规则的人工美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自然美园林置石钟爱宗教偶像题材热衷人工洞窟,雕刻村山有致,片石生情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选材和艺术形象的差异园林理水喷泉跌水惊魂动魄追求幽静的感情细腻的湖泊,溪涧等体现水的动态美利用水的柔和美,细腻美园林植物配置精雕细琢,表现图案美赋予植物人的美德特征如“梅兰竹菊”热衷诗画情趣追求,以及追求植物的形态美强调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纯粹的,理性的美。造景怡情,重在抒情园林建筑营造厚重华丽,雕塑之美木结构建筑,造型自然细腻在比例和秩序法则严格的控制下追求几何构图美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体现木雕技术的高超与周围环境

32、融合,体现木雕技术园路铺筑强调轴线气势,追求严谨的秩序美线性自然,尺度亲切,铺装纹样精美尺度巨大,体现理性之美迂回曲折,强调曲径通幽的意境3.4.1 园林筑山意大利古典园林在筑山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台地的改造,台地上下分明,层次感极强。热爱雕像,洞窟等山石状态。而中国明清时期则主要注重园中假山的雕饰,形态各式的假山犹如大自然天然形成一样,给人很闲情逸致的感受。3.4.2 园林置石意大利古典园林在园林置石这方面,多采用偶像题材或者有一定寓意的雕塑来体现,雕塑艺术高超。而中国则讲究寸石生情,像上图的置石看似无意,但是一点都不给人别扭的感觉,而给人感觉那块石头理应在那里,更具情调。两者表现了不同的审美

33、艺术和价值取向。3.4.3 园林理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园林和中国明清园林在水的处理方式上的差异特别大。意大利的水追求的是水的动态美,如上图的喷泉,给人感觉大气、动魄。而中国明清时期的园林则追求水的静态美,以小溪,湖泊的形式表现,追求水细腻的天性。3.4.4 园林植物配置如上图左边是意大利园林的植物,右边是中国明清时期园林的植物。一种枝干高大伟岸,一种形体优美柔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植物强调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所以植物多是高大的。而中国则注重植物的形态美以及人赋予植物的气节,所以要么是形态优美的要么是像梅竹兰菊一样有特殊气节的。3.4.5 园林建筑营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的建造多以大

34、理石为主,如上左图。讲究的是建筑的伟岸,大气厚重,华丽,而中国的建筑多以木材为主,建筑线条优美,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 3. 4.6 园林铺路 上图左边的是意大利园林的铺路,右边是中国明清园林铺路。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者的差异,意大利园林的铺路规规整整,轴线明显,尺度巨大,整体给人感觉很严整。而中国园林的铺路更像山间的小径,给人一种曲尽通幽处的感觉。一种恬静的美。以上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明清时期古典园林在造园要素上面差异的大体比较。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两者之间的不同。造园要素的不同,处理手法的不同都是造成中西园林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与讨论 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宝贵的历史遗产,中国

35、明清时期由于长期处于封建制度下,文人墨客对统治者充满不满,希望过一种闲情逸致的生活而且中国古典园林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所以造园体现师法自然”的原则,本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感性之美, 园林中各处景观都与自然有很好的融合,希望在这优雅的环境中忘记世俗纷争,放弃功名利禄。而西方园林由于文艺复兴的影响,否定了教会的神为至上的思想,尊崇人定胜天”的理念。 园林处处显现对称,规则,整齐,体现了一切都要依于人的雄心壮志意志力的理性美。 我们不仅要从园林的表象上了解二者的差异,还有深入了解园林内涵差异的本质, 从本质上了解差异的园林。对园林有更深刻的理解。致谢 四年的学习生活在即将划上一个句号,在大

36、学的最后两个月的生涯。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毕业论文方面,在论文的写作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我通过在图书馆查文献和咨询论文指导老师等方式一一克服。尤其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徐海顺老师,没有他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指导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正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才帮助我完成了完成了论文的写作。至此,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有用的素材,也在论文的排版和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

37、,恳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参考文献1 园冶作者:计成(注:赵弄)山东画报出版社2 朱建宁. 西方园林史.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 3 孙祖刚. 西方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 中国建 筑 工业出版社, 2008 . 4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5 建筑空间论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著6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作者:托伯特哈姆林中国建工出版社7 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知识产权出版社8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Albert J.Rutledge 著 王求是,高峰 译1990年出版9 外部空间设计-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著, 1985年3月出版,尹培桐 译10 十日谈-乔万尼薄伽丘 著 11 建筑论阿尔伯蒂建筑十书-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14041472年)著。24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