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适应症及禁忌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298670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适应症及禁忌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输血适应症及禁忌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适应症及禁忌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适应症及禁忌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输血适应症及禁忌症通常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梅毒螺旋体在(4 2)工保存的血液中 36天失去活力,疟原虫保存2周可部分灭活。由于人类的血型系统复杂,目前红细胞上共发现33个血型系统,ABO和 Rh同型输血实际上输的还是异型血,其他血型系统不相同,可能作为免 疫原输入而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不规则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实施限制性输血策略:决定是否输血应同时结合患者 的临床症状和血红蛋白浓度。美国血库协会(AABB)的建议:对于病情稳 定的住院患者可以实施限制性输血策略。对于成人和儿童ICU患者,Hb 70g/L时考虑输血;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当Hb80g/L或有临

2、床症状时 考虑输血。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住院患者,也可以实 施限制性输血策略,当有临床症状或者Hb480g/L时考虑输血。对于血 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AABB无法给出建议以及开 放性输血策略或限制性输血策略的阈值。全血输注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需要补充红细胞和血容量的患者,各种原 因如产后大出血、大手术或严重创伤等引起的急性失血量超过自体血容量 的30%并伴有明显休克症状时,在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的基础上,可输注 全血。适用于各种成分输血的情况均应视为全血输注的相对禁忌证。(现 心率、呼吸、颈静脉充盈及肺部啰音等变化。对于大多数冠状动脉旁路搭 桥术后的患者,可考虑

3、血红蛋白浓度 80 g/L时才给予输血,但伴有左心 室肥大、低心排出量、难控制性心动过速或持续性发热等情况除外。老年 患者伴心功能不全如出现下列情况可考虑输注合适的红细胞制剂:合并 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呼吸道大咯血、术中或心血管检查后失血, 需紧急输血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以防止休克发生,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合并严重慢性贫血(血红蛋白60g/L);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严重贫血; 贫血性心脏病;各种心脏外科手术。(很多输血的都是老年患者,消 化科、肿瘤科、普外科输血的比较多,经常看见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输血, 今天三个肿瘤科的患者,Hb都是59 g/L,在申请输红细胞,但是这两天 A型血很紧张,

4、他们又都是A型血,都没有马上发血了,还在动员患者家 属去献血。)在都是输成分血啦,没见过输全血的了)红细胞输注(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主要目的是补充红细胞,纠正 贫血,改善组织氧供。红细胞输注适用于循环红细胞总量减少致运氧能力 不足或组织缺氧而有临床症状的患者也可用于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无效的 急性失血患者,不应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胶体渗透压、促进伤口愈合或 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等。(回想起值班时候收到的红细胞输注血申请单, 输血目的都是写的纠正贫血)悬浮红细胞(suspended red blood cells, SRBC):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 泛的红细胞制剂。

5、适用于临床大多数贫血需要补充红细胞、提高携氧能力 的患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 全需要输血者;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 等。(我们用的是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啦)根据病情而定,成年患者如无出血或溶血,1单位红细胞制剂可提高血红 蛋白5 g/Lo原则上无需提高血红蛋白浓度至正常水平,以能改善和满足 组织器官供氧即可,通常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到80-100 g/Lo预防性血小板输注(prophylactic platelet transfusion):可显著降低血小 板计数低下患者出血的概率和程度,特别是减少颅内出血和内脏大出血的 危险性,降低死亡率,

6、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若血小板计数低下并伴有血 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的因素如感染、发热、败血症、抗凝剂治疗、凝血功 能紊乱伎口 DIC)、肝衰竭等,发生出血的危险性则更大。因此,预防性血 小板输注在血小板输注中占主导地位,但仅限于出血危险性大的患者,不 可滥用。各种慢性血小板生成不良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血液病、 大剂量放化疗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输注血小板使 之提高到某一水平,防止出血。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 X109/L时,无论有 无明显出血都应及时输注血小板,预防发生卢页内出血。若血小板计数低下 患者须手术或侵入性检查,血小板计数4 50 x 109/L者须预防性输注血小

7、 板,同时应考虑手术部位(是否利于压迫止血)和手术大小,脑部或眼部手 术须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100 x 109/Lo治疗性血小板输注(therapeutic platelet transfusion):用于治疗存在活 动性出血的血小板减少患者:(1)血小板生成减少引起的出血。(2)大量输 血(massive transfusion)所致的血小板稀释性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50 X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3)感染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0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者, 血小板计数低下是常见并发症,可能由于血

8、小板寿命缩短,或骨髓造血受 抑,或两者兼而有之。若血小板计数降至极低水平并引起出血,则需输注 血小板且起始剂量应加大。对于DIC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若是血小板计 数降低引起的出血,应输注血小板。(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0 ITP 患者体内存在针对 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在体外可与多数人血小板起反应。ITP患者输注血小 板后血小板寿命显著降低,甚至使低下的血小板计数降至更低,因此ITP 患者输注血小板应严格掌握指征:脾切除等手术的术前或术中有严重出 血者;血小板计数低于20 x 109/L并伴有出血可能危及生命

9、者。若输 注前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延长输入血小板的寿命。(5)血小板功能异 常所致严重出血:有的患者,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病等,虽然血 小板计数正常,但功能异常。当这些患者出现威胁生命的严重出血时,需 要及时输注血小板以控制出血。(最近有个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人, 血小板都只有1 X109/L5 x 109/L ,还有个化疗患者,血小板也是这么 多的样子,今天医生还在催他们的血小板,说是有个病人都有点出血了, 但是血库没有血小板,希望明天有谈。)血小板输注禁忌症: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10、性紫瘢(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均为血小板输注的禁忌证。HIT是药 物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引起严重血栓,故不应输注血小板。TTP 患者血小板计数极低,可能是由于血栓形成消耗造成大量血小板所致,输 注血小板可能加重TTP ,除非有威胁生命的出血,否则是禁忌使用的,因 为血小板输注后可促进血栓形成而使病情加重,因此可通过血浆输注、血 浆置换和药物等治疗TTPO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FFP):主要用于补充体内先天性或 获得性各种凝血因子缺乏:单个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无相应浓缩制 剂时可输注FFP ;

11、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输血伴发的凝 血功能紊乱: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魔; 免疫缺陷综合征;抗凝血酶II缺乏;DIC等。FFP输注的禁忌证:对于曾经输血发生血浆蛋白过敏患者,应避免输注 血浆,除非在查明过敏原因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血浆输注;对血容 量正常的年老体弱患者、重症婴幼儿、严重贫血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因 有易发生循环超负荷的危险,应慎用血浆。FFP输注剂量:取决于患者具体病情需要,一般情况下凝血因子达到25% 的正常水平基本能满足止血要求。由于每袋FFP中含有的凝血因子量差异 较大,因此输注FFP补充凝血因子时,动态观察输注后的止血效果对决定 是否需

12、要增加用量十分重要。一般成年患者的首次输注剂量为200400 ml0儿童患者酌情减量。FFP输注注意事项:融化后的FFP应尽快输注,以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 稳定的凝血因子失活。输注FFP前不需做交叉配合试验,但最好与受血 者ABO血型相同。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无同型血浆,可输注与受血者ABO 血型相容的血浆:AB型血浆可安全地输给任何型的受血者;A型血浆可 以输给A型和。型受血者;B型血浆可输给B型和O型受血者;。型血 浆只能输给O型受血者。输注FFP前肉眼检查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 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注。FFP不能在室温下放置使之自然融 化,以免大量纤维蛋白析出。FFP 一经融化不可再冰

13、冻保存,如因故融 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小时。目前FFP 有滥用趋势:将其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白蛋白浓度、增加营养、增强免 疫力、消除水肿、加快愈合等不合理临床应用。(今天收到一张输注红细 胞和血浆的申请单,然后我合血并且融浆后,打电话让病房来取血的时候 被告知是术中备血,明天手术输,但是申请单上面没有注明。最后把血和浆都放4(了 ,血浆只能在4(暂存24小时以内。)普通冰冻血浆(frozen plasma, FP):主要用于因子V和VHI以外的凝血因子 缺乏患者的替代治疗。(我发现申请单上都写的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但是 经常要不到新鲜冰冻血浆,只有冰冻血浆,或者是去冷沉

14、淀的冰冻血浆。 每次血库都说新鲜冰冻血浆用来制备冷沉淀去啦。)冷沉淀输注适应症:(1)血友病A(hemophilia A):血友病A的治疗主要是 补充FVH , Cryo是除FVIII浓缩剂外的最有效制剂之一。(2)先天性或获得 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对严重创伤、烧伤、白血病和肝衰竭等所致的纤维 蛋白原缺乏,输注Cryo可明显改善预后。(3)先天性或获得性F X DI缺乏 症:由于Cryo中含有较丰富的FXm ,故常用作FXW浓缩剂的替代物。 (4)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 ) : vWD表现为血浆中 vWF缺乏或缺陷。vWD代偿治疗理想制剂之一就是冷

15、沉淀,其中含有较 高的FVin和vWF。获得性纤连蛋白缺乏症 纤连蛋白是重要的调理蛋白。 在严重创伤、烧伤、严重感染、血友病、皮肤溃疡和肝衰竭等疾病时,血 浆纤连蛋白水平可明显下降。Cryo可用于这些获得性纤连蛋白缺乏症患 者。(感觉输冷沉淀的也不少谈,明天上班的时候看看这些输冷沉淀的病 人都是什么情况) 冷沉淀输注注意事项:(1)冷沉淀中不含FV , 一般不单独用于治疗DICO (2)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在室温放置过久可使FVDI失活,因故未能及 时输用,不应再冻存。(3)冷沉淀融化时温度不宜超过37,以免FVID失 活。若冷沉淀经37T加温后仍不完全融化,提示纤维蛋白原已转变为纤维 蛋

16、白则不能使用。大创伤、大出血及大手术常需要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换血也 属于大量输血。它是指1224小时内快速输入相当于受血者本身全部血 容量或更多的血液,常见于快速失血超过机体代偿机制所致的失血性/低血 容量性休克、外伤、肝移植等。除了输入红细胞外,患者往往还输入了其 他类型的血液制品。大量输血主要包括以下情况:以24小时为周期计算,输注血液量达到 患者自身总血容量以上;3小时内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50% 以上;1小时内输入多于4单位红细胞制剂;失血速度150ml/min ; 失血1.5ml/(kg - min)达20分钟以上。大量输血原则:大量输血时

17、要求合理搭配成分输血,并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调整。其治疗的优先顺序为:补足血容量,以维持组织灌注和供氧;治 疗失血原因,使用适合的血液制品纠正凝血紊乱,控制出血。根据临床出 血、止血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确定需要输注的红细胞、血小板、冷沉 淀、新鲜冰冻血浆(FFP)或其他凝血因子制品的时间和剂量。术中有大量出 血时,如符合自体血回输条件,可选用自体血液回输机回输血液。)红细 胞输注:在使用晶体液、胶体液充分扩容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或同时紧 急输注24单位悬浮红细胞,以快速缓解组织供氧不足。临床输注红细胞 同时进一步分析输血方案和进行更详细的输血前检查,必要时根据病情需 要选择更合适的红细胞制剂。

18、需要输注的红细胞制剂,多数情况下要进行 复温处理,以减少库存低温对患者的影响。有条件情况下,选用能满足临 床输血速度要求的可过滤微聚体的输血器。(2)血小板输注:大量出血使血 小板同时丢失,再加上大量输入保存的全血、红细胞和大量输液可发生稀 释性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 x 109/L时应输注血小板。(3)新 鲜冰冻血浆输注:输血量达到受血者总血容量的2倍时,其凝血因子降至 出血前的30%以下。当PT和APTT超过正常对照的1.5倍时,特别是肝 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输注一定量的新鲜冰冻血浆,以补充丧失的血浆蛋白 和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一些不稳定的凝血因子。(4)冷沉淀输注:输血量 达到受

19、血者自体血容量的1.5倍,其纤维蛋白原降至1.0 g/L以下时,可 输注冷沉淀治疗。(5)其他血液制品输注:在大量输血中,使用重组活化凝 血因子VH(rFVna)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对于肝功能障碍或维生素K缺乏的 患者可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PCC)以减少出血。大量输血的死亡三联症:酸中毒、低体温和凝血紊乱,采用正确的大量输 血方案可以降低死亡三联症,在输血过程中要对并发症保持警惕并及时处 理。英国输血协会规定:肝移植术中应通过输注单采血小板将血小板数量维持 在(50100) x 109/L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5 ml/kg)将PT、APTT维持 在正常对照的1.5倍以内;输注冷沉淀或

20、纤维蛋白原制剂使纤维蛋白原维 持在1.0 g/L以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 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 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 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以血液中过量蛋白酶生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形成和纤 维蛋白溶解为特征。通常将DIC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为高凝血期、消耗性低 凝血期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期三个时期。临床上常表现为广泛出血、 微循环障碍、多发性栓塞、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以及原发病的临床表现。老年患者输血:严格掌握老年患者的输血适应证,输血应尽量少用库存血, 宜用新鲜血或近期血为好。输入储存时间长的库存血,可加重原有代谢紊 乱。每次输血量需按病情、输血目的和心功能而定。原则上能不输者则不 输;能少输者不多输;能多次输注者不一次输,以多次少量为原则。每日 输血量以不超过300350 ml为宜。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