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和详细解析).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297276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和详细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届新高考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和详细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和详细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和详细解析).pdf(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2 1 届新高考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三(有答案和详细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I I 1 C 1 2 N 1 4 0 1 6F e 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 4 题,每 题 3分,共 4 2 分。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食用碱的主要成分碳酸钠,不是N a O H,因为烧碱N a O H 具有强腐蚀性,故 A 错误;B.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导光性,常用于制造光纤,所以光纤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单质硅,故 B 错误;C.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不是氢氧化铜,故 C错误;D.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有效成分是次

2、氯酸钠,故 D正确:故选:D。2 .下列有关物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Mn O z 不溶于水,可用作H Q z 分解的催化剂B.S O,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制溟工业中吸收B nC.F eC L溶液显酸性,可用于蚀刻铜制的电路板D.N H N 0 3 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产气药答 案 D3 .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 eC L 溶液(F eC k)F e粉BN a C l 溶液(Mg C l z)N a O H 溶液、稀 H C 1CC 12(H C 1)上 0、浓 O DNO(N O2)H z O、无水

3、C a C J.2答 案 B4 .(2 0 2 0 江苏,5)实验室以C a C 0 3 为 原 料,制 备 C 0 2 并获得C a C l2 6 H20晶体。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 案 D解 析 A对,碳酸钙与稀盐酸可制备C O 2,且为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也正确;B对,C O?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对,分离固体与液体,可采用过滤的方法;D 错,C a C L-6 H20晶体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制得,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易导致C a C k 6 H20失去结晶水。5.“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 L 0.1

4、 m o l L-1 N a 2 c O 3 溶液中含0.个 C 0 广B.标准状况下,2 2.4 L S 0:,含 4个分子C.常温下100 m L 0.1 m o l 醋酸溶液中含0.01爪个醋酸分子D.0.1 m o l N a Q?与足量水反应转移0.个电子答 案 D解 析 C O T 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碳酸根的个数小于0.L M 个,故 A项错误;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B项错误;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会部分电离,故溶液中的醋酸分子小于0.0(个,故 C项错误;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元素由一1 价歧化为0 价和一2价,故 0

5、.1 m o l 过氧化钠转移0.1病个电子,故 D 项正确。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N O,溶于水:3 N 02+H 2 0=2 H+2 N 07+N 0B.漂白粉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 10+H20=H C 10+0HC.酸性条件下用上。2 将海带灰中氧化:H20 2+2 r+2 H+=L+2H20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 1:+4 N H 3 H 2 0=A 10+4 N H:+2 H 2。答 案 D解 析 N O 2 溶于水生成硝酸与N O,其离子方程式为:3 N 02+H20=2 H+2 N 0;+N 0,A项正确;漂白粉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次氯酸根离子发

6、生水解所致,其离子方程式为:C 1C T+H QH C l O+O i r,B项正确;酸性条件下,用工。2 将海带灰中1一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I I Q+2 I-+2H+=E+2H2。,C项正确;氯化铝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不会溶解,其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 13+3 N H3 H2O=A 1(O H)3 I +3 N H:,D项错误。7.(2 02 0 威海一模)已知丙烯与H C 1发生加成反应有两种可能,如 图 1 所示:其中丙烯加广的位能曲线图如图2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I-C H,CHC H.C H CHCH,CH;,CH=CH2 更L 81-CHH26Hz q CHLC

7、HLCH?&A.过渡态(I)比过渡态(I I)稳定B.生成的过程所需活化能较低,速率快C.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D.丙烯与H C 1发生加成反应,主要生成产物答 案 C解析 据图可知过渡态(I)比过渡态(I I)能量更低,所以更稳定,故 A正确;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据图可知生成的过程所需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故 B正确;中均有一个碳原子为sp?杂化,其他碳原子均为sp:杂化,故 C错误;据图可知生成的过程所需活化能较低,反应更容易进行,选择性更强,所以主要产物为,故 D正确。8.(2 02 0 滨州二模)M、I V、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

8、3 倍。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新型电池的电极材料,结构如图所示,化合物中除M+外其他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X-ZM、XA.M的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元弱酸C.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 YD.上述五种元素中Z的非金属性最强答 案 B解 析 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 W只能有2个电子层,次外层为2 个电子,X为 0元素,又 M、W、X、Y、Z 均在同一周期,故它们都是第二周期元素。由盐的结构简式知,Z可以形成4个共价键且能与氧形成双键,因此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Z为 C元素,Y能形成一个共价键,Y为 F元素:W能形成

9、4个共价键,W为 B 元素;带 1 个单位正电荷且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为Li元素。L i 的密度比煤油小,不可以保存于煤油中,A错误;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I h BOa,为一元弱酸,B 正确;F的非金属性大于0,则氧化物稳定性:H F H Q,C错误;上述五种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D 错误。9、(2 0 2 0 山师附中模拟)某工业废气中的SOz经如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S 和 H2S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ZnFeOg,I I.Hl反收|反我2卜,ZnFeO4AMnSOt(aq)SO2MnO2循环n+I山攵I My i zso,A.循 环 I 中,反 应 1 中的氧化产物为Z

10、n F e C k sB.循 环 I 中,反应2中的还原产物为Z n F e O,C.Mn 可作为循环I I 中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材料D.循 环 I 和循环H中消耗同质量的S02,理论上得到S 和 H 2 s0 4 的质量之比为1 6 :4 9答 案 D解析 反 应 1 氧化产物为H zO,故 A错误;反应2 还原产物为S,故 B 错误;Mn 作为循环n中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材料时,M n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不能生成硫酸,故 C错误;循 环 I和循环H中消耗同质量的SO”理论上得到S 和 H z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质量之比为1 6 :4 9,故 D正确。1 0、V C B是锂离子电池的

11、一种添加剂,以环氧乙烷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CkV一7 C 02 ly cijhu O E t N、=*砥?。丫。诃。丫。Y88 oEO EC C 1E C V C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 0 0%B.C 1 E C 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E 0、E C 的一氯代物种数相同D.C 1 E C.V C B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答 案 D解 析 E 0 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E C,原料全部生成E C,因此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 0 0%,故A正确:C 1 E C 中连氯原子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 B 正确;E 0、E C 的一氯代物种数都为1种,故 C正确;C

12、1 E C 中连氯原子的碳原子与周围四个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 D 错误。1 1 (2 0 2 0 枣庄二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KS C 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待测溶液中含有F e2+B向A g N。,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 g+与 N H3-H20 能大量共存C将 K I 和 F eC h 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 C 1”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 e3+I2D向 N a HC O,溶液中滴加N a A lO z 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A 10。与 HC O 发生了双水解反应答 案 C解析待测液中先

13、加氯水,不能肯定是否发生反应2F e2+C 12=2F e3+2C 广,所以由溶液变红,不能证明有F e 存在,A不正确;向 A g N(h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发生反应A g+2N H3 H20=A g(N H3)2 +2H20,B不正确:将 K I 溶液与F eC L溶液混合,由现象可判断反应生成L,从而确定发生的反应为2F e+2I-=2F e2+L,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 e3+I2,C正确;向 N a HC O s溶 液 中 加 入 N a A 102,发 生 反 应 A 10;+HC 0;+H2O=A 1(O H)3 I +C 0 t,没有气体产生,D不正确。12

14、、氮氧化物、硝酸盐废水都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图甲是监测N 0 含量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乙是电化学降解酸性废水中N O;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NO.NO2 zN iO电极O 迁移02甲4直流电源卜质子交换膜P t电极,固体电解质乙A.图甲中,P t 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B.图甲中,N i O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 0+0,-2 e-=N()2C.图乙中,I I+由电解池右侧移向左侧D.图乙中,阴极反应式为2N 0:;+10 1+12H+=6丛 0+帅t答 案 C解 析 图 甲,N O 在 N i O 电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伯电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氧离子,发生还

15、原反应,A项正确;负极N i O 上一氧化氮失去电子和氧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氮,B项正确;电解池中质子向阴极移动,所以电解过程中不从左侧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侧,C项错误;图乙,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 A g P t 电极作阴极,P t 电极作阳极,阳极上电极反应为2Hz O 4 e=0 z t+4 H+,阴极上电极反应为2N 0 7 +12H,+10 e-=N 2 t+6 H2O,D项正确。13.(20 20 淄博二模)为了探究温度、硫酸铜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见下表)。编号纯锌粉质量0.2 m o l。硫酸体积温度硫酸铜固体质量I2.0 g10.0 m L2

16、5 o gI I2.0 g10.0 m LT0 gIII2.0 g10.0 m L3 5 0.2 gIV2.0 g10.0 m L3 5 4.0 g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选择I I 和I I I 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7=2 5 B.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的大小可能是m 1 1 1 ivc.根据该方案,还可以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的气体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快答 案 B解 析 选 择 I I 和I I J 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控制变量,所以必须控制7=3 5 C,A不合理;根据该实验方案,山和I I 比较,I I

17、I 可以形成原电池,加快了负极的反应速率,I H n,n 和 1比较,n 的温度更高,反应速率更快,n i,w中硫酸铜过量,导致锌粒几乎不与硫酸反应,得 出 反 应 速 率 的 大 小 是 I w,B合理;在该方案中,硫酸浓度均相同,没有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不合理;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慢,D不合理。1 4.伯基催化剂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O RR)是燃料电池最重要的阴极反应。厦门大学李剑锋课题组模拟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箱单晶表面的反应路径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伯基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L、+4(H 3)曾泳,O

18、OH+3(H*+e-)OH+O+3(H+e;而 HQ+CT+2(H+e-)j 4HzO+OH+dT+eT方、,)口 八 4.”卜、/HQ反应历程A.为氧氧双键的断裂过程B.过程断裂非极性键,过程形成非极性键C.该历程的总反应式为0 2+4H+4e-=2 H z 0I).若在碱性条件下,伯单晶表面的O RR过程及产物均不变答 案 C解析 是0;变为*O O H,0 0 H 还存在氧氧键,故不是氧氧双键的断裂过程,故 A错误;过程是10 H 变为*0 H 和 0*,是断裂非极性键,过程是0*变为*0 H,形成极性键,故 B错误;根据该反应的历程得到总反应式为0 2+4H+4e-=2 H 2,故 C

19、正确;该过程是在酸性条件下,若在碱性条件下,过程中不再是氢离子,产物不是生成水,因此碱性条件下,箱单晶表面的O RR过程及产物均发生变化,故 D错误。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 题,共 5 8 分1 5、(1 0 分)工业合成氨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研究利用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a d”表示,对图中线间距离窄小的部分,其能量差用舞的方式表示。由图可知合成氨反应Nz(g)+3 M g)2 N M(g)的=k J -m o r1,反应速率最慢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历程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z(g)2NH:,(g),当进料体

20、积比KN2):K(H2)=1:3时,平衡气体中NH,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500 时:平衡常数 M(30 MPa)(填”或“”)加(100 MPa)。30 MPa时,氢 气 的 平 衡 转 化 率 为(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表示平衡常数册=(列出计算式即可,不必化简)。(3)科学家利用电解法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合成氨,工作时阴极区的微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三氟甲磺酸锂和乙醉的有机溶液。一一选择性透过膜8 N?J NH3Q H2O怨 CH,CH2OH CH,CH2O-阴极区生成NH3的电极反应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1、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填字母)。A.三氟甲磺酸锂的作用是增强导电性B.选择性透过膜可允许2 和 Nik通过,防止压0 进入装置C.保持电流强度不变,升高溶液的温度,可以加快电解反应的速率答案(1)-92 N(H d)+3H(fld)n-NH(ad)+2H(ad)_30X20-2=33.3.0 30X20%X _ 30X60%3(3)Nz+6C2H50H=2NH3+6C2H50-AB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咖2(或+|似 近 和生成物 NFUg)的能量差为46 k Jm oL,13合成氨反应/(g)

22、+H 2(g)N H K g)的 =-4 6 k J t n o l 则 N z(g)+3 H z(g)2 N H3(g)的 A/=2 X (-4 6 k J -m o l_ 1)=-9 2 k J -m o l-1;反应的活化能越大,破坏化学键消耗的能量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由图可知,(N s d +3 H M)转化为(N H 础+2 H(M)时,反应物破坏化学键消耗能量最大,则反应速率最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或“”),其依据是。某实验控制压强一定,C O?和 F L 初始投料比一定,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乙,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T (K)2 实际转化率

23、(%)甲醇选择性(%)r a J5 4 31 2.34 2.35 5 31 5.33 9.1【注】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 O 2 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 0 2 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答案:负 C H;1O H 6 e +H20 =C 02+6 H(2)0。(0/0“)凡0)c(CO2)?(/,)b温度升高,甲醇的平衡产率降低温度升高,I、I I 的反应速率均加快,但 对 I I 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解析:(1)由电池装置图可知,该电池是甲醇燃料电池,由于使用了质子交换膜,所以电解质是酸性的,通入还原剂甲醇的电极A是负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 H s

24、O H 6e +H 20=C 02+6H,(2)反应I 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C(CO2)-C3(H2)反应I 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故加压有利于提高反应I中 c o 2的平衡转化率,选b o 增大C O?和 H 2的初始投料比,只能减小其转化率:催化剂不影响平衡转化率。由图可知,甲醇的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 H.O o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 O 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温度升高,I、I I 的反应速率均加快,但 对 I I 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即有更多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副反应)。17、(12分)(12分)(2020 枣庄二模

25、)近日,由蒋华良院士和饶子和院士领衔的联合课题组,综合利用虚拟筛选和酶学测试相结合的策略进行药物筛选,发现肉桂硫胺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用药,其合成路线如下:R.R,OHC=(),D/H C N,已知:I .氏u+/HR,COOHH.R OH oJ R N H z,N E ts,C H2C 12R Cl-不-(1)I 的分子式为,D 到 E的反应类型是。(2)B 生成C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G 结构简式为,F最多有 个原子共平面。(4)E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种。I .是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H.能水解,水解产物遇到F e C A 溶液显紫色;H I.

2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有四种化学环境的氢H丫 F e,H C 1(5)乙 酰 苯 胺 的 结 构 简 式 为。,已知:R N O z i v-R N H”参 照 I的上述合成路线和已 知 信 息,设 计 一 条 由 苯 和 乙 酸 为 起 始 原 料 制 备 乙 酰 苯 胺 的 合 成 路 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o+2H,0解析 由 I 的结构筒式浓 HNO*0*C2OH24N2SO 9 由OHCH2cHeOOH生成CH=CHC()OH,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CH2cH 式)H反应生成CH2CH2()HCH,CH(),发 生 氧 化 反 应,化学方程式是CH

27、.CHO+2H 2O 0 (3)由流程图分析可知,G结构简式为NH2S H ,F 结构简式为CH=CHCOC1,从苯、乙烯、甲醛的结构进行分析,所 有 原 子 都 可 能 共 平 面,所 以 最 多 有 18个 原 子 共 平 面。(4)E 的结构简式为CH=CHC()()H。,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竣基;符合条件:I .是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能水解,水解产物遇到F e C L 溶液显紫色;I H.核磁共振氢谱显CH=CH?示 苯 环 上 有 四 种 化 学 环 境 的 氢 的 E 的 同 分 异 构 体 有 2 种,分别是OOCH,CH=CH,OOCH。(5)先将苯制成苯胺,乙

28、酸制成乙酰氯,然后让二者发生取代反应,便可制备乙酰苯胺。合成路线为:1 8、(1 2分)(20 20 淄博一模)二硫化铝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被誉为“高级固体润滑油之王”。利用低品相的辉铝矿(含 M o&、S i O?以及C u F e&等杂质)制备高纯二硫化铝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1:氨水辉铝 一矿联合浸出焙烧|-J 氨没|-J(NH J2MoCh(aq)滤液H2/ArNa2s HCI|热色原卜-1 MOS3 p-1 转 化 1*高纯MoS?图 1滤液(D (N H Z h M oO i 中 M o 的化合价为 o(2)“焙烧”时 M 0 S 2转化为M o。:,的化学方程式为。(3)由图2 分析

29、可知产生M 0 S 3 沉 淀 的 流 程 中 选 择 的 最 优 温 度 和 时 间 是,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低于或高于最优温度时,M oS 3 的产率均下降的原因 o-2 0 t -40 t -A-60 X:反应温度/七反应时间/min图 2(4)利用低品相的原料制备高纯产品是工业生产中的普遍原则。如图3所示,反应 N i(s)+4 C 0(g)=N i(C O)式g)乐0 在充满C O 的石英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粗银粉末,一段时间后,在 温 度 为 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银粉,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判断温度7;点填或“=”)。纯银 co 粗银温度T 端 温度乙端=加热炉=图

30、3(5)己知 A ZP(B aS O.,)=l.1 X 1 0,(B aM o O j=4.O X 1 0-8,不纯的 N a-z M o O,溶液中若含少量可溶性硫酸盐杂质,可加入B a(0 H)2 固体除去S O 厂(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当S O 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M o O 厂)(5)3.6 X 1()T解 析(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所以(N H M M o O,中 M o 的化合价为+6。(2)“焙烧”时 M o%和氧气反应生成M o O s 和 S 0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 M o s 2+702=2MO03+4S02O(4)N i(s)+4 C 0(

31、g)=N i(C O)“g)卜丛0,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N i单质,在温度为刀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银粉,所以公舅。1 1 V 1 0 1(5)4 0(B aS 0“)=1.1 X 1 O T,S O 厂完全沉淀时,溶液中 c(B a2+)1yi n-.mo l -L_1=l.11 A 1UX4 义 0 81 0-,mo l L _1,A L p C B aM o O O =4.O X 1 0-8,c(M o 0 T)=:、八刘o l L-13.6 X 1 0-3mo l L-1.1 X 1 U1 9、(1 4 分)久 置 的 N a2 s 固体会潮解、变质、颜色变黄,探究N a

32、2 s 变质的产物。资料:i .N a 能与S反应生成N az S,(黄色),N aS、与酸反应生成S和 H2S;ii.B aS、B aS.均易溶于水,H 2 s 可溶于水,B aS z O s 微溶于水;iii.白色的A g&O,难溶于水,且易转化为黑色A gz S。将久置的N a2 s 固体溶于水,溶液呈黄色。取黄色溶液,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经检验该沉淀含S)。(1)推测N a 2 s 变质的产物含有N a 2 s”实验证据是。(2)研究白色沉淀产生的途径,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假设:途径一:白色沉淀由N a S 与稀硫酸反应产生。途径二:N a 2 s 变质的产物中可能含有N a 2

33、 s 2 O3,白色沉淀由N a 2 s 2。:,与稀硫酸反应产生。途径三:N a z S 变质的产物中可能含有N a 2 s 0”白色沉淀由 N a 2 s Q s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 请将途径三补充完全:。(3)为检验N a 2 s 变质的产物中是否含有N a 2 s 2 O3,设计实验:取黄色溶液,向其中滴加A g N Q,溶液,产生黑色沉淀。由此得出结论:N a 2 s变质的产物中含N a&Os。有同学认为得出该结论的理由不充分,原因是 改进实验,方案和现象如下:a.实验一的目的是。b.试 剂 1 是,试剂2是 o(4)检验N a S 变质的产物中是否含有N a z S O

34、”取黄色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离心沉降(分离固体)后向溶液中滴加Ba Ck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你认为能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说明理由:o(1)溶液呈黄色 N a 2 s 2 O3 +H 0,=N a f O,+S O2 t +S I +H20白色沉淀由S O;与 S?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产生(或白色沉淀由生成的H 与 S Oz反应产生)(3)剩余的N a 2 s 也能与A g N(h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A g 沉淀 a.确认A g 2 s o l 和 A g 2 s Q,都不易转化为黑色固体,排除SO-、S 0 产对S Q 产检验的干扰b.Ba Ck 溶液、A g N O:,溶液(4)可以,稀盐酸将8 0 5、S(V 等除去,不会产生干扰;或:不可以,检 验 过 程 中 等 低 价 含 硫 物 质 被0?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