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2016年高考信息归集与命题预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290774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2016年高考信息归集与命题预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卷)2016年高考信息归集与命题预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卷)2016年高考信息归集与命题预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2016年高考信息归集与命题预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信息归集1.2016考试说明解读和2015年相比,2016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默写范围、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等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的原则,这是由全国卷的命题理念决定的。2.2015年高考考情报告(1)论述类文本阅读。卷选的是关于“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的材料,卷选的是关于“艺术是什么”的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题中规中矩,难度适中。(2)文言文的考查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即考查古代文化知识,体现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3)古代诗歌阅读将诗歌的写什么与怎么写

2、融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点,答案精炼,配分科学、规范。(4)名句名篇默写。卷、卷的题型均为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句子,注重考查经典篇目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5)文学类文本阅读。卷选了李德霞的马兰花,卷节选了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塾师老汪,均为中国小说。材料长度均为15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构思技巧。新的变化在于降低了考查的难度,没有设置探究题。(6)实用类文本阅读。卷、卷均选了科学家的题材,卷选了朱东润自传,并依据文本特点,考查了文本特征,而且加大了考查难度,设置了探究题;卷选了茅海建主编的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中的将军赋采薇,紧扣抗战胜利70周年庆

3、典的时代主题。 (7)语言文字运用,进一步加强对语言表达准确的考查,如试卷中的第15题与第17题。第15题一改过去的衔接排序题型,而是从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第17题选用图标材料,考查构图要素与构图寓意。这两处变化对表达准确的考查意图更为明显。(8)写作。2015年的作文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缺失,紧扣时代热点,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的考试目的。 二、命题预测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进一步体现语文改革方向,科学架构学科能力,强调基础性

4、、综合性和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落实高考能力立意,以阅读与欣赏为基础,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贴近人生,回归人本,体现出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的命题理念。(1)论述类文本阅读2016年高考,考查社科类论文。(2)文言文阅读2016年高考,考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3)文学类文本阅读2016年高考,考查中国现当代小说。(4)实用类文本阅读2016年高考,考查现代人物传记。(5)写作2016年高考,关注社会缺失,紧扣时代热点,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典题示例(一)现代文阅读【2015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联考卷(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家风是人生的奠

5、基石樊泽民家风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奠基石。对于孩子来说,家风是人生第一堂课。如今一些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与家风家教不健全甚至扭曲错位密切相关。好的家风浸润人的德行修养。那么,应该怎样培育良好家风?依靠家长自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家风建设中,家长的理念比知识重要,身教比言教重要。“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问题父母”的影子。罗曼罗兰曾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家风体现着一个家庭的风气、风貌。家风对人的影响就像雕塑一样,需精雕细琢,方有好作品。幸福家庭、良好家风固然

6、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家之兴衰在于是否合乎礼义廉耻,不在于富贵贫贱。对子女的真正关爱是树德育人,为子女留下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只有让每一个小家都成为温馨港湾、厚德之所,才能实现国泰民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作用。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注重礼义兴家、诗书传家,是我国古代治家的好传统。传统文化的根深扎在社会之中,关键是怎么把它积淀的正能量发掘出来。文化是一条河,从过去流向未来,不能隔断上下游的关系。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不乏良好家风的典范。弘扬好的传统家风,汲取颜氏家训等典籍的有益成分,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让每个家庭、整个社会更加和美、和谐。在家庭幸福中感悟。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作为最能

7、深入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无形力量,家风是融入家庭成员血脉中的东西。一个幸福的家庭必然有良好家风作支撑。不可想象,家风不正的家庭能够关系和睦、美满幸福。家风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规矩,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如敬姜“匡子过失,教以法理”,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曾国藩“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等等。正是这些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让人们感受到强大坚韧的道德力量。注重增强现代家国情怀。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个比方:家亦是“大政”,一国有公家之政、私家之政,家风就是私家之政。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随着社会公共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这一组织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两

8、代人的核心家庭逐渐取代世代型大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形式。这使家风建设的重任直接落在了每一个家庭。作为父母,必须领会“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智慧,秉持“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操守,在引导家庭成员增强现代家国情怀中培育良好家风。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家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风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好的家风会培养孩子好的德行与修养,什么样的家风培养什么样的人。B家风是一种特殊的传播途径,传播的知识与信息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对家风的建设意义重大。C家风是一个家庭风气、风貌的体现,良好的家风需要物质条件,但不能唯物质论,更重要的是合乎礼

9、义廉耻。D家风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是子女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每一个家庭都有好的家风,有利于实现国泰民安。答案:A(家风对人的影响巨大,一个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完全由家风决定,所以“什么样的家风培养什么样的人”错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有教育子女的职责,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良好家风的形成需要依靠家长的自觉。B礼义兴家、诗书传家是我国古代治家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风。C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一个幸福的家庭通常有良好的家风,在家庭的幸福中感悟家风,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家风。D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最基本

10、的组织,家国是一体的,增强现代家国情怀,是培育良好家风的关键。答案:D(家国一体,增强家国情怀,有利于培育良好家风,但不是关键因素。关键因素应该是家长的自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是一条延续的河流,在这条河流里,有很多良好家风的典范,吸取传统文化里的精华,能够改善社会风气,和谐社会。B家风是融入家庭成员血液中的东西,大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语言和规矩,却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C世代型大家庭成员多,父母肩负的家教职责不重;现代家庭大多是两代人的核心家庭,所以父母负有家风家教的全部责任。D家庭的兴衰不在于富贵贫贱,父母教育子女更应是树德,让家庭成为厚德之

11、所,增强子女的幸福感,培育子女的家国情怀。答案:C(在传统的大家庭中,父母也是子女的主要教育者,不能说因为人多家教的职责就不重;在现代家庭中,父母同样是主要教育者,不能负全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萝 卜曹永差不多每天晌午,老栓都要去菜地看看。地里的白菜很规整,成排挨着。萝卜长得有些凌乱,但长得很好,它们半截插在土里,半截露在外边,顶着绿缨。吹风的时候,绿缨就摇来晃去。这会儿,老栓正背着手往菜地走,看见有个陌生人手上使着劲,从地里拔出一个萝卜。老栓听到萝卜断裂的那种脆响,他皱着眉头说,哎。老栓猜测陌生人长得尖嘴猴腮,其实

12、没有。那个陌生人抬起头,侧过一张白净的脸。老栓说,这是我家的地。陌生人说,噢,你家的?老栓说,当然是我家的。陌生人甩着手上的泥土说,我有点口渴。老栓说,我家地里没人。陌生人说,我就拔个萝卜。老栓说,你没打招呼,你拔得倒热乎。要是陌生人顶嘴,他们也许会发生点什么。但陌生人从地里走出来,和蔼地说,我给你钱。这时候,老栓才发现陌生人的肩膀上挂着两个黑乎乎的东西。老栓知道那是两个照相机。老栓看到陌生人用萝卜叶擦掉手上的泥巴,然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钞票。老栓说,我不要钱,我家不缺这几块钱。陌生人提着萝卜,有点尴尬。老栓说,你们这些城里人,做事没个道理。陌生人递来一根烟,讨好说,老伯,你抽根烟。老栓没接烟,

13、嘀咕说,你们这号闲人,时常背着相机往这边跑。陌生人说,我想去阳关山,你知道怎么走吧?老栓说,顺着湖边走,绕过去就是。陌生人抹着额头上的汗水说,我去那边拍黑颈鹤。老栓说,我就晓得。陌生人拿着萝卜往石头上砸,把萝卜砸成两截后,张嘴就咬,看起来,他确实渴坏了。老栓说,你们闲得没事做。陌生人说,噢,这叫摄影。老栓说,城里人就是名堂多。陌生人把萝卜嚼得咯噌响,他边嚼边说,我就喜欢这种安静的地方。老栓说,鬼才喜欢安静!这样说的时候,老栓发现他长着一对斗鸡眼,他的眼珠,就像两只蝌蚪,使劲往中间挤。陌生人说,水灵灵的,这萝卜可真甜。老栓得意地说,当然嘛,西海的萝卜。陌生人说,你们这里适合种蔬菜。老栓说,不瞒你

14、说,收成确实不错。陌生人说,一年种几茬?老栓说,两茬。陌生人说,其他地方顶多种一茬。老栓觉得这个人其实不怎么讨厌,他盘腿坐在地边,说,这边地肥,气候也好。陌生人歪着嘴啃萝卜,他啃得满嘴冒汁。老栓从地里抓起一把泥土说,你看,多黑,多酥。陌生人说,听说这些地方以前全是水。老栓的眼睛陡然明亮起来,兴奋地说,就是,听说民国时,有个县官骑马环游草海,连走三天,硬是没能走完。陌生人说,现在也是个大湖泊。老栓说,比以前小多了,以前呀,啧啧。陌生人说,你见过?老栓说,我当然见过,我以前在里面打鱼哩。我可是个打鱼的好手,隔着水面,我也能看到鱼群。陌生人瞪着两粒斗鸡眼,集中火力看着老栓说,隔着水你能看到鱼?老栓说

15、,鱼在水底经常聚在一块,隔多远都能看到水面微微鼓起来。陌生人攥着半截萝卜,听得来劲。老栓说,咦,你怎么不吃萝卜?陌生人说,好像有点辣。老栓说,我给你再拔出一个?陌生人说,老实说,我确实想再吃一个。老栓跑到地里拔萝卜。那些蔬菜挤在一起,不动声色。顶上传来几只鸟叫,他们抬起头,只看到天上划过几粒黑点,看不清是什么鸟。陌生人说,我还赶着去拍相片。老栓说,我看你应该再吃一个萝卜。陌生人赶忙说,我实在吃不下去了。老栓说,阳关山不远,没几步路。以后你就吃不到这么好的萝卜了。陌生人抹着嘴角说,怎么吃不到了?老栓说,听说要大力发展旅游,以后这些菜地不让种了。陌生人总算把萝卜啃完,他感到有些庆幸,他说,我忙着去

16、阳关山。老栓说,我再给你拔个萝卜。陌生人慌忙把他拽住,说,我真的不能再吃了。老栓说,那我给你带路。陌生人紧紧攥着他的胳膊说,我自己能找到。陌生人提着照相机,仓皇走了。老栓蹲在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蔬菜。萝卜长得有些凌乱,它们半截长在土里,半截露在外边。这里以前是湖泊,湖水把泥土滋养得无比肥沃,萝卜挤在里面,就像大白虫子那样拼命往上拱。老栓似乎想起什么,突然窜进菜地。他从地里提出两条萝卜,然后像只惊惶的鹅,笨拙地朝那个人追去。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3日)(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 两项是(5分)A小说结构紧凑,开头与结尾对菜地的描写,结构上首尾呼应,主

17、题上前后照应,而且得到深化,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也得到升华。B小说以一段草海湖萝卜地里的偶遇、一场偶然发生的对话,写出主人公的迷茫、时代环境与围绕草海湖生活的人们面对的变化。C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变化,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写出了老栓对陌生人的认识变化,也很有效地刻画了老栓的性格特点。D小说擅长在简易的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感情倾向,如“那些蔬菜挤在一起,不动声色”,寥寥数语,含蓄地表达了对老栓的讥讽。E小说用词准确,如“脆响”“水灵灵”“满嘴冒汁”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萝卜的脆、多汁,侧面烘托了老栓的精心护育。答案:答B得3分,答C得2分,答E得1分;答A、D不得分。(E说“侧面烘托了老栓的精心护

18、育”有些牵强,应该是烘托了草海湖的肥沃;A开头与结尾并没有揭示小说的主题,也就不存在主题上前后照应等,小说的主题蕴含在全文中;D没有讥讽之意,更多的是营造了一种安静的氛围)(2)小说以“萝卜”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围绕“萝卜”叙事写人,使得小说情节紧凑,主题鲜明;(2分)婉转地写出了草海湖即将发生的变迁;(2分)围绕着老栓请陌生人吃萝卜的情节来写,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2分)(3)小说在刻画老栓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那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朴实善良。老栓每天都会去菜地看菜,看见陌生人拔他萝卜没有为难对方。简单热情。

19、当陌生人谈到老栓感兴趣的话题时,老栓很高兴,一再劝他吃萝卜。恋旧斥新。留恋昔日生活,很看不惯城里人的生活习惯。(每点2分)(4)小说结尾说“老栓似乎想起什么”,老栓想起了什么?作者如此结尾,有何用意?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老栓想起“以后这些菜地不让种了”,以后吃不到这么好的萝卜了,(2分)作者如此结尾,含蓄地写出了老栓对草海湖的不舍,对即将到来的变化的迷茫,(2分)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时代环境的变化的思考,(2分)同时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张力。(2分)(从内容、主题、作者意图、艺术作用四个方面作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5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

20、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中国苹果之父李善祥1915年,李善祥发起组建锦县东荒恒康农场,研究科学务农,从事改良碱荒的农垦事业。这片荒地近海,四处荆棘丛生,而且是一望无际泛白的盐碱地。要治理这片盐碱地,改良土壤,先要开掘通海排水。终于在1928年顺利通海,这片四万多亩盐碱地得以改良,试种水稻。这一举措,开了辽西地区试种水稻之先河,从此,锦州一带的水稻成为大米中的精品,为未来的辽西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自古以来,东北地区不产酱油,辽西百姓大多利用大酱或盐等调节咸淡,而农场盛产大豆,李善祥看到这个商机,1917年,聘了浙江著名酱油技师杨迪生在恒康农场试制酱油,并将酱油赠给一些头面人物,

21、初尝佳品,非常可口,李善祥与人合资创办锦州第一个酱园万生酱园,还在浙江绍兴聘请了师傅和经理,又相继制作了南式豆腐乳、各种酱菜,利润颇丰,从此锦州有了南方式的酱油和乳腐生产,后来竟成了东北地区的锦州特产。李善祥经营恒康农场时,经常来往大连。当时日本人在大连、熊岳一带种植苹果树,秋天苹果成熟,就到南满铁路线上沿站出售,每斤苹果2角多钱,而当时高粱米一斤才1分多钱,20倍啊!看到日本人用暴利欺压中国人,李善祥很气愤,这引发了他种植苹果的念头,既可获利又可抵制日本人的水果垄断和倾销,对抗日本的经济侵略。1923年,李善祥选择了与熊岳水土相仿的锦州庙沟,创办了生生果树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生生苗果农园

22、”。“生生果园”是辽西地区历史上最早大面积实施科学栽培苹果的第一家果园,是李善祥人生历程中最受人瞩目的创业成就。李善祥从辽南日本人经营的果园花高价购买苹果树苗,每月花300块银元高薪聘请一位日本园艺技师栽培果树,聘请燕京大学果艺系毕业的刘雄飞等人采用科学技术经营果园。他还购买大量英文、日文果艺书籍用于研究。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后,李善祥也成了行家里手,成为一名精于园艺技术的园艺师。李善祥知道要想把日本人的苹果赶出中国市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他鼓励别人种苹果,并无偿援助栽培技术和树苗。朱庆澜率先响应李善祥“果园计划”,建立了朱家果园。随后,董家果园、杨家果园、常家果园、泰来公司果园、刘家

23、果园、李家果园相继建立,颇为壮观,锦州苹果业自此响誉东北,传遍神州。1930年秋天,李善祥举办了一次为期5天的苹果品评会,苹果品评会使锦州苹果名声大振。东北各地乃至关内许多城市纷纷前来锦州购买苹果,大有压倒日产苹果之势。李善祥也被人们誉为“中国苹果之父”。李善祥深知“中国要富强,没有教育、没有人才不行”。李善祥以晓庄师范为蓝本,购地300亩,请著名设计师在锦州南山建造校舍,在学校周围种植果树3000株,1928年耕余果艺专门学院(简称“耕余学院”)开学,宗旨是培养植物学和园艺学人才,造就高等的果树培育经济型、知识型、劳动型的大学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入侵锦州,曾多次拉拢李善祥,为逼李善

24、祥就范,日军及他们的帮凶先设计了一场绑架案,后又将他软禁,许诺让他当锦州市市长。这一切都动摇不了李善祥绝不当汉奸的决心。李善祥先将妻儿老小偷偷送回南方,在“七七事变”后,他终于避开日本人的监视,不顾东北的偌大产业,跑回宁波小港,投入了抗日救国运动。李善祥出钱又出力,要求孩子们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还出资建了一家小型医院。日本投降后,陈毅将军派专人护送李善祥,1946年通过山东解放区渡海回到了东北阔别9年的锦州南山生生果园,又开始从事他的果艺事业。他一方面精心培育锦州的苹果,一方面与中共地下工作人员保持联系,收集敌人情报,为1948年10月锦州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自锦州名人,有删改)相关链

25、接李善祥,1880年出身北京官宦家庭,青年时代接受民主思想启蒙,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镇海起义,被镇海县民众推选为该县县长。1912年他辞去官职到辽西锦县东大荒,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威名震东北李善祥) 锦州解放后,1949年2月3日,李善祥致信辽西省政府,要求捐献“生生果园”和他一手创办起来的耕余学院及其私宅,言辞恳切,一片至诚,政府接纳了他的捐献。(李善祥:让“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李善祥出身官宦人家,自小受到家庭民主思想的启蒙,青年时代参加了镇海起义,辛亥革命失败后,开始实业救国。B李善祥有着敏锐的商业眼光,他在发现辽西没有酱

26、油后,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创办酱油厂,大获成功。C日本苹果横扫南满铁路线,李善祥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便立志引进日本优良果种进行种植,抵御日本,以夷制夷。D李善祥是一个爱国实业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参加过革命,创办过实业,并出钱出力,带领家人抗击日本侵略者。E日本投降后,李善祥在陈毅的帮助下回到锦州,以培育苹果为掩护,积极收集敌人的情报,投身锦州的解放战争。答案: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A得1分;答C、E不得分。(A“自小受到家庭民主思想的启蒙”文中没有依据,难以界定。C李善祥的确是引进了日本的优良果苗,种植苹果也的确是为了抵御日本的苹果垄断,但这与“以夷制夷”扯不上关系。E李善

27、祥为解放锦州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不能说他是“以培育苹果为掩护”,培育苹果是李善祥一生的努力)(2)除种植苹果外,李善祥对锦州还做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治理盐碱地,开辽西种植水稻的先河,为未来辽西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创办万生酱园和乳腐产品,使酱油和乳腐产品发展为锦州特产。创办学院,培养农业人才。(每点2分)(3)李善祥为什么被誉为“中国苹果之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李善祥创办“生生果园”,是中国种植苹果的“第一人”。鼓励他人,无偿援助栽培技术和树苗,使锦州苹果业响誉东北,传遍神州。李善祥抵制日本的水果垄断,锦州苹果大有压倒日产苹果之势。(每点2分)(4)作

28、为爱国实业家,李善祥给后人留下的不光是芳香的锦州苹果,更重要的是崇高的精神。是哪些崇高的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实业救国,发展地方经济,抵制外族经济入侵。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崇高的民族气节,无论日本人怎样威逼利诱,他绝不做汉奸,并积极投身民族抗日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一生的成就无偿奉献给新中国。(每点2分)(四)写作【2015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星驰几年才推出一部电影,每部都是精心打磨,从不重复自己。“星爷出品,必属精品”,“周星驰”三字,就是品质的保证。他说:“要拍最好的电影,第

29、二好不要,第三好也不要,第一好才行。”周星驰对电影的质量要求堪称“变态”,一个镜头重拍20次甚至上百次都是常事,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所以,隔三差五就会掀起一阵“倒周风潮”,骂他人品差。周星驰本人从不回应,他说:“不喜欢回应,默默拍自己的电影。”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从周星驰对电影品质的坚持、从不重复自己、不回应“倒周”中任选一个角度,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材料的指向很明确,周星驰的成功源于认真、执着、创新等等优秀的品质,写作时不能将重点放在“周星驰”身上,否则,就属于跑偏。(一)从周星驰对电影质量要求的角度立意:人需要有“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才能出精品,严格要求作品的品质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负责。(二)从周星驰几年才推出一部电影且从不重复自己的角度立意:静心创作,力求创新,才能永葆生命力。(三)从周星驰从不回应辱骂的角度立意:淡然看待人情世故,为了合群放弃原则,是对生命的浪费;潜心创作出精品,才是对辱骂的最好回应。(四)有其他角度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