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中国染织艺术的梦之蓝.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283372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印花布——中国染织艺术的梦之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蓝印花布——中国染织艺术的梦之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印花布——中国染织艺术的梦之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印花布——中国染织艺术的梦之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蓝印花布中国染织艺术的梦之蓝 摘 要:蓝印花布是中华民族艺术珍宝中的一朵漂亮奇葩,也是江南水乡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从蓝印花布的起源、制作工艺、纹样、用途四个方面加以分析,旨在让人们重新正视这一古老的染织文化,为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带来一些参考和反思。 关键词:蓝印花布;起源;制作工艺;纹样;用途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5-5312(2022)12-0147-02 古老而又神奇的中华民族孕育了多数的传世珍宝,蓝印花布即在此列。江南水乡的蓝印花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印花织物之一。简洁、原始的蓝白两色,纱线织成,草浆染就,没有华丽的渲染,只以自身的幽幽兰香,轻轻地飘洒

2、,徐缓而幽远。她从远古走来,却创建出了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蓝色和白色的碰撞,交织出绚丽的文明,饱含着劳动人民最虔诚美妙的祈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她以一种深隽、优雅的姿态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后世人们亲切的称之为“穿在身上的青花瓷”。 一、起源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时期。古称“药斑布”、“石灰浇花布”或“蓝拷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一朵漂亮奇葩,也是中国染织史和民俗史中的“活化石”。它以质朴的色调,古拙的纹样,素雅的风韵、清爽明快的魅力享誉海内外,因其布以靛蓝印染而成,故称蓝印花布。关于它的来历,民间还有一段漂亮的传闻。从前有一个叫葛洪的农夫,为了给其

3、妻子的白色包头巾增加一点色调而费尽心思。一天傍晚葛洪采了一株碧青透蓝的小草放在一个石灰缸沿上,打算其次天再多采几株一起捣成汁液给头巾染色。没想到小草掉入石灰缸内一夜之间把一缸石灰水染成清蓝色。于是葛洪将头巾在缸内染色,晒干之后发觉头巾青里泛蓝,上面还散布着一些似画的小白点,葛洪细致视察发觉这些小白点其实是粘在头巾上的石灰,石灰被搓掉后白点照旧存在,原来布上沾上石灰的地方染不上颜色。看到这奇妙的一幕葛洪茅塞顿开,寻思着用石灰在布上印制花纹,再放到草汁里浸染,然后刮掉石灰,就可以制作出带有花纹图案的蓝布。后来葛洪开起了染坊,并带出了很多徒弟,成为了民间染坊师父们崇拜的蓝印花布的祖师爷。几千年的岁月

4、,蓝印花布这门古老的染织艺术流传至今,留下了丰富的“蓝印花布文化”。 二、制作工艺 中国人最早的服装是离不开蓝色的,所以利用蓝草染色的技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后期的大思想家荀子,目睹绿色“蓝草”的色素转化过程及染出由黄变绿、由绿变蓝、再变青的过程,发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感叹,成为形容后人超过前人的千古名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同时也是蓝色印花布的制作流程。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即可以用于制作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在蓝印花布出现的秦汉年间,当时造纸术还未独创,棉花种植也尚未引进,因此人们只能在木板上两面阴

5、刻成花纹,然后把麻丝织物夹杂两块花版之间进行草木染色。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印花布成为“夹缬”,这就是今日蓝印花布之雏形。随着蔡伦独创造纸术,公元七世纪棉花种植从印度传入,十三世纪松江人黄道婆从海南把棉纺技术传授给江南织农,因而民间蓝印花布花版制作技术有了长足进步,老一百零一姓对棉质蓝印花布的运用也得到了广泛普及。 手工蓝印花布在明清时期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生产工艺和独特风格。印染蓝印花布的工艺特别特别且困难。制作时以油纸刻成花版蒙在白布上,然后又石灰、豆粉和水调成防染浆知印,晾干后浸入蓝靛缸内染色,取出后晾干,刮去粉浆,漂洗后即成。蓝印花布每幅长10余米、宽1米左右,对折挂在高高的木架上,随风漂浮,人

6、们在中间游走,手抚簇新的花样,嗅到的是淡淡的豆浆样的芳香。蓝印花布从织物原料到染料都采纳自然绿色植物,不含现代化学物质,可称得上是生态环保行业。它承载着千年人类文明,传递着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珍宝。 三、纹样 蓝印花布为单色印染,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大类,它具有染而不褪、耐洗耐晒、纹形越洗越明的特点。它的纹样生动活泼、独具匠心,大多都取材于民间传闻或故事,都是老一百零一姓喜闻乐见的题材,江南水乡风韵非常显明,图案色调深厚明快、朴实高雅、具有深厚的乡土味。蓝印花布丰富多彩的图案都来自于民间,从戏剧人物场景、各类祥瑞符号、现实生活描绘乃至重大历史政治事务都被用来表现在了夹缬图案

7、这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空间上,寄予了一百零一姓对美满生活的憧憬和朴实的审美情趣。图案中的每个细微环节都表达着生活的场景,小鸟嘴里衔着的一朵花,吐蕊的梅兰竹菊,栖息在牡丹丛中的凤,鹤和鹿的组合,腾云驾雾的龙,都表达了万物有灵、万物共生,是一种原始的民族人文学。传统的“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被面,“刘海戏金蟾”包袱布,“岁岁平安”、“富贵花开”门帘, “梦笔生花”包书布,另外还有上世纪的“闹花灯”、“耍花枪”、“舞剑童子”以及戏文“盗仙草”、“西厢记”等图案。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蓝印花布的纹样也会被打上特别烙印,比如“庆祝解放”“歌颂共产党”等,这一切对探讨民俗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蓝印花布是水乡文

8、化的典型代表,衬出江南水乡的一派淳朴绵长。这种集绘画、镂刻、织造、印染于一体的传统艺术,显示了经久不衰的魅力。它融进了青铜纹饰的高古、秦砖汉瓦的粗犷、宋瓷的高雅、苏绣的细腻、剪纸的简练、织锦的华贵。无论是构思、镂刻、印色都似神来之笔,无论是人物还是图案,都神态鲜活,笔走意动,简练中透丰富,令人流连忘返。这些在繁华都市中难觅踪影的历史场景,加上风格显明、各具特色的蓝印花布展品,构筑了一片古朴清爽的艺术空间。 四、用途 江南民间有这样的习俗,因为龙生九子,女儿出嫁时肯定要用九青龙布捆扎嫁妆,寓意多子多福、人丁兴盛。另外,民间以蓝靛治疗腮腺、治毒疮、清热解毒、驱蚊,因此,人们穿上蓝印花布衣服、制成蓝

9、印花布的帐帘、棉被、带上蓝布头巾、包袱皮、手帕,小孩子玩蓝印花布制成的玩具,都能起到消毒作用。千一百零一年来,用蓝印花布做成的物品,是江南一百零一姓们最宠爱的日常家居用品,并远销南洋,深受当地居民宠爱。一块桌布、几张门帘、一条被面、一顶帐幔,几件小饰品,蓝和白交织着,纤纤巧手营造一份居家的漂亮与温馨,在蓝与白二色中呈现人性最漂亮的一面。 五、总结 蓝印花布的图案表达了生活的场景,朴实的色调,朴实的图案,一如过去的农家,虽粗茶淡饭,竹床凳子,蓬门陋室,却自由平实中透逸出几分闲适安静,恬淡自得;凡花数朵,枯枝几茎,粗陶一皿,也能点缀出高雅脱俗,清爽悦目,没有任何矫作生硬,在平淡中透露出含蓄与高雅。

10、或民居陋室,或高雅殿堂,蓝印花布以她朴实的风格,不卑不亢、安适自由、自成一格。尺幅中示烟波云海,方寸里见万里平川。漂亮的传闻,悠久的历史,寓意丰富的题材,简洁素雅的图案,清楚流畅的花纹,深厚而明快的色调,这一切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如涓涓细流,融入织造艺术的大海。蓝印花布,这朵中国染织艺术的梦之蓝,带着特有的自信,携着晨露的滋润,田野的清爽,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散发东方织造工艺文化迷人的芳香。 参考文献: 1于雄略.中国传统蓝印花布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2. 2吴元新.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3北魏贾思勰.齐名要术种蓝M.石声汉校注.上海:中华书局,1934.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