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气象服务措施.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280288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气象服务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气象服务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气象服务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气象服务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气象服务措施摘要:冰冻、干旱、洪涝、冰雹等是影响闽清县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其中干旱灾害对当地农业危害最重,其次是洪涝。为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合理规避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要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旱涝防御能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立并推广农业保险机制等。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气象服务措施 闽清县位于福州市西北部,闽江下游,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300 1800mm,年平均气温20.2 ,年平均有效积温2942.2 ,全年日照时间1186 1645h。闽清县耕地类型以稻田为主,面积17484.36hm2 ,占全

2、县耕地总面积的98.34%。近年来,闽清县水田主要以中稻种植为主,面积约7330hm2 ,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8.5%和粮食种植面积的62.1%,农业气象对农业种植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闽清县农业发展概况 闽清县全境面积1466km2 ,其中耕地面积25.7 万亩,林地面积170 万亩。全县总人口30 万,其中农业人口23.36 万,占78%,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扩大,闽清县的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农业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农作物品种丰富许多,在原有种植的基础上,引进了一些高优果蔬、药材、食用菌类,如金银花、新型菌菇、油茶、

3、甜橄榄、百香果等,并小有规模;畜牧业也得到较大发展,引进了肉牛、珍珠鸡等新型品种养殖,水产养殖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此外,产业组织得到较大发展。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组织154 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21 个,中介组织带动型133 个;2013 年154 个农业产业化组织实现销售收入12.5 亿元,直接增加群众收入2.5 亿元左右。 2 闽清县气象灾害影响概况分析 2.1 台风 每年有45 个台风影响闽清县,影响时间的规律性不明显,最早5 月,最晚10 月底,台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月:7 月、8 月和9 月。西北向台风移动时,通常先在台湾登陆,其强度逐渐减弱。当登陆在大陆上时,通常只带来大量的降水

4、,风势不是很大,而绕过台湾北部后,沿着台湾海峡和福建沿海向西移动,由于缺乏陆地减弱作用,台风的强度往往更大,影响和灾害更为严重。台风带来的暴雨、风暴潮和其他次生灾害。例如,地质灾害对建筑、运输、通讯、电力、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行业造成了严重破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台风对农作物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抵抗力,使得大面积农作物被破坏并减产。台风造成的田间环境非常适合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长期的大量降水使上层土壤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导致农作物叶片干燥、根部腐烂和病原体迅速繁殖1。 2.2 干旱 干旱是造成闽清县农作物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干旱面积高达11362.46hm2

5、 ,占该县中低产田总面积的79.28%。耕地土壤主要分布在丘陵和丘陵的较高部分,水利设施和田间灌溉渠系统不配套,土壤质偏沙质,耕层薄,蓄水能力差,导致这些土壤严重缺水,阻碍了作物的生长。 2.3 渍涝 闽清县涝渍中,低产田面积为2949.45hm2 ,占全县中低产田总数的20.72%。这种耕地的土壤大部分分布在丘陵山谷或低洼地区的底部,地下水位高,土壤排水畅。土壤处于长期内涝,有毒物质长时间积累,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造成大量的减产。 2.4 冰雹灾害 冰雹灾害是一种中、小规模的强对流天气。其主要特点是发生范围小、危害大,是闽清县农业生产过程中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如果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发生冰

6、雹灾害,很容易破坏农作物植株,造成茎叶冻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2.5 低温灾害 气象中的冷冻灾害主要包括冷害和冻害。冷害指的是农作物生长的时候发生温度过低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的一种自然灾害,这种自然灾害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在夏季之外的季节,都会出现冻害,包括霜冻和寒潮。这种灾害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分布具有区域性特点。寒潮是指在深秋和早春发生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引起大范围的强烈降温和大风天气,通常伴有雨雪。定义标准是:48h内平均降温7 或过程降温8 ;最低每日平均温度比正常同期低5 以上;每日极端最低温度6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寒潮次数有减少的趋势。倒春寒是指早春(通常为三月

7、)温度升高比较快,而春末(通常为四月或五月)温度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严格来说,倒春寒也是低温多雨的天气。1970 年发生了罕见的早春低温和倒春寒灾害。3 月平均温度比正常年份时低4 ,3 月中旬甚至差5 6 ,导致早稻烂种烂秧严重。五月寒是指五月下旬至六月初,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气温回升,经常伴随着连续的降水,使得平均温度连续3 天低于20 。在此期间,闽清县的早稻进入了孕穗、抽穗开花阶段。“五月寒”将影响稻穗的正常发育和扬花授粉,导致水稻花期发育不良,繁殖力下降,空壳率的增加,进而导致产量降低2。 3 不同类型农业灾害改善措施 3.1 干旱 干旱是闽清县中低产耕地最主要的限制因素。这类耕地产生

8、的主要原因是缺水或水利设施差,田间没有灌溉渠的支持。改善这类耕地土壤的关键是建设水利设施:(1 )根据当地情况建造水库、水坝、池塘和储水罐,在雨季储存水,在旱季灌溉;(2 )修建防渗引水渠,用砂石水泥浇灌、铺设田间灌溉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3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秋季深翻,增加耕层蓄水量,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4 )注意农田附近防护林建设,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蒸发,减少干旱危害;(5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增加有效灌溉保障率。 3.2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是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整合农田水利工程资金,建立水利

9、建设投资长效机制,对原老化工程和新建工程进行总体规划和整改,引导鼓励农民重视、支持和参与水利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以便浇灌干旱和排涝,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 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科学不断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为影响的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从单纯的防灾减灾向多功能行动转变。合理开发利用云层中的水资源,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例如,干旱时期可通过人工降雨,缓解农作物的干旱压力,减少农民群众的损失等。 4 小结 闽清县气象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实时关注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以便人民群众做出相应的对策。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气象服务借助现代多媒体通讯平台,积极开展农业气象专项服务,增强气象灾害预防能力,保证农作物的高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于璐,蒋慧亮,王春华,等.浅析气象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6,33(3):156. 2游立军,黄爱芳.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