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针灸治疗ppt.ppt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9278644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呕吐针灸治疗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呕吐针灸治疗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呕吐针灸治疗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呕吐针灸治疗ppt.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呕 吐呕吐: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概念】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病称之呕吐。干呕与两者虽有区别,但在辩证论治上大致相同,所以合写在一起。呕吐是内科常见病证,多属脾胃肠病证。【生理】呕吐是将胃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机械的和化学的刺激作用于舌根、咽部、胃、大小肠、胆总管、泌尿生殖器官等处的感受器,都可以引起呕吐。视觉和内耳前庭的位置感觉发生改变时,也可引起呕吐。呕吐前常出现恶心、流涎、呼吸急迫和心跳快而不规则等植物神经兴奋的症状。呕吐开始时,先是深吸气,声门紧闭,随着胃和食管下段舒张,膈肌和腹肌猛烈地

2、收缩,压挤胃的内容物通过食管而进入口腔。呕吐活动都是反射性的。呕吐中枢的位置在延髓外侧网状结构的背外侧缘。呕吐中枢在解剖上和功能上与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均有密切联系,它能协调这些邻近结构的活动,从而在呕吐时产生复杂的反射活动。呕吐是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防御反射,它可以把胃内有害物质排出。但长期剧烈的呕吐会影响进食和正常消化活动,并且使大量的消化液丢失,造成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呕吐是一常见症状,出现于急性胃炎、心因性呕吐、胃粘膜脱垂症、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幽门梗阻、十二指肠壅积症、肠梗阻、肝炎、胰腺炎、胆囊炎、尿毒症、颅脑疾病以及一些急性传染病等,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辩证

3、论治。【西医范围】外邪犯胃侵犯胃腑阻遏胃气饮食不节伤胃滞脾食滞不化痰饮停积情志失调肝逆犯脾脾失健运病后体虚脾陷胃逆胃阴不足胃气壅阻和降失司(实)无力和降不得润降(虚)气逆于上呕吐二、病机一外邪侵袭 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胃失和降风寒暑湿二饮食不节 伤胃滞脾 食滞不化 胃气不降 过食生冷油腻不洁 三情志失调 恼怒伤肝,肝失调达,犯胃 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滞 胃失和降 四脾胃虚弱 劳倦太过,耗伤中气 久 病 中 阳 不 振 脾虚寒浊中阻聚而成饮成痰积生胃中 胃失和降 胃阴不足,失其润降 呕吐 证治汇补呕吐:“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也。”【诊断】(一)主症:呕吐食物、痰饮、水液、或干呕无物

4、,一日数次,持续或反复发作。(二)兼症: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嘈杂。(三)先兆诱因:起病急或缓,恶心欲呕先兆,气味、饮食、情志、冷热诱发、食物中毒、化学药物反应。(四)检查:钡透,内窥镜。呕 吐呃 逆 相同点病位:胃部病变病机:胃气上逆 不同点 特征:有声有物 特征: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病机:膈间不利,胃气上逆动膈 呕吐与呃逆【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一)辨实呕与虚呕 实虚外邪、饮食、七情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发病急骤发病缓慢病程较短病程较长呕吐量多,吐物酸呕而无力,时作时止腐臭秽吐物不多,酸臭不甚伴有表证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实有力脉弱无力(二)辨呕吐物:反映寒热

5、虚实,病变脏腑 食积肉腐:酸腐难闻胆热犯胃:黄水味苦肝气犯胃:酸水绿水痰饮中阻:痰浊涎沫虫积,胃中虚寒:泛吐清水胃阴不足:粘沫量少(三)辨可吐与止吐 1降逆止呕祛除病因和胃止呕 2胃有痈脓、痰饮、食滞、毒物邪去呕止探吐之法二、治疗原则 1.治疗大法:和胃降逆 2.实者祛邪:解表、消食、化痰、理气、辅和胃降逆 3.虚者扶正:益气、温阳、养阴、辅以降逆止呕三、分证论治-实证1.外邪犯胃主症:突然呕吐,起病较急,常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次症: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脉:舌苔白;脉濡缓。治法:解表疏邪,和胃降逆。2.饮食停滞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次症: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

6、舌脉:苔厚腻,脉滑实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3.痰饮内停症状:呕吐多为清水痰涎,头眩心悸,兼次症: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呕而肠鸣有声舌脉:苔白腻,脉滑。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4.肝气犯胃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兼次症:胸胁胀满,烦闷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呕吐吞酸更甚舌脉: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呕三、分证论治-虚证1.脾胃虚弱症状: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大便溏薄,时作时止,兼次症: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2.胃阴不足症状: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兼次症:呕量不多,或仅唾涎沫,口燥咽干,

7、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二、针灸主穴:内关、中脘、足三里、公孙。配穴:足三里、公孙、丰隆、阳陵泉、肝俞、脾俞、隐白。针法:先针主穴,中等强度刺激手法,宜留针。如食滞呕吐加针公孙、足三里;痰多刺丰隆;肝逆犯胃刺肝俞、脾俞、阳陵泉。灸法:脾胃虚寒宜灸隐白、脾俞。内关,补则温中和胃,泻则调气畅中:中脘能通降胃腑之气;肝俞、脾俞、阳陵泉平肝和胃;艾灸隐白、脾俞能健脾温胃,和中止呕。其它疗法:耳针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皮肤针挑刺法【预后转归】实证:病程短,病情轻,易治愈。虚证及虚实夹杂:病程长,病情重,反复发作,时作时止,较为难治。失治误治: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由轻转重,久病久吐:脾胃衰败,化源不足,易生变证。【预防与调摄】避免风寒暑湿或秽浊之邪侵袭避免精神刺激避免食腥秽之物、暴饮暴食,忌食生冷、辛辣、香燥之物呕吐剧烈者应卧床休息【结语】病位在胃,涉及肝脾;首辨虚实,和胃降逆;实者祛邪,虚者补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