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调查报告2.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275535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日调查报告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01-07 来源:工作报告 投诉建议 2023医务科工作报告 2023医务科工作报告 2023-02-03 组织生活会的点评总结报告 2023-02-02 安全总监履职报告 2023-02-02 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报告 2023-02-01 学生月考的总结报告 2023-02-01 【-工作报告】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制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节日的起源和进展是一个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互信今日为大家细心预备了传统节日调查

2、报告,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一、活动背景 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春节更是如此。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是最盛大的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相联。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立历法、熬年守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奇;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看大戏、闹元宵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庆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 春节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春节文化的魅力,使春节成为最有分散力的节日。每当春节降临,

3、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每年一度上亿人次的“春运”高潮,说明白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与春节相关的年俗,早已由一种礼仪渐变为一种打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烙印、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 二、活动目的 了解春节的习俗 了解春节的各地民族习惯 三、活动形式 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学问,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讨论新年,进而了解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2、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展参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培育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

4、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3、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各地民族春节的信息。培育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展处理、汇总和应用的力量。 4、能清楚的说出自己的讨论所得和感受,能以肯定的形式展现自己的讨论成果。 四、活动过程 各地民族文化的庆祝 藏族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明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进行盛大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利水”,预祝新的一年吉利如意。 彝族 彝族依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

5、坨肉,人们相互访问,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分。 壮族 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头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

6、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美丽,颜色艳丽,象征着一年的吉利开端。 侗族 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快、热闹。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进行芦笙歌舞竞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快。 白族 云南白族人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

7、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展“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屡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进行盛大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拟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亮,动作美丽,舞姿朴实,情调安康,不用道具,有着鲜亮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谷雨开头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愿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

8、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富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进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好玩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明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进行叉鱼竞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降临,家家户户都要清扫环境,清洗各种器

9、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处处洋溢着欢高兴喜搞卫生、干洁净净迎新春的欢快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妙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爱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衬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观赏性和有用性于一体。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很多兴盛欢快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实的风

10、俗和信仰,寄予着他们对将来的盼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美丽的衣服,装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五、活动结果 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节文化,领会中

11、国文化魅力,让我们更加喜爱我们的节日,春节。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学会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互动力量,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这些有关春节的古诗词无一不是古代人过春节最有力的历史印证。 自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有人说道,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于是,我对我国的春节传统文化进展了调查。 正所谓“百里同风不同俗”“各处乡村各处例”,依据我的调查,在中国各个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北方人爱吃腊八粥,粉条,冻梨,粘豆包,而南方人多吃汤圆,年糕,红烧鱼,扣肉。不

12、同的食物就连吃的不同的日子也有不同。 通过我的调查得到,中国人普遍会过小年。在这一天,各个家庭的妇女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拜神这预兆着新的一年,马上开头,人们都会过上更美妙幸福的生活。年二十五,就是家家大扫除的日子。再往后,到了除夕,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必需有鱼,象征年年有余,再者,要有鸡,象征着吉利如意。大年初一,第一件事是要“开门炮仗”,接着要拜年、占岁、吃斋等。而大年初二是回门的日子,各个家庭里又添了几分喜庆。 在以往中国的春节里,大家都要贴春联,放鞭炮。大年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聚饭,看春晚。大街上还有各种舞龙,舞狮,人们都喜爱去逛庙会,猜灯谜,年味儿十足,城市里,农村里,全部

13、人激情四射,一片喧闹声,一片欢乐声,一片红。 而在这几年里,老一辈的人们评价道:“现在的年过得不像年,春晚依旧那么精彩,可是有一些祖上传下来的风俗,早已被工作和劳碌冲刷的一干二净。大街上的叫卖声,欢闹声都也渐渐褪去了,一家人坐在自己的房子里玩手机,看电视,还是一样的贴春联,放鞭炮,但是已经没有往年的味道了。过年呢还是要回到农村里,即使大家蹲在地里,拔拔萝卜,耕耕田,种种地,大家一起流汗,也挺幸福,这年过的就舒心!” 是啊,我们是不是应当反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们炎黄子孙,却没有将那些传承下来的习俗发扬光大。春节,是于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节,所以我们更应当重视它。虽然,现在科技兴旺。但是,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也应当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和家人一起享受这最美妙的时间。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