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274368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审校: 萧山中学 朱奇红 淳安中学 吴俊达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和试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其它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和机读卡。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箴言(zhn) 急遽(j) 绊脚石(pn) 焚膏继晷(gu) B.挨近(i) 赧颜(nn) 我们俩(li) 逡巡不前(qn) C.恫吓(dng) 迷惘(wng)

2、颤巍巍(zhn) 乘人之危(chng) D.挣脱(zhng) 中风(zhng) 处方药(ch) 无稽之谈(j)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盗名、投机钻营的伪学者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B. 处于群体中的人,应当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意见有分歧,要么自己认错,要么忍耐,要么干脆淡出那个群体,忌反复,忌聒躁,忌内哄。C.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很渴望一处宁静的港湾,室内外装潢高手一定能令你的家涣然一新,但不一定能给你的家带来脉脉温馨。D.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飘来,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老年的人们会

3、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12月30日,我县首部乡镇志书在风景秀丽的古镇汤池正式面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政府各单位领导同志参加了出版发布会。B因雨后路滑,他一起跑就滑倒了,但仍爬起来奋力追赶,最后把所有对手甩到后面,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C公司创建伊始,人力资源部首先对员工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从而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度。D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国家和地方对城市建设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之大,都是空前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

4、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怪现象让法律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C这份“春风送岗位”活动宣传材料提醒外出务工人员要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就业服务机构求职,以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D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反应迟钝,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戏艺术从萌芽到成熟的进程是漫长的。温州等地的民间歌舞小戏,_,_,_,_,_,_,而五大传奇戏的

5、出现,则标志着南戏艺术的成熟。 在进入城市以后 它的戏剧结构也就更加严谨和完整了 随着南戏活动地区的扩展 戏剧结构比较简单 各种舞台艺术的综合运用才逐渐成熟 出场的角色也只有三四个人物A BC D6. 根据下面的报道,概括说明研究人员试验取得的结果。(不超过25个字)(4分)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研究人员对28名吸烟者和34名不吸烟者进行了试验。研究人员用微弱电流刺激受试者的舌头,这会使人产生一种类似金属味道的味觉。结果发现,吸烟者普遍需要更强的电流才会产生这种味觉。舌头的味觉感受器是味蕾,它的作用非常重要。研究人员用内诊镜观察受试者舌头上的味蕾后发现,吸烟者的味蕾更为扁平,并且周围相关血管的发育

6、状况也不好,这会大大影响味蕾发挥作用。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叶子逃离木讷的树干,得到了无限的自由,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养料。_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家谱,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

7、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据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上古,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如西周,统治者的儿子们谁能封王、袭爵,一排家谱便一目了然。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到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

8、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流行病和遗传病研究等都很有帮助。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百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

9、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在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有人这样说:“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

10、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谱体现着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8.下列对“家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谱为解答人对自我追问的哲学命题,提供了答案。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我国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开始时为适应政治与社会

11、需要,主要是官府修谱。C. 家谱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家谱这一符号的背后附着了文化认同。D. 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同时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由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中国古代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的方式同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B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家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缺少了家谱,中国历史由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构成的历史资料就无法完整。C. 继往事知来者,家谱让生命找到了彼此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

12、尊严,也让每个人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有所归依。D. 家谱中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视的东西,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10.请根据文章的37段,分条概括家谱的作用。(3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多一事刘心武宛大妈是公园凉亭戏迷聚唱的核心人物。有人问她:“您是北京京剧团的吧?”她说:“我曾是北京市京剧团的龙套,角儿唱杨贵妃,我是八宫女之一。”完了又解释一句,听起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糊涂,这什么意思啊?她笑着细掰:“四五十年前,北京有两个市一级的京剧团,一个叫北京京剧团,后来成为排演沙家浜杜鹃山的样板团,另一个

13、,叫北京市京剧团,那政治地位、福利待遇,跟样板团可就差老鼻子啦,我呢,是在带市字的那个团,所以,当时北京戏剧界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做多一市不如少一市。当然啦,改革开放以后,又合并在一起,叫北京京剧院了。”那以后,有的人背地后就用“多一事”称呼她。社区居委会有的人,觉得她这个老太婆脾气有些古怪。那年两位居委会女士,抱着捐款箱,按响她那单元的门铃,说是知道社区里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想给灾区捐钱,却心有余力不足,所以上门来满足其心愿。宛大妈听了却摇头说:“我不做隔山打牛的善事。我行善,要面对面,知道我捐的,究竟落在了谁头上。”两位女士已经收到若干捐款,而且许诺将在社区公告栏公布捐款明细表,并会全部转交

14、有关机构,宛大妈的表现,令她们气闷。有一次宛大妈去医院看病,候诊的时候,见旁边一个外地汉子,给一把旧椅子装上轱辘,推他媳妇来看病,问起来,他媳妇是生了骨瘤,动过手术,今天复查。给媳妇治这个病,快到倾家荡产的地步。宛大妈看完病领完药,在医院外面又遇见他们,就过去跟那汉子说:“让你媳妇等在超市门口,你跟我进去,我帮你把该买的买了。”见那汉子犹豫,就说:“我是真心要帮。你接受了是给我快乐。”汉子就把媳妇坐的轮椅安置在妥善位置,跟宛大妈进了超市,两人各推一辆购物车,宛大妈往汉子的车里装了一袋米、一袋面、一桶玉米油、一大盒鸡蛋、一桶酱油、一桶醋、一包紫菜、一袋虾皮汉子直说:“谢谢谢谢,够了够了。”她最后

15、还往里添了两罐辣酱。出了超市,她跟汉子说:“我每月五号上午10点必来这个超市。你以后有困难可以按时候到这儿来找我。我不会给你钱。我不会给你买别的。就是给你买这些个最必需的日常嚼用。”汉子和他媳妇连声道谢,问她:“大妈贵姓?”她笑:“莫问我的名和姓,就记住仨字儿吧:多一事。”“多一事”的趣事很多。那天她来公园,推了个自备的帆布小购物车,里头是两提卫生纸。先没去凉亭唱戏,先推到公厕外的松树下守着,不一会儿,一位大嫂出来了,她迎上去问:“又把厕纸整卷儿全搂走啦?”那大嫂就知道被盯上了,脸上有些个搁不住,嘴里硬撑着:“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不对?”又有一位胖老头从里头出来,他跟那位妇女一样,也是几乎每

16、天都要来这公厕收集厕纸的,管理人员刚续上,他们就很快整卷搂走,其他游客往往无纸可用,意见很大。宛大妈见二位占便宜的全在眼前,就说:“道理你们也懂,不说了。今天我带了一提10卷的名牌厕纸来,赠你们每人一提。只希望你们从此以后能保障其他游客的权益。”那大嫂不知所措,那胖老头却理直气壮:“你多什么事!我们这算什么问题?你有能耐你逮那些贪官去!”宛大妈说:“大贪要反,小贪也要戒。端正社会风气,大事小事全要做。当年我演不了贵妃,就演好那宫女。如今我还是唱不了主角,干不成大事,可是我还能做点小的好事。我真是想送你们厕纸,好让你们生出点子悔意,赶明儿别再这么贪小啦!”那大嫂和那胖老头灰溜溜地绕开她走了。后来

17、管理员说,白搂厕纸的现象少多了。凉亭里又响起宛大妈的唱腔,这回唱的是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选自2013年4月28日大公报)11本文第一段叙述宛大妈与他人谈话的情形,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2.小说中的宛大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4分) 13.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3分) 1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多一事”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15.赏析小说最后一段。(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秋阳赋(宋)苏轼越王之孙,有贤公子

18、,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之诗。以告东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夫是以乐而赋之,子以为何如?”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阳哉?生于华屋之下,而长游于朝廷之上,出拥大盖,入侍帏幄,暑至于温,寒至于凉而已矣。何自知秋阳哉!若予者,乃真知之。方夏潦之淫也,云烝雨泄,雷电发越,江湖为一,后土冒没,舟行城郭,鱼龙入室。菌衣生于用器,蛙蚓行于几席。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耕于三吴,有田一廛。禾已实而生耳,稻方秀而泥蟠。沟塍交通,墙壁颓穿。面垢落曁之涂,目泣湿薪之烟。釜甑其空,四邻悄然。鹳鹤鸣于户庭,

19、妇宵兴而永叹。计有食其几何,矧无衣于穷年。忽釜星之杂出,又灯花之双悬。清风西来,鼓钟其镗。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蚤作而占之,则长庚澹澹其不芒矣。浴于旸谷,升于扶桑。曾未转盼,而倒景飞于屋梁矣。方是时也,如醉而醒,如喑而鸣。如痿而起行,如还故乡初见父兄。公子亦有此乐乎?”公子曰:“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居士曰:“日行于天,南北异宜。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自今知之,可以无惑。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公子拊掌,一笑而作。【注】无言:内容空洞。生:发芽。矧:也。旸谷

20、:传说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汤谷”。 倒景:这里指彩虹。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宅于不土之里 宅:住宅。 B若予者 若:像。 C方夏潦之淫也 淫:过度。 D蚤作而占之 蚤:通“早”,早晨。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雨止之祥也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B乃真知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奴婢喜而告余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升于扶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族公子要写一篇歌颂秋阳的赋,苏轼听了他的构思后哈哈大笑,认为他出生在富贵之家,出入朝廷,养尊处优,缺乏真实感受,矫情为文,写不出好的作品。 B

21、本文以秋阳为题,却花很大篇幅叙述阴雨带给人的苦楚:小船行走城郭,鱼龙游入房屋,霉菌长满用具等等。抑扬结合,主旨是为了表达对贫困百姓生活的关注之情。 C夏日阴雨连绵,洪水泛滥,人们在连日的阴雨中困难生活,以及天晴之后人们的欣喜,缘于苏轼的亲身经历,亦是他贬居生活的缩影。 D文章模仿汉赋对话形式,表现了不同境遇的人对于秋阳的不同感触,行文流畅,不可遏制,文采出众。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且 今 之 温 者 昔 人 炎 者 也 云 何 以 夏 为 盾 而 以 冬 为 衰 乎 吾 侪 小 人 轻 愠 易 喜 彼 冬 夏 之 畏 爱 乃 群 狙 之 三 四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

22、成现代汉语。(7分)(1)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4分) (2)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7分)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 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注行子:出行的人。2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3分) 2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中的“喜”字。(4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3-24题。(5分)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这两章都涉及

23、到了交友的一个原则。请回答:23这个原则是什么?(2分)24你同意这样的交友原则吗?简要说明理由。(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白居易琵琶行)(3)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赋)(4)颜渊喟然叹曰:“,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欲寄彩笺兼尺素,_?(晏殊蝶恋花)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说“浪漫”是一个过去式。上个世纪的80年代,年轻人以读诗,写诗为风

24、尚,白衣飘飘的年代处处洋溢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怀,而现如今,这份浪漫早已成为了奢侈品。有人说浪漫其实很简单。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在柴米油盐中牵着你的手慢慢老。有人说浪漫其实不简单。花前月下的小资只是一种“伪浪漫”,真正的浪漫需要“虽千万人,我往矣”的勇气。你对“浪漫”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学科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D 2.D 3.A 4.A 5.D1.答案详解:A绊脚石(bn)B挨近(i) C颤巍巍(chn)2.答案详解:A本份本分 B聒躁

25、聒噪 C涣焕3.答案详解:B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通常指某一领域的优秀人物。在比赛中后来居上者,不能称为“后起之秀”。 C“从而”为连接递进兼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此处应用“进而”。 D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一般比喻文章的议论新奇惊人。这里用于城市变化的描述不恰当。4.答案详解: B(成分残缺,去掉“由于”)C(不合逻辑,应为“以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D(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5.答案详解:略6.答案详解:吸烟会影响味蕾发挥作用,吸烟会降低舌头的味觉灵敏度(或“导致舌头的味觉灵敏度下降”)。(4分,写出一点得2分)

26、7.答案详解:参考示例:尘埃挣脱仁厚的大地,得到了飘飞的快意,却失去了坚实稳固的根基。鱼儿跳出沉默的池塘,得到了广阔的空间,却失去了任意遨游的家园。 (评分标准:用拟人修辞2分,句式2分,语意通顺1分。)二、现代文阅读8.C 9.D8.答案详解:( A项应为“提供线索”,“提供答案”说法过度;B项错在“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原文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D项错在“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原文为“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9.答案详解:(“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表述绝对化)10.答案详解:家谱是宗族制度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

27、文明。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家谱可以“寻根”,既体现文化认同,又看到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家谱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1点1分,3点即可满分)11.答案详解:呼应题目,引出宛大妈被人称呼为“多一事”的原因。交代了宛大妈的身份,表现了她直率的性格特征,为后文写她“爱多事”以及结尾的演唱做铺垫。(2分一点,满分4分)12.答案详解:直率,毫不做作;热心肠,以助人为乐;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不惜牺牲自我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答对一点给1分,答满3点给满分4分。)13.答案详解:用了神态、语言的细节描写,通过“脸上有些搁不住”、“嘴里硬撑着”、“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

28、细节,表现出那位“大嫂”的尴尬,衬托出宛大妈的正直、坚持原则。(点明细节描写1分,具体分析2分)14.答案详解: “多一事”显示了小说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形象生动,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1点给1分,答满3点给满分4分)15.答案详解:评分标准: 暗示小说主旨,宛大妈作为一个小人物却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开头呼应,首尾呼应,结构更严谨。引用唱词表现人物性格,起到含蓄隽永、留有回味的艺术效果。(答对一点给1分,答满3点给4分,结合文句分析1分。)三、古代诗文阅读 16A 17C 18B16答案详解:A “宅”应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建造住宅”。 17答案详解:A

29、第一个“也”表判断;第二个“也”句末语气词。B第一个“乃”副词,才;第二个“乃”副词,竟然。C两个都是连词,表修饰。D第一个“于”介词,从;第二个“于”介词,对。 18答案详解:B(“主旨是为了表达对贫困百姓生活的关注之情”,与文意不符,本文强调的创作要缘于真实感受,不能矫情为文,关注百姓不是主要目的。)19答案详解: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20答案详解:(1)夜里躲避洪水先后五次(多次)更换地方,白天反复烘烤淋湿的衣服。这些还不是最麻烦的。(2)说得很好。我虽然没有亲自经历过,但我可以通过想象得知。21答案详解:诗歌在颔

30、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1分),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明丽的景象。(1分)22答案详解:“喜”字在此处是高兴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热爱。(1分)“行子喜闻无战伐”中的“喜”字紧承第三联“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经过打听,证实此时确乎停止战争了,作者隐含在第三联中的戒备心理也就随之消失,不禁欣然于怀了。(2分)“喜”字还自然地引出下一句的“闲”字,诗人悠然地看着三三两两的游骑在草原上打猎,往来驰逐,心情轻松愉快。(1分)23答案详解:朋友相处,勿烦琐无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掌握好亲疏分寸。(2分)(意思对即可)24答案详解:同意:人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自由和空间,来往过度,会影响对方生活的自由度;每个人的思想性格不会完全相同,接触过多,容易产生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不能强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不同意:作为朋友,一旦发现对方有失策、失误的地方,就要坚持劝说,这是真心为朋友好。(表明态度1分,理由2分,意思对,并能作简要分析即可)25. 答案详解: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望尽天涯路,山长水阔知何处。 (评分标准:一处1分,错一字该处不得分。)四、作文26.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