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7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70657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6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7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7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7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7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7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2、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的含义,掌握垂线的特征。 3、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垂线的特征。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长方形纸,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复习直线的特点(主要让学生回顾直线可无限延长的特点,为学生认识两直线相交准备) 二、新授 1、画直线,提供研究素材 同学们都认识直线的特点

2、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直线,不过今天我们不是研究一条直线,而是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现在请你们在纸上画两条直线,你能想到几种情况?请把他们画在纸上(生独立完成) 2、展示作品,交流看法 先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对他们进行分分类 3、整理分类,认识“相交”、“不相交” 刚才同学们画出了( )组不同位置的两条直线,其实只要其中一条直线的位置变动一下,又组成不同的图形了,你们能画完么?(不能) 老师这里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的几种,课件出示: 同学们能把他们按刚才的标准分类么? (学生汇报) 三、 研究“平行” 1、我们先来研究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不相交的直线都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

3、生发现:延长后,有些直线不相交,有些直线延长后就相交。咱们把延长后也相交的直线也归为相交这一类) 2、像这样的两组直线,怎么延长后都不相交,咱们给他取什么样的名字呢?(平行线) 试着说一说,什么是平行线。 3、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定义平行的,(读)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书上说的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对于书上的定义,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么?(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在同一个平面内、互相的意思) 同一个平面可用长方体模型帮学生理解 4、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一组平行线的位置关系 四、研究“垂直” 1、观察相交的直线,有什么特点?你能把他们进一步分分类么? 特点:都有交点,都相交成4个角 分类:引导学生

4、把相交成锐角和钝角的分成一类,相交成直角的分成一类。 2、在数学上,对于相交,而且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这样两条直线,也有特别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垂线) 3、自己的语言表述什么是垂线 4、读书上的概念:你知道了什么? 5、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一组垂线的关系。 五、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相交的和不相交的。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书上怎么说的,多读几遍,你能把它记下来么? 六、练习 1、基本练习:说一说图中的平行线和垂线,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线和垂线(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谁和谁互相平行、垂直) 2、巩固练习:找一找图形中有几组平行线,有几组垂线。 3

5、、拓展练习:用长方形的纸折出平行线和垂线。 七、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平行和垂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会研究有关平行和垂直的更多知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叠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叠部分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

6、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学习之星”和“劳动之星”的获奖奖励,“智慧星”和“守纪星”的获奖奖励,集合名称的磁板,获奖学生名字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上老师会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评选出智慧星和守纪星。想要获得智慧星,那你课上需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想要获得守纪星,那你课上就要认真听讲、坐姿端正、书写规范。看谁这节课既能获得智慧星又能获得守纪星。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7、吗?想不想玩一玩?出示脑筋急转弯理发师的困惑: 教师边讲解,边用课件播放声音。 师问:进来的怎么只有三个人呢?你们能帮理发师解决他的困惑吗?生:略师:在这里爸爸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孩子的爸爸又是爸爸的孩子。身份在这里重复了一次,所以只有3人。(板书:既?又?)像这样的问题,数学上称之为“重叠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这类问题。 二、集合圈的深入探究师:根据同学们上一周的表现,李老师评选出了7名学习之星和5名劳动之星,那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获奖了吗?(12名)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都有谁获奖了?(课件展示获奖学生名单)师:从这张光荣榜里,你发现了什么?生:xxx既获得

8、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你这个词用的真好,既?又?(板书)这样说我们就听得很明白了,谁还能像这位同学一样说说你的发现?生1:XXX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谁能把这两个同学的发现连起来说说?生2: 和都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你真会表达。下面请获奖的同学赶快到前面来,老师给大家颁奖。学习之星站到老师的右手边,劳动之星站到老师的左手边。你们俩应该站到哪儿?师:咦,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刚才我们明明算了12名同学获奖了,怎么才来了10个人呢?那两个人呢?(学生举手,迫不及待的回答问题。)你们有话想说,那好,你来说说?生: 和都既获得了“学

9、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所以他们两人在获奖名单里重复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看来同学真是理解了这两个同学的位置了,那这两边呢?谁来说说右边同学的获奖情况?生:右边同学获得了“学习之星”。 师:“学习之星”还有中间的两个同学呢,我们只描述这5个人的获奖情况。 生:这5个人单单只获得了“学习之星”。 师:那谁来说说左边这3位同学的获奖情况?生:左边这3位同学只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真不错,这下我们弄清楚了。那老师开始颁奖了,左边的同学每人发一颗“学习之星”,右边的同学每人发一颗“劳动之星”,中间的同学每人既发一颗“学习之星”又发一颗“劳动之星”。(师边说边给学生发小星星)师:那刚开始我

10、们算得有12名同学获奖了,在今天的这种获奖的情况下是不对的,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今天有10位同学获奖了吗?先听清要求:画图时,要画清同学们的获奖情况,还要让我们能直观的看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获奖了,注意老师已经把这些同学的名字编好了相应的序号(课件展示),不要写这些同学的名字了,我们只用序号来表示同学就可以了。 生:独立画图。 师:画好的同学可以小组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小伙伴们画的图有没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师巡视学生画的图,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到前面投影。)师:老师选择了几位同学画的图,下面请这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来讲一讲他们画的图。 师:像这种重叠问题,我们可以用韦恩图来表示。它是英国的数学家韦恩

11、在1881年发明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图叫作韦恩图,也叫集合圈。(板书:集合)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用集合圈的方式来画画图。(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集合圈)先画一个封闭的椭圆表示“学习之星”,画好之后贴上这个集合圈的名字是“学习之星”。接下来该画什么了?生:“劳动之星”的集合圈。 师:那“劳动之星”的集合圈我们应该画在什么位置呢?师:为什么要把“劳动之星”的集合圈有一部分画到“学习之星”的集合圈里面呢?生:因为有人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再画一个封闭的椭圆表示“劳动之星”。下面我们把这些获奖同学的名字贴在相应集合圈的位置里。 师:这个集合圈我们就算画好了,那集合

12、圈的各部分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阴影部分表示什么?师:根据我们画的集合圈在小卷子上列出算式(生列算式)。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列的算式,并给大家讲讲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生:我列的算式是7+5-2=10(名),“7”表示7名“学习之星”,“5”表示5名“劳动之星”,减去“2”是因为有2名同学重复了。 师:你讲的真清楚,大家都听明白了吧。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你们看这个图我们相当于把这些获奖同学分了几部分?(3部分)哪三部分?分别是几人呢?那你会列算式了吗?三、问题拓展师:这个问题我算式弄清楚了,现在老师又有想法了,我们下周还要选出7名“学习之星”,5名“劳动之星”,你们帮老师想一想有可

13、能有多少名同学会获奖吗(出示课件)?今天的获奖情况是有2名同学重复了,有10个同学获奖了。那下次获奖可能多少名同学重复呢?生:3名,1名。 师:最多有多少名同学重复获奖?生:5名。 师:为什么?生:因为“劳动之星”只有5人,所以最多只能有5人重复获奖了。 师: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下周我们班获奖的重复情况都想全了,并说一说。 生:没有重复、重复1人、重复2人、重复3人、重复4人、重复5人(随着学生说,课件出示)。 师:那每种情况下有多少人获奖呢?分组做师:没有人重复获奖的情况。 生:7+5=12(人)师:那这个集合图该怎么画呢?生:画两个单独的圈,没有重复的部分。 师:(找学生说重复1人、重复3

14、人、重复4人、重复5人的算式,并让学生说3/4清这样列式的原因。)那重复5人的时候,这个集合圈又该怎样画呢?生:“劳动之星”的圈都跑到“学习之星”的圈里去了(课件展示)。 师:那这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有几人?(课件出示如下)学习之星生:这部分表示只获得了“劳动之星”,有2人。 师:我们来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有几个人重复了,就去掉几人。 四、练习提升师:班里获奖同学的情况,我们都弄清楚了,真了不起,那今天没有获奖的同学呢?比如XXX,我想把他的名字也贴在黑板上,我应该贴在什么位置上。(贴在集合圈的外面)为什么啊?贴在外面表示什么呢?师:所以我们班里其他没有获奖的同学,都可以贴在获奖集

15、合圈的外面。现在班里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下面我们来帮同学们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节课获得智慧星的有人,获得守纪星的有人,两项都获得的有人,两项都没有获得的有人,来上课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师:请同学们,在小卷上独立完成,要求画出集合圈,并列算式。 五,生活中的重叠现象(出示课件)(1)奥运五环,环环重叠(2)看,这是圆圈的集合图(3)还有大自然中,一座座山峰重峦叠嶂(4)以及月食,也是因为重叠现象导致的(5)这是设计师笔下的建筑,也有重叠 六、课堂小结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重叠问题,还用集合知识解决了不少问题,谁来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画集合圈。 生2:我学会了重叠的问题可以用

16、画集合圈的方法来解决。 生3:集合圈的画图方法能让我们很清楚得看清每个部分有多少人和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同学们,集合圈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有重复现象的问题以后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就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和解决。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的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

17、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探究用表格 学具准备: 三张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家里有厨房吗?你们进过厨房吗?进去做什么?厨房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 2、我们来看看王华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例1图)中午放学回家,王华发现妈妈正在厨房准备烙饼。(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这一环节是通过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烙饼这一事例

18、,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 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 “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圆片的正、反面上分别写着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相

19、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 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快速烙饼法。(教师板书快速烙饼法) 教师用课件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并小结: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3分钟后,饼2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这样烙3

20、张饼就用了9分钟。 师: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烙的?(也是用快速烙饼法) 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 (1、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2、用的时间短。)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 (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拓展延伸: 师:(出示表格,边说边点击表格)刚才烙2张饼时可以2张2张烙,所需时间是6分钟,烙3张饼时可以用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所需时间是9分钟。想一想,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时间最

21、短?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7张饼、8张饼10张饼最少需几分钟?”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使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这样过程逐步形成课件表格.饼数 2 3 4 同时烙两张饼 快速烙饼法 两张两张地烙 先烙两张,后三张用快速5 烙饼法 两张两张地烙 18 15 烙 饼

22、方 法 最少所需的时间(分) 6 9 12 7 8 9 10 21 24 27 30 4、探究规律。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给学生启示: 1、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 得出结论: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饼数3所需最少的时间。) 教师:“谁能

23、很快地说出烙11张饼用多长时间?烙15张饼呢?” (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高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上册数学教科书P.58例

24、4及练习九。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引入新课 1、口算:2040= 13050= 10090= 21003= 30006= 423= 21007= 283=20xx7= 506=8005= 720+58= 2、估算:8930 3248 4322 3519 2439 6329 7180 52683、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104人,老师

25、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估算 学习目标: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二、指导自学 1、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2、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三、学生自学 1、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指导,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2)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3)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检测自学效果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

26、一月份运送718桶,照这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 四、达标检测 你是怎样估算的?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cm,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a1800米b1200米c1500米3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六、课堂作业:第63页8、9、10、11、12。

27、七、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5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 2、借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五、教具准备 “几何画板”制作的教学课件,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根据学生生成的数据输入显现,展示围的过程。 六、

28、学具准备 透明彩色喷墨胶片打印线段。 七、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1、谈话导入,复习三角形概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2、操作试验,感受三条线段怎样围成三角形,懂得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任意两条线段的端点两两相接。 (实物投影:三张印有线段的胶片,胶片的边沿相连。) 师:看屏幕,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 教师:谁来围一围?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评价。) 教师:刚才的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操作,评价 学生讨论并回答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

29、角形,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实物投影上三条线段围的变化,一方面帮助学生重现三角形的模型,强化对“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围的方法。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1、拆解 师:如果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剩下的可能是哪两条? (板书:11、6和11、11) 2、讨论 师:用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 师:变成三条线段了,就能围成三角形吗? (板书:能?不能) 学生动手,观察并总结回答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头脑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师通过“从三条线段中

30、拿走一条两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想办法变成三条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吗”四个小步骤的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质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审视、思考、疑惑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研讨。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操作试验,明确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明确要求。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呢?请你动手试试。 要求在动手前,小组内先一起说说打算剪哪一条,怎么剪。组内4个人每人剪的尽量不一样,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 记录单:两条线段11cm和6cm(或11cm和11cm) 剪后的三条

31、线段是cm、()cm和()cm 围成三角形了吗?(或) (2)小组合作试验。 教师监控:收集试验数据 能围成不能围成 3、8、62、9、6 4、7、61、5、11 5、6、62、4、11 (3)展示交流试验情况,提取数据。 师:谁愿意把你试验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学生说教师板书。) 追问:谁和他的不同? 还有补充吗? 谁用的是11和11,说说你们试验的结果? 师:这两条线段在哪儿相连?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到底连没连上,最后边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来这儿用学具不容易看清楚,咱们用课件清楚地看看。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个能围成?到底能不能围成,说说理由。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看一下。 (播

32、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围的课件。) (4)小结过渡。 师:通过亲自试验,大家知道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结果 情况一: 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 情况二: 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 学生将一条线段剪成两条,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得到无数种不同的剪法,但围三角形的结果只会出现两种:能围成和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数据。通过实物投影变焦放大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情况。几何画板课件随学生生成输入数据和动态演示过程,弥补了学具操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达成统一认识。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就内

33、容说内容,而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试验基础上,补充完善个人和小组的认识,达成共识。学生在剪、围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较每一条线段,而是需要看两条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了铺垫。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2、数形结合,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试验前我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继续研究,你想研究什么? 师:你觉得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 (2)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同学研究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输人数据生成三角形演示围的情况。) (3)研讨三条线

34、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了两条短的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时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那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看这些能围成的情况,一起来分析分析。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讨论 学生说想法 课件重现了数据对应的图形,学生借助黑板上的数据、屏幕上的图形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意识. 2.认识1度的角,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3.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5、,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探究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用量角器量角这一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三个滑梯)玩过吗? 生:玩过 师:大家都玩过!想玩哪个? 生1:第三个,这样可以滑的快一些 生2:第一个,我想滑的慢一些,我会害怕 师:观察一下,这三个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1:有高有矮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它们的角度不同?原来角也有大小啊?生活中我们一般以2号滑梯为标准,今天这节课我们以2号滑梯所形成的角1为例一

36、起研究:角的度量(板书) 二、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1.明确测量标准要统一,为“度”的出现作准备 师:1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学具来表示它的大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和一些学具,在1号学具袋中,请小组长打开,小组合作,借助学具表示出1的大小。 学生动手测量 师:量完了吗?谁能到前面来介绍你是怎样量的? 生边操作边解说: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们这个方法非常好,老师帮你把它记录下来(板书:角顶点边) 师:得到是结果是:3个(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测量结果吗? 生:2个。 师:还有吗? 生:1个 师:我们测量的都是1,但测量结果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把你们的小角举起来看一下 生:我们用来测量

37、的角大小不一样 师:也就是标准不统一,所以测量同一个角的结果不一样,要想获得统一的测量结果应该怎么办? 生:用同样大的角来量 2、引出半圆 师:好主意!下面我们采用统一的标准角在小组内再来测量1的大小,这个统一的标准角就放在2号学具袋里,请小组长打开 生操作测量 师:哪个小组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小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测量的?能边操作边解说吗? 生: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哦,你在测量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指板书)角的顶点与量角工具的顶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一边对齐!谢谢你的交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钝角,你能量出它包含了几个这样的标准角吗?谁到台上量一量?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

38、一边对齐 师:我刚才注意到这个同学在测量这个角时,把这个半圆又展开了一部分,(问生)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三个小角不够了 师:你真聪明! 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个角,大家看这是个什么角?(生:平角)谁来测量一下这个平角?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把这个半圆全展开了!数数你的测量结果 生:8个 师:操作非常规范,请回 师:我们刚才用统一的标准角测量了几个角的大小,想一想,这几位同学在测量每一个角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了些什么? 生: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展示:这些同学都把角的顶点对齐了半圆的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中心点(板书),我们刚才说了,测量时角的哪一部分和中心点对齐?(生:顶点)

39、 师:看来这个量角工具真是方便啊,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把这个工具搬到课件上,再用它来量一个角(课件展示,一锐角不能量)老师也注意到了角的顶点和量角工具的中心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这条线对齐。用这个测量工具测量这个角,同学们觉得合适吗?(不合适)怎么办?小组讨论一下 生:把半圆多折几次 师:你的意思是说把半圆平均分的份数再多一些,对吗? 3、引出并认识量角器 师:你的想法真好,已经非常接近科学家们的思想了!其实早在很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1度,记作1(板书)我们来看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1的角(

40、课件演示)你还能再找一个1的角吗? 生1:1刻度线到2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生2:100刻度线到101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师:你能找一个3的角吗? 生:0刻度线到3刻度线之间就是3的角 师:谁到黑板上来写一个3? 生写 师:你写的真规范,请回 师:我们把0刻度所对应的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如果用量角器来测量角时猜测一下0刻度线与角的哪一部分对齐? 生:角的一边(板书) 师:我们来读一下刚才那个角的度数。 生:39 师:你是怎么读的?根据角的哪一部分读出的39 生:角的另外一条边 师:好方法!老师帮你记录下来(板书:另一边度数) 师:再来尝试一下(课件出示两个角) 生读数 师:在3号学具袋中就有

41、一个量角器,请同学们打开,仔细观察手中的量角器与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 生:还有一圈数 师:哦,也就是量角器有两圈数字,观察手中量角器这两圈数字有什么区别?(屏幕给出内刻度线) 生:内外圈数字相反 师:也就是说:外圈从左向右顺时针数内圈从右向左逆时针数 师:多了一圈数字,也就多了一条0刻度线,为了区分,我们把中心点左边外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外0刻度线,把中心点右边内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内0刻度线。 师:大家对量角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借助量角器读出下面这几个角的度数呢?请看大屏幕 (30的角) 生:30 师:你是怎样读数的?读的是哪一圈刻度? 生: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我读的是内圈刻度 师:再来读一个角 生:130 师:这个钝角是多少度? 生:150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外圈刻度?小组讨论一下。 师:大部分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角的一边对齐外0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就读内0刻度线 师:同学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借助量角器读出角的度数! 5、用量角器测量角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吧!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在量角时注意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