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24课时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固学案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268566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第24课时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固学案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八单元第24课时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固学案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第24课时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固学案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第24课时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固学案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a分钟,阅读目标并在做题中深化对目标的理解。)1 ,通过训练,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2,通过训练,掌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 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 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3.通过训练,检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发现知识结构中的漏洞,明确课后自主 学习的任务。(27分钟,完成下面的试题,并核对答案。其中无星题为必做题)基础巩固练习(必做题,1520分钟)1 . (2021 ,江苏宿迁高一期末)电影八佰上映于2020年8月14

2、 0,取材于国民革命军第 9集团军88师524团的抗日事迹。该团在上海即将沦陷时奉命退守四行仓库,以少敌多与 日军激战四天四夜,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该影片反映的史实()。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是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C.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发生在战略防御阶段2 .电视剧长沙保卫战(1939.9-1942.1)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 军的重大战役:第一次长沙保卫战,战术上未分出胜负,战略上阻止了敌人的进攻。第二次 和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则对敌军造成相当大的打击。该电视剧的播出说明()。A.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B.国民党左右了相持阶段的抗战C.抗日

3、战争转入了战略反攻阶段D.对国民党抗战的认识更客观3.193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由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在 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理工学院增添了化学战争、堡垒工程、当代工业三门课程;文学院增添 了国际形势、国际概论等课程。这表明()。A.教育被纳入国家垄断的体制之中B.高等教育开始同国际标准接轨C.政府致力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D.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4. (2021 .广东汕尾高一期末)1937年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转移,从1938年 7月起,武汉的工厂大规模拆迁,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 825吨。这次拆迁的主要方 向可能是往()。A.华北方

4、向B.华东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5. (2021 .福建泉州高一期末)下图为某一战役示意图。据下图信息判断,该战役是()。A.平型关战役B.百团大战C孟良南战役D.淮海战役6. 美国学者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中指出,“延安时期是精英治国论成分最少和中 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开放的时期”。这一论断()。A.肯定国民党对共产党抗战的大力支持B.表明外籍学者看待中国问题的狭隘性C.反映了当时中共民主建设的重大成就D.意在宣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支持中国7. (2021 广东广州高一期末)1944年,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力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向国际社会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

5、些报道有利于()。A.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改变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C.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扩大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8. 下表是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两次战争的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战争时间国力装备中国军队损失甲午中9个中国相当 日战争月稍优抗日战14年悬殊悬殊 争海军几乎全军覆 没;陆军10万-如万 人原有空军几乎拼 光;海军全军覆没; 陆军失踪、牺牲约 400万人日占区 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 结果辽东半岛 国家统一;某些地区 中国山东半岛民间出现反清活动 战败大半个中国由分裂到统一;同仇 敌性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中国取 得完全 胜利A.经济实力B.民族意识C.政府领导

6、D.国际援助9. (2021安徽高一期末)1941年,中国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阿卡迪亚会议”,会议发表的宣 言将中国列为领衔的四大国之一;1942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贷款5亿美元给中国政府; 1942年10月,英美两国政府表示愿意立即废除在华特权。这些事件的发生主要得益于()。A.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B.华侨在抗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10.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局势。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苏关系恶化B.苏联无条件帮助中国C日本与苏联在中国争夺资源D.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星级培优练习(基本技能,712分钟) 11.某学者评价

7、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 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 观点()o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12. (2021 .湖南雅礼中学月考)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发表的终战诏书说道:“帝 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然交战已阅四 载”这段内容的错误在于()。抹杀了战争的实质 推卸战争的责任 模糊概念,否认对中国的侵略 “终战,表明 日本承认自己的失败和投降A.B.C.D. 13.

8、 (2021 .福建宁德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人民和爱国官兵组织的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 从1932年起,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10余支 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 战路线和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军队的 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对日军构成夹击态势。在14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 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创下了丰功伟绩。摘编自夏燕月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等 (1)根据材料,归纳中华民族的抗

9、战精神。(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理解。(2分钟,完成下面的反馈表)原因分析:知识口方法口做错题目的题号技能口题意理解口本课时的疑惑是否 解决,解决的途径和 程度如何?疑问情况: 解决口未解决口解决途径:与同学讨论交流口询问老师口解决程度:一般口良好口其他参考答案L【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淞沪会战时期,该阶段处于抗日战争的 防御阶段,D项正确,B项排除;淞沪会战爆发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已建立,A项排 除;C项是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排除。2 .【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

10、神话,故A项错误;材料 主要强调的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积极抗战,而不是国民党左右相持阶段的抗战,故B项错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略反攻是在1944年以后,故C项错误;据材料“第一次长沙保卫战 战略上阻止了敌人的进攻,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则对敌军造成相当大的打击”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这肯定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故D项正确。3 .【答案】D【解析】题干中并未涉及国家垄断教育,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国 内形势发展的产物,并未与国际标准接轨,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教育的均衡发展,故 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1937年8月”“理工学院增添了化学战争、堡垒工程、当代工业三门 课

11、程;文学院增添了国际形势、国际概论等课程”可得出当时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相 结合,故D项正确。4 .【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着手把企业从武汉迁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此时正值日本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保卫武汉时期,在此背景下,国民政府决定 把首都迁往西南地区的重庆,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C项;1938年东北、华北、 华东很多地区已被日本占领或即将占领,所以工厂不会迁往这些地区,故排除A、B、D三 项。5 .【答案】B【解析】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该战役主要沿正太铁路展开,所以应该是百团大战,故选B项; 平型关战役发生在平型关,而非铁路沿线,排除A项

12、;孟良岗战役和淮海战役都是在解放 战争时期,与图中的“八路军”“日军”不符,排除C、D两项。6 .【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并未体现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支持,故A项错 误;材料是对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客观评价,并不能说明外籍学者看待中国问题的狭隘 性,故B项错误;材料“延安时期是精英治国论成分最少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开放的 时期”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巨大成果,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 未体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中国的支持,故D项错误。7 .【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外国记者报道根据地的情况,这可以使国际上更多人了解敌后战场,有 利于扩大敌后战场的国

13、际影响,故选D项;1944年之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就已经建立了, 故排除A项;新闻报道无法改变国共两党的力量,故排除B项;新闻报道无法打破国民党 的经济封锁,故排除C项。8 .【答案】B【解析】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而抗日战争时期“同仇敌性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见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其根本因素,故选B项。甲午中日战争期 间中国国力稍优,但最终战败,可见经济实力不是其战败的根本因素,排除A项;两场战争 都是政府领导的,可见政府领导不是其根本因素,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国际援助,排 除D项。9 .【答案】D【解析】美国给予中国贷款,英美两国愿意废除在华特权,这些都是中国国际

14、地位提升的表 现。根据“1941年”“1942年“可知此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得益 于中国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中的杰出表现,中国战场在二战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故选D项; 此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并没有显著提升,排除A项;这些事件的发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结 果,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就已经建立,排除C项。10 .【答案】D【解析】图示反映的是1945年8月9日后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加 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说明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故答案为D项。中苏关系恶化是 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A项;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是根据雅尔塔协定的要求,并非无 条件帮助中

15、国,排除B项;在中国东北有过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没有日本与苏联的 争夺,排除C项。11 .【答案】B【解析】材料“削弱了”“未保住”“失守”表明该学者未看到淞沪会战的积极意义,认为中国军 队部署不当,造成了华北抗日力量的削弱和南方部分地区的沦陷。事实上,淞沪会战坚持了 三个月,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对于中国制定合适的抗战策略,进行战备部 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12 .【答案】A【解析】日本天皇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自卫战争、为了东亚的安定,这抹杀了战争的实质,推 卸战争的责任,模糊概念,否认对中国的侵略,正确且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未体现, 排除。故选A项。13 .

16、【答案】(1)爱国主义;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同仇敌惰,一致对 外;捍卫领土,追求民族解放。(2)中国共产党最早发起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日的最早宣传者和参与者。中国共产党 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 用。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持久战的总方针,增强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逐步成 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解析】第(1)问,从材料“从1932年起,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由汉、满、朝鲜、蒙古、回 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10余支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可以看出万 众一心,团结一致;从材料“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对日军构成夹击态势”可以看 出同仇敌性,一致对外;从材料“在14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创下了丰功伟绩“可以看出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捍卫领土和追求民族解 放;从总体信息还可以看出爱国主义。第(2)问应当联系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最早发起 抗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 的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等 方面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