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9265373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4.7.4.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人类思维的人类思维的 另一种表现形式另一种表现形式7.4.1.7.4.1.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概念l?问题问题 (problem)problem)l如果有人问你:早上几点起床的?如果有人问你:早上几点起床的?l如果有人问你:勾股定理是什么?如果有人问你:勾股定理是什么?l如果有人问你:数学建模是怎么回事?如果有人问你:数学建模是怎么回事?l我们经常听人说:现在年轻人的问题多得很。我们经常听人说:现在年轻人的问题多得很。这些都不是心理学所说的问题,更这些都不是心理学所说的问题,更谈不上问题解决了,他们只能算是记忆的再现。谈不上问题解决了,

2、他们只能算是记忆的再现。请看:请看:.0.99 0.991 1 .设设 X=0.99X=0.99 .10 X=9.99 10 X=9.99 矛盾矛盾 或有或有 差异差异 10 X-X=9 10 X-X=9 9X=9 9X=9 X=1 X=1 .0.99=1 0.99=1 7.4.1.1.7.4.1.1.问题的定义:问题的定义:l问题就是现有的刺激模式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问题就是现有的刺激模式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显著差异。的显著差异。l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就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就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

3、的情境。l问题就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问题就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并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碍,并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问题的基本成分:问题的基本成分:l给定(给定(givensgivens):):一组已知的构成问题条件的描一组已知的构成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初状态。述,即问题的起初状态。l目标(目标(goalsgoals):):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l障碍(障碍(obstaclesobstacles):):给定与目标之间的显著差给定与目标之间的显著差异。异。问题的事例:问题的事例:

4、l请猜一个谜语请猜一个谜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谜底是。(谜底是一个双音节词)一个双音节词)l我(第一次)要出国了,需要什么手续?我(第一次)要出国了,需要什么手续?l高考试卷中的试题(语文的阅读理解、理科的试题)。高考试卷中的试题(语文的阅读理解、理科的试题)。l科学研究中的课题(如冰如何起到发火作用)。科学研究中的课题(如冰如何起到发火作用)。都构成了心理上的问题。都构成了心理上的问题。问题典型事例问题典型事例:l有一只熊,从有一只熊,从A A点出发向南走点出发向南走1 1公里到达公里到达B B点,再点,再从从B B 点向东走点向东走 1 1公里到达公里到达C

5、 C点,又从点,又从C C点向北走点向北走1 1公里回到了原点公里回到了原点A A。问这只熊的毛色是什么?问这只熊的毛色是什么?l A A A A B C B C B C B C 白色(北极熊)白色(北极熊)7.4.1.2.7.4.1.2.问题解决的特点:问题解决的特点:l问题解决实质就是要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换成目问题解决实质就是要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换成目标状态的心理过程。在这种状态中,必须间接地标状态的心理过程。在这种状态中,必须间接地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才能实现。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才能实现。l问题情境性。对刺激物之间差异的意识。问题情境性。对刺激物之间差异的意识。l目的指向性。非白日梦。目的

6、指向性。非白日梦。l认知操作序列性。区别于动作技能和单一的心理认知操作序列性。区别于动作技能和单一的心理操作。操作。7.4.2.7.4.2.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 (problem problem solvingsolving)有许多种理论模型有许多种理论模型代表性模型:代表性模型:l19031903年年E.L.E.L.ThorndikeThorndike,动物实验,提出动物实验,提出“尝试尝试错误说错误说”。l19171917年年W.KohlerW.Kohler,动物实验,提出动物实验,提出“顿悟说顿悟说”。l19721972年年Newell&Simon,Ne

7、well&Simon,通过对计算机的模拟,通过对计算机的模拟,提出提出“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拓扑图形连通拓扑图形连通我国心理学界的观点:我国心理学界的观点:l提出问题提出问题l分析问题分析问题l提出假设提出假设l验证假设验证假设7.4.2.1.7.4.2.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l问题解决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解决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l 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就是提出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就是提出问题。问题。l提出问题同人对活动的态度、兴趣及原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同人对活动的态度、兴趣及原有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经验密切相关 。能否提出问题与人活动的水平。能否

8、提出问题与人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有关。和效率有关。20002000年前的希腊人如何提出问题?年前的希腊人如何提出问题?l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l 桅杆桅杆 船身船身 整条船整条船 船底。船底。l平面上看地面,任何方向都一样。平面上看地面,任何方向都一样。l远处物体变形,高山上看建筑物更远。远处物体变形,高山上看建筑物更远。(结论是地球是球形的结论是地球是球形的)。-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兴趣很重要。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兴趣很重要。l爱因斯坦:提出问题往往比爱因斯坦: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更重要。l (好奇心好奇心)。l我国文人屈原在我国文人屈原在“天问天问”中能够一口气提出

9、中能够一口气提出172172个问题,天文、地理无所不涉。个问题,天文、地理无所不涉。说明主体的知识经验影响问题的提出。说明主体的知识经验影响问题的提出。l与无知的人讨论无知,与有知的人讨论问题。与无知的人讨论无知,与有知的人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问题在教学中的应用:l教师要诱发(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教师要诱发(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好好奇心奇心)。l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l教师要提供学生发现问题的知识经验(表象和概教师要提供学生发现问题的知识经验(表象和概念的准备)。念的准备)。l 想想我们谁提出了上面的

10、数学问题?想想我们谁提出了上面的数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教材中的问题情境:l比较一下:哪个练习的方式好?比较一下:哪个练习的方式好?l(中国):(中国):1/41/8 1/41/8。(法国):用。(法国):用1 1,2 2,3 3,4 4填()()填()()l(中国):(中国):9797。(美国):。(美国):9 9。l 发散思维比求同思维要有发展性。发散思维比求同思维要有发展性。提出问题习惯案例:提出问题习惯案例:l人是从猴子变过来的?人是从猴子变过来的?l我们的祖先有胡子?我们的祖先有胡子?l人类之间可以联姻,猴子之间也可以联姻。人类之间可以联姻,猴子之间也可以联姻。

11、l人与猴子?人与猴子?7.4.2.2.7.4.2.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l明确问题的各种状态。明确问题的各种状态。l找出问题之间的各种关系。找出问题之间的各种关系。l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巧取硬币:巧取硬币:l有一个用有一个用2020个硬币围成的个硬币围成的正方形,请你挪动其中任正方形,请你挪动其中任何一个而使其四边的硬币何一个而使其四边的硬币数相等。数相等。7.4.2.3.7.4.2.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l假设是对事物间关系的理性猜测。如,人是假设是对事物间关系的理性猜测。如,人是“经济人经济人”,“歌德巴赫歌德巴赫”猜想,遗忘是由于受干扰所形成的。等猜想,遗忘是由于受干扰所

12、形成的。等等等l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方法和策略。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方法和策略。l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l学生常用的方法是学生常用的方法是“如果如果那么那么”,“设设为为X”X”等。等。方法的过程。方法的过程。7.4.2.4.7.4.2.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l确定假设的合理性,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确定假设的合理性,是否符合科学原理。l检验假设有两种方式:直接检验(实践)和间接检验假设有两种方式:直接检验(实践)和间接检验(推论)。检验(推论)。l 方法和实验的过程。方法和实验的过程。看看前面的数学题目的问题解决的过程。看看前面的数

13、学题目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差异性是提出问题发现差异性是提出问题 推论推论式的正确性是分析问题式的正确性是分析问题 提出方案提出方案 Sn=a1/(1-q)(等比数列和公式)是提出假设等比数列和公式)是提出假设 证明证明 Sn=a1/(1-q)的正确性是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是验证假设 从而问题得以解决:否定从而问题得以解决:否定,接受,接受。谁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提出了问题,谁又将其转化了可研究的问题?提出了问题,谁又将其转化了可研究的问题?研究分析了问题的人,提出过解决它的方案吗?研究分析了问题的人,提出过解决它的方案吗?自圆其说的人验证过它吗?自圆其说的人验证过它吗?问题解决

14、的补充说明;问题解决的补充说明;l不是简单的、线式的,而是反复的、交错的。不是简单的、线式的,而是反复的、交错的。l可能会反复循环,特别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可能会反复循环,特别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l问题的繁简因人而异。问题的繁简因人而异。教学练习:教学练习:l在学习几何或造型课程时,一个教师出了这样的在学习几何或造型课程时,一个教师出了这样的问题给学生们:问题给学生们:l一个物体表面有三个孔,孔的形状分别是圆形、一个物体表面有三个孔,孔的形状分别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现知道圆孔的直径、三角孔的三角形、正方形。现知道圆孔的直径、三角孔的高和底、正方孔的边都是相等的,请你做一个塞高和底、正方孔的边都是相等的,请你做一个塞子,使其都能够塞住这三个孔。子,使其都能够塞住这三个孔。答案图:答案图: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