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集团公司综合安全监督管理事故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262024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化集团公司综合安全监督管理事故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石化集团公司综合安全监督管理事故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石化集团公司综合安全监督管理事故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化集团公司综合安全监督管理事故管理规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石化集团公司综合安全监督管理:事故管理规定 中石化集团公司综合安全监视治理:事故治理规定 二、事故治理规定 第一章 事故分类和分级 第一条 事故分类 1、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缘由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2、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缘由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3、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修理、治理等缘由造成机械、动力、电信、仪器(表)、容器、运输设备、管道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等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4、生产事故:由于“三违”或其它缘由造成停产、减产以及井喷、跑油、跑料、串料的事故; 5、交通事故:

2、车辆、船舶在行驶、航运过程中,由于违反交通、航运规章或因机械故障等造成车辆、船舶损坏、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6、人身事故: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7、放射事故:放射源丧失、保管不善、造成人员损害或环境污染的事故。 其次条 上报集团公司事故 1、一般事故 (1) 1次造成19人重伤; (2) 1次造成12人死亡; (3) 1次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 (4) 炼化、销售企业1次跑、冒、漏油料及油品变质在10吨及以上;油田企业1次跑油在30吨及以上;管道储运企业1次跑油在100吨及以上;海上发生1次跑油在1吨及以上;

3、销售企业1次混油混入量100吨及以上; (5) 炼化企业1次造成3套及以上生产装置或全厂停产,影响日产量的50%及以上。 2、重大事故 (1)1次事故造成10人及以上重伤; (2)1次事故造成39人死亡; (3)1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以下(不含500万元)。 3、特大事故 (1)1次事故造成10人及以上死亡; (2)1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及以上; (3)油田无控井喷事故。 4、工业火灾、爆炸和放射事故,事故分级按公安局、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凡发生以下事故,应报集团公司备案 1、企业周边发生可能对企业造成影响的事故; 2、在企业内施工的外单位发生的

4、事故; 3、发生本规定其次条以外,在社会造成较坏影响的事故。 第四条 重伤标准按原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60中劳护久字第56号)执行。 第五条 事故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善后费用及财产损失价值 (1)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善后费用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2)报废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损坏后能修复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损坏的修复费用计算; (3)原材料、燃料、帮助材料等均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实际本钱减去残值计算; (4)火灾损失按公安部火灾统计治理规定(公通字199682号)中

5、火灾损失额计算方法计算; (5)交通事故中的车辆、船舶损失按当地保险公司理赔额计算。 2、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停产期限计算从事故发生起至完全恢复正式生产止;停产损失按产品的规划本钱计算;多系统停产损失按规划本钱计算。 其次章 事故报告 第六条 直属企业发生上报集团公司的事故时,应按事故快报(见附件1)格式尽快报告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最迟不应超过24h。凡当地政府有规定要求报告的事故,事故单位应按规定报告有关政府主管部门。 第七条 发生有人员伤亡或中毒的事故,应在爱护好事故现场同时,快速抢救受伤或中毒人员,并实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时,应以企业领导为首组成现

6、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处理。 第八条 凡发生上报集团公司事故的,应在事故发生后的30天内,按事故报告的标准格式(见附件2)写出事故报告,将事故报告和“四不放过”登记表一并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 第九条 直属企业安全部门每月6日前将直属企业(年)月事故统表(见附件4)电子版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 第十条 承包商发生的事故,直属企业应按本规定的要求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 第三章 事故调查 第十一条 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组织调查时,集团公司应全力协作;同时集团公司内部应组织事故调查,一般事故由直属企业组织调查;重特大事故由集团公司组织调查。 第十二条 安全部门是事故的归口治理部门,各类事故的调查主管

7、部门为: 1、人身、爆炸、放射事故的调查由安全部门负责; 2、火灾事故的调查由消防部门负责; 3、设备事故的调查由设备部门负责; 4、生产事故的调查由生产部门负责; 5、交通事故的调查由交通部门负责。 第十三条 雇用的劳务工、季节工等临时用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由直属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报直属企业安全部门备案;承包商发生的事故,由承包商负责组织调查、处理并报建立单位安全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3、具有仔细负责,实事求是的品德。 第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

8、故发生缘由、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状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建意、防范措施和建议;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六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了解有关状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应拒绝。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十七条 事故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第十八条 因无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纪律、玩忽职守或者发觉事故隐患、危急状况不实行有效措施、不积极处理以至造成事故的,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单位负责人和责任者赐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有意拖延不报、有意破坏

9、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值理由,拒绝承受调查以及拒绝供应有关状况和资料的,应根据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赐予从重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十条 对以下人员应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劳动合同规定严厉处理: 1、对工作不负责任,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2、对已列入安全技术措施的工程不按期实施,又不实行应急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3、因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经劝阻不听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4、因无视劳动条件,削减劳动爱护技术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5、因设备长期失修、带病运转,又不实行紧急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

10、要责任者; 6、发生事故后,不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不仔细吸取教训,不实行整改措施,造成事故重复发生的主要责任者。 其次十一条 一般事故由直属企业批准处理,报集团公司备案;重大事故由集团公司批准处理;特大事故按政府打算处理。 第五章 事故汇报 其次十二条 直属企业凡发生重大、特大事故或1次事故死亡人数超过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考核指标的,应到集团公司汇报。 其次十三条 发生重大事故的,由直属企业主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处长及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发生特大事故的,由直属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处长及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 其次十四条 事故汇报时间应按集团公司的通知时

11、间,原则上在事故发生后30天之内。 其次十五条 汇报材料包括事故报告、事故现场录像带和事故现场照片。 其次十六条 1次事故死亡人数超过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考核指标的,应向安全环保局汇报,有关职能治理部门参与;重特大事故应向集团公司领导汇报,安全环保局和相关职能治理部门参与。 其次十七条 集团公司建立事故汇报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六章 事故统计 其次十八条 年度工伤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第6条统计,每年1月6日前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 其次十九条 交通事故统计原则 1、在生产厂区、作业场所内,本单位的车辆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事故,造成执行任务的职工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

12、上的,应作为工业伤亡事故统计;负次要责任的应作交通事故统计。 2、在生产厂区、作业场所内,本单位的车辆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事故,造成企外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的,应作为交通事故统计;负次要责任的不作考核统计。 3、在生产厂区、作业场所内,外单位的车辆发生负次要责任的交通事故,造成执行任务的职工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的,应作为交通事故统计;负主要责任的不作考核统计。 4、在道路上,本单位的车辆在执行任务中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造本钱单位执行任务的职工伤亡和发生特大事故,应作为交通事故统计;负次要责任的不作考核统计。 5、船舶发生事故,应按海(水)上交通事故的有关规定处

13、理。 附件1: 事故快报 附件2: 事故报告内容 附件3:“四不放过”登记表 附件4:直属企业(年)月事故统计表 附件1: 事 故 快 报 企业名称: 事故类别: 事故发生时间: 事故发生地点: 发生事故的单位: 重伤人数: 人员伤亡状况: 死亡人数: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工 龄 工 种 受伤部位及损害性质 严峻程度 事故经过:(附事故现场示意图、简洁工艺流程图、设备简图、并注明设备、设施的型号或形状尺寸) 事故缘由初步分析: 防范措施: 负责人: 填报人: 年 月 日 附件2: 事故报告内容 一、发生事故的企业直属名称 二、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 三、发生事故的时间 四、事故类别 五、事故经

14、过(附事故现场示意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图) 六、事故伤亡状况 伤亡人数; 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级别、本工种年龄、文化程度、直接致害缘由、损害部位及程度。 七、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附计算依据) 八、事故缘由 九、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十、事故责任分析及处理状况(包括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治理者责任的分析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附件3: “四不放过”登记表 直属企业名称: 发生事故的单位: 事故简况: 发生时间: 事故缘由事故负责任者和群众受教育状况 教育状况 对事故责任者处理意见 防范措施 项 目 完 成 日 期 责 任 人 登记单位: 负责人: 登记日期: 附件

15、4: 直属企业(年)月事故统计表 企业名称:(章) 年 月 事故发生单位 人身事故 火灾事故 爆炸事故 设备事故 生产事故 交通事故 合 计 发生次数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损失 发生次数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损失 发生次数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损失 发生次数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损失 发生次数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损失 发生次数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损失 发生次数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损失 合 计 本月职工平均人数: 本月轻伤人数: 千人负伤率: 企外事故 起 企外伤亡人数: 企业负责人: 安全部门负责人: 填报人: 年 月 日 物业经理人: 篇2:工厂工伤事故治理

16、制度 工厂工伤事故治理制度 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对已经发生的事故,尽可能地开展事故调查,做好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并实行有效预防措施,防止类事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制定本规定。 1、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的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需坚持实事求是、遵守科学的原则。 3、企业安全生产治理员负责各类事故的统计,并主管、协调或监视各类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工作。 4、事故报告规定 1)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企业、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实行的应急措施等。 2)发生轻伤事故,应马上报告企业负责人。 3)发生

17、火灾事故,当事人应马上报告企业负责人和打电话119报警,同时实行急救措施。 4)发生重伤事故、死亡事故、火灾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马上向企业负责人报告;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区安全生产监视治理局报告。状况紧急时,事故现场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区安全生产监视治理局。 5、在安全生产监视治理局事故调查处理人员没到现场前,企业应当妥当爱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消灭相关证据。确因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缘由,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当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6、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事故处理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

18、,即事故缘由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一般按以下要求进展: 1)轻伤事故及一般事故由企业安全生产治理员负责调查处理。 2)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治理员负责调查处理,并将事故调查处理状况报告区安全生产监视治理局。 3)死亡事故依据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由各级安全生产监视治理局、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进展调查处理。 4)对已经完毕的事故处理结果,应组织学习吸取教训,到达事故预防的目的。 5)因无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或者发觉事故隐患、危

19、急状况不实行有效措施、不积极处理以致造成事故的,根据国家及企业有关规定对负责人和事故责任者赐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工伤认定及上报 事故企业填报伤亡事故报告单后,由企业安全生产治理员填写材料上报企业领导,由企业领导上报审批。 篇3:航务工程局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治理标准 航务工程局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治理标准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确定机械设备机损事故的性质及分类,机损事故的调查处理,上报期限及程序,事故的统计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局属各单位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保修设备。 2. 制订依据 港湾建立工程船舶机械设备治理规章中国港湾建立总公司(89)XX

20、总厂字312号。 3. 术语 3.1 机损事故 凡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并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到达或超过所规定的标准,均称为机损事故。 3.1.1 责任事故 3.1.1.1 操责任事故 系指违反劳动纪律或违反操作规程,对机械设备使用、修理不当,疏于保养以及对厂修质量检查验收不严等所造成的机损事故 。 3.1.1.2 非操责任事故 系指厂修质量不好,备、配件、材物料和燃润料质量差,机械设备原设计、制造不当(应具有承修厂,制造厂文字证明材料)。现场指挥人员违章指挥,虽然操抵抗而仍命令操工作以及领导打算而不按时进展修理、定期保养所造成的机损事故。 3.1.2 非责任事故 系指机械设备自然磨损腐蚀

21、,虽经发觉但无法事先修复者,不行抗拒的自然缘由等所造成的机损事故。 4.事故的分类 4.1 机损事故分为:稍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四种(详细分类见附表三)。 4.2 机损事故按其性质又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类,其中责任事故又分为操责任事故和非操的责任事故。 5.事故报告制度 5.1 各单位发生任何机损事故,都应准时按规定逐级照实上报,不得谎报或隐瞒。机损事故发生后,操要马上停顿机械设备的运转,爱护事故现场。 5.2 发生重大或特大机损事故,各单位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局。 5.3 发生一般机损事故,各单位应填写“施工机械机损事故报告”(见附表二)一式五份,二十天之内报局审批。 5

22、.4 各种内燃机发生抱瓦、曲轴弯曲、捣缸、连杆弯曲及各种起重机起重臂(扒杆)发生弯曲、扭曲、折断、背扒杆、钢丝绳破断等机损事故,各单位均应填写“施工机械机损事故报告”一式五份,二十天之内报局审批。造成重大及以上事故者,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局。 6.事故处理 6.1 发生气损事故后,船机(动力)部门应马上实行措施,并会同有关部门到现场了解事故具体状况,分析缘由,查明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并准时总结阅历教训和制订预防措施。 在讨论分析事故的过程中,船机(动力)部门视状况需要,可以邀请有关部门会同有关专家进展调查,查明事故真实缘由,提出处理意见。 6.2 船机(动力)部门对发生气损事故的机械设备,确认有

23、修复价值的应尽快实行修理措施,使设备尽早恢复使用。 6.3 对违反操作规程强行指挥而造成机损事故的指挥人员,视为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对操作人员,假如事先对违章指挥进展了抵抗,可视状况减轻或免予处分;假如事先没有抵抗,则与违章指挥人员同等处理。 6.4 对隐瞒事故的操作人员,经查实后,扣其一至六个月的奖金,写出书面检查,并视情节轻重赐予相应的行政处理。 6.5 各单位对机损事故,都应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缘由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严厉处理。对事故的责任者,依据情节轻重,提出处理意见。对肇事单位,要依据局工资含量包干治理标准有关规定处理。 6.6

24、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应按事故报告规定时限报送公安部门处理。如伴随发生气损时,同时抄报船机(动力)部门。 7. 事故的统计 对一般以上(含一般)机损事故,各单位都要有具体的统计资料。并于每月月底前将统计表报局,每年末须汇总报局。事故统计表见附表一。 8. 事故的预防 8.1 各单位必需加强对机械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仔细贯彻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教育职工仔细执行“四懂三会”、“十字作业法”,提高操作、治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树立爱惜机械设备的仆人翁思想,并依据设备技术状况,组织职工准时争论,制订预防措施。 8.2 船机(动力)部门应按月或季对机损事故进展统计分析,事故材料,准时通报,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9.检查与考核 9.1 检查总结典型 各机械使用班组要建立每周一次的群众性安全活动日制度,检查分析事故及担心全因素。 船机使用单位的主管领导每月按本标准进展检查,公司船机(动力)治理部门每半年检查一次,全局每年年底检查一次。 9.2 考核 结合船机设备治理优秀单位年终评比进展全面考核。 附录:施工机械机损事故月(年)报表(表一) 施工机械机损事故报告(表二) 机械设备机损事故分类表(表三)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局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局船机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 本标准由局船机处归口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