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学习心得体会感想研讨发言笔记2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261954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学习心得体会感想研讨发言笔记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学习心得体会感想研讨发言笔记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学习心得体会感想研讨发言笔记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学习心得体会感想研讨发言笔记2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 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来源出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 村振兴道路(2017年12月28日)。学习笔记: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 “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更要坚定乡 村振兴战略,深扎基层,练就“三本领”,争当建设者、做 好执行员、成为贴心人,以实际行动真正为

2、乡村振兴注入源 源动力。练好“三农”工作“基本功”,争当乡村振兴建设者。力资源开发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 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创 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 参与乡村振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政策,畅通智力、 技术、管理下乡通道,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 的机会吸引人,既要留住绿水青山,也要留住青年人才。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党中央乡村 振兴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在党。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 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

3、略领 导责任制,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 村振兴。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充分发挥决策参 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理 顺涉农部门基本职能,妥善解决跨部门事权划分不清晰或重 复交叉等问题,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注重提拔使用想干、 敢干、能干、苦干、实干的干部,建设一支服务“三农”有 感情、开拓创新有激情、开展工作有热情、献身事业有痴情,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广泛动员和 组织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建立考核督查 机制,确保各地区各部门对乡村振兴战略真正从思想认识、 组织领导、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工作措施上重视起来,

4、优 先考虑、优先满足、优先保障、优先安排。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作出了 “未来5年三农 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如何将全面推进产 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与实际工作结合 起来,是每位选调生的“基本功”和“基础课”。要抓好产 业振兴之基础,把“土特产”三字琢磨透,不搞大水漫灌, 立足自身优势,挖掘特色资源,“土”出优势,形成“特” 色,建成“产”业。要积极学习研究“黄花镇”“木耳乡”“苹 果村”等典型案例,总结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做法,形成自身特色发展模式。同时要通过升级人才振兴之 引擎、深化文化

5、振兴之内涵、提升生态振兴之效能、握牢组 织振兴之抓手,形成乡村振兴之合力。掌握基层治理“真把式”,做好政策落地执行员。基层 干部担负着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基层 干部不仅要抬头看路,也要脚踏实地,要一以贯之地认真学 习研究各项政策文件,尤其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 收入、交通、医疗、教育等相关政策,读懂吃透,努力履行 好自身职责,做好“传声筒”和“执行员工在宣传贯彻政 策的过程中,更要讲究技巧方法,用“巧劲”不用“蛮劲”, 不能“上课堂”,而要“讲故事”,不能办“一言堂”,而要 开“茶话会”,要让自己更“土” 一些,泥土味更重一些, 融入当地群众的话语体系,多讲“土味话”,

6、多听“土想法”,多用“土方法”,多解决“土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群众喜 闻乐见的形式让各项政策措施“进耳朵”“听明白”“落下来活用调查研究“传家宝”,成为人民群众贴心人。近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 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方向性,身 为服务基层、造福群众的一线人员,更要从实从细开展调研, 避免“打卡式”“观花式”调研,要从群众处汲取智慧,拜 群众为师,甘做“小学生”,扎进田间地头,深入每家每户, 走遍大街小巷,及时倾听诉求,了解问题,发现难处,真正 让自己“走进去”,把群众心声“引出来”。群众之事无小事, 了解困难堵点后要仔细分析,找准“病灶”,

7、制备“良方”, 精准“下药”,追踪“疗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 不我待的紧迫感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年轻选调生, 肩上的担子重一些,为民实事做得多一些,与群众的距离就 更近,能力提升得就更快,方能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行稳致远。原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 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来源出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 村振兴道路(2017年12月28日)。学习笔记: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8、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 重中之重。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的大好时机,如何书写农强民富的好文章于田野大地?如 何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于乡野沃土?考验着基层干部 的决心与能力。“三农”工作难做但事关民生,“三农”工作 繁杂更需求真务实,作为第二个百年征程上入职的基层年轻 干部,须知“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行必踏实”的工作态 度既是守好基层大舞台的“金钟罩”,更是在乡村振兴时代大潮中披荆斩棘的“铁布衫”。唯有认真体会习近平总书记 “知之深、爱之切”的“三农”情怀,认识到肩负的时代使 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立足实际担当作为,以锐意进取、

9、乘势而上的姿态,以稳扎稳打厚积发展优势和底气,以务实 的作风和创新的举措拓展发展之道,方能书写新时代“三农” 工作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打下坚实基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谱写*新篇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 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省委、省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 振兴道路,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必须完成的新时代答卷。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三农”工

10、作,更加重视乡村发展。*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乡村;到2035 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头重头在乡村; 到2050年建成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相适应的现代化强省,最重要的基础在乡村。党中央提 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而言,事关精准脱贫攻坚战能否 打好打赢、脱贫成果能否巩固,事关经济能否高质量跨越式 发展,事关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如 期实现,事关4700多万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能否满足。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 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已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政治

11、上有根本保证、在制度上有坚强保 障、在文化上有深厚土壤、在工作上有扎实基础、在经济上 有巨大潜力。*拥有“七彩*、旅游天堂” “诗画云岭、文 化瑰宝”“休闲胜境、健康福地” “开放前沿、辐射中心”四 张名片,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系”“*牌”高原 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出口额多年稳居西部省区 第一位,赋予乡村振兴独特魅力和广阔空间。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既是重大历史机遇,也是重大时代命题,是我们必须 完成的新时代答卷。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必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 出的总要求。结合*实际,我们要重点突出这几方面工作。 一是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质量。立足 *多

12、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这张 牌,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和“种植养殖 +深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品产地初加 工,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农业龙头“小巨 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茶叶、花卉、水果、坚 果、蔬菜、核桃、咖啡、中药材、肉牛等产业,大力发展绿 色食品、药品、保健品,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化、特色化、 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形成若干个过千亿元 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大力发展“三农”现代服务业。

13、二是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 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 统治理,深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继续推进美 丽宜居乡村建设,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 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恢复和提升 农村生态,用美丽乡村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打底色、为打 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增特色。三是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繁荣兴 盛乡村文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各民族农村优秀传统 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形成文 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持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 机结

14、合,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 迹、农业遗迹等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有形的乡 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四是以治理有效 为基础,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 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培育富 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注重培育引导农民树 立现代价值观念和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村霸”和庸、懒、 滑、贪“四类村官”专项治理,严打农村黑恶势力,整治违 法犯罪活动,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 活力、和谐有序。大力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把农 村基层党

15、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 本,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的要求,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统筹配置城乡公共资源,提高农村社会 保障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利益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 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 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 制障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住“钱、地、人”等关 键环节,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

16、碍,加快形成工农 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要强化规划引领,着眼城乡融合发展,抓紧编制各级乡村振 兴规划,实现乡镇、村庄规划管理全面覆盖,做到镇、村按 规划建设,农房按规划设计建造,生产生活空间科学合理分 离。深化农村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 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 改革,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强化投入保障,建 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加快建立涉农 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 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 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强化人才支撑,把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