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之民间剪纸艺术.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261791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文化之民间剪纸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华民族文化之民间剪纸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文化之民间剪纸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文化之民间剪纸艺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民族文化之民间剪纸艺术 所谓剪纸,顾名思义,一把小剪,几张纸片,其基本造型手段不过是在一张平平的薄纸上剪出种种形态,它以虚实相间的手法刻画出内部线条花纹,通过虚与实的对比体现图像。民间剪纸可以说是我国最普遍的民间美术了,这是因为它所运用的材料和工具最为简洁和一般,具有经济、便捷的特点,有很强的好用性。剪纸艺术在民族活动中应用特别广泛,每逢过年、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或出嫁、生子、寿辰等佳期时,都用红纸剪制出各种祥瑞喜庆的花样,装饰在门窗室内,或放在嫁妆、彩礼、祝寿礼物上面,给人们的生活增加祥瑞吉庆的气氛。剪纸艺术的发展逐步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形式,如“窗花”、“喜花”、“墙花”、“团花”、

2、“灯花”、“礼花”等。以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剪纸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自娱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群众基础。在民间剪纸中,我们看到了流淌与广阔民间艺人巧手上,富有激情和直觉表现的艺术创建。剪纸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形式的制约性很大,不行能像绘画那样,可以运用笔的抑扬顿挫,墨与色的无穷改变,把物象的体积质感,浓淡虚实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艺术形式的特色时常恰好隐藏在工具性能的局限性中,从“特性”中生发出特长来。 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显出所要表现的形象。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需实行镂空的方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

3、纹的剪纸必需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需线线相断,假如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裂,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依据实践阅历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慧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

4、挥抹。 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整而物像相互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开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聪慧的艺人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建出“鼠在透亮猫腹”的奇妙效果,天真烂漫的风格非常耐人寻味。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浓烈的民族风味,并且扩大了画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纸的表现力。 真正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是具有肯定艺术特色的。 轮廓仅是剪纸造型的基本骨架,还须要各种细微环节,如动物的眼,衣服的花,鸟雀的翎毛等等使之充溢、丰富、美化。拿农村大年的话说“先铰个大样,再刻”。剪纸的艺术特色最终正落在这个“刻”上。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形体要突出

5、,形成朴实、大方的美丽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态要美丽,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值得留意的是,剪纸的“刻”一方面要用圆卷形、水滴形、锯齿形等等近乎符号的程式手法概现诸如动物的眼、衣服的花、鸟雀的翎毛之类的“形”,更着重于各种程式的点、线、面在平面布列错略中求得节奏关系。 构图平视、对称,画面均衡、美观大方,线条粗细适宜,色调显明,柔软协调等都是形成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另外由于工具和材料的关系,剪纸作品中一些特有的技法(如“月牙”,“锯齿纹”等)也是促成其艺术特点的重要因素。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

6、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运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运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支配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高超的民间艺人很懂得剪纸艺术的这一特性。剪人物,很留意衣纹的花饰;剪黄牛,很留意牛毛的旋涡瘟。即使对像身上根本没有花,比如剪一只小兔,可以替它剪上一朵桃花,或者在鹿角间配一朵梅花(梅花鹿),是为“花中花”。更为甚者,很多民间剪纸早已摆脱了人物鸟兽原本形态,而只抽象为一帧帧点、线、面的组合结构,几乎完全是一朵

7、名副其实的“花”了。它们像一曲曲无标题的音乐,以音律节奏使人沉醉,虽然不肯定说出它是什么,而艺术韵味却是无穷的。他们把不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让不行能发生的发生,即表现看到的,也表现看布道的,把自然中存在的具像事物与想象事物中的各种事物协调同意到遗体中来。事物的大小、位置、形态完全可以依据画面的主题和构图的需求要求来改变。例如民间剪纸中人物多时侧面的,但眼肯定是正面的。把鸡尾剪成一朵花,把鹿的角变成一棵树,让牛拉车等等,这些形象不符合常态,却符合情理,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好看”“有意思”。通过用象征、比方、谐音的方法来传达祥瑞美妙的主题,用具有生动的形像表达抽象的意义。造型夸张和兼顾影廓的美丽,艺

8、术夸张的目强化突出了美的因素,缩小和简化了丑的因素,使画面更让人赏心悦目。 另外,优秀的作品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是一种具有剧烈祥瑞美妙意愿的艺术。节庆岁令剪纸是剪纸艺术中最大众化和普遍的形式,也是剪纸艺术当中的主体形式。一对门神剪纸传达房屋主子对逢凶化吉的渴望,一张年年有鱼(余)表现了对来年丰收的希望,一幅麒麟送子、抓髻娃娃传递了对新婚夫妇早生贵子的祝愿。最流行的剪纸图案是“福”字,四周剪衬着杏花,鲤鱼,象征着华蜜美满,旺盛富裕。这种剪纸在春节前常会见到,因为这时正是各家各户贴春联,求祥瑞的时候。这些剪纸作品都表现出人们祈福纳祥、驱凶避疾的美妙意愿。但民间艺人们并不是

9、完全根据视觉看到的来表现,而更多的是根据内心的意愿创建性的表现。 剪纸艺术在发展如今,剪纸天地更为广袤了,它已走出了农家小院,走入了现代设计的广袤天地,正在走向世界,走向将来,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宝与艺术珍宝。千一百零一年的民间美术历尽沧桑而经久不衰,证明它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民间艺术是亿万劳动者创建的,它凝聚着劳动人民淳朴深厚、真挚的感情和审美习惯。作为艺术历史发展的动力,推动着各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是我国绚丽的民族文化艺术灵魂之一。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