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重难点分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261631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解读】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重难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材解读】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重难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解读】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重难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解读】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重难点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重难点分析本课突破点【军机处的设立】军机处的设立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从背景、设立、作用三个方面叙述。“背景”这一部分,教材讲述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能和地位。学生学习中的难 点是对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一机构的认识,教师可以结合前面所学补充讲解。清朝是一个以满 洲贵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王朝。满洲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 中,就是保留着满洲八旗旗主干政的浓厚色彩。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 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 并决定的军国大事连皇帝都不能改变,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亲政后,为分散议政

2、王大 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君权得到加强。关于“设立”,教师在讲清军机处由临时的军机房发展到常设机构的同时丁可以结合 教材的相关史事,让学生认识军机处的简、速、密等特点,为下一步分析军机处设立的 作用作铺垫。简就是陈设简单,人员精少。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 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事务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 毕。密就是机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 太监都不得在侧。明确这三点后,再让学生结合材料研读分析军机大臣在军机处中的地 位和作用。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从

3、此, 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虚设,至乾隆时被撤销;内阁也成为虚设的机构。这样,全国的军政大 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君主专制极端强化。“作用”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在学习了军机处设立的原因、经过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把不同时期的机构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不同点要侧重分析 中央权力的归属。主要中央机构机构作用中央权力的归属清初议政E大臣会议满洲亲贵大臣商议、决定一切军国大小 的中央决策机关议政E大臣会议权力很大,皇 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时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分割议政五大臣会议的权力. 皇权得到加强雍正时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4、从清朝初期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康熙时南书房的设立,再到雍正时的军 机处,这一变化的实质就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在这里,学生逐渐形成对军机处作用的认 识:军机处的设立可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巩固清朝统治。但是,它也造成君主独断专行, 使国家兴衰成败取决于君主个人品质优劣和能力高下。同时,权力的过度集中,更容易导致 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滋生腐败,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是本课的重点。教材分别从清朝实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目的、 表现及影响几个方面来叙述。学习中,学生重点要认识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课前,教师指导学生 分组查找有关清朝

5、文字狱的故事,以及清朝以前各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例;课堂上,教 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的相关史事,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对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认识。认识点一:清朝推行文字狱的目的。认识点二:文字狱的特征。文字狱最大的特征是“冤”,另一特征是“狱”,处罚极其 严厉。认识点三:何谓文字狱?结合上面认识,引导学生归纳,初步学会给文字狱下定义,提 醒学生定义包括对文字狱目的和特征的描述。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从思想领域严密控 制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并处以严厉的刑罚。认识点四:清朝文化专制的表现。清朝文化专制除了文字狱之外,还表现在提倡尊孔 读经,组织大规模的整理文献和编撰书籍活动,书籍

6、检查制度也使不少珍贵书籍遭到查禁和 销毁。认识点五: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危害。可以结合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 黠百家,独尊儒术”与明太祖的“八股取士”等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让学生进一步明 确:文字狱是文化专制的极端表现,是清朝君主专制统治极端强化的必然需要。我国古代的 文字狱以清代最为严厉,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作为君主专制强化的严重后果之一,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进行简单归纳。其表现有两个:一是贪腐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二是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本课的

7、学习难点。教材叙述了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具体表现及影响。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材叙述和相关史事问题思考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经典史 料,让学生充分阅读、思考,或分组讨论,或分队辩论来了解、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表现和影响。“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来引申为断绝往来;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对 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的防 范,也有传统重农抑商、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更根植于自然经济的封闭稳定。这一政策的 主要内容和表现有:(1)限定一口通商。为了防范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抗清势力,清初 政府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统一

8、台湾后,康熙曾开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 岸。乾隆年间,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2)严格 约束外国商人活动。清政府规定,所有对外贸易活动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外 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同十三行行商打交道。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 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3)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为了限制中国 商人海外贸易,清政府制定了严密的法令,如规定出海商人必须于3年之内同国,否则不许 入籍;严禁米粮、铁器出口;出洋商船载重量必须在500石以下,只许用双桅,船员不得超 过28人,只准带铁锅1 口;每人只许带铁斧1柄。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 作用。但是,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 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消极防御的 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政策,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