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凝稠油采油后期采油技术.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261052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凝稠油采油后期采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凝稠油采油后期采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凝稠油采油后期采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凝稠油采油后期采油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凝稠油采油后期采油技术 摘 要:相对来说稠油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比较高,从而造成了流淌性不强。对于稠油来说,一般运用正常的采油方式,不能进行开采,须要对稠油进行降稠处理。 关键词:高凝稠油;采油后期;采油技术 1、高凝稠油采油后期采油技术 1.1热水循环工艺 热水循环流程为二联来水进入采油站热水循环管内,经循环水泵房,进入加热炉,经加热后,温度限制在90以上,输送至单井。在井口,经由隔热管与油管环形空间进入井底,通过分流器,经隔热管与套管环形空间回至井口,并回到采油站循环水回水阀组,最终进入循环水罐内。进行再次循環。采纳热水循环工艺,循环深度较大,循环水温度较高,优势在于原油在举升过程中获得较

2、多的热量,出井温度较高。原油流淌性较好。缺点在于对自然气消耗量较大,而且存在循环水向油管内漏失状况,无法精确计量原油产量。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该项工艺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 1.2蒸汽吞吐采油工艺 针对稠油油藏的特点,将热蒸汽注入到油层部位,然后关井肯定时间,作为焖井的过程,之后当井下的热能散失到油层中,提高油层的温度后,使油流流淌起来,开井生产,达到预期的产量。经过一段时间的采油生产后,当油井的产量下降到蒸汽吞吐前的状态,接着实施蒸汽吞吐采油技术措施,循环往复地应用蒸汽吞吐采油的方式,直到油井接着进行蒸汽吞吐后,产能没有得到提升,之后,进行注蒸汽开采的方式,保持油井的正常生产。而当油井的

3、供液实力不足时,可以变更油井的生产,变为间歇生产的方式,达到油井生产的要求。 应用蒸汽吞吐采油的方式,能够提高油层的温度,降低油流的粘度,解除油层的堵塞状况,降低油层流体的界面张力,有利于原油破乳,达到流体和岩石的热膨胀效果,从而提高稠油井的产量。 1.3火烧油层技术 火烧油层又称火驱或层内燃烧法,即在一口或数口注气井(又称中点燃油层后,通过不断向油层注入适量氧化剂(空气或富氧气体)助燃,形成径向移动的燃烧前缘(又称火线)。 施工区域油层划分为六个不同区带,已燃区、燃烧带、结焦带、蒸发区、轻质油带、富油带和未受影响区。物理化学反应主要集中在蒸汽区(热蒸馏),结焦区(高温热裂解),燃烧区(高温氧

4、化)。 火烧油层依据注入空气方向和高温氧化前缘移动方向分为正向燃烧和反向燃烧。依据是否在注入空气中掺水又分为干式燃烧和湿式燃烧。 火烧油层技术虽然驱油效果较好,但其有诸多技术难点:无法限制地下真实燃烧状态;对燃烧带前缘的调整与限制;点火、注气、举升工艺对装备的要求较高;产出流体的检测和平安环保限制较难。 1.4注蒸汽采油工艺 通过蒸汽锅炉产生具有肯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将其注入到油层中,通过蒸汽的膨胀作用,在井下储层部位形成一个热的蒸汽带,将岩层的温度提高,使岩石孔隙中油流的温度上升,降低了油流的私度,提高油流的渗流速度,从而提高了稠油的产量,达到热采的效果。 蒸汽驱油的方式可以应用在稠油井实施

5、蒸汽吞叶后,热的蒸汽是从注入井中注入到油层的,通过注入井与油井的连通,热蒸汽形成一个具有肯定温度的条带结构,将岩石孔隙中的稠油驱替出井,提高稠油的开采效率。 1.5稠油冷采技术 稠油冷采又称稠油排砂冷采,是指不对地层补充能量依靠自然能量,并通过调整压差使地层达到出砂同时又保持地层骨架不被破坏,从而大幅度改善地层的渗透率,达到提高产量的过程。它具有生产成本低、开采工艺简洁、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最先应用在加拿大稠油开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排砂冷采是通过携带地层砂粒解除在近井地带形成“蚯蚓洞”,从而极大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从而极大的提高稠油流淌实力,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溶解气起先析出膨胀,形成泡沫

6、油,一方面减小了原油流淌的阻力,另一方面溶解气析出成为驱动原油的动力。 排砂冷采不进行防砂,所以单井出砂量很大。排砂冷采完全依靠自然能量进行开采,初期产量很高,但是持续时间比较短,采收率较低。由于地层形成了“蚯蚓洞”所以若后期转注水和注汽措施简单发生气窜水窜,另一方面“蚯蚓洞”一旦遭受边底水入侵开采效果将会剧降。 1.6微生物驱油 微生物采油是一项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对于部分注汽末期的油井,可以考虑采纳这种方法。微生物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表面活性化技术和微生物降解技术。微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酶能变更石油中的碳链组成,使其豁度降低,流淌性增加,易于采出;微生物菌液还能使孔隙壁下残留的油

7、段或油滴的油膜剥落而使其流淌;微生物的乳化作用还能使储层中的剩余油被启动,从而被采出。该项技术的优点在于投资少,效益好而且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加环保。 2、稠油开采趋势及展望 世界范围内的稠油开采技术日趋成熟,但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稠油油藏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困难,深油层占多数,因此须要采纳适合我国油藏条件的开采技术。对于超深层稠油,由于注汽热损失大,井底干度无法保证,所以尽量不接受注汽开发的方案,但假如空气压缩机能满意要求的话,是可以考虑火驱开发的。和注汽开发相比,火驱开发的经济效益更好。只是火驱开发技术难度较大,对空气压缩机的要求较高,而且不简单限制地下燃烧,所以该技术还在试验阶段,要想付诸实

8、践,还需各方协调努力。油藏开采后期采纳单一开采技术效果特别有限,复合开采已成为近年来开发稠油油藏的主要方式以及将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采纳较多的主要有降粘剂+蒸汽吞吐技术、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CO2+蒸汽+表面活性剂开采稠油技术等。 3 结语 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稠油开采降稠增效工艺技术进行了简洁的论述。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须要切实加强实际的分析,并结合实际,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并加强对其工艺质量的限制,才能更好地达到降稠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冬进,张传新,王亮,等.浅薄层稠油热采新工艺关键技术探讨J.石油机械,2022(4):76-78. 2张在静.稠油热采地面工艺关键技术探讨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22(5):38-38.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