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258332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 文本试卷共10页,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现代文阅读(

2、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日本、印度茶业虽然在制度的构建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但有着根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而非仅仅一部分茶业参与者的既得利益,构建有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由印、日的成功可见,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反观中国情形,正如1891年湖北盐茶牙厘局针对华茶为何衰落进行的调查所指出的那样: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且还由于茶叶运抵汉口出售之

3、前要换好几手,层层加码使其价格抬升,其标价就比其竞争对手高的多。总之,数百年来在国内贸易中运行得很好的、由收集代理人与中间人组成的、精致的网络,一旦面对新的体制外竞争形势,却被证明是笨拙的、无能为力的了。为什么中国不能构建印度、日本等国有效的茶业制度呢?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相当弱。政府不能够为市场交易提供必要的秩序,也不可能为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同时由于单个企业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市场交易规则的构建主体谁来承担?杜恂诚教授认为:“商会和同业公会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市场操作层面的创建和完善制度秩序的责任”。 如果我们将问题的视角放大到中外贸易领域,市场制度的

4、构建不仅需要商会和同业公会肩负其责,而且我们也不能忽略洋商的作用。问题在于,他们构建的制度对利益各方有着怎样的“好处”,以及对经济有着怎样的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方面和其他行业,国家被排除在制定规范各方之制度的权威之外。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情况就是如此。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茶业垄断货源、主导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贸易不能直营,故在争夺茶叶贸易主导权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三者之间进行了相互博弈,在此过程中,中国原有的贸易网络与洋行进行了自然的结合。在制度构建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居于市场支配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是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另一方面他们更是市场的参与者。

5、在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条件下,他们之间通过“合作”构建了稳固的利益共存关系,在“妥协”中寻求“共识”,在“合作”中共获“好处”。这样,他们构建了另外几大产茶国都没有的组织、制度框架,这些是实现他们各自利益的一种根本保障。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层层加码导致标价比其它竞争对手高,这也是近代华茶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B. 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好市场,华茶的利益受到商会、同业公会和洋商的影响。C. 由于国家没有人介入茶叶贸易,中国原有的茶叶贸易网络只能选择与洋行结合。D. 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构建了利益共存关系,从而获得了各自利益。2. 下列对

6、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对日、印茶叶的成功与中国茶叶的衰落进行了比较,并对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B. 文章论述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的博弈,揭示出各方在茶叶贸易中的利益关系。C. 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论述中国不能如日、印等国构建有效的茶叶制度的原因。D. 茶叶的衰落,文章先从体制、政府因素分析,后从外部势力的介入加以论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果实现了各个环节利益均衡,中国也能像日、印那样在茶叶贸易中获得成功。B. 如果国家当时能够为茶叶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中国茶叶就不会走向衰落。C. 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

7、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导致了体制结构的松散。D. 洋行、买办与茶栈兼具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身份,考虑的必然是三方利益的最大化。(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除夕夜里的流浪汉苍苍松柏灯光点亮了小镇,鞭炮声在除夕夜里迭起。窗内,人们围坐推杯笑语;屋外,夜里寒风刺骨,偶有烟花起落。小男孩隔着雾气迷蒙的窗户,觑见了一条熟悉的人影,又是那个流浪汉!他正在除夕的夜色中流浪!小男孩始见那个流浪汉是在春天。那时的流浪汉干瘦,腰板还是直挺的,肩上掮着根系了两袋垃圾的扁担,身上裹着披散斑驳的棉袄,顶着鬈髭结块的及肩散发,走近了闲坐着的人们。如果不是那一对灰蒙

8、蒙的眼仁久久还会一转动,那扁担上的就不止是两袋垃圾了。“嘿,老头要钱抽烟不?”小男孩循声看去,一个中年男人叫住了流浪汉,“我拿钱给你去买烟抽,要不要?”中年男人脸上泛起笑容。“你给我烟抽嘛。”流浪汉停在中年男人身边,像小孩索要糖果似的看着他。中年男人稍稍离了离流浪汉,继而笑道:“我这儿有五角和一块,你看哪张买得烟,说对咯,就拿钱给你买烟抽。”围坐的人闻言大都忍着笑。“我不晓得,一块买得烟抽了嘛。”流浪汉问。中年男人几乎遏制不住大笑:“一块囊个(怎么)买得到烟抽,五角要比一块大得多咯嘛,你真勒是捡渣渣(垃圾)脑壳捡搭铁(蠢笨)咯!”流浪汉闻言憨笑,说:“他们都说我憨,你给我五角,买烟抽嘛。”“给

9、你给你,快去买烟,不耽误你捡渣渣咯,你一天工务繁忙得很。”中年男人搜索一阵丢给了流浪汉,或许这是他第一次笑着给别人钱。流浪汉接过钱像孩童接过久望的糖果,嘴里嘟囔着:“谢谢咯,谢谢咯,买烟抽”然后笑着渐渐走远。“你囊个骗人家憨包哦!”围坐的一个妇女眼角堆着笑意道。“哪点骗了嘛,说给钱就给他钱!不是骗嘛!”春风吹散了笑趣,拂过流浪汉渐渐远去的乐滋滋的背影,却也吹皱了小男孩的心,一种无法言清的东西壅塞在他的胸口。后来,小男孩听大人们说起,才知道流浪汉不是本镇的,家人都不在了,平日靠捡渣渣(垃圾)度日;也会在别人酒宴后帮忙清理,充当廉价的劳力,人算勤快,手脚也还是麻利的,报酬往往就是残羹与香烟。第二次

10、见到流浪汉是在秋天,小男孩和方到山上主持完修缮庙堂的奶奶在路上遇到了流浪汉。流浪汉凑近了老人,笑道:“给我五角钱嘛买烟抽,五角钱”流浪汉脸上堆起的满是褶子,只见他原本干瘦的身子越发单薄,竟有了几分佝偻,肩上的扁担却不见了踪影。老人刚从庙堂里出来,微笑道:“我这儿没得五角,你去问哈其他人。”言罢,趋步叫着小男孩跟上。流浪汉又紧跟上来:“五角,给我五角嘛”老人不搭不睬直至摆脱了流浪汉,对着小男孩说教道:“遇到这种憨包,就不要理睬他。”“我有一块的零钱的嘛?”小男孩高兴的掏出兜里的一块钱,举到奶奶面前。“你给他一块,他就会一直缠着你。这种憨包见得多咯。”老人不高兴地说。“那就给五角”小男孩小声说。“

11、不行!走!”奶奶生气的把小男孩的一块钱塞回兜里,扯着他的手快步走开。“为什么呢”小男孩心里犯嘀咕。“五角,给我五角嘛给我五角嘛”流浪汉断断续续的声音渐渐被丢在了身后。再后来, 听说流浪汉逢着谁都会开口要五角钱,捡渣渣成了一件不要紧的事,而大家还是会说他是“憨包”,却通常一边笑着赶紧走开。至于流浪汉如何会养成向人要钱的习惯,小男孩隐约有了答案;而自此以后,看见庙堂里威风凛凛的神像,小男孩就会厌恶陡生。除夕夜里,流浪汉第三次走入了小男孩的视线,那熟悉的身影在烟花迷雾里渐渐清晰。“哎,老爷爷在外头很冷吧,也饿了吧?”小男孩想到。这会子大人们聊得正起劲,竟没有人发现小男孩偷偷兜了一些吃食,悄悄溜出了和

12、暖的房屋。“老爷爷,过年好啊!这些吃食您拿去吃吧。”小男孩拽了拽流浪汉的棉袄,小手举着吃的,笑盈盈的站在流浪汉跟前。此刻小男孩的心里没有以往两次的空虚,似乎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烟花又起,五彩的光芒在流浪汉黑黢黢的眼仁里熠熠闪光也许,新年的春天里,小男孩会再见到流浪汉,还有那肩上掮着的系了两袋垃圾的扁担。(有修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以“除夕夜里的流浪汉”为题,交代了时间和人物,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与文章开头除夕夜流浪汉的出场相呼应。B. 小说写中年男人、围坐的人、围坐妇女都提到“笑”,这里的笑不同平常代表善意的笑,而是流浪汉被

13、大人们拿来取乐,具有讽刺意味。C. “看见庙堂里威风凛凛的神像,小男孩就会厌恶陡生”,厌恶正是“小男孩隐约有了答案”的证明,厌恶的或许是神像下求佛庇佑的人。D. 小说运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塑造了流浪汉的形象,反映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及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5. 小说中“小男孩”是怎样的形象,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6. 小说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前后两次写到流浪汉的眼仁,这样处理各有什么艺术效果?(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材料一:“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

14、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完成顶层设计引领、工业、农业、生活、风险防控、激发市场活力各方面的任务。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监管执法、宣传引导等方面提供保障。2020年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时间点: 试点城市的大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其中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物实现全部利用;基本建成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

1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在试点城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北京日报2019年1月21日)材料二: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不少地方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

16、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5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达200多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阳江市宏湘金属加工厂违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达2万多吨;江门市长优实业有限公司产生的含镍危险废物2.1万吨非法倾倒于广东阳江、江门和广西梧州等地。”生活污泥违法倾倒猖獗,深圳、东莞、惠州、茂名、阳江、肇庆6个地市均存在非法转移倾倒污泥问题;发生非法跨界倾倒生活垃圾案件100多起,倾倒垃圾数十万吨。(摘编自“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手段知多少?,中国环保在线2019年1月28日)材料三:现阶段建立“无废城市”

17、的多为发达国家,虽然纳入“无废”的废弃物种类有所不同,但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绝大多数案例城市在制定“无废城市”目标前,均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其废弃物管理体系基本是政府主导、生产企业负责、家庭分类投放、废弃物处理商负责收集运输及处理,商业企业、建筑企业、工业企业则多为单独签约专门服务商。整体来看,由于废弃物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大多数案例城市征收的垃圾费已经能够完全覆盖相关支出,废弃物管理进入了良性运转轨道。有些城市的做法极为典范:奥克兰市根据新西兰环境部的政策要求对轮胎、电子设备、包装等行业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回收处理。旧金山市将弃物收集、处理均外包给废弃物处理公司,并

18、一同制定城市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开发专门的废弃物网页和APP并进行培训,展示废弃物分类及处理信息,并启动数据库供信息查询。马斯达尔城修建低能耗的地下平板货运系统,提升运输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摘编自蒙天宇 “无废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环境报2019年2月7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的“无废城市”,将在全国范围内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建设试点。B. 在“无废城市”的建设试点城市,基本实现了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C. 想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

19、续发展要努力解决好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的欠缺。D .绝大多数案例城市均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有较为完善的废弃物管理体系,为其建设“无废城市”提供有利条件。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或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努力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B. 我国的固体废物保有量和产生量巨大,这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有关。C. 并非发达国家才能建设“无废城市”,虽然各国所定的“无废”的废弃物种

20、类有所不同,但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体系。D. 三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方案指引,材料二侧重建设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材料三侧重可从国际“无废城市”案例汲取经验。9. 根据材料二,请指出广东省存有什么突出问题;解决相应问题可以从材料三列举的城市典范做法中汲取哪些宝贵经验?(6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折可适字遵正,府州人。未冠有勇,驰射不习而能。鄜延郭逵见之,叹曰:“真将种也。”荐试廷中,补殿侍。从种谔出塞,遇敌马以少年易之,可适索与斗,斩其首,取马而还,益知名。米脂之役,与夏人战三角岭,得级多

21、。兵久不得食,千人成聚,籍籍于军门,或欲掩杀以为功,可适曰:“此以饥而逃耳,非叛也。”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羌、夏人十万入寇,可适先得其守烽卒姓名,诈为首领行视,呼出尽斩之,烽不传,因卷甲疾趋,大破之。论前后功,至成州团练使。渭帅章楶合熙、秦、庆三道兵筑好水川,命总管王文振统之,而可适为副。熙州兵千人失道尽死,文振归罪于可适,楶即下之吏,宰相章惇欲按军法,哲宗不许,犹削十三官而罢。嵬名阿埋、昧勒都逋,皆夏人桀黠用事者,诏可适密图之。会二酋以畜牧为名会境上,可适谍知之,遣兵夜往袭,并俘其族属三千人。迁可适东上阁门使,真拜和州

22、防御使。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夏人扶老挟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获甚夥,而庆兵不至,乃引还。诏使入觐,帝以传策访焉,对曰:“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帝曰:“卿言是也。”进步军都虞候。俄知卫州。转运使请于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寨分筑场圃,置刍粟五百万,可适以费大难之,又欲借车牛以运,及致十万斛于熙河,皆戾其意,乃中以疑谤,召为佑神观使。明年,复以为渭州,数月而卒,年六十一。(选自宋史折可适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

23、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B. 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C. 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D. 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未冠指未行冠礼,即未满二十岁,古礼男子年满二十就束发加冠,表示已成年。B. 宰相是指辅佐皇帝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具体官名随朝代更替而不同。C. 中夜即半夜,与子时、三更、三鼓等

24、相对应,指凌晨一时至凌晨三时这段时间。D. 入觐最早指古代诸侯于秋季入朝觐见天子,后来泛指地方官员入朝觐见帝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折可适天资不凡,很早崭露头角。他勇力过人,被人赞叹为天生将才。出征塞外,就斩下轻视他年轻的敌军骑兵首级,夺取战马,声名远播。B. 折可适有勇有谋,常常出奇制胜。羌、夏军队大举入侵,他先用计除掉敌军守烽火的士兵,使得烽火无法传递,再乘机快速进兵,大败敌军。C. 折可适心地仁慈,理解士兵疾苦。米脂作战期间,士兵千余人聚集闹事,有人想全部杀掉这些士兵博取功名,他疼惜士兵的家人保护了他们。D. 折可适任职卫州,因公遭人嫉恨。

25、转运使请求在四个地方修建仓库储粮,他因为费用太大而反对,结果遭转运使中伤,被召回朝廷任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二酋以畜牧为名会境上,可适谍知之,遣兵夜往袭,并俘其族属三千人。译文: (2)对曰:“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登九峰楼寄张祜杜牧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注】据云溪友议载,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

26、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歌寄赠张祜。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孤起”一词,写角声凄厉,实际上也烘托出诗人独自登上九峰楼孤寂黯然的心境。B. 颔联把无形离思别情寄寓在碧山、芳草等景物中,情景相生,显得丰满具体,意蕴深长。C. 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思无尽”“恨即休”即本诗的诗眼。D. 尾联一个“轻”字表现出张祜蔑视权贵利禄的名士风骨,暗寓对张祜的赞赏。15. 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要求诗歌不正言直述,而是托物(景、

27、事)兴情,有所寄寓。杜牧“兴寄深远”的诗风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表现自己高尚情趣的句子是“ ,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 , 。” (3)琵琶行中,表现白居易和友人探寻琴声,琵琶女却是欲语还休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日前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8)显示,在所有年龄段中,2130岁的年轻人在“当前获得体验”一项得分最高。这

28、澄清了社会对青年的一些误读,也显示出中国青年的锐意进取和 ,不禁让人 。根据蓝皮书定义,获得感主要是指在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青年在这一项上的高分,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社会 的变化,给予青年的成长空间更加广阔。同时,社会心态蓝皮书还显示,“90后”青年个人普遍持有正向、积极的社会价值观,重视集体主义、人文关怀和权利平等。这与我们平时对90后懒散的印象 。不过,报告也显示,( )。这其中,有一些是工作的压力,有一些是生活中的困扰,还有一些是未来的不确定因素,等等。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生气勃勃 刮目相看 翻天覆地 大相径庭B. 生机

29、勃勃 另眼相看 石破天惊 泾渭分明C. 生气勃勃 另眼相看 翻天覆地 泾渭分明D. 生机勃勃 刮目相看 石破天惊 大相径庭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获得感主要是指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的认知体验。B. 获得感主要是指社会中通过努力,从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C. 获得感主要是指民众社会中通过努力,从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的认知体验。D. 获得感主要是指民众社会中通过努力,进而获得提升、肯定和奖赏。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青年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虽然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 B. 青年虽然

30、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但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C. 青年即使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也仍埋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D. 青年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压力,即使获得感数值在稳步提升20. 下面是某校学生国旗下讲话的片段,文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成长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会耳濡目染影响到我们的综合素质,如果此时我们不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即使科学文化知识有深厚的造诣,也得不到社会的抬爱。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狠一点,不做“有才无德”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答: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21. 下图是一篇文章的板书设计,请根

31、据图示写一段话,有条理地介绍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6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的统一维护统一和平提出问题爱国主义和现阶段爱国主义的特征爱国主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爱国主义与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的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分析问题反社会主义、反人民民主是卖国主义推动社会进步解决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吸收外国文明成果体现在实际行动学习了解祖国历史答: 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尼采说:不要爬上山顶上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也有人说:何

32、必往上走,从山脚看,世界也有别样的美丽。上面的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联想和思考?你又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1. C.(原文第4段只是说“国家被排除在制定规范各方之制度的权威之外”,并不是被排除“介入茶叶贸易”。另外,“中国原有的茶叶贸易网络只能选择与洋行结合”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为“在争夺茶叶贸易主导权方面.中国原有的贸易网络与洋行进行了自然的结合”。)2. C.(应为“从中国茶叶体制的角度”,而非选项

33、所表述的“从政府管理的角度”。)3. D.(A. 推断不成立。文中说日本、印度“有着根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叶参与者的利益均衡”,以此为基础,“构建有利于整个茶叶发展的有效秩序,即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成功的关键”。可见,“实现了各个环节利益均衡”只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其他条件保障,中国不一定“能像日、印那样在茶叶贸易中获得成功”。B. “就不会走向衰落的说法太绝对。”茶叶的衰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国家没有为茶叶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只是原因之一。C.因果关系错误。原文为“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34、(本题共3小题,15分)4. D(小说没有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去塑造流浪汉。)5.(1)“小男孩”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1分),他关爱弱势群体,是传统美德的继承者。(1分)(2)(情节结构)小说以“小男孩”的所见所闻为线素,见证人们对流浪汉的不同态度,使作品结构严谨,增强了真实性; (人物塑造)“小男孩”对流浪汉遭遇有关切,有同情;“小男孩”的单纯善良与成人的世故冷漠(“中年男人”的表面是善行,实际是取乐及“奶奶”的唾弃,求佛庇佑却无善行)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主题表达)“小男孩”是揭示作品主题的关键,而“小男孩”没有受中年男人和一心拜佛的奶奶的行为影响,给予弱势群体应有的人格尊重和关爱,做出

35、了继承优良传统美德的表率,用善举传递了温暖与希望。(主要作用每点两分,只要答对两点,则给满分4分)6.(1)小说采用倒叙的叙述方式,(1分)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1分),引出了下文“憨包”流浪汉被大人们取乐、唾弃,而小男孩分与食物的故事(1分)。(2)第一次的眼仁是“灰蒙蒙”的,呆滞的,所表露的是流浪汉对生活的忍耐与精神的麻木,第二次的眼仁是“黑黢黢” “闪光”的,是带有生气,流浪汉感受到来自小男孩的善意和温暖(1分);前后两次刻画,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的阅读思考(1分),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作者希望弱势群体能得到尊重,也希望他们能重燃希望,自尊自强的生活下去(1分

36、)。(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 B(未然变已然,忽视原文时间;到2020年才是完成任务的时间点。)8. C(范围扩大,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体系的是材料三中的案例城市,我国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体系,参见材料二中的2020年任务完成项目“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9.(1)广东省存有工业和生活固体废物产生量大(1分),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高发频发的问题(1分)。(方向对即可。对应材料二,第一段为全国共性问题,故广东省也存在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的问题,第二段是突出广东省自身工业和

37、生活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高发频发的问题)(2)宝贵经验:(解决工业固废)制定相关政策,实施生产者责任制。(对应材料三“奥克兰市根据新西兰环境部的政策要求对轮胎、电子设备、包装等行业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回收处理。”。)(解决生活固废)注重信息传播、培训,提升公众意识。(对应材料三“开发专门的废弃物网页和APP并进行培训,展示废弃物分类及处理信息,并启动数据库供信息查询。”。)(处置固废)充分调动市场资本及专业技术管理。(对应材料三“旧金山市将弃物收集、处理均外包给废弃物处理公司,并一同制定城市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处置固废)探索、研究与应用废弃物的新技术。(对应材料三“马斯达尔城修建低能耗的地下平

38、板货运系统,提升运输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经验每点1分,满分4分;如照抄原文对应信息点,不作整合归纳,应酌情扣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 B11. C(“凌晨一时至凌晨三时这段时间”说法错误。“子时”“三更”“三鼓”指的是晚上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这段时间。“中夜”指的是晚上十时至次日凌晨二时这段时间。)12. C(“他疼惜士兵的家人保护了他们”分析不正确,从原文来看,折可适保护士兵是因为他认为士兵出于饥饿而打算出逃,这不是叛乱,情有可原。)13.(1)适逢这两个首领以放牧为名在边境上会面,折可适侦查得知此事,派遣军队于夜间前去袭击,一并俘

39、获他们的族人三千人。(“会”“谍”各1分,句意3分)(2)(折可适)回答说:“得到那些地方容易,守住那里很难,应当先侵吞削弱他们的地盘,等到我们的边界牢固了,然后可以图谋。”(“弱”“藩篱”各1分,句意3分)参考译文:折可适字遵正,是府州人。他还未成年就有勇力,驰马射箭不学就会。鄜延郭逵见到他,赞叹说:“真是天生的将才啊。”举荐他到朝廷中考试,补为殿侍。折可适跟随种谔出塞,遇到敌方骑士因为他年轻而轻视他,折可适向对方索战,砍下他的头,夺得马匹返回,因此更加出名。米脂之战,与夏人在三角岭交战,取得的首级很多。士兵很长时间得不到军粮,上千人聚集在一起,在军营门口吵闹,有人想要全部杀掉他们以表功,折

40、可适说:“这是因为饥饿而出逃罢了,不是叛乱。”他单人匹马出去责问他们说:“你们这些人怎么至于这样,不为父母妻儿着想而甘心做他乡之鬼吗?”士兵们都回头认错,流着泪感谢再生之恩,各自回营。羌、夏军队十万人入侵,折可适先得知他们守烽火的士兵姓名,冒充首领巡视,把他们叫出来全部杀掉了,使得烽火无法传递,乘机带兵卷起铠甲,轻装快速前进,大败敌军。计算前后功劳,折可适官至成州团练使。渭帅章楶会合熙、秦、庆三道军队修筑好水川,命令总管王文振主管此事,折可适为副。熙州士兵一千人迷失道路全部死亡,王文振归罪于折可适,韩楶就把他交付司法部门审讯,宰相章惇想按照军法处置,哲宗没有准许,但仍削去他十三官阶。嵬名阿埋、

41、昧勒都逋,都是西夏凶恶狡猾并掌握大权的人,诏令折可适谋取这两人。适逢这两个首领以放牧为名在边境上会面,折可适侦察得知此事,派遣军队于夜间前去袭击,一并俘获他们的族人三千人。朝廷擢升折可适为东上阁门使,实授和州防御使。统帅钟传巡视边境,被敌军阻隔,折可适率轻骑打败他们,得以返回。钟传商议夺取灵武,环庆也请求出兵,命令折可适率领一万骑兵前去,靠近灵州川。夏人扶老携幼,半夜进入州城,第二天俘获了很多人,然而环庆的军队没有到达,于是退兵返回。下诏让他入朝见皇帝,皇帝拿钟传的谋略询问他,(折可适)回答说:“得到那些地方容易,守住那里很难,应当先侵吞削弱他们的地盘,等到我们的边界牢固了,然后可以图谋。”皇

42、帝说:“你说得对啊。”升他为步军都虞候。不久任卫州知州。转运使请求在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寨分别修建仓库,放置粮草五百万,折可适因为费用太大不同意,又想借车和牛来运输,把十万斛送到熙河,都违背了他的意愿,于是受到诽谤,被召回朝廷任佑神观使。第二年,折可适又被任用来管理渭州,数月后去世,享年61岁。(二)(9分)14. C(“思无尽”“恨即休”即本诗的诗眼,错误。诗歌的诗眼应是“百感衷来不自由”。)(3分)15. 善于借景抒情。“角声孤起”渲染出岑寂凄厉的氛围,更烘托出诗人独游时黯然神伤的心境。芳草连天,明写草之繁盛,实写愁绪多而难解,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3分)善于婉讽,充满理趣。以目不见睫

43、这种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暗讽白居易不擅识人,“道非身外”即称颂张祜诗艺之高,又委婉规劝朋友不必过于看重他人评论等身外之物,以此来慰藉自伤沦落的诗友,富有哲理,寄意深远。(3分)(三)(6分)16.(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每题2分,共6分,有错、漏,则该题不给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 A(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多指事物。生气勃勃: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刮目相看”强调用新的眼光看待,而“另眼相看”强调特别重视。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大相径庭:比

44、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18. C(原句出现的语病有三个:残缺主语和宾语中心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因果而非递进)19. B(补写的是一个过渡句,先谈获得感,再谈压力;两句之间应该为转折,而非假使;压力能与潜藏搭配,不能与埋藏搭配)20.(1)耳濡目染 改为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是动词性词组,不能做状语修饰动词)(2)升华 改为 提高(升华用于描述中学生不当,与修养不能搭配)(3)科学文化知识有深厚的造诣 改为 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造诣用于中学生不当)(4)抬爱 改为 肯定(抬爱是谦辞,抬举、看得起的意思)(5)对自己狠一点 改为 严于律己(对自己狠一点过于口语化,不适合国旗下讲话的场合)(每点1分,找出使用不当的词语并正确修改方可得分,修改的词语能符合语境或句子意思即可)21. 参考示例:文章按照议论文典型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组织;开头提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