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pdf

上传人:c****4 文档编号:9257281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第二章 文章中的表达方式 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一、表达方式的综合 上节说过,表达方式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一般而言,“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才是常态。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的文章概难例外。所以,为了方便,本节例文皆为文言文。我们先以最常见的,我们最熟悉的讲故事的文章为例,曾子杀人:昔者曾子(对曾参的敬称,曾参是孔子弟子中著名的贤人)处费(住在费这个地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

2、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参考译文:从前曾子住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子同名同族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子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就继续照常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子母亲仍然镇静自如地织布。一会儿之后,又有一个人对他说:“曾参杀人了。”曾子母亲害怕了,丢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跑了。以曾子的贤德与曾子母亲对他的信任,有三个人怀疑曾子(杀人),慈爱的母亲也不能坚信自己的儿子了。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这篇短文,它具有古代寓言故事经典的三层结构,请试着辨析以下三段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文章中的表达方

3、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第一层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表达方式是记叙(叙述)。第二层描述人们如何一再告诉曾母曾参杀人的传闻,终于使曾母也畏祸逃走。表达方式兼有记叙和描写。第三层写作者的感想,表达方式是议论。这就是记叙文的典型“套路”。以记叙(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其他表达方式来传情达意的文章。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就决定了记叙文定然

4、是通过故事或经历来向读者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悟或情感体验。要讲故事讲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对人物和必要环境、场景的描写就必须生动传神。议论或抒情这样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常常用作点晴之笔,用来点明中心或深化主题。如上文中,作者先讲述一个类似“三人成虎”的故事,最后通过议论告诉人们众口能铄金,对反复听到的可疑信息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再如阿长与中,讲过长妈妈的几个故事后,以抒情作最后的点睛之笔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直抒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成为全文的主旨句。这种“套路”当然不能绝对化。比如开头一段,我们以自己的写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作经验

5、来说,常常不是直接叙事,而是描写一段景物,来烘托一下氛围,交待一下故事发生的环境写作高手们甚至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不过,“套路”虽然可以有各种花样,但只要是记叙文,全文中主要的表达方式定然是记叙。二、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所谓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区别就在于主要表达方式不同。主要表达方式不同,文章的写作目的也不同:记叙文以记事来传情达意,说明文主要通过说明来介绍事物,议论文当然要以议论为主来说服读者,证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的合理性。表达方式运用最灵活的,应该是散文。写景状物的散文以描写为主或描写、记叙兼重,叙事的散文以记叙为主而兼描写;而议论、抒情、说明的句子则根据表达的需

6、要适时安排。叙事类散文如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经典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有三篇现代文则是写景散文的典型: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这几篇名作都以写景来寄托情怀,文中表达方式便以描写为主而以抒情等表达方式为辅。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再辅以其他表达方式,这是文章的常态。三、看例子,学分析 例文:杉苇刚柔 夹岸相映,一边杉树参天,一边芦苇点水。杉苇朝夕相见,一日其杉讥诮其苇曰:“看尔体如柔丝,性如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流水,每每随风而舞,风东则东,风西则西,亳无刚气。何如我之正直不屈,岂不快哉!”苇曰:“刚柔各有所长,吾虽懦弱,究可免祸,汝虽刚强,

7、犹恐安身不牢。”一日,飓风骤起,其芦苇左右掀翻,终无大害,而杉树早已连根拔起矣。谚云:“温柔终益已,强暴每招灾。”正此谓也。(出自意拾喻言)问题:分析下面短文杉苇刚柔各段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参考答案与解析:描写,通过对杉苇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杉苇各自的特点。描写(语言描写),主要通过杉和苇的对话描述了双方的言语交锋(关于刚与柔的争论)。记叙,讲述飓风之后杉苇的不同结局。议论,点明故事寓义(主旨),告诫人们不能恃强自傲,应谦逊温厚。四、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正式练习 1.分析下面短文杉苇刚柔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并结合实例分析其作用。(当然,如果有余力的话,欢迎“顺便”把短文中

8、的次要表达方式及其作用也简析一下。)“蒹葭”是什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诗经中最著名的诗句之一。这“蒹葭”到底是什么?蒹葭,读作 ji n ji。蒹,是指尚未长穗的芦苇类植物;而葭是指初生的芦苇。蒹葭合称,泛指芦荻等植物。蒹葭通常生长于低湿洼地或浅水中,植株高大,常在 1-3 米之间。在地下还生有文章中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发达的匍匐根状茎,成片的芦苇下面,根茎纵横交错,有时甚至纠缠成一张厚厚的网,结实得足以让人、畜在上面行走。虽然蒹葭也会开花结果,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但自然生长的芦荻,由水下的根茎生发新枝才是其主要繁殖方式。在水面之上,中空的茎秆亭亭玉立,侧生的叶片狭长,叶长一般

9、在 15-45 厘米之间,宽 1-3.5 厘米。蒹葭最美的时侯是夏秋时节。它们头顶大型的圆锥型花序。花序分枝或疏或密,长达 1040 厘米,斜向伸展开来,花序的下方缀着浅绿色或褐色的小穗,花序末稍便微微下垂。每当有风吹过蒹葭,苇枝轻摇,叶片婆娑,花朵摇曳,实在是一群优雅的舞者。在寒露成霜的晨曦中,心怀思念的诗人看到郁郁苍苍的蒹葭在水滨的晨风中招摇,怎能不油然想起那如梦的“伊人”?1.参考答案与解析: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短文通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蒹葭的相关知识。如第段先介绍蒹葭的花期,再具体介绍花序的长度、颜色、形态,最后总结蒹葭形态之美,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而兼有描写和抒情,如最后一句中描写风中蒹葭的优美,暗含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注:此题解答时能看明白短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并找出合适的段落作为例子来分析其作用(说明的内容)即可。若能兼顾文中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更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