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门锁的造物特征与文化成因分析.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243107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羌族门锁的造物特征与文化成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羌族门锁的造物特征与文化成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羌族门锁的造物特征与文化成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羌族门锁的造物特征与文化成因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羌族门锁的造物特征与文化成因分析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教化部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探讨资助项目“羌族造物艺术的文化生态”(项目编号:08JHQ0036)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犇(11011- ),男,汉,安徽合肥人,苏州高校设计艺术学博士,南京航空航天高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探讨方向:设计艺术学。) (南京航空航天高校 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116) 摘 要:羌族门锁是羌族重要的生活设施,造型朴实好用,结构合理奇妙,不仅有简洁的人体工学原理在其中,还蕴涵含蓄的象征寓意,并具有丰富的的文化成因,是羌族人民集体才智的结晶。 关键词:羌族;门锁;造物;文化成因 中图分类

2、号:J522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auses of Locks in the Qiang Minority Group ZHANG Ben 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的大部分地区是羌族聚居区。这次地震在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对羌族文化造成了严峻的破坏,一大批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毁,多位羌族文化的探讨者和文化传人罹难。抢救和爱护羌族文化,成为当前文化工作者最紧迫的任务。 羌族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民族广泛沟通,形成了羌族多元杂糅的文化特征。古羌人从西

3、北迁移到岷江上游之后,由于地理条件的改变,放弃了原先以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对自然条件的适应,逐步转型为农耕与游牧相结合。生产方式上的改变,也使羌族造物观和造物形式呈现出游牧、农耕特色并存的文化特征。虽然在随后的发展时期,又注入了大量的外界的文化因素,但是游牧生活的遗存仍旧在羌族造物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牧羊是羌族社会中至今可见的游牧生活方式的遗存之一,羊崇拜是羌族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以羊为母题的造物形式在羌族社会生活中的运用特别广泛。 门锁不仅是羌人重要的生活设施,还具有含蓄深厚的象征寓意,其造物思维与羊崇拜也有内在的联系,内含丰富的文化成因,是羌族人民集体才智的结晶。 一、羌族门

4、锁的构造特征 羌族的门锁完全为木制,没有任何金属成分,但造型朴实好用,结构合理奇妙。门锁构件包括门锁洞、锁墩、木钮、木钮盖、门闩、钥匙、木锁楔等: 1.门锁洞(图1) 图1 方形和弧形门锁洞 羌寨门锁洞大小差异不大,一般高约25cm,宽约26cm,锁洞深约73 cm,内外相通,嵌置在石制墙体之中。门锁洞普遍形态呈正方形,造型方正墩实,显示出羌人古朴的民风。汶川县萝卜寨的门锁洞是一个特例,外形为弧形,以一段圆木从中间剖开挖空后,固定在墙体中,弧形造型较方形门锁洞显得柔软。萝卜寨的选址位于川西北羌寨中最大的一块台地,其出现弧形结构门锁洞的缘由,一方面与当地隐藏有较为足够的的木材资源有关,另一方面还

5、与当地的建筑材料关系紧密。萝卜寨的建筑材料以黄泥为主,在黄泥中掺杂箭竹,与其他羌寨以石块垒房有明显区分。在弧形的门锁洞周边,用石块按锁的轮廓拼合,承压住黄泥墙体,可以有效地分解墙体的压力,在好用功能体现的同时,又在不经意中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风格淳朴,审美意味浓郁。不过,萝卜寨门锁除了锁洞的造型比较独特之外,其余部件的构造原理和运用与其他羌寨均同。 2.锁墩(锁靴)(图2) 图2 锁墩(锁靴)和木钮盖 锁墩,又称锁靴,是门锁的主体,木制,在建房之初即固定在墙体中,形态较为宽厚,质地牢固,中间设有插门闩的插槽,锁墩上部有与门闩宽度相符的凹槽,凹槽里挖有肯定深度的方槽,方槽里有供插木钮的眼,尺寸

6、和位置与门闩上的眼一样。有的锁墩在木钮上方还有可盖住木钮的木钮盖(又称“木奶奶”盖),木钮盖留有空槽,作用是当木钮在被向上敲打弹起时有肯定空间,能防止因用力过大而致木钮脱落的状况发生。 3.木钮(图3) 木钮俗称“木奶奶”,起固定门闩的作用,是门锁中的重要部件,顶部有帽,可防止木钮从洞眼中滑落。一个凹槽中一般有两到三个木钮,与门闩上的洞眼数目一样。门闩推入拦住门板,木钮下坠便可插入门闩上相应的洞眼,门于是被锁紧。 图3 木锁(木奶奶)和木锁楔 4.门闩(图4) 门闩的结构相对困难,形态各异,但原理相同。一般高约5.5 cm,宽约7.5cm,长约35 cm,上部为平面,尾部设计为凸起,适合手拿时

7、推动拉出。凸起的部分有刻槽或雕花,是门锁中难得一见的装饰的表现区域;门闩底部在接近门闩长度的一半左右挖槽,槽深约3.5 cm,宽约4.5 cm;在底部的槽边固定有两根滑条,宽各约1.5 cm,滑条为斜面,前尖后方,便于滑动;槽内有与木钮位置相对应的眼,洞眼直径和深各约2 cm,槽的深度和宽度与人手的大小基本一样,有简洁的人体工学考虑在其中。 图4 门闩的正面、背面和侧面 5.钥匙(图5) 钥匙均为木制,长约30 cm,宽约4.5 cm,造型不一,风格放松,运用便利,功能一样。大都为棒槌形,也有长形、曲形、匕首形等,具有较为明确的设计构思和美感追求。钥匙表面齿数不等,有二齿或三齿,少数还有四齿,

8、与门闩上洞眼的大小、数目、位置吻合。开门时,将钥匙伸入门闩下面的槽中,用齿挂入齿眼,向上敲击,使木钮上弹,在上弹的瞬间,用齿挂住洞眼,利用木钮落下的时间差,快速将门闩拖出,门即被打开。还有的钥匙将齿设在侧面,较为少见,原理一样,只是运用时难度稍大,它不是像前者用齿向上敲击,而是将钥匙在手中转动,侧面的木齿在转动时敲击木钮上弹,再利用惯性打开门闩。这种钥匙虽然在运用时有肯定难度,但保险系数更高。 6.木锁楔 木锁楔是门锁中的最终一道保险,平常挂在墙上,人在屋内时,可将木楔插入门闩前端的小插槽,依靠与墙体的关系卡住门闩,起到保险的目的。由于羌族淳朴的民风,木锁楔很少运用,但这种奇妙的细部设计,体现

9、出羌人睿智的造物技巧。 通过以上对门锁结构的分析可见,羌族的门锁,造型简洁,功能好用,并对人体的特点已有了初步的相识和较为细致的考虑,体现出羌人淳朴的造物观。 二、羌族门锁设计的文化成因分析 羌族门锁的设计奇妙好用,不仅表现出羌人的聪慧才智,还具有显明的民族特色,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认为,羌族门锁设计的文化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的影响 羌族地处岷江上游,高山林立,木材和石材资源丰富,大多数羌寨建房都是以石块垒制而成。由于石块的垒砌并不规则,木制门锁相比较于金属门锁,外形的改造空间大,便于嵌放,因而形成了以木材制作门锁的传统。 2.矿产资源的制约 羌族本地金属资源发觉

10、较晚,直至清朝,铁才通过贸易交换从外地进入,造成此前制作门锁只能运用木材制作的状况。再者,木材的材质与金属相比,质地较软,在实际制作中,可以较为自由地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制作和装饰,为工匠们更多的巧思供应了空间,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更新发展,最终形成了今日这种比较精妙的形式和结构;再者,由于木材的材质较软,在长期的运用中,简单朽坏或变形,因此在选择之初不仅须要选择质地较硬的木材,还需加入多种奇妙的构思和技巧,才能起到保险的作用,这也是羌族门锁结构比较困难的缘由。虽然清朝时金属传入了羌区,但由于成本较高,而羌人经济实力有限,很难大面积普及;而长期运用的木制门锁,经过不断改进,不仅已经具有了很高的保险系

11、数,而且也成为了人一种传统,从而得以保留持续下来,并成为了羌族造物中极具民族特色的造物形式之一。 3.金属制造技术上的局限 笔者曾走访过20多个羌寨,但很少能见到大型的金属器皿,更多的还是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工具和炊煮器。虽然羌族的金银器制作工艺精湛,但羌区的经济始终较为落后,多数羌寨的生活水平至今还比较低下,从古至今,金银器历来只为少数富有人家享受,不属于民用范畴,而介于生产工具和金银器之间的礼器则更少,这些现状都造成了羌族金属制造技术较为落后的缘由。再者,由于羌区当地金属资源发觉和传入较晚,羌人的经济实力有限,造成了清末直至解放前,金属制造技术发展缓慢,且主要集中在生产工具上;手工技术,尤

12、其是木工和编织技术等却发展快速。传统的木制门锁成本低廉,朴实好用,技术细腻,而若运用金属材料,在技术上却很难达到木制门锁的制作水准,这也是木制门锁始终沿用至今的另一个主要缘由。 4.精神生活的物化形式 羌人对于门锁设计的起源都有一个共同的相识,即门锁的设计构思与羊有关。羊不仅是羌人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服饰和经济来源,还是羌族文化的载体,长期以来,在羌族社会中,羊都是羌人的精神图腾,是羌人对古羌先祖游牧生活的膜拜和眷念的体现。这种情怀,自然也反映在了羌族门锁的设计之中。 依据羌人的说明,门锁的设计其实是对羊羔吃奶过程的仿照,具有朴实的现代仿生学原理。锁墩象征母羊,木钮象征母羊的乳头,而钥匙则代表羊

13、羔,钥匙表面的木齿则为羊羔的嘴。钥匙伸入木槽,羌人说明为羊羔在吃奶前的前腿下跪,向母羊赐予乳汁表达一种感恩心理;而从下往上的敲击,则寓意羊羔吮吸乳汁。整个开锁的系列动作就是母羊对羊羔哺乳的全部过程。 这种说法好像比较牵强,但在羌族却普遍流传,并得到广泛认可。由于羊在羌族社会中崇高的地位,羌族造物中以羊,尤其是羊头为母题的装饰形式种类繁多,如服饰中的羊形纹样,生活器具中的羊头型双耳陶罐,门头上的羊头装饰,羊角形屋顶边角,羊角形头帕装饰等等,因此将门锁的设计制造与羊相联系,也就不难理解了。 5.历史经验的体现 羌族民风淳朴,但由于历史上的连续战乱迁徙,使得羌族形成了同仇敌忾、团结一心的民族心理,羌

14、族的门锁也是这种民族心理的体现。羌族本族的每个人均会娴熟运用门锁,便利了本族间的沟通,基本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志向社会状态,社会和谐。而外族人由于不了解门锁的构造原理,很难轻易地将门锁打开,对于防止外族人的随意进入和爱护羌人生活的私密性也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 三、结语 造物观是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以文化适应的前提,依据自身的要求对自然界供应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改造后为己所用,并形成一种阅历得到合理地传承和发扬的文化特征。羌人造物观上的聪慧才智通过对门锁的设计得到了良好的展示。这种聪慧才智在羌族其他的造物中也多有体现,如民居建筑中美丽的外部空间设计和内部空间的合理安排,地

15、下水网的功能明确的分布,各种暗道的有机组合等,甚至对整个生存环境的改造,都体现出羌人朴实睿智的造物观。 经过千一百零一年来的阅历积累和良性发展,羌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淳朴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呈现出独具匠心的造物观,彰显出显明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但5.12汶川大地震,给羌族的文化造成了不行估量的损失,我们诚心希望,通过各界的努力,羌族那些代代相传的具有活化石功能的独特的文化,在经验了这次灾难后,仍能薪火相传,绵延赓续。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