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241523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十六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十六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十六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十六计(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十六计(教学设计)三十六计(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5三十六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三十六计的内容,并激发学生阅读的爱好。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三十六计,逐步增长自己的才智。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十六计吗?你们知道三十六计都有哪些计策?(师生沟通)出示课件:第一计瞒天过海其次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三十六计(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5三十六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三十六计的内容,并激发学生阅读的爱好。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三十六计,逐步增长自己的才智。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

2、道三十六计吗?你们知道三十六计都有哪些计策?(师生沟通)出示课件:第一计瞒天过海其次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其次十计混水摸鱼其次十一计金蝉脱壳其次十二计关门捉贼其次十三计远交近攻其次十四计假途伐虢其次十五计偷梁换柱其次十六计指桑骂槐其次十七计假痴不颠其次十八计上屋抽梯其次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

3、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二、小结:师: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分为哪六套吗?出示课件: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三、分类: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其次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其次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其次

4、十计混水摸鱼其次十一计金蝉脱壳其次十二计关门捉贼其次十三计远交近攻其次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其次十五计偷梁换柱其次十六计指桑骂槐其次十七计假痴不颠其次十八计上屋抽梯其次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四、释计:“瞒天过海”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也是运用得最广的一计。今日,我们就从第一计入手,来探究三十六计的精华所在。(出示“释义”二字)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巧用欺瞒和谎言达到目的。这条计策还得从唐太宗说起。(出示“探源”二字)五、探源:唐太宗贞观十七

5、年,当时唐太宗亲自带领三十万大军讨伐高丽。一天,大军来到大海边上,太宗见眼前是无穷无尽的大海,巨浪滔天,不由感到头晕目眩,摇摇摆晃,险些栽下马来。于是他问手下大将:“大军过海,你们可有什么好计策?”众将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做声。太宗见此情形,心中胆怯,无论如何也不愿上船。众将苦苦相劝,都没有效果。只好短暂在海边安营扎寨。行军总管张士贵回到大帐内,也是一筹莫展!几十万大军困在这里,只会耽搁战机,还要耗费粮草。张十贵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什么好方法来。这时副将薛仁贵走了进来,献上一计,张士贵的脸由阴转晴,连称:“妙!妙!妙!”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张士贵来到唐太宗的大帐内,说:“本地有几位豪绅为皇

6、上修建了一处行宫,今晚打算了酒宴,请皇上前去宴饮。”太宗欣然同意。到了夜里,唐太宗与各位将领尽情畅饮,不胜酒力。张士贵见太宗醉倒了,忙命人将他扶到后面休息。在走过一座小桥时,太宗感到脚下摇摆得厉害,便醉醺醺地问:“怎么这么摇摆?”张士贵只答道:“皇上,您醉了,所以感觉摇摆。”太宗不再怀疑,被扶进一间精致的房中睡下了。等到太宗醒来,走出屋子,目瞪口呆。眼前是一片无穷无尽的大海,自己正站在一艘硕大无比的楼船之上。楼船正披荆斩棘,向前行驶。太宗苦笑,只好无可奈何地转身回到舱内。就这样,不愿登船的唐太宗被薛仁贵和张士贵奇妙地带到了大海之上。顾名思义,“瞒天过海”就是有意制造一种假象,让人在毫无感觉中渡

7、过大海的意思。它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假象,掩盖真实意图的计谋。这在隋朝攻打陈国时就运用得恰如其分。五、故事“瞒天过海”这一计在中国古代的运用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驻守江边,常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换岗位防守。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需擂响战鼓,挥动军旗,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集中军力,打算迎战。可是不久,又发觉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迎战部队。如此三番五次,隋军频繁调防,陈国也就放松了戒备。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尽然毫无觉察。隋军犹如天兵下凡,令陈兵猝不及防。陈兵一下子就被隋军战胜了。由此可见,瞒天过海一计主要用于战役伪装,以隐藏兵力的集结、发动进攻的时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六、总结:三十六计一计一谋略,计计饱含智谋。希望三十六计一书能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大家能用古人的才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能,能更好的谋划自己的将来。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