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龙山县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9237875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龙山县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湖南省龙山县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龙山县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龙山县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doc(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龙山县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龙山县清能水电开发 评价单位: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及由来1建设项目基本概况1工程选址环境合理性分析7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11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3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13评价范围14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6污染源分析16环境保护目标18环境影响评价19主要环境保护措施23环境风险分析273.6环保投资2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9环境监测与管理294.公众参与31第一次公示31第二次公示32公众参与调查32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56.联系方式361. 建

2、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及由来高桥水电站所属河流麻料河为沅江三级支流,河流发源于龙山县曾家界林场高山工区境内的山谷,河流沿途接纳主要支流5条。干流长34.4km,流经农车乡,在他砂乡天桥村进入阴河出口后流经靛房镇汇入沅江二级支流洗车河。高桥水电站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为75km2。原高桥电站为水轮泵发电站,装机40kW,拦水坝建于20世纪70年代,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该工程属土法上马工程,受当时资金、技术等因素所限,施工质量差。通过历年的运行,坝体损失极为严重,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拦水坝无法蓄水,电站已逐渐失去效益,现处于无经营状况。原电站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详细的勘测、设计资料,对水资源的开

3、发利用没有通过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划,工程规模小,浪费了水资源。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通过全面的勘测论证、规划,拟将原水轮泵发电站进行增容扩建,扩建的高桥水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工程建设能充分利用麻料河的水能资源发电,缓解龙山县用电紧张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区域财税收入,同时可改善厂房周边村庄用电及交通状况。1.2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1.2.1 流域概况酉水位于湖北、湖南、贵州省及重庆市交界处,全长427km,流域面积18530km2,(其中属湖南9184 km2)。酉水石堤以上属于上游,以石堤为界分南北两源,北源为干流,发源湖北鹤峰酉源山,向南流经湖北来凤、湖南龙山、重庆酉酬、石堤,

4、折向东流经湖南保靖于沅陵汇入沅水。洗车河是酉水的一级支流,流经红岩溪、梯子岩、干溪、洗车、三个堡、捞车、苗儿滩、捞田溪、沙大沟、廖家坪至隆头注入酉水。河道全长86km,接纳靛房河、猛西河、贾家寨河支流三条,小溪76条。流域面积1278km2,平均坡降51,1957年在贾家潭实测,最大流量1550m3/s,最小流量1.77 m3/s,年平均流量35.5 m3/s。麻料河为洗车河的支流,河流发源于龙山县曾家界林场高山工区境内的山谷,沿途接纳主要支流5条。麻料河干流长34.4km,流经农车乡、在他砂乡天桥村进入阴河出口后流经靛房镇汇入沅江二级支流洗车河。高桥水电站位于龙山县他砂乡高桥村,大坝厂房座落

5、在酉水流域洗车河支流麻料河中上游,控制集雨面积75km2,该电站区河流没有水文站,没有详细的水文资料。麻料河在坝址下游15km流入靛房河,最终汇入洗车河。根据湖南省龙山县“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报告可知,麻料河流域内有两座电站,中上游为规划扩建的高桥水电站,下游有七十年代建设的麻料河电站,装机容量为125kw。1.2.2 原电站概况原高桥水电站为水轮泵发电站,装机40kW/2台。拦水坝建于20世纪70年代,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该工程属土法上马工程,受当时资金、技术等因素所限,施工质量差。原浆砌石重力坝,高6.8m,由于清基不彻底,施工质量差,通过多年的运行,坝体损失极为严重,至上世纪80年

6、代中期,拦水坝无法蓄水。随着拦水坝的逐渐被破坏,到上世纪80年代末,电站基本上已失去发电效益,坝址现已荒废。原电站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详细的勘测、设计资料,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通过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划,工程规模小、浪费了水资源。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通过全面的勘测论证、规划,拟对原电站坝体进行拆除,由于原电站坝体损失严重,现除已破损的坝体外其他主体工程均已不存在,无可利用的相关基础设施,因此本工程扩建阶段需对坝体进行拆除重建,厂房、引水隧洞等基础设施需新建。由于原高桥水轮泵发电站建于20世纪70年代,建设年代较久远,在建设过程中未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报告,没有相关设计资料,因此在

7、对该原水轮泵发电站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有限。表1.2-1 原高桥水电站与扩建高桥水电站主要指标对照表序号项目单位原高桥电站拟增容扩建的高桥电站一水文1全流域km2312312坝址控制流域面积km275752多年平均流量m3/s3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m3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二水库1正常蓄水位m正常蓄水位水库库容万m34182水能利用方式水轮泵水轮机组3调节性能无无三大坝坝型浆砌石重力坝浆砌石重力坝坝高m13坝轴长50m55消能方式无四厂房地面式总装机容量kW402550机组台数台23原水轮泵发电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麻料河流域内虽无集中的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但原电站开发时

8、间较早,当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较少,电站没有考虑生态保护措施,给麻料河流域鱼类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2.3 增容扩建电站概况1、项目名称: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2、建设性质:改扩建3、地理位置: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位于酉水流域麻料河中上游,坝址位于湖南省龙山县他砂乡高桥村,距龙山县城约60km,地理位置座标为东经1093503,北纬290611。4、工程任务:高桥水电站属低坝引水式水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5、工程规模:高桥水电站正常蓄水位为m,水库总库容为21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8万m3,为小型水库,无调节性能。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后装机容量为2550kW,装3台单机容量为850

9、kW的水轮发电机组,保证出力160kw,多年平均发电量万kWh,年利用小时3630h。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6、电站运行调度方式高桥水电站为低坝引水式电站,无调节能力,电站运行以发电为主,在水电站运行期水库调度的基本原则是在确保水电站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力资源,使整个工程获得最大效益。电站运行调度方式具体如下:33/s时,除引入引水隧洞发电流量外,其余通过溢流坝下泄至下游河道。7、主要材料消耗高峰劳动人数约80人,施工机械设备约40台左右。共需钢消耗水泥2218t、炸药70t、木材340m3、钢材190t。8、施工总进度本工程施工期计划初步确定为24个月。9、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1811.

10、09万元,环保专项投资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工程占地及水库淹没高桥水电站工程建筑永久占地面积2.5亩,占地类型主要为荒地,不占用耕地。该电站为引水式电站,水库为无调节水库,库容小,水面长度仅850m,库区内为陡峭悬崖峡谷,两岸岩石外露,山高林密。无林地、农田淹没和移民搬迁。库区范围内无大、中型工矿企业,也没有重要的风景名胜区及文物古迹。1.2.4 主要工程内容及建设性质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的枢纽部分包括:引水坝、引水明渠、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升压站等水工建筑物。2 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主要工程项目组成表工 程 项 目工 程 组 成枢纽建筑物主体工程挡水建筑物浆砌

11、石重力坝泄水建筑物溢流坝,堰面采用WSE曲线引水发电建筑物引水明渠、进水口、引水隧洞、地面厂房、升压站施工辅助工程施工导流分期围堰导流交通道路进场道路总长3km,为泥结石路面施工企业混凝土加工系统2个;综合加工系统2个;机械汽车修配保养场1处;钢管加工厂1处;施工风、水、电供应系统,通信系统其 他3个渣场,土料、砂石料采用隧洞开挖料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特性表见表3。表3 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 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面积km2312坝址以上km275.0 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30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 m34代表性流量多年平均流量m3/s实测最大流量m3/s115实测最小流量m

12、3/s调查历史最大流量m3/s193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P(%)5相应流量m3/s非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P(%)相应流量m3/s 施工导流标准P(%)相应流量m3/s 5泥沙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m3多年平均含沙量Kg/ m3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万t二水库1水库水位正常库水位m设计洪水位(p=5%)m校核洪水位(p=1%)m死水位m2回水长度水库回水长度km3水库库容总库容万m321正常库容万m318有效调节库容万m316死库容万m32调节形式无三工程效益指标发电效益装机容量kW3850保证出力(P=85%)kW160多年平均发电量年利用小时h3630四水库淹没及永久性占地1水库淹没无

13、2永久性占地(荒山)亩五主要建筑物1挡水建筑物(挡河坝)地基特征三叠系(T1-2j)灰岩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度6坝项高程m最大坝高m13坝顶轴长m55坝底宽m2厂房形式地面式地基特征三叠系灰岩主厂房尺寸(长宽高)m水轮机安装高程m3升压站形式户外式地基特征三叠系灰岩面积(长宽)864主要机电设备水轮机台数台3型号HL125-WJ-50额定水头M94额定出力kW867额定转速r/min1200最小水头m92额定流量m3/s单机发电机台数台3型号SFW800-/900发电机功率kW950单机转速r/min750励磁装量SCR调速器型号YT-600(手自)六施工1主体工程量土方开挖m35640石方

14、开挖m338440浆砌石m37030砼m35638钢材t1902主要建筑材料木材m3340炸药t70水泥t2218钢材t1903施工工期总工期月24七经济指标1静态总投资万元建筑工程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万元临时工程万元淹没补偿万元其它费用万元基本预备费万元2综合利用指标单位千瓦投资元7102上网电价元投资回收年限年1.3 工程选址环境合理性分析1.3.1 电站开发方式的必选分析评价本工程属于增容扩建工程,原高桥水电站为水轮泵发电站,现拟扩建的电站为引水式电站,电站的开发方式及运行特性不同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考虑到开发方式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以下对原有电

15、站大坝加高的开发方式和扩建为引水式电站开方式从工程量、水库淹没、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1.3-1 电站开发方式的比选 方案因素1#原电站大坝加高2#扩建为引水式电站比选结果发电方式为坝后式电站,在原有坝高的基础上加高为引水式发电站,利用引水隧洞与厂房之间90的地形高差来发电工程量需扩建坝址、新建厂房1#开发方式较优水库淹没库区涉及到、生产安置无农田、林地淹没2#开发方式较优生态环境占用耕地、林地较多,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不占用耕地、林地,将产生3.5km的减水河段,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2#开发方式较优社会环境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大对社会环境影响相对较小2#开发方式较优通过

16、对高桥水电站工程原有大坝加高和扩建为引水式电站的两种拟开发方案进行上述几个方面因素比较选择,两种开发方式的优势各异。但从两种开发方式的发电量及经济效益来比较,拟建引水式电站是利用隧洞与厂房之间90的地形高差来发电,为高水头引水式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925.65万kW.h,发电效益指标较好;大坝加高方案在发电效益指标上面并不优于引水式电站。另外,从环境影响角度来讲,大坝修建的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坝址及正常蓄水位越低,对环境的影响越小,且库区淹没会对社会环境产生的一定的影响。因此,从经济指标来看,引水式开发方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综合上述环境影响及经济指标两方面的因素,本报告认为,引水式电站开发

17、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且经济指标相对较好,因此在本阶段暂推荐引水式电站作为本工工程的开发方式。1.3.2 引水隧道选址合理性分析引水隧洞布置在拦水坝下游右岸,进水口与引水明渠末端衔接。考虑到隧洞开挖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以下对于可研阶段的两种引水隧洞方案从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2 引水隧洞选址方案比选 方案因素左岸引水渠方案右岸引水隧洞方案比选结果地质没有可发生地质事故地段,地质条件稳定。隧洞所经洞线地质为三叠系灰岩,结构紧密,围岩强度高。坡面覆盖层为第四系坡积层,厚1.5-3m。均可工程量右岸引水隧洞较优生态环境引水线路长,需占用林地、荒地和少

18、量耕地,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线路较短,不需占用耕地、林地、隐蔽性好,对生态破坏甚微。右岸引水隧洞较优经济工程投资约为440万元。隧洞工程需投资约330万元右岸引水隧洞较优通过对高桥水电站工程左、右岸引水隧洞两种方案进行生态环境、工程量、地质及经济多方面因素比较选择,右岸隧洞方案可行,选址合理。1.3.3 取土场选址合理性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块石料、砂卵石料和土料不另外购买或开采,主要利用引水明渠、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的开挖料,开挖的土石料基本能满足工程所需。根据类似工程分析,施工过程中料场的开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为临时占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以及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影响,本报告可研阶段不选取土

19、、石料场而利用工程现有的隧洞开挖料,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29060m3,填筑总料13234m3,开挖量能满足工程需要,利用开挖料能减少另开料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工程不另设料场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合理可行的。1.3.4 弃渣场选址合理性根据弃渣场选址要求,一是要求弃渣场容量能够满足施工弃渣实际要求,二是要求弃渣的运距较短且便于弃渣运输,三是弃渣场对周边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根据工程土石方平衡,工程共计弃渣15826m3。依施工布置考虑,本工程弃渣量多为隧洞开挖,由于本工程隧洞洞线较长,因此,本工程在隧洞口附近规划3个集中堆渣场,各弃渣场生态环境现状及施

20、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见表1.3-2。3 弃渣场环境特性及影响分析比选表比较项目1#隧洞口弃渣场2#隧洞口弃渣场3#隧洞口弃渣场选址隧洞桩号0+350处附近,距隧洞口150m隧洞桩号2+690处附近,距隧洞口500m隧洞桩号3+810处附近 ,距随洞口270m地形地貌山坳;两侧地表植被主要为疏林和低矮灌木以及部分旱土低洼地;地表植被主要为疏林山坳;地表植被主要为疏林和低矮灌木渣场规模占地面积550m2占地面积200m2占地面积320m2汇水面积m2m2m2弃渣来源坝址施工区及号隧洞的弃渣、号隧洞的弃渣号隧洞及厂房施工区的弃渣交通条件需修建临时施工道路需修建临时施工道路需修建临时施工道路生态环境现状

21、植被类型为低矮灌木、疏林,无珍稀保护植被存在。主要植被为旱土和草丛个,无珍稀保护植被存在。主要植被类型为低矮灌木林地和疏林,无珍稀保护植被存在。社会环境现状附近200m范围内无居民分布附近200m范围内无居民分布附近200m范围内无居民分布评价结论渣场占地面积较小,弃渣后通过采取适当的排水设施,渣场的防冲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弃渣对弃渣场周围的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影响较小。评价结论:该弃渣场选址合理。根据表1.3-3对三个弃渣场的分析,隧洞进出口弃渣场占地类型为低洼地、山坳,地表植被主要为草丛和低矮灌木,无珍稀动植物存在,渣场占地面积较小,运距较短,渣场的容量基本能满足工程的堆渣量,弃渣后通过采取

22、排水设施,渣场的防冲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弃渣对弃渣场周围的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影响较小,其选址可行。1.3.5 施工布置合理性本工程坝区施工工厂、仓库及生活福利设施集中布置在坝区左岸的山坡上,占地类型为荒坡,部分生活福利设施考虑租用右岸高桥村的民房。坝区施工场所周围无大型的集中居民点分布,只在坝区右岸约150m左右有4户居民分布,由于居民点与施工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且考虑植物的吸声作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与噪声影响对居民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施工场所距龙(山)他(砂)公路较近,交通运输方便。设置在电站厂房区的施工工厂、仓库等生活福利设施集中布置于厂房附近,分布于麻料河的左右岸的坡地上,由

23、于厂房位于峡谷,施工场所周围无居民点分布,因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与噪声影响对居民的影响很小。工程施工过程中需修建进厂公路。工程扩建还需修建施工进厂道路3km,运渣道路约1.5km。施工道路的修建主要是对现有的便道进行拓宽修建,进厂公路为永久公路,运渣道路为临时施工道路。修建的施工道路两旁植被主要为当地常见的灌乔木,无珍稀保护树木。修建的进厂公路旁有稀散居民点7户28人,施工道路修建过程中产生的大气和噪声影响对居民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是短暂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可采取保护措施以减轻造成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坝址区与厂房区这些施工场所均布置在离坝址、厂房不远处,施工运距短,且附近150m范围

24、内无居民分布,有利于减轻其带来的环境影响;施工道路修建可能对道路两旁的居民点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是暂时的,且可以采取保护措施减轻造成的影响。因此工程中提出的施工布置方案是基本合理的。1.4 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1.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所属河流的麻料河为沅江三级支流,该流域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境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原高桥电站通过历年的运行,坝体损坏极为严重,拦水坝无法蓄水,电站已逐渐失去效益,处于无经营状况。近两年来,全县电力供需矛盾相当突出,电力供应不足,拉闸限电经常发生。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缓解当地用电紧张,因此,增容扩建高桥水电站是非常有必要的。同

25、时,对以电代柴、封山育林,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4.2 工程建设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扩建的高桥水电站可充分利用麻料河的水能资源,促进龙山县及湘西自治州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的有关内容,水力发电属于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和电力产业政策鼓励的项目,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水电站。条文中均将水能作为清洁能源,提倡有序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且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水电站。综上所述,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符合国家

26、的电力、环保政策,是国家鼓励建设的项目,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要求。1.4.3 工程建设与相关政策的符合性1、工程建设与流域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为了对本流域开发进行规划,2005年5月龙山县人民政府编制了龙山县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报告,“十一五”期间龙山县水电开发的总体原则是: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小水电;是对现有的小水电进行挖潜、扩机、增容,提出根据龙山县水电资源的现状和结合现有水电站的水能资源现状,以及龙山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对现有的16座小型水电站进行挖潜改造,增加装机27970kW,其中高桥水电站是龙山县“十一五”农村电气化发展规划项目之一,因此,本项目符合流域开发规划

27、2、工程建设与当地生态保护规划协调性分析。h“以电代燃料”的电量,改善工程影响区域居民的能源消耗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林木的砍伐量,真正实现“以电代燃料”,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由此,本工程扩建符合“以电代燃料”生态建设规划要求。1.4.4 工程建设与当地发展规划协调性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位于酉水二级支流麻料河的中上游,扩机后电站总装机容量2550kW,项目建成后可以为吉首市提供丰富电量,减轻区域用电紧张局面,使吉首电网更加经济运行,符合湖南省龙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可大力提升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龙山县地处

28、云贵高原之东,武陵山脉西段,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以山地为主,丘、岗、平及水面交错复杂的地形地貌。龙山县属于侵(溶)蚀山区,境内群山耸立,高峻雄伟,主要山脉有西部的大灵山、可立坡,东北部的猛必界,东部的永龙界、曾家界,中部的洛塔界,西南部的八面山等七大山脉,由东北向南延展,呈东、中、西、北山脉凸起,形成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向南开口的“勿”字形地貌骨架。龙山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多,多年平均降雨量1571mm,最大年降雨量2114mm,最小年降雨量1015mm。光能较弱,日照较少,多年平均雨日15

29、6d,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97h。(1)生态环境现状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区域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向温带针、阔叶林混交林过度植被区,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程影响区域内不存在典型的原生植被,无珍稀野生植物及古树等需要保护的植物分布。评价区域内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用材林、经济林、灌木林、农作物等,其中用材林主要品种为白杨、杉木、栎树等,灌木林主要为白栎、杜鹃、胡枝子、柃木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柑桔、桃、李、梨及桐茶等,农田经济作物主要是水稻、油菜及蔬菜等。由于长年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野生动物资源的数量已大为减少,高桥水电站库区及库周区域现存的野生陆生动物较少,主要有野兔、黄鼠狼、蜥蜴类、鼠类、

30、蛇类、青蛙、山雀、八哥等。家畜有猪、牛、羊、鸡、鸭、兔等。经有关资料考证并结合调查走访,在库区周围,大型野生动物的活动踪迹很少,无珍稀野生动物存在。根据现状调查以及收集龙山县畜牧水产资料显示,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捕捞,库区渔业资源总量已经很少,项目所在的高桥至正河河段属沅水三级支流,该河段鱼类有岩花鱼、白漂子、石斑鱼等杂类鱼,没有团鱼(水鱼)、娃娃鱼(大鲵)等珍稀名贵鱼种。坝址下游400m处有一条2500m的阴河(地下暗河),由于阴河的勘测非常困难,也非常危险,因此阴河范围内现所存在的水生生物暂时无资料考究。经过现场走访调查,项目区域内未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资源,无集中的鱼类产卵场、越冬场

31、、索饵场,也没有鱼类洄游通道。(2)社会环境龙山县位于湘西自治州西北部,截至2009年底全县41个乡,7个镇,2个乡级国营林场,525个村,人口总数人。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三项产业生产值依次为8.44亿、4.21亿元、10.34亿元。项目所处的他砂乡2009年有居民人数11441人,行政区域面积86km2,耕地面积729亩,区域农作物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豆类、薯类、油料作物、烟叶、茶叶和水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321.7万元。据调查,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拟建工程未压覆重要矿产资源。(3)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在大坝和

32、厂房断面各监测项目没有出现超标现象,特征污染物项目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4)声环境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电站坝址及施工道路附近声环境符合声环境噪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较好。(5)环境空气高桥水电站工程坝址所在地为典型的乡村环境,区域内植被良好,空气清新,坝址处周围没有工矿企业,大气环境现状良好。根据现状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坝址及施工道路附近大气环境TSP和NO2日平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浓度限值。2.2 评价范围(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库区850m河段、坝址

33、下游km减水河段、厂房下游3km河段范围,陆地向两岸扩展500m,主体工程施工区、施工道路区和弃料场征占红线以外500m范围内。(2)水环境:主要为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库区河段850m、坝址下游km减水河段及厂房下游3km河段。(3)声环境:噪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工程布置区、施工营地区周围200m以内的环境敏感点以及建筑材料运输道路沿线200m范围。(4)大气环境:空气环境评价范围为工程施工区、施工区周围500m范围以及建筑材料运输道路沿线200m范围内。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污染源分析3.1.1 水污染源强分析1、工程基坑排水和养护废水。本工程对基坑排水应采

34、用直接向基坑投加絮凝剂,让基坑水静置2小时后抽出外排。根据其他水电工程对基坑废水的处理经验,采用这种方法技术措施合理有效,经济节约。基坑上层抽排水SS一般70mg/L,满足要求。2、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水。本项目在坝区设置混凝土拌和站1座,混凝土拌和机废水主要为冲洗废水,仅在交接班时对拌和机进行的清洗时产生,仅仅是在几分钟内完成,是间断瞬时性的。类比同类工程,不宜直接排入河流中,应根据其废水量设置相应的沉砂池,处理后回收作为冲洗之用。如果不采取处理措施并回用,将对麻料河局部水域水质产生一定的污染。3、机修含油废水。施工区河段油污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区的燃油机械、运输车辆的滴漏以及施工机械的运行和维

35、修中燃油的滴漏,排入附近河流污染水质。若含油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在水体表面上形成油膜,使水中溶解氧不易恢复,影响水质,因此,应设置隔油池处理达标后排放。4、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期长达24个月,施工高峰期人数约80人。施工高峰期施工区生活污水日产生总量为m3。运行期,水电站运行期职工定员为8人,日产污水量约为3/d,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水体,由于其废水排放量较小,对纳污水域的影响很小。3.1.2 大气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础开挖、填筑、混凝土拌和点及车辆运输产生的粉尘与扬尘,其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另一类

36、是燃油施工机械的尾气排放,其主要污染物为NO2等。工程施工期,混凝土拌合、车辆运输、土石方装卸、基坑土石开挖等引起大量扬尘(特别是干燥季节),使附近区域空气中TSP浓度加大,对空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在施工期应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如场内道路硬化、运输车辆覆盖、配备洒水车定期洒水、配备除尘设备、产生扬尘的设备和建筑物布置在下风向及远离居民区等措施。3.1.3 主要声污染源强分析本工程施工区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开挖、拌和系统等施工机械设备的固定、连续式噪声,施工爆破时的瞬时、短时噪声,车辆运输时的流动噪声等。根据工程总体施工布置,噪声较高的噪声源主要分布在坝施工区、混凝土生

37、产系统、爆破开挖和交通运输噪声。1、交通运输噪声。交通噪声以渣土运输的大型载重车的交通噪声为主。噪声最大达89dB(A)。2、大坝主体施工。大坝主体施工噪声主要来自钻孔、开挖和出渣、大坝浇筑等。钻孔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达90100dB(A)。3、爆破产生的噪声。本工程在石料的开采、基坑开挖中均需进行爆破作业,爆破噪声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本工程爆破噪声声级取125 dB(A)。4、混凝土拌和。混凝土生产系统噪声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拌和作业,骨料的冲洗、脱水、运输过程都产生噪声。一般情况下,30m3拌合站在未采取隔音降噪措施时噪声实测值均大于75dB(A)。3.1.4 固体废弃物1、工程弃渣。本工

38、程弃渣量通过填筑回用后,弃渣量较少,经土石方平衡后,工程弃方共计15826 m3。根据可研资料,工程建设过程中弃渣量较多的为隧洞开挖,考虑本工程引水隧洞较长且分三段进行施工,经现场勘察弃渣场,可分别堆放在隧洞进口和出口附近的山凹,总共为三处。渣场占地方式为山坳,周围植被以灌木林地为主,200m以内无居民,三处渣场容量约为3,满足本项目弃渣需要。2、生活垃圾。施工人员高峰期约80人,按人均1kg/d计算,高峰期将产垃圾约80kg/d。运行期定员为8人,按人均1kg/d计算,高峰期将产垃圾约8kg/d。3.1.5 生态环境影响工程的修建、施工场地的布置等将占用土地和破坏植被,施工过程中上述占地范围

39、内的地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扰动,施工开挖、永久性或临时性工程将使施工区原有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植被受到破坏;同时,施工开挖、剥离和围堰等将产生的弃渣,若对于受到破坏或扰动的地表和产生的弃渣处理不当,易形成水土流失和尘土,不仅对所在区域的水土流失和施工区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还将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施工期污染源分析见表3.1-1。表3.1-1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统计表环境要素污 染 源污染物排放量或排放特征污染物及排放浓度排放去向或作用对象水环境砂石料加工废水30m3/h连续排放SS:15000mg/L处理后循环利用基坑废水视施

40、工强度、降雨强度和围堰渗水量而定SS:2000mg/L;处理后排入麻料河pH:1012混凝土冲洗废水间歇式排放;约24m3/hSS:5000mg/l处理后循环利用pH:1012隧洞开挖废水连续排放:约50m3/hSS:2000mg/L处理后排入麻料河石油类:10 mg/L机械设备冲洗废水间歇式排放;32m3/d石油类:40 mg/L处理后排入麻料河施工区生活污水间m3/dCOD:400mg/L;处理后排入麻料河NH3-N:40mg/l粪大肠菌群:80000个/L大气环境爆破、运输;燃油机械呈面源排放TSP、NO2施工区及运输道路沿线大气环境声环境爆破、运输;混凝土拌和;机械振动80112dB(

41、A)噪声施工区及运输道路沿线居民固体废物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工程弃渣80kg/d生活垃圾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堆置,运至弃渣场进行填埋社会环境施工高峰期人数约80人可能带来传染性疾病人群健康施工人员及附近居民水土流失主体工程施工开挖、弃渣等新增水土流失受扰动的地表,主要为临时施工道路等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源分析详见2。2 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运行期影响分析环境要素影响源/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及排放浓度作用对象水环境永久生活区生活污水;0.8m3/dCOD:400mg/L处理达标后排入麻料河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含油污水不定期石油类: 40mg/L生态环境大坝阻隔及水库调蓄库区及下游河段水生生物;项目区

42、陆生动植物。固体废物职工生活区、库区漂浮物8kg/d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置,对可降解的堆肥处理、不可降解的运至项目附近的城镇垃圾填埋场声环境发电设备运行;变压设施运行7080dB(A)噪声周边环境电磁辐射变压设备运行电磁辐射周边环境3.2 环境保护目标经调查,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坝址周边1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坝址下游2km河段无生活饮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取水口;本项目不涉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见表3.2-1。表-1 高桥水电站增容扩建工程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敏感点描述影响时段环境保护要素保护级别施工期运行期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坝址右岸居民约4户16人,距坝址150m施工期大气环境声环境大气执行(GB3095-96)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1类标准。施工进厂道路沿线居民约7户28人渣场,新建施工道路、施工区四周植被施工期陆生生态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保护植被、减小植被破坏并及时复垦,减少水土流失。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