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232790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讲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赵 文 娟(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概述D o y o u b e l i e v e?W e l e a r n t o r e a d b y r e a d i n g.Th e b e s t w a y t o i m p r o v e y o u r k n o w l e d g e o f a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i s t o g o a n d l i v e a m o n g i t ss p e a k e r s.Th e n e x t b e

2、s t w a y i s t o r e a d e x t e n s i v e l y i n i t.阅读是读者从语篇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著名语言学家Ch r i s t i n e N u t t a l l 认为,作者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编码,形成语篇,读者再把语篇解码,获取信息。阅读活动各环节的设置应注重其心理效应、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语篇的整体性。阅读是读者与文章的交互过程。传统观点认为阅读就是要从文章中获取信息,了解文章的内容就是达到了阅读的目的。然而现在语言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看法。”阅读是一个语言心理的猜测过程 (G o o d m a n )。读者在对语言层次的词语进行解码的同

3、时.,也在运用自己的知识(事实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关阅读材料话题的知识、文章结构组织的知识、情景上下文的知识等)对文章的下文进行预测,阅读检验自己的预测、修订自己的预测、进行新的预测 整个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与文章的交互过程。只有当低层次阅读和高层次阅读共同作用时,才能实现流利阅读的目的。这样的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也正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字 面 阅 读(r e a dt h e l i n e )字面阅读是对阅读的最基本要求。低 级 层 次(l o w e rl e v e l s k i l l s o fr e a d i n g )推 理 阅 读

4、(r e a db e t w e e n t h e l i n e)指读者能依据文章的细节材料推测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根据字面意思进行必要的推理、推论。阅读的高级层次(h i g h e r l e v e l s k i l l so f r e a d i n g )形 象 阅 读(r e a db e y o n d t h e l i n e)读者能将阅读材料与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与读者自身的经历、知识、观点联系起来。Reading as a communication processIH 读最个文照SENDERRECTrVTRencoder decoderwrite

5、r readerspeaker listener阅读教学的定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英语课程标准,第 9页)英语课程标准阅读五级要求:1 .能根据上卜.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 .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 .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

6、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6 .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7 .除教材外,课 外 阅 读 量 达 到 5万 词 以 上,累 计 1 5 万 字。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取 信息,得到 感知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阅读的基础与建立途径基 础 途 径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学习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学习深度阅读学习 广度阅读学习(相当于精读)(相当于泛读)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域界语言知I识学习通自阅课文学习新的语言知识(通过教材学习)阅读能力的深度学习精深阅读,形成新的阅读能力(通过教材学习)阅读能力的

7、广度学习广泛阅读,强化深度学习获得的新的阅读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学习)阅读教学的原则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语篇教学法(t e x t a p p r o a c h),实际上就是从语篇分析(d i s c o u r s e a n a ly s i s)入手把语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求学习者从其层次结构及内容上入手,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地培养其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即(口笔头)交际能力。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把语篇分析、打语言基础以及交流能力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现代语言教学研究证明,人们的阅读是一种主 动 的“猜 测 证 实”的过程,是一种

8、心理语言的揣摩过程,是 一 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要进行语篇教学,将阅读材料进行整体的理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采用从整体到细节的“自 上 而 下(to p d o wn)”的模式,调用学习者的图式知 识(sc h e m a ti c k n o wl e d g e).教课文必须从整体入手,,是学生的预习必须先整体理解内容;二是教师上课必须先从背景知识入手,要求学生说说与之有关的b a c k g ro un d i n f o rm a ti o n,间 几 个g l o b a lque sti o n so然后,有重点地讨论一下语法、词汇等知识点。点面结合的原则阅读理解的

9、对象是整篇文章,而考查时命题却绝大部分是词、句、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始终要把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总体理解与句、段的理解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把 握“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 不 离 篇”的规律。既要考虑全面,又要注重细节,做到点面结合。精泛结合的原则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英语课堂上的精读应以“精 雕 细 刻”“点 滴 不 漏”的“讲 深 讲 透”英语知识为重;泛读课应以“拓 展 视 野”“培 养 习 惯”“发 展 技 巧”为主。精读与泛读相互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听说读写统筹兼顾原则在教学中,我们只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有所侧重,而不能采用简单的方法,重

10、视阅读就不顾其他技能的发展。阅读的作用与功能从高考的角度讲,得阅读者得天卜从中考的角度讲,得阅读者得三分天下二、初中英语阅读常用教法阅读教学模式1 .自上而下模式T o p-d o w n m o d e l2 .自下而上模式Bo t t o m-u p m o d e l3 .互动模式 In t e r a c t i v e m o d e l自上而下模式T o p-d o w n m o d e l自上而下模式反对逐字逐句阅读,强调学生已有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主张调动学生对课文进行积极思考和扩展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模式忽视词句结构,忽视语言知识等其他因素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容易导致学

11、生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阅读水平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下降。自下而上模式b o t t o m-u p m o d e l该模式强调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先为学生解决文中的生词生句以及新的语法结构。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英语语言、词汇和句法的基本知识,就能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基本的英语知识逐句地阅读和理解,已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该模式没有重视语言篇章层次上的语言意义和阅读理解必须有的分析、推断等思维能力及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互动模式 In t e r a c t i v e M o d e l这种模式基本观点:在阅读中,底层面与高层面的加工方式对阅读理解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底层面的加工

12、需要高层面的参与,其加工结果为高层面的加工过程提供“材 料”,信息的传递具有双向性。强调读者与读物的相瓦作用,即强调读者所掌握的词、句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和有关题材的背景知识与读物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 问 式(问答式)阅读教学模式。在提问式阅读教学模式中,老师运用设问一引导一启发一对话一交流交替模式,展开教学程序。通过设问、解答、帮助、指导等多元教学行为的综合利用,促使课堂教学信息由单向活动,即教师向学生传授,变成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也会增多,从而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对话式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就比较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与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从

13、师生的双向交流转向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瓦问4.答。教师较为自然地融入学生之中,并与他们建立起对话式伙伴关系。讨论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由教师设计、布置讨论、组织讨论、讨论总结四个前后紧密联系的环节组成,在其具体实施过程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课上与课下并重、面向全体与照顾重点相统一和恰当性原则。”情 景 导入 一设问 一阅 读一 疏通、理解一深层问题一讨论、扩展一结合实际再讨论一总结一布置口头和笔头作业、加强语言实践。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阅读教学三阶段:p r e-r e a d i n g主要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2)激活或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引出话题;3)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

14、活动形式可以有:问答、讨论、小测验、游戏等。,W a r m i n g-u p:提出话题,激发学习兴趣 P r e s e n t a t i o n:提供文化背景知识(根据需要安排)R e v i s i o n:回顾上节课所学语言要点注意:呈现那些对阅读理解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wh i l e-r e a d i n g1 .是学生自己阅读的环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关键信息,去获得关键信息。2 .要给学生留有充分阅读的时间,要让学生有眼睛看、用脑思考的时间和过程。老师尽量少提问题或讲解。可以在学生阅读后再做这些事情。3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定要能够动手操作一些事情,如:浏

15、览以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体信息、将信息图表化、记录要点、回答各种问题等。注意: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必须交待清楚阅读的任务。该阶段所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设计流程:G en er a l c o m p r eh en s i o n:首次接触阅读材料,解决整体理解问题创设情景一确定理解目标一通过默读解答所给问题(可伴有录音)一讨论问题答案(先小组后全班)2 .D et a i l ed c o m p r eh en s i o n:再次接触阅读材料,解决细节理解问题确定理解目标一通过默读获取所需信息一解答所给问题一讨论问题答案(先小组后全班)3 .T a r get di

16、s c u s s i o n:通过扫读发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词汇和语法),并逐个加以解决过程:个人扫读一小组讨论一全班交流内容:研究情景一确立概念一熟悉结构4 .M ec h a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替换练习、造句练习、朗读训练等5 .M ea n i n gfu l p r a c t i c e:复述、改写等6 .F o c u s s u m m a r y:归纳总结所学语言(先小组后全班)阅读任务建议P u t t h es e c u t-u p p a r a gr a p h s b a c k i n t h e c o r r ec t o

17、 r der段落排序F i n d w o r ds i n t h e t ex t t h a t m ea n t h e s a m e a s t h es e文中找同义词R ea d t h e t ex t a n d fi n d t h e m i s t a k es i n t h es e s en t en c es读课文找句中错误G i v e h ea dl i n es t o ea c h s ec t i o n o f t h e a r t i c l e 写段落标题P u t t h i s l i s t o f ev en t s i n t h

18、e c o r r ec t o r der 事件排序Wr i t e a r ep l y 写出应答D i s c u s s i n t er p r et a t i o n s o f,r ea c t i o n s t o,feel i n gs a b o u t t h e t ex t讨论对课文的认识、反应和感受p o s t-r ea di n g主要目的:1 .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起来。2 .学习语言知识,并将阅读技能与其他语言技能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能力训练。活动形式:P r e-t a s k:

19、布置任务(-般为笔头任务)(可根据学生水平提供不同任务)创设情景(完成任务的必要性)一布置任务一提供实例2 .Wh i l e-t a s k:完成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一讨论方法一制定方案一实施计划一总结结果3 .P o s t-t a s k:展示评价小组展示一全班评价一确立榜样一纠正不足注意:读后理解性的检测环节,重在发展学牛.的英语学习技能。H o m e w o r k 适量的语言知识练习和对课堂内任务成果的完善三、初中英语阅读案例分析看光盘并评课四、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和案例分析阅读教学策略1 .合作阅读策略教师可首先提出阅读要求,使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接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

20、后检查小组活动情况,请一个小组宣读自己结果,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2 .交互阅读策略阅读教学前使学生了解阅读过程所涉及的四种技能:概况技能(s u m m a r i z i n g),提问技能(q u e s t i o n i n g),析疑技能(c l a r i f y i n g),预测技能(p r e d i c t i n g)。教师鼓励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提问,及师生轮流提问。3 .同伴阅读策略一个问,一个读。提问的同学根据对方的回答进一步发问,由此一直进行到无问题可问为止。注意,只有在听到对方的问题时才可以阅读,根据对方问题的种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这

21、样可以训练学生对阅读技巧的运用。4 .质疑作者策略1)布置阅读任务时交代阅读时应回答的问题:Wh a t i s t h e a u t h o r t r y i n g t o t e l l y o u?Wh y i s t h e a u t h o r t e l l i n g y o u t h a t?D o e s t h e a u t h o r s a y i t c l e a r l y?H o w c o u l d t h e a u t h o r h a v e s a i d t h i n g s m o r e c l e a r l y?Wh a t

22、 c o u l d y o u s a y i n s t e a d?2 )学生讨论自己“质 疑”过程中对问题的回答情况。3 )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评估。5 .图片故事策略1)根据故事制作相关的系列图片;2 )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3 )展示第一幅图片,组织学生根据图片故事的发展进行预测;4 )以此方式依次展示图片,直至故事结束;5 )图片故事阅读完后,指导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对比与图片的差别。阅读基本技能1 ,略 读(适用于判断短文主旨大意及中心思想)2 .扫 读(适用于细节搜索、捕捉、提取及理解)3 .细 读(适用于推理判断、揣摩、理解作者意图)略 读(s k i n m i i n g )

23、和 扫 读(s c a n n i n g )“S k i m m i n g M就是选取课文中的重要部分和重要细节,以求抓住主要意思,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的理解。这技巧可帮学生时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文的主要意思上,而不是与主题无关紧要的细节和个别单词上。S c a n n i n g ”是在学生杳找特定信息时,通常无需认真阅读全文,只需找到信息所在的段落,然后认真阅读,来了解课文细节。利用这一技巧进行阅读时,应指导学生寻找课文的有关细节,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主题有关的段落中。阅读策略指导课例(两节)泛读教学的必要性众所周知,阅读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培养起来,阅读能力的增强是与阅读量的

24、多少成正比的。所 以 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增加泛读训练。”泛读教学的目的要求中学英语泛读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理解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对文字的快速感知能力。同时巩固和扩大词汇及英语知识,培养学牛.阅读英语的兴趣和习惯,扩大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英国学者弗兰科斯格雷里特(F r a n c o i s e G r e l l e t)认为:“泛读是一种熟练活动,主要是解决对文章的综合理解问题。进行泛读训练时,首先应该从综合理解开始,然后再详细理解过渡。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应该是综合理解性的,同时,设计阅读理解练习也应该从对选文的整体意义理解开始,而不是词汇或较具体的内容

25、。”中学英语泛读训练的目的更应掌握选文的基本思想,强调对选文的整体理解,而不应偏离这个方向,去要求过细、过精的理解。明确的泛读教学的目标,我认为还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泛读强调在单位时间内更多更好的获取信息,所以泛读的根本目的是掌握文章的主旨,即了解其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在进行泛读训练时,教师不必讲深、讲细,对词汇不做过高的要求,对语法不做过多的分析。第二,泛读是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进行泛读教学时,对选文阅读理解的程度,在不同年级有不同层次的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在进行泛读训练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渐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进行泛读训练的方法很多,如:S Q

26、 3 R 法:S u r v ey Q u es t ion、R ecit e、R ev iew、R ew r it e。M at ching:分别给学生若干篇文章和若干个文章标题,让学生迅速找出哪个标题应该是哪篇文章的。S kiimning:略读,只要求了解文章的大致梗概。S canning:只为获得个别信息,如年代、数据、事件等而阅读。T as k-r eading: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阅读。A u t hent ic-r eading:用实际生活中的资料,如广告、时间表、商业信函等作为阅读理解材料。T imed-r eading:限时阅读。在实际教学中,广大教师要不拘形式,采用灵活、多

27、样的训练方法,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分析、综合、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的形成。鼓励泛读的建议帆泛坦的建谀The virtuous circle of the good,reader 良性循环互动对话【参与人员】赵 文 娟(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郑 颖(北京9 4 中机场分校英语教师)【话题】主题:阅读的误区误区一:重字词轻语篇误区二:重兴趣轻学习误区三:重听说轻读写【案例评析】优点:1.教学设计清晰流畅,目标明确。2、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概念图,这一形式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更能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文章的结构,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在

28、一起。3.师生互动较好,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课堂生成顺畅自然。不足:1 .缺乏写作后的评价机制。2.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课堂上每一教学环节都要尽可能涉及更多的成员,并且通过整堂课各种互动环节,使基本上每一位成员都获得展示的机会。教师可加强相关知识的语言输入,明确小组成员讨论分匚并加以及时的总结。误区四:重朗读轻默读思考与活动1.请你为以下阅读内容设计一个适合初二学生的阅读活动。并结合课程学习中的实例,分组谈谈各自的优点与不同。T h e p a n d a i s o n e o f t h e a n i m a l s m o s t i n d a n g e r.T h e r e

29、 a r e a b o u t 1,0 0 0 p a n d a s l i v i n g i n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s t o d a y.Z o o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r e s l o o k a f t e r a b o u t 1 6 0 p a n d a s.S c i e n t i s t sa r e s t u d y i n g h o w t h e y l i v e a n d m o r e b a b y p a n d a s a r e b o r n i n t h e

30、 z o o s.P a n d a s l i v e i n t h e f o r e s t s a n d m o u n t a i n s o f S o u t h w e s t C h i n a.T h e y m a i n l y l i v e o n b a m b o o,a n d e a c h p a n d a n e e d s t o e a t a l o t o f b a m b o o e v e r y d a y.T h e a r e a o f b a m b o o i s b e c o m i n g s m a l l e r

31、f o r m a n y d i f f e r e n t r e a s o n s,s o p a n d a s h a v e l e s s a n d l e s s l a n d t o l i v e o n.P a n d a s d o n*t h a v em a n y b a b i e s,a n d b a b y p a n d a s o f t e n d i e.T h e s i t u a t i o n i s b e c o m i n g v e r y s e r i o u s.O u r g o v e r n m e n t i s

32、 w o r k i n g h a r d t o s a v e p a n d a s.T h e r e a r e m o r e t h a n 30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st o p r o t e c t p a n d a s b u t t h e s e a r e n o t e n o u g h.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h a s m a d e a n e w p l a n t o h e l p p a n d a s.T h e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s w i l l

33、 b e b i g g e r a n d t h e b a m b o o w i l l g r o w b e t t e r.T h e n t h e p a n d a s w i l lh a v e e n o u g h f o o d t o e a t a n d e n o u g h p l a c e s t o l i v e i n.P a n d a s b o r n i n t h e z o o s m a y g o b a c kt o l i v e i n t h e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s.2.分组讨论精读课

34、与泛读课的设计异同,并举出实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p r e-r e a d i n g的作用与设计思路杨淑红【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学生阅读的主要困惑,通过分析真实的教学案例,以p r e-r e a d i n g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为正式阅读做准备,从而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简单、有效,是笔者教学实践及学习经验的总结。【关键词】p r e-r e a d i n g 原则 作用 设计思路一,初中英语阅读的现状分析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

35、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J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技能能否得到培养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学会阅读。应该说阅读的重要性师生共知,然而从平时的作业和考试卷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学生阅读能力差,兴趣不高,学生只做语法和词汇练习,综合填空和语篇理解全空着。为了 了解原因,我首先对我所在教的两个班级7 6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 卜7 6份问卷,收 上7 0份有效答卷。调查结果见下表。问题A人数B人数1.你认为影响阅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生词5 1B.语法和句子结构1 92,你觉得阅读是什么?A.出声阅读4 0B.默读3 03,你

36、觉得怎样才能理解句子或文章?A.逐字逐句6 2B.可以用眼睛扫读84.在阅读时你是否会判断文章体裁?A.会1 3B.不会5 75.你觉得阅读理解容易吗?A.容易3B.难6 76.你喜欢做阅读理解吗?A.喜欢5B.不喜欢6 5从上表不难看出,学生普遍认为阅读很难,对其产生了恐惧和厌烦心理,学生不愿读、不想读,也就不会读。针对学生兴趣不高、阅读困难这一情况,笔者认真研读 新课标和教材,把阅读课分成三个阶段:pr e-r e a d i n g,d u r i n g-r e a d i n g 和 pos t-r e a d i n g,以 pr e-r e a d i n g 为突破口,激发学生

37、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为正式阅读做准备,从而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二,pr e-r e a d i n g 的作用P r e-r e a d i n g,指的是以教师为指导,对学生的阅读实践给予巧妙的导入。巧妙而恰当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不仅可以自然引出话题,而且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阅读障碍,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阅读的必要准备。对于老师来说,一堂课是否能够顺利开展,p r e-r eadi n g活动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入部分应力求做到新颖别致、简练到位,为正式阅读做准备(P r ep ar at i o n fo r

38、r eadi n g)三,p r e-r eadi n g活动设计的原则笔者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教材特点,归纳总结活动设计的共性,认为活动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1.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任何活动的设计应该从学生主体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的优化组合与和谐统一。2.目的性原则。读前活动采用什么方式和类型,要服从于阅读任务和目的,要围绕阅读和训练的重点,不能喧宾夺主,只顾追求形式新颖而不顾内容。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白将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要学。3 .生活化原则活动的设计必须要生活化,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39、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将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想象、表达、交往和创作的愿望。4 .艺术性原则。读前活动要有情趣、有新意,有一定艺术魅力,能引人入胜,让人倾心向往,产生想进一步阅读的欲望。精心设计的读前活动,重视蕴含感情,一走入课堂就能让学生进入“角色”。四,p r e-r eadi n g活动设计案例在 新课标的引领下,笔者积极探索,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尝试各种有效的阅读课活动设计;在各种教研活动学习过程中,处处做个有心人,认真学习归纳总结他人的经验与长处,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以下是本人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及在各项教研活动中积累的一些资

40、料,从学生语言基本技能听、说、读角度加以分析归纳,浅 谈p r e-r e ad i n g活动设计的主要方法1,由听到读听作为语言输入的基本技能,是获取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是交流的前提。主要活动可以设计以下几种:(1)听歌曲学生主体参与是在教学环境条件卜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若配合得当,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使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的条件创设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快速引到阅读课堂中。例 如g o f o r i t九年级教材L n i l 1 H o w d o yo u s t u d y f o r a t e s t?这篇

41、课文主要是介绍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对这些方法的看法。我为学生准备了一首和英语学习方法相关的歌曲“Yo uan d m e”,这首歌简洁易学,既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又便于学生迅速地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既活跃了气氛,也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奠定了基础。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上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调动不同智能优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八年级下 Un i t 2 Wh at s h o u l d I d o?S e c t i o n B 3 a-4 本课以 L o n e l y K i d 的一封来信”为主要内容,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描述问题和分析问题

42、并提出建议。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完成本课的写作任务。分析教材和学生后,我设置了 Li s t e n a n d s i n g a n En gl i s hs o n g:Th e m o r e w e ge t-t o ge t h e r.这个活动(将书本卷起来)Sa y:Pl e a s e d o a s w h a t I d o.Fo l l o w m e ,p l e a s e!Gu e s s!Wh a t a r e w e go i n gt o d o?”S s:.Sa y:“Y e s,w e 11 l i s t e n a s o n g:Th

43、 e m o r e w e ge t-t o ge t h e r.wSs:Th e m o r e w e ge t t o ge t h e r,t o ge t h e r,t o ge t h e rTh e m o r e w e ge t t o ge t h e r t h e h a p p i e r w e*11 beFo r y o u r fr i e n d s a r e m y fr i e n d s a n d m y fr i e n d s a r e y o u r fr i e n d sTh e m o r e w e ge t t o ge t

44、h e r t h e h a p p i e r w e *11 b e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2)看录象Wa t c h a v i d e o形象直观,集音像为一体,在阅读课导入中,常常能够取道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去年的骨干教师展示课上,孙立巾老师的go fo r i t八 下Un i t 6 s e c t i o n B 一课,首先给学生p l a y a v i d e o (Th e Ic e A ge),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入了本课的中心人物和评价手段一c o l l e c t o r Mr.Sc r a t然后用Mr.Sc r a t的独白引出主要句型

45、和部分单词。导入方法巧妙乂自然,为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到阅读状态取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成为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又如 go fo r i t 七年级上 Un i t l 1 w h a t t i m e d o y o u go t o s c h o o l Se c t i o n B 一课,重点是复习时间和动词词组,以及通过阅读学会如何通过写信和朋友谈论日常作息习惯。在Pr e-r e a d i n g环节,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小白的生活片段,通过此片段复习Se c t i o n A的目标句型和动词词组,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2,由说到读“说”是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

46、最方便”的一种形式,“说”英语的能力是指U头用英语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说英语是学习英语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英语教学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说”同样可以体现在p re-re a d i n g环节。(1)看图说唱看图说话在英语课堂中使用广泛,简单有效,它常常通过最简单的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引出新词,直切主题。例如,在一次示范课活动中,王老师在讲授初三英语下册Un i t 6 Wh e re w o u l d y o u 1 i k et o v i si t?Se c t i o n A 3 a-4 (鲁教 版)时,设计了下列活动:1、通过旅游城市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

47、生词fa n t a st i c si g h t s,通过语言情景让学生理解生词c o n v e n i e n t,为阅读扫除障碍(留一部分生词学生阅读时去猜测)。2、用课件呈现埃菲尔铁塔和巴黎圣母院图片,提出问题Wh a t a re t h e y?Wh e re a re t h e y?让学生思考、分享、回答并引出话题。Tra v e l Sp o t l i g h t:Pa ri s。又如九年级Un i t 2 I u se d t o b e a fra i d fo t h e d a rk Se c t i o n A 中,围绕着谈论自己和他人过去经常做的事,谈论过去

48、的外貌、性格、爱好等,通过阅读理解等方式完成目标语言的输入。天台的张老师首先展示了自己以前的图片资料.l o o k a t t h e p h o t o s o f m e.Le t s c h a n t t o g e t h e r:Wh a t d ic l sh e u se t o b e?Sh e u se d t o b e t h i n.Wh a t d i d sh e u se d t o d o?Sh e u se d t o ru n.让学生分享教师本人的成长历程,走进老师的生活,感受老师的过去,达到感情上的沟通。然后通过c h a n t 激活一些I H 知识

49、,并让学生自然表达新的目标语言,为下一步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2)D i sc u ssD i sc u ss作为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在 p re-re a d i n g 部分,不仅可以自然导入新课,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意愿的欲望。例如在教授八年级下Un i t 2 时,围绕单元的主题目标Ta l k a b o u tp ro b l e m s a n d g i v e a d v i c e,我让学生分成两大组,讨论 What do you often do with your friends?为了教育学生友情需要用心培养,以及为后面讨论为什么Lo n e ly Ki d

50、没有受到朋友的生日邀请打下伏笔。学生反应较为活跃。又如九年级 Un i t 3 Te e n a g e r s s h o u ld b e a l lo w e d t o c h o o s e t h e i r o w n c lo t h e s l|,我设计了一个讨论话题w h a t t e e n a g e r s s h o u ld /s h o u ld n,t b e a llo w e d t o d o.此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大家反应强烈。(3)g u e s s i n g g a meg u e s s i n g g a me 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游戏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