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9229969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三部分)(一)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各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全球治理改革方向(节选) 李向阳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形成的,它既有适应当时客观条件的一面,也有不完善、不合理、不适应新形势的一面: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以及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全球治理的难题日益凸显。全球治理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公共属性。贸易投资自由化、移民问题、环境保护、互联网治理

2、、反恐等问题事关所有国家的利益,但全球治理的提供者通常并不能独享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收益,因而缺乏供给的积极性。这就会引发全球治理中的供需失衡:一方面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全球治理供给不足。这种失衡被称为“全球治理赤字”。消除这种赤字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全球治理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规则的非中性。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构件,国际规则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例,倘若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执行同样的减排标准,发展中国家将难以承受。而且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污染严重的初级产品加工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果执行同样的减排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很不公平。而且全球治理又长期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

3、,不能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因而,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是全球治理面临的又一难题。全球治理还存在一个“发展缺位”问题。全球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然而,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不能保证所有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获得发展机会,同时也不能保证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群体获得同等的受益机会。这也是当前出现逆全球化浪潮的主要根源。而这种浪潮又给全球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其一,逆全球化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全球治理的基础。当各国都奉行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时,全球治理就失去了意义。其二,在国际层面,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需要大国作出更多努力,然而,个别大国拒绝提供公共产品,严重削弱了全球治理的功效。其

4、三,少数大国奉行以邻为壑的对外政策很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那么全球治理就有陷入瘫痪的风险。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大国正在失去应对的积极性和动力,而众多小国则缺乏应对能力。这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就成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的最佳方案。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8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二战后的全球治理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能适应客观条件,但不完善、不合理。B. 某些国家不肯让其他国家获得同等的受益机会,导致了全球治理的“发展缺位”问题。C. 消除全球治理赤字、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逆全球化浪潮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三大难题。

5、D. 全球治理规则的非中性特征,是指国际规则对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提出了全球治理的难题,中间三段分述,末段总结上文,指出了解决难题的方案。B. 第二段点明了全球治理的公共属性特征后,接着又指出了全球治理供给不足的原因。C. 第三段举温室气体减排的例子,论述了在全球治理上发达国家应多承担责任的观点。D. 文章挖掘了逆全球化浪潮出现的主要根源,并分析了它给全球化治理带来的新挑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假设2008年没有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如今全球治理的难题就不会这么多而严重。B. 全球治理供给不

6、足,其主要原因是提供者往往不能独享它带来的收益,积极性不足。C. 全球治理如果总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就很难得到满足,这不公平。D. 要想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必须大小国一起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各题。告诉你个秘密 王举芳暑热天气,便想着吃些清凉的菜。附近的小菜市场有家夫妻俩开的小店,专卖凉拌莱,我简单挑了几样,顺便买些时令蔬菜。蔬菜店的老板姓吴,是个憨厚的小伙儿,待人热情、实诚,我是他家的老主顾。“姐,今天买的什么好吃的啊?”小吴问。“买了点凉菜。”我边说边挑蔬菜。“姐,从哪家买的凉拌菜啊?”“拐过街角第一家。”我把挑好的眉豆递给他

7、。“姐,我告诉你个秘密。”他压低声音对我说。我有点意外,虽然彼此算是熟人,但我觉得没有熟到可以分享秘密的地步。“姐,你可不要告诉别人哦,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他声音轻轻的。我点点头。他声音很低地说:“姐,街角这家卖凉拌菜的,你不要买,前几天这家男人的哥哥刚死了,你知道是什么病吗?肝炎,肝炎啊!你要吃凉拌菜,去南面的那家,那家干净。”我点点头,对他道了谢,提着菜走出店门。因为知道了那个秘密,看看手中的凉拌菜,我的胃里不由得开始翻腾,赶紧像避瘟神般,快速把它们扔进了垃圾桶。人的猜疑和想象力的后作用真是魔力无限。好些天,一说凉拌菜,我都觉得胃不舒服。那天,去离家一里多地的农贸市场买菜,碰到刘姐,她

8、做海鲜生意。我们住在一个小区不常见但也不陌生。“你来买菜啊,不常见你来呢。”刘姐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想买点百姓自家种的苋菜。”我说。“哦,你去中间那家买,那个老太太种的菜不用乱七八糟的肥料。”我应答着,去刘姐说的摊位买了苋菜。往回走,刘姐喊住我,递给我一个板凳。“你平时都去哪里买菜啊?”“我平时买菜就近,就去小吴那个店。”“小吴的店啊?”“嗯。他人很好,不短斤少两的,卖的菜质量也行。”我实话实说。“哦,这样啊。我本来不想说的,可是不告诉你,我良心过不去啊。”刘姐有些面露难色。其实我不喜欢知道很多事,知道的事情太多,有时候会增添许多烦恼。“你可不要告诉别人。知道吗?那个小吴最近生病了,肺结核哦

9、,那天我在医院看到小吴进了传染病区,医生说他得的是肺结核。你说小吴有传染病,谁能保证他卖的菜不会携带传染病菌啊。以后别去小吴那里买菜了哈。”谢了刘姐的好意,往家走。忽然觉得心里沉了很多,因为知道了这秘密。一天去饭店吃饭,邻桌全是农贸市场和小菜市场的生鲜蔬菜商户,刘姐也在,唯独不见小吴。嗯,小吴有传染病,不能叫他到这公共场合来,我这样想。去洗手间,听到刘姐在说话:“妈,小吴想抢我们的生意,没门。我妹妹和妹夫在小菜市场卖凉拌菜,碍他啥事了?我妹夫的哥哥是得肝炎死了,这并不代表我妹夫也有病是吧?不就是南面那个卖凉拌菜的女人是他未来的大姨子吗?他会到处跟人说秘密,我们也会。你等着瞧吧,他那个店就快关门

10、了。”“小吴真得了肺结核吗?”“没,是他家远房亲戚得了肺结核。我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闺女,这你可做得不对,人家小吴没得肺结核你怎么可以说人家得了呢?”“他跟好几个人都说我妹妹家的凉拌菜不能买呢,我只是-”“只是什么?唉,你这样冤冤相报何时了,咱们生意人,更不能这样昧着良心做事,人心是杆秤啊,以后你要是再说人家小吴得了肺结核,我就当众揭穿你,听到没?”“可是-”“没什么可是的,我做了一辈子买卖,从没亏欠过自己的良心。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听到她们走出来,我躲到了拐角。原来卖苋菜的老太太是刘姐的母亲。这个秘密,却似一阵无比清爽的风吹向我的心田。顿时,眼前被滚滚暑热笼罩的世界,变

11、得清凉、清亮起来。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的叙述中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社会现实问题。B. 小说中交代“我”与小吴“没有熟到可以分享秘密的地步”,“我”与刘姐“不常见但也不陌生”,暗示“我”对他们所说的秘密并不相信。C. 小说注重对比照应,如“憨厚”的小吴、“热情”的刘姐与“不昧良心”的老太太对比鲜明;“心里沉了很多”则照应了“知道的事情太多,有时候会增添许多烦恼。D. 小说借刘姐母亲之口所说的“人心是杆秤”,揭示的不仅仅是做生意的基本准则,更是做人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赋予作品以

12、积极意义。5. 小说的结尾一段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近二十多年来,中小学课外付费补习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其主要任务就是在课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补差、培优”,以便他们能在升学考试中获得竞争优势。优质高中和大学的资源分布均衡度不一,供给也相对有限,而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水平又是多样化的。一些学生家庭,在正规小学、初中或者高中教育难以满足孩子个性化需求时,就力求借助付费的课外补习教育以求子女能够成功进入好的中学与大学。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被当作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服

13、务产业。教育行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课外辅导机构呈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在我国,儒家思想中重视教育、积极向学、注重纸笔考试的文化传统,为课外补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毋庸讳言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课外补习会在学校课堂上睡觉,还有学生因为提前补习相关课程,导致教师正常教学进度受到影响;由于课外时间大部分用于各种补习,学生的业余时间受到压缩,影响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地区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城市内部差异东北部东部中部西部城镇农村一线二线其他学科班参与率60.8%38.1%38.0%30.5%44.8%21.8%43.4%48.8%41.8%生均费用36932535146313082712345573

14、937721635兴趣班参与率21.9%26.7%19.4%17.6%29.0%5.4%41.2%29.6%25.6%生均费用744114654753310828122701208809基于学校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和教师职业伦理责任考虑,目前政府层面已明令禁止正规学校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另外,政府可以发挥办学质量较好的课外补习教育机构的作用,通过提供补习券、补习津贴等公共服务方式,帮助农村和低收入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质量较高的免费或者低费用的课外辅导。这方面国外有成功案例,如韩国实施的“放学后教育计划”以及通过卫星电视和广播放送等方式提供的补习课程,还有西班牙2001年开始实施的“地

15、区教育补偿计划”等等。某种程度上,课外补习教育可以被看成是正规学校教育办学质量的影子或者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正规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值得改进之处,进而得以更好发挥学校正规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摘编自刘消华课外补习:禁与疏、利与弊之辩,2018年2月3日光明日报)材料二:我国学生家庭参与校外教育情况调查表表一类别及学段学科班兴趣班小学初中高中小学初中高中参与率33.4%40%40%27.9%16.2%13.2%生均费用50213354表二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学历状况消费水平最低的5%家庭消费水平最高的5%家庭父母未上学父母大学以上学历学科班7.5%54.3%20%70%兴趣班0.8%45.7% (摘

16、编自魏易、刘舒畅诽在补,补什么,2018年2月3日光明日报)材料三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曾提出“三脚架理论”:这“三个脚”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再由这三个脚支撑起一个“中心”-自我教育,三个支撑点的教育应围绕自我教育来设计开展。这一提法自有新意:孩子、学生是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家校外培训机构重要的存在,他们的重心在于探索未知世界,而不应止步于重复证实已知世界。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更丰富的内容,需要多样的休验。比如,对美的欣赏,而不是纠结、痛苦于如何学会-从数数开始,打破以往我们对数学的印象,重新建立对数学的理解;比如,从诗歌阅读开始,品味语言的神奇;比如,在诗经中漫步看似无追求

17、,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追求?而这正与某些学校的探索不谋而合,何不由此探索公立学校与培训机构更好的互补形式?这些课程的兴起,正是源自一些家长的教育理念的变化,不再计较分数的起落,更关心孩子的审美、兴趣的引导,回归教育的本义。如此,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从目前专注于学科培训走向真正的兴趣培训,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从强化“应试教育”的“训练营”成为素质教育的“成长空间”。(摘编自从“训练营”迈向真正的“成长空间”,2018年2月3日光明日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小学课外付费补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客观上能起到对学校正常教学进行查漏补缺、提高

18、学生学习成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作用。B. 随着学段提升,校外教育学科班的参与率明显呈逐级上升趋势;而兴趣班的参与率则与之相反,且整体上低于学科班,费用也同样低于学科班。C. 学科班与兴趣班的参与率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着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大,参与率的高低跟家庭消费水平和父母的学历状况有着直接的关联。D. 不同城市在学科班参与率上存在差别,但都高于兴趣班的参与率;家庭花在学科班上的费用普遍高于兴趣班,一线城市要远高于二线及其他城市。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供给的有限性、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水平的多样化,使得各种课外付费补习班应运

19、而生并成为一种市场需求。B.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所蕴含的商机越来越受到关注,吸引着更多的教育从业者投身其中,推动了课外辅导行业的快速发展。C. 材料中引用美国的“三脚架理论”,提出要强化孩子的自我教育,重视兴趣培养,隐晦地批评了儒家思想中注重纸笔考试的文化传统。D. 目前有的课外补习教育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其进行适度监管、科学引导已成当务之急。9. 要推动课外补习教育科学发展,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20、。广家世世受射。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21、。”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

22、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 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 ,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

23、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 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太史公曰:传 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24、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B. 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C. 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D. 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刁斗:铜制的小军锅,白天用它做饭,夜里用来打更警卫。B. 结发:古时候男子二十岁,

25、女子十五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成年了。C. 数奇:命运不好。数,命运;奇,单数。古代占卜以得偶为吉,奇为不吉。D. 传:汉朝人称儒家经典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文中的“传”指左传。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广治兵简便易行。那时汉朝边郡的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匈奴人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B. 李广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C. 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被胡骑活捉后,先是装死,后又寻找时机夺胡儿马,取其弓,后遇到他的残部,带

26、领他们进入关塞。D. 李广勇于承担过错。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2)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释】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

27、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些(s):句末语助词。平冈:平坦的小山坡。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阕开头两句描写了桑树抽芽、蚕卵孵化,一个“破”字传神地写出了桑叶的萌发,而且能够让人感到萌发的力量和速度。B. 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动一静两幅画面,写出了黄犊吃草时悠闲的神态和乌鸦在林中栖息的景象,宛如天然的图画。C. 五、六、七句远近结合,写了远近的山头,纵横的道路,飘荡的酒旗,自然景物与农村人事相结合,画面清新而充满生活气息。D. 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本词却很清丽素净,看上去作者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便觉情味盎然,意蕴深厚。15. 赏析词的最后两句。(三

28、)名句名篇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绘出琵琶女出场时羞怯的情态。 (3)逍遥游中以“_,_”两句说明小智慧不能和大智慧相比,寿命短的不能与寿命长的相比。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由于月球被地球引力潮汐锁定,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月球“背面”到底什么样?人们议论纷纷, 。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将于今年完成首次人类历史上的月球背面登陆,揭开其神秘面纱。如何解决嫦娥四号与地球之间的通信,成为月球背面登陆探测的关键问题。与以往的空地通信不同,在月球背面登陆的嫦娥四号(

29、 ),与地球上的测控中心进行通信联系。通信信号无法穿透月球抵达地球,地面通信天线只能和正面的探测器联系,至于月球背面实在是 。这就需要中继卫星的 。这是之所以在嫦娥四号此次登月之前先发射“鹊桥”中继卫星的原因。6月14日11时06分,“鹊桥”成功进入使命轨道。它被发射到地球、月球延长线上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让月球处于地球和它之间。这样,( )。“鹊桥”的搭设,将建立起嫦娥四号探测器与地面的联系,它犹如太空转发站,负责把来自地球的信息传送给位于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把嫦娥四号探测器搜集到的信息转发回地球。“鹊桥”的成功就位,不仅为嫦娥四号探月工程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标志着我国的轨

30、道控制、通信等空间技术已步入国际领先水平。17. 文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B. C. D.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隔着遥远的地月距离,而且还要隔着月球球体地球能看到“鹊桥”,月球背面也能看到“鹊桥”B. 不仅隔着遥远的地月距离,而且还要隔着月球球体“鹊桥”既能“看到”地球,也能“看到”月球背面C. 不仅隔着月球球体,而且还要隔着遥远的地月距离“鹊桥”既能“看到”地球,也能“看到”月球背面D. 不仅隔着月球球体,而且还要隔着遥远的地月距离地球能看到“鹊桥”,月球背面也能看到“鹊桥”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1、A. 莫衷一是 望尘莫及 鼎力相助 B. 甚嚣尘上 鞭长莫及 鼎力相助C. 莫衷一是 鞭长莫及 大力相助 D. 甚嚣尘上 望尘莫及 大力相助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人们处于某种陶醉状态时,_,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这说明人快乐的速度要低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当人们处于孤独无聊的状态时,感觉时间无限漫长,这说明心的跋涉速度要远远高于时间流动的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的快乐越多,拥有的时间就越多,也就相对延长了人的寿命。因此,世上没有绝对的永恒,却有相对的永恒,相对的永恒是人类摆脱自身悲剧命运的唯一

32、出路。正像西西弗斯无休止的劳役,如果他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阳的美好、花草鸟虫的美丽,那么,_,也就会改变对时间的认识,拥有相对的永恒。21.下面是平山小区的一则通告,其中有两处格式上的错误,请找出来;有三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通告各位业主:为了配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保障“创建和谐小区、争当文明业主”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提出如下要求。(1)严禁在小区内拉绳搭竿晾晒衣被,一旦发现,物业将叫有关人员没收衣被并对物主处以50元罚款。(2)进入小区的车辆要按指示标志开,不要为一己之便损坏草坪和排水管道等配套设施。(3)小区温泉泡池不是公共澡堂子,泡池内严禁洗头、洗脚和搓澡等不文明行为。2018年10月1日平山小区物业管理中心(1)格式:_。(2)语体:_;_;_。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三毕业后的暑假,小明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在商量去哪里的时候,几个人发生了分歧,有的想去国外感受异国情调,有的想去大城市领略都市风采,有的想去风光秀丽的自然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的想去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去访古探幽,大家争论不下,求教于阅历广泛、游历天下的小王,希望他能给出好的建议。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明确建议,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使用恰当的措辞,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